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为重要的病因治疗方法,对疾病的恢复和远期预后有重要的影响.拉米夫定有强效抑制HBV-DNA的复制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为了解影响其疗效的因素,现将炎症活动度不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1年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马英杰  马玉平 《吉林医学》2004,25(10):50-50
核苷类药物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本试验应用拉米夫定片(贺普丁)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达芬)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抑郁对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抑郁患者(治疗组)和30例普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均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12周、24周、48周时HBV-DNA、ALT、AST各自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第12周、24周时HBV-DNA 、ALT、AST的下降及复常均不如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在48周时HBV-DNA、ALT、AST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抑郁患者在24周之前,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下降.  相似文献   

4.
拉米夫定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类抗病毒药,是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转折点,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乙型肝炎病毒出现变异的可能性增高,对部分患者疗效不佳。苦参素是从中药苦豆子中提取的氧化苦参碱制剂,对HBV基因表达有直接抑制作用,同时还有稳定肝细胞膜,调控免疫、抗肝纤维化等作用,可提高拉米夫定抗病毒的有效率,降低病毒变异率和停药后的反弹率。我科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单独应用拉米夫定比较,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单用α干扰素(IFNα)或拉米夫定仅使一小部分的患者获得持久的抗病毒疗效,同时应用IFNα和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疗效尚待肯定。为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抗病毒疗法。2000年2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美能联合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将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美能联合拉米夫定组(治疗)49例,美能组(对照)41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生化、病毒复制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综合疗效,肝功能复常,HBeAg、HBV-DNA阴转差异均有显著性,且美能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病人症状、恢复肝功能和抗病毒等方面疗效更为显著.结论美能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病人症状、恢复肝功能和抗病毒等方面具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古巧燕  高振峰  汪红  徐光华 《西部医学》2011,23(11):2082-2084
目的研究延安地区B、C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用PCR法鉴定延安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基因型,选定B型、C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60和120例,分为拉米夫定组与阿德福韦酯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观察其应用一年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对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①B型基因与C型基因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疗效比较,6、12个月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12个月的生化学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型基因与C型基因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疗效比较:6、12个月生化学应答率、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安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B基因型对拉米夫定的抗病毒疗效优于C基因型;B基因型、C基因型对于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无区别,提示HBV基因型与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有相关性。检测HBV基因型对于临床优化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与泛昔洛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中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联合抗病毒治疗,拉米夫定100mg,qd,po泛昔洛韦250mg,6d,po,疗程4mo。对照组28例,未行任何抗病毒治疗。结果:30例患者经联合用药,HBeAg阴转率为46.7%,HBVDNA阴转率为93.3%,对照组无阴转者。结论:拉米夫定与泛昔洛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拉米夫定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通过直接抑制HBV的逆转录过程而发挥抗病毒作用。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部分慢乙肝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出现HBVDNA聚合酶活性区发生YMDD变异病毒株,对拉米夫定耐药,为此单用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有局限性。根据国内联合疗法的观点,我们应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旨在探索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治疗的关健。拉米夫定以其高效、方便、无明显毒副反应而成为比较理想的抗病毒药物。但长期用药易致乙型肝炎病毒DNA多聚酶(YMDD)位点出现变异而影响疗效。为提高抗病毒疗效,我们应用左旋咪唑搽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CHB,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发展的结果,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乙型肝炎肝硬化分为代偿期肝炎肝硬化与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是阻断代偿期进人失代偿期的关键。现回顾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其中拉米夫定治疗组30例,干扰素治疗组30例,治疗1年,检测HBV DNA,HBeAg下降幅度及肝功能改善程度以观察抗病毒疗效,在1年短期抗病毒疗效中拉米夫定明显优与干扰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及耐药情况。方法:4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给予阿德福韦醋治疗10mg,qd,服用48周,40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100 mg,qd治疗,服用48周,疗程中观察肝功能、HBV-M、HBV DNA定量、HBV-YMDD变异株。结果:两组病例抗病毒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德福韦酯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肝功能的再次异常及病毒学的反弹等耐药表现及肾功能的异常,而拉米夫定组治疗24周及48周后出现肝功能轻度反弹及HBV-YMDD变异。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亦能取得较好效果,且与拉米夫定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耐药及病毒变异率低,可以考虑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或长期用药。  相似文献   

13.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燕云  罗光汉 《华夏医学》2005,18(5):884-887
拉米夫定(3TC)是第二代抗病毒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好。现将其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选择10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照组使用保肝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肝功疗效两组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使用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拉米夫定(商品名贺普丁)是近年来临床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一种疗效较好的抗病毒药物,但在疗程、停药时机、耐药性、联合用药等问题上,国内专家仍未能达成一致认识。本课题采用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CHB患者76例,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76例患者结果相比,联用中药能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6.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凤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647-264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抗病毒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使用保肝及对症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拉米夫定片剂,100 mg/d,疗程12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78.8%,HBeAg阴转率为1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及4.5%,P<0.01。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84.6%,HBeAg阴转率为28.8%,ALT复常率为8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6%、9.1%及65.9%,P<0.01。肝炎再活动率治疗组为1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8%,P<0.01。结论:拉米夫定是一种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新药,具有很强地抑制HBV复制作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王小岩  祝绍俊 《广东医学》2004,25(12):1464-1465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 (Ara -AMP)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 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拉米夫定与Ara -AMP联合作为观察组 ,2 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用拉米夫定作为对照组 ,Ara-AMP治疗 8周 ,拉米夫定治疗 2 4周。结果 在治疗 2 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HBVDNA阴转率差异无显著性 ,对照组ALT复常率较观察组高 ,但观察组HBeAg血清转换率却大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Ara -AMP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流行地区和慢性乙型肝炎高发病地区,虽然我国开发有众多的“保肝药物”用于肝炎的治疗,但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抗病毒治疗是阻断和延缓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最重要的手段.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中,如果说拉米夫定的应用开创了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先河,那干扰素,特别是聚乙二醇干扰素-2a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则是里程碑式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敏  高文军  高齐明  冯健华  魏环 《广东医学》2006,27(8):1127-112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32例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4l例患者用护肝药作对照,疗程2年以上,疗效评估包括肝功能和HBV复制指标。结果拉米夫定治疗24个月后,肝功能的复常率明显优于护肝治疗组(84.3%对58.54%,P〈0.05),HBV DNA转阴率显著优于护肝治疗组(81.25%对14.63%,P〈0.01)。拉米夫定治疗9个月开始出现YMDD变异,24个月时YMDD变异率为15.63%,YMDD变异后2例肝功能再次出现异常。护肝治疗组3个月后,随着疗程的延长肝功能的复常率无明显增加。结论拉米夫定对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出现变异耐药后需要更换其他抗病毒药物。护肝治疗3个月无效者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通过拉米夫定和中药汤剂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9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两组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高,但治疗组更明显(〈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确切,在缓解症状、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方面优于单纯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在抗病毒方面中西医结合组HBV DNA阴转率大于单纯治疗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