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全矢量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应力区大小、应力区与纤芯之间距离、纤芯区域热膨胀系数等参数对铒镱共掺保偏光纤双折射与应力分布的影响,通过改进超声波打孔、硼棒磨抛与抽真空封装等预制棒加工技术,较大程度上提高了铒镱共掺保偏光纤预制棒的加工工艺水平,最终将光纤的偏振串音控制在-23,d B/10,m以下,双折射提高至3.9×10~(-4)以上,为制备性能更加优化的高双折射、低偏振串音铒镱共掺保偏光纤奠定了理论与工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MCVD工艺制作掺硼应力预制棒的工艺过程,针对大芯径掺硼预制棒的发展需求开展了工艺试验,在现有设备技术条件下进行了工艺改进,制备出了大芯径掺硼应力预制棒。  相似文献   

3.
金忠凯 《天津科技》2013,40(1):32-33
打孔工艺可以制作出单长长,一致性好,强度也较好的保偏光纤,同时材料费用大幅降低,加工周期也相对缩短.结合工作实践,就制作保偏光纤的打孔工艺对预制棒的要求及加工中面临的难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针对改进的化学汽相沉积工艺结合稀土螯合物高温气相掺杂法制备的双包层铒镱共掺光纤,通过研究铒镱共掺光纤预制棒的芯层沉积层数、每一层芯层反应物流量等因素对铒镱共掺光纤纤芯折射率分布与锗元素浓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降低了双包层铒镱共掺光纤纤芯中心处折射率凹陷的宽度和深度,同时改善了锗元素浓度分布的均匀性,最终将铒镱共掺光纤在1 535 nm波长处的纤芯吸收系数提高到66.1 dB/m,同时将双包层铒镱共掺光纤在1 200 nm波长处的纤芯本底损耗降低到10.8 dB/km。  相似文献   

5.
熊猫型保偏光纤应力分布模拟放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利用光弹性效应原理等效放大熊猫型保偏光纤应力分布的实验方法,用于观察、分析熊猫型保偏光纤受力情况,为理论研究保偏光纤应力分布提供了依据.利用光弹性全息照相技术中的二次曝光法记录下施加应力时模型的等和线;为了观察模型的等倾线,提出采用白光照明,以除去等差线对等倾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极化角度对熊猫型单模保偏光纤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应用光弹效应理论设计研制了单模保偏光纤快慢轴定向测试系统,通过采用高精度压共和独特角度微调机构,使快侵蚀定向精度达±0.125度.最后对单模熊猫型保偏光纤进打了实际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光纤通信因其具有的损耗低、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不易串音等优点,备受业内人士青睐,发展迅速。因此长期有效地提高并保持光纤生产的质量水平也越来越成为光纤生产方关注的焦点。介绍了保偏光纤的基本原理和其制造方法,引入统计过程控制的方法对保偏光纤预制棒芯径的测试数据进行列表作控制图等分析,利用其预警作用提高保偏光纤生产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通过偏振模式耦合方式实现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保偏输出的方法,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是由刻写在有源光纤上的相移光栅构成的一种窄线宽光源。由于侧面紫外曝光过程造成的光纤极化,这种光纤光栅激光具有线偏振特性,但光路结构一般是由单模光纤构成,因此激光的线偏振特性无法保持。通过监测激光偏振耦合输出功率,可以间接识别激光线偏振方向,将激光线偏振方向和保偏尾纤二次耦合熔接,可以实现窄线宽分布反馈光纤激光的保偏输出。实验得到了偏振消光比大于30 dB,输出稳定线偏振光的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且激光效率、线宽、噪声等较原始单模输出时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李霞 《天津科技》2012,(4):12-13
近年来光纤陀螺在各种装备中得到了快速应用,保偏光纤绕制的光纤环圈作为光纤陀螺中的关键器件,其技术性和可靠性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主要介绍了保偏光纤偏振串音和h参数的定义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对保偏光纤的偏振特性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技》2013,(11):10-10
富通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低成本光纤预制棒包层及其装备制造技术”项目,通过和日本昭和电线电缆系统株式会社合作,开发出高速低成本的预制棒包层烧结技术,满足了国内行业发展需求,显著提高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解决了低成本光纤预制棒包层烧结工艺及装备、原材料国产化技术。  相似文献   

11.
偏振及双折射效应对全光纤退偏陀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退偏陀螺的分析,指出偏振及双折射误差对其性能的影响不同于保偏光纤陀螺.为定量分析偏振过程、双折射误差,考虑到部分偏振光的实际存在,运用弥勒矩阵描述光路进程.在偏振误差的解析后,提出了限制退偏器的角度误差及采用高消光比的偏振器等措施来改善退偏陀螺性能,获得了0.1°/h精度全光纤退偏陀螺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介绍利用光纤端面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熊猫型保偏光纤几何参数测量的方法,其中重点介绍3种图像处理算法:基于灰度分割和直方图分布的算法、基于Canny边缘检测和改进Hough变换的算法、基于Canny边缘检测和圆边界点选取的算法及其实现。利用3种方法对不同的光纤端面图像进行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3种算法均可用于熊猫型保偏光纤几何参数测量,在处理不同的光纤断面图像时要采用与之匹配的算法模型,进而实现数据的优化处理。  相似文献   

13.
光纤预制棒是光纤光缆产业链的核心竞争点,国内主流光纤光缆企业正在加快预制棒产品国产化的步伐。本文介绍了我国光纤预制棒制造工艺与设备研究的历史及预制棒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光纤预制棒产品加快国产化的原因,提出了我国光纤预制棒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光纤λ/4波片的温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光纤λ/4波片的温度特性,讨论应力双折射的熊猫型光纤和几何双折射光纤制成的λ/4波片的相位延迟随温度变化的改变情况,得出几何双折射光纤制成的λ/4波片更为稳定.对自制的两种光纤λ/4波片进行实际测量,实验结果显示,用几何双折射光纤制成的λ/4波片比用熊猫型光纤制成的λ/4波片在-40~60 ℃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更好的温度特性.  相似文献   

15.
普通单模光纤中存在的偏振效应会对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传感器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理论分析并实验研究了扰偏器对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扰偏器时光纤末端处的检测信号增益的均方根误差相对于不采用扰偏器时降低约4.26dB,有效地抑制了检测信号的偏振起伏,降低了系统偏振噪声;信号增益提高约1.14dB,降低了信号的偏振相关衰落;布里渊频移的均方根误差降至1.6MHz,提高了布里渊频移的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保偏光纤是制造光纤陀螺的核心材料,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光纤陀螺向着高精度和小型化发展,这就要求保偏光纤也要向细径光纤方向发展。125,μm保偏光纤研制阶段注重的是光纤损耗等光学参数,80,μm保偏光纤的研制更加注重光纤的结构参数。拍长是反映细径保偏光纤性能的一项重要参数,改进细径保偏光纤的拍长首先要从增加光纤芯区的应力双折射着手,其中减小r/a值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实验得到优化的过程参数,提高了细径保偏光纤的成品率,最终改进了细径保偏光纤的拍长,达到了客户实用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退偏陀螺的分析,指出偏振及双折射误差对其性能的影响不同于保偏光纤陀螺.为定量分析偏振过程、双折射误差,考虑到部分偏振光的实际存在,运用弥勒矩阵描述光路进程.在偏振误差的解析后,提出了限制退偏器的角度误差及采用高消光比的偏振器等措施来改善退偏陀螺性能,获得了0.1°/h精度全光纤退偏陀螺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制备传能光纤时,需要把掺氟石英玻璃预制棒放在1,900~2,200,℃加热炉中加热熔化。为保障预制棒受热均匀,同时保护加热炉内器件不被氧化,需鼓入惰性气体氩气。有时,由于上下炉口敞开较大或氩气流波动,石英预制棒表面会出现"析晶"现象,影响传能光纤的各项参数。对析晶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可为后续拉丝工艺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光纤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加热方法沉积光纤预制棒,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工艺方法能够均匀反应沉积SiO2粉末,制备优质光纤预制棒.  相似文献   

20.
高频CO2激光脉冲写入的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对温度比较敏感、应变不敏感,通常应用在温度传感器做温度测量.普通长周期光纤光栅温度灵敏度只有0.052 nm·℃-1,而用掺硼光纤制作的长周期光纤光栅温度灵敏度达到0.171 nm·℃-1,比普通长周期光纤光栅更加灵敏.因而应用在温度传感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以及测温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