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明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6):638-640
籍于后现代的现代之思,北京人文奥运是在充分解读奥林匹克运动的当下发展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生成的,它从源头上较好的破译了现代奥运的"人文危机",是对西方人文主义本真缺失的修复,它拓展了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视野,彰显了异质文化比翼双飞的魅力,为竞技体育的发展观续写了重重的一笔,演绎了一台具有后现代意蕴的"五重奏"。  相似文献   

2.
西方文化视阈下的奥林匹克"人文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奥运”是基于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又超越民族主义的创新理念,但它不是一个具有不可通约性的区域性理念。中国践行“人文奥运”理念需要进一步拓展视野,从全球语境中展开我们的各项工作。从西方文化视阈下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危机进行全面审视,目的是为我国“人文奥运”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人文精神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文章通过对“人文奥运”一词的分析理解,得出“人文奥运”有三个含义,并寻找中国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精神的差异点与契合处,使两种文化、两种精神在新的时代得以融合与交流,使两种文化、两种精神在2008年奥运会上得以融合与交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奥林匹克精神,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人文奥运"的理念,该理念的提出,首先植根于奥林匹克运动深邃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同时又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人文奥运理念的诞生是奥林匹克思想和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契合与互补的产物,是奥林匹克思想中国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人文奥运"思想的历史追溯及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连生 《体育与科学》2005,26(1):40-42,75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综合分析等方法从人文的视角审视奥林匹克运动历史的发展,认为“人文奥运”拓展了蕴含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人文思想的适用范围,从现代社会更广阔的层面上提出了人文的问题。“人文奥运”的思想突破了奥林匹克运动人文理念的适用范围,在人文内涵上有所丰富的创造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虽然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人文思想,然而自觉地从人文的视角审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当属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人文奥运”的提出既涉及体育伦理的思想理念,也涉及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问题。这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结合和建设奥林匹克运动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都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内涵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一经提出,便积极顺应了新世纪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倾向。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有助于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加以升华,有助于在弘扬"以人为本"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础上,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将人类对于真善美永恒追求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每一细胞之中,最终使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北京、中国乃至全人类和谐发展的、全新的一届人类文化盛会。  相似文献   

7.
网络媒体北京奥运报道的人文意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奥运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的核心理念.如何在奥运报道中把这一理念很好地体现出来,是广大媒体从业者努力追求的目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新浪奥运站、搜狐体育频道为研究对象,对网络媒体奥运报道所体现出的人文意识进行分析,指出新浪奥运站、搜狐奥运频道通过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宣传普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报道中的世界意识,对报道中审美意识的发崛和对大众健身的关注,表现了深刻的人文情怀,兑现了中国对全世界做出的"人文奥运"的承诺.  相似文献   

8.
“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文章首先探讨人文奥运中文化交流的理论基础,认为无论从文化体系的异质性上讲,还是从文化体系的共同性上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都满足了文化交流的前提。其次指明了人文奥运中文化交流的实践规划,建议从三个方面下手:一是在中国介绍和宣传奥林匹克文化和作为奥林匹克文化背后底蕴的西方哲学精神以及西方现代文明;二是开展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活动;三是积极展示中国文化,努力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最后阐明人文奥运中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就是让世界文化走入中国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特别期待以人文奥运为契机,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尽快融入世界当代体育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9.
漫谈奥林匹克的“人文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奥运"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也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的新理念,它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和灵魂.文章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造成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的根由,致力于东西体育文化传统的互补融合,奥林匹克的希望:冲突与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再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体育全球化影响下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1)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契机主要表现在:后工业社会即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信息社会对和谐价值观的需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人文危机"对和谐价值观的需求;专家学者对人文奥运理论缺陷的清醒认识;全球化时代世界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呼唤.2)发展要与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遵循以人为本、大众参与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原则、加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技术的创新、加强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创自主的传统体育文化品牌、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力度、加强媒体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是全球化语境下走向一种中国本土化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整体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体育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精神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精神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精神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体育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为奥林匹克理想提供了一种佐证,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是人类社会公平公正意识的完整体现。中国体育文化的和谐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文明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2.
西方传统文化孕育的奥林匹克运动,在走出西方、面向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以开放的胸怀接受多姿多彩的世界各种文化.研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生态平衡观,人与人和谐的人际生态平衡观,人自我身心和谐的心理生态平衡观和国与国和谐的世界和平观与奥林匹克运动追求的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建立一个和平美好世界的精神有着高度的契合.因此,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新动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北京2008年将举办第29届奥运会及人文奥运理念在我国的不断宣传,不仅为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宝贵的契机和兴奋点,而且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的奥林匹克主义,还将为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它所蕴含和激励的许多精神也将对中国社会进一步的文明与进步,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因此.阐明奥林匹克主义与素质教育间的内在契合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危机”及消除途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卓有成效地克服了政治性和经济性危机,然而可喜的繁荣背后仍潜含着人文性危机。“费厄泼赖”的公平竞争精神日益遭到亵渎,兴奋剂泛滥现象已有“药物体育”的尴尬结论,等等。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与西方主流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人文危机”的现状正是西方文化的弊端在体育运动中的具体反映。为此,本文提出“应致力于东西方体育文化传统的互补融合”的倡议,这是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消弥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让中国文化注入奥运精神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奥林匹克运动在蒸蒸日上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严重问题有限资源与无限超越的矛盾,奥运理想与生存发展的矛盾,参与主体不同利益冲突的矛盾。这些来自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和生存环境的矛盾冲突,在奥林匹克原有的理论框架中,很难自我修复。这就为中国文化精神进入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与巨大的用武空间。中国文化精神可以为修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观提供新的价值取向,可以为完善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可以为整合奥林匹克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提供新的方法;用中国文化的“和谐”理念阐释奥林匹克理想,指导奥林匹克实践,处理奥林匹克面临的种种问题,对于补充奥林匹克主义,完善奥林匹克理论,创建更符合人本价值的奥运运作新模式,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析北京人文奥运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是北京2008年人文奥运的核心理念,它提出了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相融合,展示一届“和谐、交流与发展”的人文主题的奥运会,达到促进世界和平、友谊与进步的发展目标。“人文奥运”将成为以人为本的歌颂人、尊重人和塑造和谐发展的个人和国家形象的人文舞台。这一理念将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人文冲突视角下的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并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潜在危机进行分析与反思,正视以人文与科学为基础的现代西方文化土壤中孕育的奥林匹克运动的潜在危机,指出奥林匹克危机是人文理念弱化和科学理念强化的结果。要解决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危机,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应选择向人文主义的回归,提出涵盖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新型奥林匹克主义。  相似文献   

18.
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实施人文奥运理念需要应对采自现实的挑战.这些挑战来自奥运会的商业化运作、西方体育文化的主宰、奥运相关官员的腐败行为、屡禁不止的兴奋剂事件、文明素质的差距、金牌情结的纠缠等等方面.文章提出:一方面要崇尚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价值,另一方面要以积极务实的精神面对来自现实的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9.
奥林匹克文化论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奥林匹克运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来源于古希腊,是一种以体育为载体、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是世界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象征性、多元性、观赏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它将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多元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及北京“人文奥运”的实践中得到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文奥运理念与奥运志愿精神高度契合的思想基础是对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的认同,二者都是对于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宗旨的认同。北京奥运会要体现志愿服务的中国文化特色,体现人文奥运理念以人为本的追求,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要做实践现代文明风尚的先锋。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要以人文奥运理念为指导,体现人文奥运基本内涵,弘扬奥运志愿精神,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扎实而深入的志愿服务,推动人文奥运总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