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文萍  汤雪晴 《医学综述》2009,15(20):3179-3181
目的通过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VEC),研究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BMVEC分成两大组,将其与不同浓度的Hcy(50、200μmol/L和1、2 mmol/L)和(或)无CuSO4(4μmol/L)共同培养18 h,分别利用噻唑蓝、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技术观察BMVEC细胞的生长及凋亡情况。结果BMVEC在CuSO4的协同下与不同浓度的Hcy培养18 h后,细胞活力A值呈现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超过1 mmol/L的Hcy对BMVEC已经形成了显著的抑制和毒性效应,滞留于G1期的细胞比例增加。结论高浓度的Hcy具有内皮细胞毒作用,可以抑制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雌激素 (17β 雌二醇 )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HUVEC为对象 ,观察不同浓度的 17β 雌二醇 (1μmol/L、10 μmol/L和 10 0 μmol/L)对oxLDL(4 μg/L)诱导的凋亡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的 17β 雌二醇对使用oxLDL诱导的HUVEC凋亡减少 70 %~ 93% ,其抑制呈明显的正向量效关系 ,17β 雌二醇 1μmol/L组细胞凋亡占 6 .98%~ 8.6 3 % ,10 0 μmol/L组细胞凋亡占 2 .94%~ 4.85 %。结论 :17β 雌二醇对oxLDL诱导的HUVEC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向量效关系 ,有利于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尼卡地平对谷氨酸诱导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3 dSD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3周。将细胞随机分6组(n=9):正常对照组(C组)加入Hanks液;谷氨酸组(G组)加入谷氨酸至终浓度500μmol/L;尼卡地平组(N组)加入尼卡地平至终浓度10μmol/L;GN1、GN2、GN3组先加入谷氨酸至终浓度500μmol/L,10 m in后分别加入尼卡地平至终浓度1、5、10μmol/L。培养30 m in后检测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继续培养24 h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活性,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并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与C组比较,G组和GN1组细胞大量凋亡,未凋亡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GFAP表达、[Ca2+]i及MDA含量升高,SOD和GSH活性均降低(P<0.01);G、GN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组比较,GN2组和GN3组凋亡明显减少,细胞形态正常;GFAP表达、[Ca2+]i及MDA含量降低,SOD和GSH活性升高。结论:尼卡地平通过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而抑制了谷氨酸诱导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其抑制程度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的氧化损伤,以及白藜芦醇对该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CCK8实验筛选DEHP的损伤浓度和白藜芦醇的修复浓度;化学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HUVEC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不同表达情况;活性氧荧光探针检测不同处理组HUVEC内活性氧水平;JC-1试剂盒检测不同组HUVEC线粒体膜电位;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划痕愈合实验观察HUVEC增殖、迁移能力;细胞流式实验、蛋白质印迹实验观察HUVEC的凋亡情况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80μmol/L DEHP作用HUVEC 24 h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1),40μmol/L白藜芦醇对细胞无明显毒性;损伤组细胞的丙二醛水平和SOD活性较对照组均明显上升(P均<0.01),修复组丙二醛水平和SOD活性较损伤组均明显下降(P均<0.05);损伤组细胞的活性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Art)及其联合顺铂(DDP)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Art(0.16、0.8、4、20、100μmol/L)、DDP(0.16、0.8、4、20、100 mg/L)及Art(4μmol/L)和DDP(4 mg/L)联合处理HepG2细胞24 h、48 h和72 h,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Art(4μmol/L)组、DDP(4mg/L)组和Art(4μmol/L)+DDP(4 mg/L)联合处理组细胞48 h的凋亡状况.结果 随着处理时间延长(24~72h),Art和DDP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杀伤作用明显增强;它们在暴露72 h的条件下分别在0.16 μmol/L和0.8 mg/L以上浓度具有浓度依赖性细胞毒作用.Art联合DDP处理细胞组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比单用Art或DDP组更强(P<0.05);人肝癌HepG2细胞48 h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Art组23.5%,DDP组27.8%,Art+DDP联合用药组4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蒿琥酯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它与顺铂联合应用可能增强后者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体外培养猪内皮前体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猪内皮前体细胞,将细胞分为3组,组1为对照组(培养液常规培养,不加处理因素),组2为过氧化氢组(培养液加入浓度为100μmol/L过氧化氢),组3为阿托伐他汀组(预先给予阿托伐他汀1μmol/L,后加入浓度为100μmol/L过氧化氢),测定细胞增殖活力(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凋亡率。结果:100μmol/L过氧化氢使细胞增殖活力下降,使LDH、MDA含量增加,细胞凋亡率上升,1μmol/L阿托伐他汀可减弱上述改变。结论:过氧化氢可引起内皮前体细胞过氧化损伤,阿托伐他汀对内皮前体细胞过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SV)对高糖培养条件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UVEC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甘露醇对照组(30 mmol/L甘露醇)、模型组(30 mmol/L D-葡萄糖)和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30 mmol/L高糖诱导,并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20、40、60μmol/L)干预内皮细胞24 h,分别设置为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基质胶(Matrigel)法检测细胞管腔形成能力.结果 模型组的细胞增殖率、迁移数、划痕愈合率及管腔形成分支点数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甘露醇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干预后,高糖诱导的HU-VEC细胞成管作用减弱,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率、迁移数、划痕愈合率及管腔形成分支点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与白藜芦醇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当白藜芦醇浓度为60μmol/L时,HUVEC细胞的增殖率、迁移数、划痕愈合率及管腔形成分支点数不仅低于模型组,且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甘露醇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抑制高糖条件下HUVEC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提示白藜芦醇对高糖诱导的HUVEC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抑制病理刺激条件下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芝麻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高糖诱导HUVEC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的芝麻素处理细胞;qRT-PCR法检测LncRNA WEE2-AS1与miR-515-5p的表达量;sh-NC、sh-WEE2-AS1转染至HUVEC后加入30 mmol/L葡萄糖处理细胞(HG+sh-NC组、HG+sh-WEE2-AS1组);构建WEE2-AS1稳定过表达HUVEC细胞,用30 mmol/L葡萄糖处理细胞(HG+WEE2-AS1-LV组),用40μmol/L芝麻素与30 mmol/L葡萄糖共同处理细胞(HG+SES+WEE2-AS1-LV组);MTT、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率;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的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WEE2-AS1与miR-515-5p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芝麻素可降低高糖诱导的HUVEC中WEE2-AS1的表达量(P<0.05),可降低凋亡率和cleave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氧化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将细胞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氧化损伤组(H2O2组)、氧化损伤加入VitC对照组(VC+H2O2组)、氧化损伤加入原花青素5μmol/L、25μmol/L、50μmol/L浓度组(procyanidin-L+H2O2组、procyanidin-M+H2O2组、procyanidin-H+H2O2组)。将750μmol/LH2O2作用于加入VitC及不同浓度原花青素预培养24h的内皮细胞,继续培养18h,以细胞毒四唑盐(MTT)比色试验、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作为检测指标。结果:原花青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H2O2对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降低MDA、LDH量,增加培养液中NO2-/NO3-含量,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花青素可保护和修复过氧化氢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促进NO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盐酸小檗碱对恶性黑素瘤细胞A375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根据盐酸小檗碱浓度将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株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0μmol/L)、低剂量组(40μmol/L)、中剂量组(80μmol/L)和高剂量组(120μmol/L).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A375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genistein抑制Livin基因对恶性黑色素瘤LiBr细胞凋亡、周期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genistein作用LiBr细胞48 h后Livin的表达变化;取最适浓度的genistein作用LiBr细胞后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分析对细胞周期的改变,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对凋亡效应蛋白C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 Genistein可增加LiBr细胞早、晚期凋亡率[分别为(27.87±5.38)%和(11.87±3.86)%],诱导LiBr细胞凋亡(P<0.01);引起细胞G0/G1期阻滞[G0/G1=(72.11±5.89)%、S=(14.53±3.47)%、G2/M=(12.36±2.64)%];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及抑制细胞增殖(P<0.01)。结论 Genistein可诱导LiBr细胞凋亡、使细胞增殖周期进展受阻、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槐角苷及染料木素对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槐角苷及染料木素对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成骨细胞由新生24h SD大鼠头盖骨分离得到。通过细胞增殖率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茜素红染色矿化结节形态计量方法,对比槐角苷和染料木素在体外对成骨细胞骨形成功能的影响。利用基因克隆和报告基因方法,检测槐角苷和染料木素对人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启动子活性的作用,观察两者对骨保护素基因转录活性的调节。结果: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在1和0.1μmol/L槐角苷的干预下,均显示增殖刺激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5)。10μmol/L染料木素使细胞增殖受抑制,但0.1μmol/L染料木素则显示增殖刺激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O.05)。槐角苷在实验的各种浓度中均能提高ALP活性,而染料木素只在0.1μmol/L浓度才能提高ALP活性。槐角苷在10、1和0.1μmol/L浓度对成骨细胞的矿化总面积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3%、138.6%和114.3%,而染料木素各个浓度下成骨细胞矿化总面积均减少。10、1和0.1μmol/L浓度槐角苷干预后检测报告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活性均增加,但染料木素仅在0.1μmol/L浓度对LacZ活性有增强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槐角苷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矿化功能,与染料木素比较,不出现对成骨细胞成骨功能的抑制作用。而对于成骨细胞产生的破骨细胞抑制因子骨保护素,较染料木素有更强的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羟异黄酮对异种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羟异黄酮 (genistein)对异种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 :建立异种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模型 ,然后分别经 2 0 μmol/Lgenistein和 5 0mg/mlCsA处理 5d ,应用MTT比色法观察各处理组和对照组淋巴细胞增殖改变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与CsA组和对照组相比 ,genistein处理组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减弱 (P <0 .0 1) ,CsA组和对照组的淋巴细胞增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genistein处理组、CsA组和对照组的凋亡率分别为 10 .72 % ,2 .2 2 %和 1.89%。genistein处理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5 )。结论 :genistein可以抑制异种混合淋巴细胞增殖 ,并促进其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是否参与孕激素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的负调控作用,以进一步揭示孕激素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在细胞生长汇合时将其分为4组:以1μmol/L孕激素为对照组(P4组),其他3组分别给予1μmol/L孕激素和5nmol/L、10nmol/L、20nmol/L 3种不同剂量的PP2A抑制剂冈田酸(OA)作为实验组,分别为A、B和C组。各组细胞在上述实验因素作用24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的细胞百分数。结果与P4组相比,A组分布在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细胞百分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B组处于G1期和G2/M期的细胞百分数降低,而S期的细胞百分数增加;C组处于G1期和S期的细胞百分数增加,但G2/M期细胞百分数降低(P均<0.05)。结论适当剂量PP2A抑制剂OA可明显解除孕激素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细胞周期进程加快,从而证实PP2A参与了孕激素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增殖的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二氮嗪对H2O2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方法 每组取3只SD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将软骨细胞分成6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H2O2损伤组(B组),H2O2+100 μmol/L二氮嗪组(C组),H2O2+200 μmol/L二氮嗪组(D组),H2O2+300 μmol/L二氮嗪组(E组),H2O2+400 μmol/L二氮嗪组(F组)。A组细胞不做特殊处理,B组用400 μmol/L双氧水在37℃恒温箱内孵育8 h,C、D、E、F组分别用100、200、300、400 μmol/L的二氮嗪在37℃的恒温箱内预处理30 min,再用400 μmol/L的H2O2孵育8 h,用CCK8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的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凋亡情况,用RtPCR检测软骨细胞功能情况,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①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性率从大至小依次为A组> E组> D组> F组> B组;②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凋亡率由大至小依次为B组> F组>D组> E组> A组;③RtPCR检测软骨细胞二型胶原蛋白(Coll-Ⅱ)、Caspase-3和聚集蛋白聚糖酶(aggrecanase)表达量,表达量大至小依次为A组> E组> D组> F组> B组;各组聚集蛋白聚糖酶表达量大至小依次为B组> F组> D组> E组> A组;④免疫荧光检测软骨细胞中CHOP蛋白的表达量,各组表达量依次是B组> F组> A组;⑤Western bolt检测各组软骨细胞中Caspase-3、Bax、CHOP蛋白的表达情况,表达量依次为B组> F组> A组。 结论 二氮嗪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作用,从而减少H2O2诱导的大鼠软骨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植物雌激素(染料木素、大豆甙元)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kawa细胞系)中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related receptorα,ERRα)的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40、20、10、5μmol/L)的两种植物雌激素作用于Ishkawa细胞系不同时间(24、48 h)后ERRαmRNA的变化,并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Ishkawa细胞系经低浓度染料木素处理后ERRαmRNA的表达均有上调趋势,以10-20μmol/L较为明显,40μmol/L浓度时ERRαmRNA的上调受到抑制。且染料木素在低浓度(5、10μmol/L)对Ishkawa细胞的增值有着抑制作用,而在较高浓度(20、40μmol/L)有着促进Ishkawa细胞生长的作用。大豆甙元处理24 h组ERRαmRNA均有上调,以40μmol/L最为明显;48 h组均有上调,以20μmol/L上调最为明显,40μmol/L浓度时ERRαmRNA的上调受到抑制。且24 h和48 h组各浓度均对Ishkawa细胞增殖有着抑制作用,24 h以低浓度抑制较为明显,48 h组各浓度之间增值率的差异不明显。结论大豆甙元和染料木素在低浓度时均可上调ERRdmRNA并抑制Ishkawa细胞增殖,在高浓度时却对Ishkawa细胞ERRetmRNA的上调作用不明显,染料木素高浓度时促进Ishkawa细胞增殖,大豆甙元高浓度时抑制Ishkawa细胞增殖作用较低浓度为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黄芪皂苷Ⅱ(AsⅡ)对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噻唑兰(MTT)法和克隆实验检测AsⅡ对786-O细胞的生长和集落形成的抑制作用。细胞流式术检测ASⅡ的凋亡诱导作用。随后,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PI3K-AKT-mTOR通路蛋白及凋亡执行蛋白的变化,最后利用PI3K-AKT-mTOR通路激活剂IGF-1与AsⅡ对细胞共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进一步验证PI3K-AKT-mTOR通路在凋亡诱导中的作用。结果 AsⅡ对786-O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时间与浓度之间有交互作用(F时间=513.00,P<0.001;F浓度=1 678.00,P<0.001;F时间×浓度=18.23,P<0.001),并可抑制细胞集落形成。AsⅡ可诱导细胞凋亡并诱导凋亡执行蛋白cleved caspase-3的表达(P0μmol/L AsⅡ组vs 10μmol/L AsⅡ组=0.013 9,P0μmol/L AsⅡ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及腺瘤性结肠息肉病相关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2、4、8 μmol/L的As2O3处理T24细胞,MTT法检测T24细胞增殖抑制率;脱氧核糖核酸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As2O3对T24细胞中APC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As2O3在2~8 μmol/L浓度范围内处理T24细胞72 h可有效抑制细胞增殖(P<0.01);促进细胞凋亡(P<0.01);增加APC 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8 μmol/L)As2O3可以有效抑制T24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APC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光藤提取物抑制人血液肿瘤细胞株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通光藤提取物,包括不同乙醇洗脱组分及C21甾体皂苷单体化合物,作用不同浓度和时间,对人血液肿瘤Raji、NB4和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通光藤C21甾体皂苷单体化合物诱导上述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通光藤70%乙醇洗脱物,在较高浓度(100μg/mL和200μg/mL)下对3种人血液肿瘤细胞株Raji、NB4、K562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优于50%和30%乙醇洗脱物(P<0.05)。4个C21甾体皂苷单体化合物tenacissosides B、C、I和marsdenoside K在体外实验中均表现出对Raji、NB4和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其中tenacissoside C的作用最强,和其他3种单体化合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对Raji、NB4、K56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64.1μmol/L、70.4μmol/L和105.8μmol/L。98.4μmol/L tenacissoside C对Raji、NB4和K562细胞分别作用24h和48h,均可促进各肿瘤细胞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光藤提取物,包括不同乙醇洗脱组分及C21甾体皂苷单体化合物,对多种人血液肿瘤细胞株体外有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中以C21甾体皂苷单体化合物tenacissoside C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对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Raji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