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发展中的分散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推进到一定阶段,它的空间形式发生了变化,人口不再由乡村向城市集中,而是由城市向乡村扩散,其结果导致了城市中核心地区的衰退和外围的兴盛,甚至出现整个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增长缓于乡村地区的人口增长。自50年代起,美国八大城市集聚区的市区人口增长,除洛杉矶地区外全为负数,而郊区人口增长了近一倍,进入60、70年代,这种差距进一步扩大。1970到1980年,美国城市化地区人口增长了10.2%,而乡村地区人口增长为15.1%,即使在城市化地区内部,市中心区人口略有下降而郊区增长了18.3%。1950年到1970年,  相似文献   

2.
一、国外城市化与房价例证(一)美国城市化进程与房价走势美国城市化进程符合纳瑟姆定律:城市化率在1840年超过10%,1890年突破30%,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4个百分点;1920年突破50%,1960年突破70%,城市化率年均提高0.57个百分点;2003年突破80%,年均提高0.23个百分点。美国人口流动整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至1920年,城市人口首超农村人口;至1940年,大城市(25万人以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各国中,美国的城市化程度是相当高的,目前仅有3%的人从事农业生产。但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并没有走到尽头,其形式已不表现在城市人口的增长上,而是表现在城市规模的膨胀上,即向郊区的扩展上。学者们称此为“城市的郊区化”现象。城市的人口、产业不断由市中心迁往郊区,使市中心人口数量下降,而郊区人口却不断上涨。这一现象源于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城市的繁华已越来越没有吸引力,而拥挤的交通、噪音和空气污染也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很多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还把城市和贫穷、犯罪联系在一起,纷纷迁往郊外,寻求一份宁静与安逸,并以此作为身…  相似文献   

4.
一、城郊化过程的现状国际大都市化要经历向新城市化、城郊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阶段。一个城市的发展受到向心力和离心力的推动,两种力量的相互消长,导致城市发展呈现阶段性。城郊化是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以后的一种离心分散阶段,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办公业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城郊区外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城市发展过程,开始由向新城市化阶段转向城郊化阶段,是城市建设与开发步入一个新的时期。到2020年,上海要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近20年来,上海中心城区面积扩大了1.…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都市区化,反映了20世纪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于传统城市化的新规律。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向都市区集中,都市区郊区化和多中心化;后期人口向中心城市回流。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已经过半,正处于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关键节点。借鉴美国经验,都市区化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都市区和城市群要发挥对人口的空间集聚和引领作用,都市区向更有效率的多中心空间模式转型。同时中心城市要避免功能空心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和郊区之间良性互动,最终实现都市区整体繁荣。  相似文献   

6.
2000—2010年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变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0年和最新的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2010年北京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近10年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研究表明,北京人口增长十分迅速,老城区人口依然在增加,仅有西城和崇文区出现了人口净减少,其他区域人口都在增加,总人口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从市区到郊区递减;人口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市区基本为100%城市化,没有出现中心衰退,城市郊区化和远郊区农村城市化加速发展;人口增长主要是常住外来人口的增加,并且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都在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集中。最后探讨了它对城市和区域规划和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当代美国城市化演变、趋势及其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后美国城市化向郊区化或逆城市化阶段转变,人口、工厂、商店及各种机构从大城市中心迁移出去,在外围的郊区及小城镇重新定址.在城市化演变过程中,由城市中心及郊区次级中心组成新型的大城市地区逐渐多中心化乃至无中心化,整个大城市地区支离破碎.与此同时,城市系统趋于集群化,幅员辽阔的大城市地区经济经过分化与整合,城市化向非城市地区扩散与渗透,出现了新的城市化影响地区,对城乡地区构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苏冰 《中外企业家》2012,(11):37-3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全世界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人类智慧和古今文明,同时也集中了当代人类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面向21世纪的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实现城市化,在21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向城市社会的进步。这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向现代化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展开的,是中国社会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重大的政治发展历程。城市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邓小平理论对城市开发的指导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  相似文献   

10.
一 快速城市化阶段的土地问题   城市化不仅是人口、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农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过程.我国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城市土地开发问题最多、土地供求矛盾最尖锐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一 快速城市化阶段的土地问题   城市化不仅是人口、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农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过程.我国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城市土地开发问题最多、土地供求矛盾最尖锐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合肥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8、1991、2000和2004年人口统计数据和城市用地现状图,在ArcGIS8.3软件支持下,以街道和社区为研究单元,对合肥市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和人口空间分布形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目前仍然是单核心城市,城市化正处于由早期阶段向成熟阶段转变时期;城市人口增长经历了从1978年以后的均衡增长到集聚增长模式的转变,2000年以来则呈现出扩散增长的态势;人口空间分布逐渐由1978年前的"风扇型"分布形态转变为"同心圆"式分布形态;人口郊区化趋势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是指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它的主要标志是人口向城镇集中,国际上一般都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水平。用这个指标来衡量,我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进程。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起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扩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城市化进程,而欧美发达国家则步入郊区化发展阶段。至21世纪初,城市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近半数。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城市化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  相似文献   

15.
张峰 《中外企业》2002,(3):102-104
工业向城市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由城市化到城市现代化,这是世界性的趋势,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果说,城市化是通过人口向城市适度集中,不断提高城市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以使城市发展的外延不断拓展的过程;那么,城市现代化则是通过更新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完善、充实城市功能,以使城市发展的内涵渐次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化和社会保障的状况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背景和效果。首先,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社会的经济发展使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它包括互相关联和互相作用的三个方面:一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转变为非农业型经济;二是人口向城市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三是社会生活向城市性状态转变,城市生活方式扩展到其他领域,人际间的血缘、亲缘关系削弱,业缘关系强化。这三个方面综合的空间形式是城市地域的扩大、市镇数目的增加和都会地区的出…  相似文献   

17.
一快速城市化阶段的土地问题城市化不仅是人口、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农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过程。我国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城市土地开发问题最多、土地供求矛盾最尖锐的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地矛盾尖锐(1)世界的人口大国,人均土地资源的"小国"(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大多具有人口稠密、商贸繁荣、内外联系活跃等特点。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与现代化进程相伴而加速发展的时期,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各种规模的城镇数目日渐增多,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程度进一步加剧,城乡联系日益复杂。1992年,我国城市个数已由1984年的295个增加到514个,市区(不包括市辖县,下同)土地面积虽只占全国的12.2%,但市区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28.6%,其中非农业人口占全国的63.4%;社会劳动者人数占全国的31.2%;全部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6.3%;客运总量(发送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型城市不断涌现,城市在环境承载力、资源分配、公共交通、居住条件方面都面临深刻的挑战。如何组织容纳人口,最大发挥城市的发展效率,在城市发展中存在三种主要模式,即水平化、垂直化和集群化。以人口规模作为切入点,构建以人口作为变量的理论模型,对三种模式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并对比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发展经验,能够为我国城市发展的路径选择及挑战应对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从城市化质量视角对城市化阶段的再划分上世纪70年代,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用一条拉直的S型曲线概括了城市化发展的3个阶段。城市化率30%为一重要临界值,在此之前,为城市化起步阶段,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的速度较为缓慢;在此之后,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