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及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探索有益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血液透析模式,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将7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以上,并且病情稳定的患者,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组)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组(high flux hemodiafiltration,HFHDF组),治疗6个月,检测两种血液透析模式应用前后血脂(TC、TG、LDL、VLDL、HDL)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HFHDF组TC、TG、LDL、VLDL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HDL升高(P〈0.05);HFHDF组TC、TG、LDL、VLDL较HFHD组降低,HDL较HFHD组升高(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较高通量血液透析更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代谢,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HPD)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MHD患者60例,随机分为HPD组和常规血液透析(CHD)组,各30例,进行为期1年的研究。分别于入组时、1年后采血测定患者透析前后血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尿素氮(BUN)、血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血浆白蛋白(ALB)。对比分析两组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方式对低分子溶质BUN、Cr清除差异无显著性(P〉0.05);HPD组血ALB、β2-MG均较CHD组明显改善;两组患者透析前的血脂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1年后,HPD组患者TG、LDL和Apo-B均低于CHD组,而HDL和Apo-A高于CH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HD对尿毒症患者的血脂紊乱无改善,且有加重作用,HPD可以明显改善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抗凝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无明显出血倾向透析龄〉3个月的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LMWH)组(19例)和普通肝素(UFH)组(17例),于透前分别按个体剂量给予低分子肝素钠及普通肝素动脉血路端注射,两组患者的透析时间、每周透析次数等一些基本条件相仿,未服用降脂药物。并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禁食12h,空腹检测患者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l(apo—Al)、载脂蛋白B(apo—B)。结果两治疗组患者透析前的TG、TC、LDL-c、HDL-c、Lp(a)、apo—Al、apo—B,差异均无显著性。LMWH组随着透析时间延长,TG、TC、LDL-c、Lp(a)逐渐降低,其中治疗12个月的TG、TC、Lp(a)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LDL-c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HDL-c随着透析时间延长逐渐升高,治疗前后也差异无显著性;而治疗后的apo—Al、apo—B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UFH组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TG、TC、LDL-c逐渐升高,HDL-c逐渐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可使血液透析患者所存在的脂质代谢异常得到部分缓解,提示低分子肝素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优于普通肝素。  相似文献   

4.
张东升 《广州医药》2010,41(3):25-27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氟伐他汀组)和对照组(非氟伐他汀组)各28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与)、肿瘤坏死因子仅(TNF-α)、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氟伐他汀治疗组hsCRP、IL-6、TNF-α、TG、TC、LDL—C的水平均有所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及非氟伐他汀治疗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能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脂质代谢和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5.
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调查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合并高血脂的流行情况,对其中35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观察灌流前后血脂的变化。结果:36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中58.97%合并高脂血症,灌流6个月后血脂显著下降,表现为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ELp(a)]均显著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是Lp(a)。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大部分合并高脂血症,血液灌流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Lp(a),TC,LDL—C,TG,HDL-C,改善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关系。方法对70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旁腺激素(PTH)。随机选取80例无肾脏病的体检对象为对照组。结果血液透析组PTH、TG、LDL—C及LDL-C/HDL-C比值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HDL—C明显下降(P〈0.05),Tc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PTH水平与TC、TG、HDL-C、LDL-C无明显相关(P〉0.05),与TG、LDL-C/HDL—C比值成正相关(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高P,rH水平可能与脂代谢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分子毒素水平、炎症状态、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2例MHD患者随机分成高通量透析组和低通量透析组,每组21例,高通量透析组采用GAMBROPolyflux17R透析器,低通量透析组采用NIPROSureflux-150G透析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留取血液标本检查B:一微球蛋白(B:-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高通量组治疗后B2-MG、hs.CRP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通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组治疗后TC、TG、LDL.C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低通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可以有效清除透析患者血液中的中分子毒素水平,减轻慢性微炎症状态,改善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有利于改善长期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FH)抗凝对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病情稳定,维持血透6个月以上的患者34例,随机分成LMWH组(17例)和UFH组(17例)。两组分别于实验时、第6个月、第12个月末测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结果随透析时间的延长,UFH组血浆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B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明显降低,与实验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WH组前6个月使用UFH,血脂变化与同期UFH组相似,改用LMWH6个月后TG、LDL和ApoB水平明显降低,HDL、ApoA1水平升高,与UFH组同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使用肝素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在维持血透中使用LMWH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高脂血症,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减少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
罗良剑  何元明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2):157-157,166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4例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测定,并在入院24小时内进行APACHEIII评分,按分值分为三组(轻度组≤60分,中度组61~90分,重度组〉90分);以28天为界,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各组血脂水平。结果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重度组11c、TG、HDL—C、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度组TC、LDL—C水平较中度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死亡组TC,TG,HDL—C、LDL—C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TC、TG、HDL—C、LDL—C水平与严重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有关,TG、TC、HDL—C、LDL—C值对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脂变化及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SLE患者与20例正常对照者,将选取的SLE患者按照SLEDAI评分分成活动组和缓解组。同时对3组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1)、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及活动度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结果:活动组和缓解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poA1、TC、HDL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TG、LDL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o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动组与缓解组比较,其ApoA1显著下降(P〈0.05),TG、LDL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动组患者Apo与脂质、蛋白代谢及活动性指标测定显示,ApoA1与HDL、前白蛋白、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或0.01);ApoB与TG、LDL呈明显正相关(P〈0.01);ApoA1/ApoB与HDL呈正相关(P〈0.05),与TG、LDL、ESR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SLE患者出现了HDL、ApoA1、TC显著降低,LDL、TG明显升高。表明SLE可引起脂代谢的异常,并且这种血脂水平的变化与SLE活动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新型抗凝剂对长期血透患者脂质代谢及脂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新型抗凝剂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对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及脂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无明显出血倾向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成普通肝素(UFH)组(13例)及LMWH组(22例),于 的前分别按个体剂量给予UFH及Fragmin动脉血呼端濂射,并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检测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及脂酶活性。结果:(1)两治疗组透析前血TG、LDL-c,VLDL-c,L  相似文献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测定77例MHD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A1、ApoB、ApoA1/ApoB及脂蛋白a[Lp(a)]水平,与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MHD患者脂质代谢异常,表现TC、TG、LDL、ApoB和Lp(a)显著增高,HDL、ApoA1、ApoA1/ApoB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TC、LDL与尿素清除指数(Kt/V)负相关;TC与标准蛋白分解率(nPCR)负相关;HDL、ApoA1与nPCR正相关。Lp(a)与TC和LDL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负相关。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与血中Lp(a)、TC和LDL明显增高及低白蛋白血症密切相关。结论 MHD患者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且与透析不充分和蛋白营养不良有关,并随维持性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和蛋白营养不良可能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的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 2 0例长期应用铜仿膜透析与 2 5例聚砜膜透析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Lp(a) ]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铜仿膜透析组和聚砜膜透析组血清TG、TC、ApoB、Lp(a)及TG/HDL水平均明显增加 (P <0 0 1) ,HDL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 ;与铜仿膜透析组相比 ,聚砜膜透析组血清HDL及ApoAl水平明显增加 (P <0 0 5 ) ,其余指标则没有明显改变 (P>0 0 5 )。另外 ,聚砜膜透析组HDL水平及TC/HDL比值达到动脉硬化水平的百分比较铜仿膜透析组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长期应用聚砜膜透析可改善透析患者部分脂质代谢指标 ,其确切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组除常规用药外,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每12 h皮下注射1次,连用7~10 d,辛伐他汀20 mg,每晚顿服1次,连服8周。对照组除常规用药外,另加普通肝素100 mg加50 g.L-1葡萄糖溶液500 mL维持静脉滴注,维持激活全血凝固时间于正常值的1.5~2倍,连用7~10 d。检测2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76%)(P<0.05)。2组治疗前TC、TG、LDL-C、HDL-C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HDL-C明显升高,TC、LDL-C、TG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UA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浆趋化素(chemer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患者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COPD患者150例作为COPD组,另选取3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COPD组根据其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消瘦组(BMI<18.5 kg/m2,n=116)和非消瘦组(BMI≥18.5 kg/m2,n=34)两个亚组。采用ELISA检测对照组和COPD组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的血浆chemerin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血脂水平,统计COPD组半年内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等预后情况,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其血浆chemerin水平与其血脂水平的关系和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其血浆chemerin和脂质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血浆TC,TG,HDL水平均降低,血浆chemerin和LDL水平则升高(P<0.05);与非消瘦组比较,消瘦组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血浆TC,TG,HDL水平均降低,血浆chemerin和LDL水平则升高(P<0.05)。消瘦组半年内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均较非消瘦组高,且COPD组半年内再住院患者和死亡患者的血浆TC,TG,HDL水平均低于半年内未住院患者和存活患者,血浆chemerin和LDL水平则高于半年内未住院患者和存活患者(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与其TC,TG,HDL水平均呈负相关(r=–0.695,–0.748,–0.722;P<0.05),与其血浆LDL水平则呈正相关(r=0.668,P<0.05)。Spearman秩相关法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血浆TC,TG,HDL水平与其半年内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均呈负相关(TC: r=–0.716,–0.737;TG:r=–0.748, –0.753;HDL:r=–0.736,–0.728;P<0.05),其血浆chemerin和LDL水平与其半年内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均呈正相关(chemerin:r=0.753,0.766;LDL:r=0.742,0.755;P<0.05)。结论:COPD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较高且与其脂代谢状况相关,血浆chemerin和脂质水平均与COPD预后情况相关,这可能与chemerin作为脂肪细胞因子和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及COPD患者营养不良引发血脂水平降低相关,COPD患者血浆chemerin水平可能反映其脂代谢情况并作为其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维持性血液透析血清脂质变化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明久  焦全 《安徽医学》2006,27(1):11-12
目的分析维特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测定52例尿毒症MHD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A1、APOB、APOA1/APOB水平,与46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MHD患者脂质代谢异常,表现TC、TG、LDL、APOB显著增高,HDL、APOA1、APOA1/APOB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与血中TC和LDL明显增高及低白蛋白血症密切相关。结论MHD患者存在明显脂质代高谢紊乱,并随维持性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加重,MHD不能纠正其代谢紊乱,也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脂质代谢紊乱和蛋白营养不良可能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脂康对肾病综合征病人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并与辛伐他汀比较。方法 :37例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血脂康组 (19例 ,血脂康 1.2g/d)和辛伐他汀组 (18例 ,舒降之 10mg/d) ;治疗前和治疗 4周后分别检测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及 2 4h尿蛋白。结果 :两组在治疗 4周后TC、TG及LDL C均下降 (P均 <0 .0 1) ,TP、ALB和HDL C升高 (P <0 .0 1或 <0 .0 5 ) ;而两组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 4周后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0 .0 5 )。结论 :血脂康能显著性降低肾病综合征病人TC、TG和LDL C水平 ,提高HDL C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SD大鼠脂质代谢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40只7周龄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Con组);②假手术组(sham组);③去卵巢组(OVX组);④去卵巢+雌激素替代组(OVX+E2 组)?术后定期记录体重,给予相应处理,20周龄时测量空腹血糖并进行糖耐量试验,心脏穿刺取血,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取腹部脂肪称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VX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腹部脂肪重量增加,血浆中TC?TG和LDL-C含量明显增加,空腹血糖无异常改变,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糖耐量异常?OVX+E2 组使用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体重明显减轻,腹部脂肪重量减轻,血脂无异常改变?结论:雌激素水平与体重呈负相关,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引起大鼠脂质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补充雌激素后上述异常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血尿酸(UA)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及非布司他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选择60例男性痛风患者作为痛风组,25例健康体检的男性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UA及血脂水平。对痛风组中有高脂血症的42例患者进行降UA治疗,采用双盲试验,根据患者使用药物情况分为低剂量非布司他组(非布司他40 mg·d-1,n=13)、高剂量非布司他组(非布司他80 mg·d-1,n=16)和别嘌醇治疗组(别嘌醇 300 mg·d-1,n=13),观察各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UA及血脂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痛风组患者UA、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升高(P<0.05),且痛风组患者UA与TG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75,P<0.05);低剂量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HD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高剂量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后TC、LDL和TG水平下降,HDL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后TC、HDL、LDL和TG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别嘌醇组患者治疗前后TC、HDL、LDL和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非布司他组和别嘌醇组患者治疗后UA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后U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患者常并发高脂血症,非布司他在降低UA水平的同时可以降低血脂水平,非布司他(80 mg·d-1)能降低痛风患者LDL、TC和TG水平,升高HDL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