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东旭  张嘉琳  孔春晓  陈雷 《建筑科学》2021,37(10):75-80,88
本文分别选取辽宁及周边地区汉传和藏传佛教的4座代表性寺院,通过录制寺院内声音分析其物理和心理声学参数,实测佛寺声场找出室外院落及大雄宝殿室内的声场特征,发放调查问卷找出人对两类寺院内声环境评价规律,从声音、声场和声环境评价3个方面来对比汉传和藏传佛教寺院声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在声音方面藏传佛教诵经声起伏变化较大,汉传佛教法器声更加平稳和缓;在声场方面城市型汉传佛寺平常日的院落声级全天变化幅度较小;在寺院声环境评价方面,受访者对藏传佛寺的声环境满意度更高,且山林型佛寺的满意度优于城市型.  相似文献   

2.
山海关古城,作为古代中国的军事重镇,至今仍遗存了大量明清以来的传统民居。近期对古城区内现存的传统民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研究,在实际测绘与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就对其院落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院落与街巷尤真是关城内四条大街的位置关系,分析其在尺度、沿街立面等方向的特点。给出山海关内民居院落的一般数据特征,绘出院落布局网格图等.最后总结院落的空间布局特征,本文属于2008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802019。  相似文献   

3.
周志宇  赵立明 《山西建筑》2014,(24):205-206
为研究城市传统街区声环境,对哈尔滨道外传统街区典型地段交通流量及声场进行了分析,指出该地段以交通噪声为主,围合式院落对交通噪声有较好的防护作用,沿街设置出入口及内部设置机动车停车空间对院落内部声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近百年历史的宝蕴楼是故宫里唯一一栋现存的西洋小楼,位于故宫西华门内、武英殿西,是民国时期在原清朝咸安富旧址之上建造,现存三座西洋式二层楼阁及一座咸安宫遗留的大门(即咸安门).它建成于1915年,总建筑面积约1650平方米,长期作为文物库房使用.现在建筑的屋顶瓦面、大木结构、内外装修装饰、油饰彩画及院落地面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亟待科学而谨慎的保护修缮.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建筑防潮措施研究(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宫内众多的殿堂、寝宫,其柱子都是用麻棕、桐油包缠,再施用朱红油漆。这个保护层不但增加了柱子的美观,重要的是隔水防潮。故宫的地面也进行了防潮处理。在室内、主要是保温防潮,构造是金砖砌铺。在室外,院落中许多地方铺砖石,称为"海墁"。铺法是向西南倾斜,利于排水,砖墁密实,雨停水干。故宫大殿从屋顶琉璃瓦到檐口、天花、斗拱及墙柱等都有防潮措施。如前文所述一样。  相似文献   

6.
以前对沈阳故宫的研究多限于人文方面,建筑方面的研究也多侧重于空间。本文从建筑技术和艺术方面对沈阳故宫进行研究,就山墙各部分的特征对沈阳故宫的建筑进行分析,以找出其做法和清式做法的不同。并分析这些不同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神垕镇作为钧瓷之都,历史建筑多为典型的前店、中寝、后坊的多宅多进四合院建筑群.文章首先对古镇的总体概况和民居建筑特点作了介绍,然后以古镇民居义兴公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其院落特征进行探析,希望能够揭示神垕古镇民居院落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8.
杨海粟 《山西建筑》2009,35(34):21-22
对中国传统院落空间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核心特征,并就当前人居空间营建中采用传统院落组织的方式进行了研究,从而为创作出具有传统文化及地域特征的人居空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我国美丽乡村政策的乡村景观建设需要,以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及文献研究等方法,从院落布局及院落景观要素等方面对晋中市太谷县乡村院落景观的特征及其演变进行研究。找到影响太谷乡村院落景观的发展因素,为探索传统乡村院落景观在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及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院落空间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重要的建筑词汇,对其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传统院落的空间特征的基础上,试图从单元结构、生活模式和空间形态三方面进行重构,并探讨了院落空间在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院落空间的是一个复杂的功能聚集体,不仅要考虑它自身的功能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传统聚落的地域特点。本文从传统院落的空间特征阐述了目前秦巴山地传统院落的几个地域特征,并且通过对传统院落空间形式的研究,阐述了常见的几种平面形式以及立面特征和节点特征,最后通过当地建筑材料的选取和建筑结构技术的演变,强调了传统院落空间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为保护故宫古建筑,采取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故宫古建基础的构造特征。选取故宫部分建筑遗址及古建筑基础,分析了其构造组成、工艺特征,初步评价了其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故宫古建基础构造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每座古建筑的基础均采用人工处理的方法,包括碎砖与夯土的交错分层、水平与竖向木桩的使用;"一块玉"的基础做法是指故宫内各个古建筑的基础,而不是指整个故宫区域;基础土含有糯米浆的说法是可信的;基础上部柱顶石的几何尺寸要求、柱顶石与柱底分离的相关规定有利于结构受力;故宫人工基础的深度及分层构造可满足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是座典型的内陆城市。十年九旱、水源紧缺、暴雨频仍、排洪困难。在北京地区的各种自然灾害中,水灾是北京最大的自然灾害。如今北京水害的主要形式是"沥涝积水"。近年来,北京局地暴雨接连不断,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由此,联想到紫禁城(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城中心,是一组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的古建筑。共有90多座院落,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分布在72公顷的长方形的"紫禁城"内。  相似文献   

14.
梅兰  康健  黄锰  金虹 《室内设计》2016,(3):45-49
村镇住宅院落声环境的好坏直接 影响居住环境的质量。本研究针对院落声 环境展开定性分析,将“扎根理论”引入声 环境研究领域,旨在构建院落声环境主观 评价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对东北三 省典型村镇的36位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 谈,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分析后,构 建出包括6个主范畴的村镇住宅院落声环境 的主观评价影响因素模型,作为东北村镇 住宅院落声环境的主观评价研究的必要基 础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从大同传统民居四合院的院落基本方位、院落基本格局、建筑空间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大同古城传统民居四合院的院落特征,对研究大同古城历史风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孔祥娜  黄绳 《华中建筑》2007,25(1):209-211
该文忆读了济南老城区的特征民居院落.作为最普遍的居住建筑,院落式民居经历了千百年的继承与演变.并对济南老城区的民居院落作了总体概述,并系统地归纳论述了特征形制:泉水合院居、递进合院居、园林合院居、楼阁合院居以及中西合璧合院居.最后,还讨论了民居院落的保护与更新,以探索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以内蒙古中西部传统乡村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农村居民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从院落、住宅内部空间对院落民居进行分析,总结民居的空间特征,了解老年人的居住现状以及需求特征,基于调研结果并围绕适老化改造原则探讨乡村养老建筑的设计要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影响历史街区内传统砖木建筑之间火灾蔓延的因素,文章以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道口古镇内传统院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及数据统计,确定该区域典型传统院落相关尺寸,运用火灾动力学仿真软件Pyrosim对砖木建筑之间的火灾蔓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根据在上风向设置燃烧源,设置多组不同室外环境风速进行模拟,并通过HRR和火势蔓延特征来探索火灾增长及蔓延规律。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得出:当风速小于3m/s时,风速风场及起火源位置对火势的发展影响较小;当风速大于3m/s时,风速风场对火势的发展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9.
故宫室外陈设,作为宫殿建筑群的附属设施,其分布特征与建筑空间布局密切相关,通过对现状原址保存的720余件室外陈设进行统计分析,概括出故宫室外陈设分布的四大特征:"前朝""后寝"有别;附于建筑,严格对称;轴线上极少布置;与区域等级匹配,并从室外陈设分布的角度,探讨了宫殿建筑群空间规律。  相似文献   

20.
剑川古城历史悠久,古城内古民居极富特色,古朴典雅,现存21处明代院落和清代及民国时期的众多民居。其中剑川古城西门街古建筑群作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从古建筑群的院落空间、文化空间和整体空间格局方面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现场勘查、查考资料等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将西门街古建筑群的设计理念进行传承,从而达到古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