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产科高危因素的关联性以及相应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自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遇到的80例新生儿的产科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结果高危妊娠者较正常妊娠者而言,新生儿的HIE发病率明显偏高;HIE及其容易引发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不良并发症;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HIE发病率没有较大差别;有产检者的HIE发病率低于无产检者;阴道手术产的HIE发病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结论提高产科的在围产期的保健和监护力度,及时应对和处置胎儿窘迫和高危妊娠的紧急病况,全面普及新法复苏,能有效的预防HIE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产科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96例HIE新生儿的产科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危妊娠新生儿HIE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儿;阴道手术产者HIE发生率高于顺产和剖宫产者;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是引起HIE的主要原因,且Apgar评分低者HIE发生率高于Apgar评分高者。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及高危妊娠监护,加强产程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官内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对预防HIE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减少和降低围生儿病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08例胎儿窘迫后100例新生儿窒息的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自身和孕母存在的围生期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围生期高危因素有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及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病,胎儿因素主要为羊水Ⅱ~Ⅲ度污染,新生儿窒息多为胎儿窘迫的延续.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有很大的关系.结论 应加强围生期的保健工作,尽量减少围生期高危因素的发生,及时处理高危妊娠,密切监护产程,适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产科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寻找预防措施,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结果 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原因有:脐带因素、羊水因素、胎盘因素,其次是产程异常和胎位异常,手术产及不明原因.结论 加强产前保健,重视产科高危因素,提高产前检查质量,产时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做好胎儿重点监护,防治胎儿宫内窘迫,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和提高新生儿复苏技术,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产科原因,预防及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450例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结果发现脐带因素造成新生儿窒息201例(38.3%),其次为产程异常150例(29.1%),胎盘功能不全99例(14.1%)。结论重视产科高危因素,加强产前保健,提高产前检查质量,产时重视高危孕妇胎儿监护,防治胎儿宫内窘迫,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及提高产科医生新生儿复苏技术,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6.
168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科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寻找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原因及其百分率是:脐带因素,占36.91%、羊水因素,占23.21%和胎盘因素,占14.88%,合计126例,占75.00%; 另外胎儿因素、产程异常、分娩方式及不明原因共42例,占25.00%.加强产前保健,重视产科高危因素,提高产前检查质量,产时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做好胎儿重点监护,防治胎儿宫内窘迫,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和提高新生儿复苏技术,是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结论 增强孕期保健,加强产前、产时胎心监护及B超检查,做好产前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胎儿宫内窘迫,降低早产率,是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本院产科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126例实施早期干预,随机分成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高危孕妇给予心理和饮食等方面的一般性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关的药物实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高危者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进展为妊高征者少;合并症及产后并发症、早产、产后出血、剖宫产者、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明显降低(P<0.05)。新生儿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实施早期干预,对控制病情、降低发病率及母婴病死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健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090-209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nic--ischemic encephlopathy,HIE)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治疗的389例新生儿HIE发生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新生儿HIE的发生主要为宫内窘迫占74.3%,重度窒息引起新生儿HIE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轻度窒息患儿.64.5%的患儿血生化异常,32.6%的患儿早期临床表现由兴奋逐渐转为抑制.结论:新生儿HIE的发生主要为宫内窘迫,特别是重度窒息,故对有宫内窘迫表现者,应及时终止妊娠.尽早治疗可避免脑组织进一步损害,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与终止妊娠时机对过期妊娠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过期妊娠产妇121例,延期妊娠产妇10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顺产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妊娠产妇产后出血、产程延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过期妊娠产妇进行剖宫产可以显著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延期妊娠产妇应重视产检,加强胎儿监护,适时终止妊娠,避免过期妊娠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翠青 《首都医药》2002,9(7):58-59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110例身体健康,无妊娠并发症脐带绕颈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02例无脐带绕颈者对比.结果脐带绕颈剖宫产及阴道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意义.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脐带绕颈影响分娩方式,胎儿胎心监护可早期发现胎儿缺氧.  相似文献   

11.
周粉兰 《淮海医药》2012,30(2):134-136
目的从产科角度寻找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07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脐带因素、胎位及产程异常为主要原因,分别占28.97%、21.50%;其次为胎盘功能不全、早产,各占14.02%、13.08%。阴道助产、有胎儿宫内窘迫史及低体重儿窒息率明显高于顺产、无宫内窘迫及正常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58.88%7、0.09%和47.37%。结论做好产前保健,防治有关合并症,产时具有窒息高危因素孕妇重点监护,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2.
陈飞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118-119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时胎儿宫内状态判断的准确性及围产儿预后.方法 分析328例胎儿窘迫的临床资料.结果 328例胎心监护显示胎儿窘迫,终止妊娠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高危妊娠密切相关,胎心率变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最高占27.2%,其次为妊娠合并症的高危妊娠占20%,其余发生率相当.结论 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敏感度高,可早期发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第二产程中应用产科新三联治疗胎儿宫内窘迫的效果。方法 :对在第二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35例应用产科新三联者 (治疗组 ) ,对其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进行动态观察 ,随机取条件相同 ,但未使用产科新三联的 35例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人≤ 7分者是对照组的两倍余。结论 :在第二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时应用产科新三联可改善胎儿宫内缺氧和胎儿出生后状态 ,同时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妊娠晚期血清总胆汁酸增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华绣 《安徽医药》2004,8(4):270-271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总胆汁酸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的140名孕妇,其中血清总胆汁酸增高者70例(A组),血清总胆汁酸正常者70例(B组).两组孕妇妊娠早期血清总胆汁酸均正常.比较两组孕妇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重度窒息、产后出血等发生情况.结果A组胎儿窘迫、早产发生率高于B组,x2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而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重度窒息、产后出血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妊娠晚期血清总胆汁酸增高易引起胎儿窘迫和早产,但对胎儿宫内生长、新生儿重度窒息、产后出血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与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与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关系,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465例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及新生儿出生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儿宫内窘迫为多因素所致,以胎儿因素、脐带因素为最高,41.86%伴有羊水污染的胎儿宫内窘迫致新生儿窒息率高达53.92%。分娩时高危因素为56.56%,以使用催产素最高为38.78%。母体高危因素为62.15%,以妊高征为首为36.68%。结论 加强产前、产时监护,尽早预防控制妊高征,及时处理各种产前出血及过期妊娠,提高产科质量,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减少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观察并记录1150例高危妊娠者(观察组)与500例正常妊娠者(对照组)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发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发病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妊娠发病率高,临产前要做好高危评分,以便确定分娩方案,做好高危妊娠全程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心率监护仪在高危妊娠中监测胎儿宫内情况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胎儿心率电子监护仪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产前、产时监护,其中行无负荷试验(NST)68例,宫缩应激试验(CST)和催产素激惹试验(OCT)48例。结果 NST68例中反应型63例占92.65%,无反应型5例占7.35%,CST+OCT48例中阴性43例占89.58%,阳性5例占10.42%。NST反应型的高危妊娠孕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手术产率均明显低于NST无反应型的高危妊娠孕妇(P0.05),CST+OCT阴性的高危妊娠产妇其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手术产率明显低于CST+OCT阳性的高危妊娠产妇(P0.05)。结论胎儿心率电子监护仪对高危妊娠孕妇可增加异常胎儿心率的检出,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情况,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和早产的发生,提高临危胎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妊娠晚期NST胎心监护10分钟与20分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NST胎儿监护10min与20min相比较,以了解是否有提高胎心监护仪的使用效率,节约孕产妇的等待时间的方法.方法:两组孕妇自孕34周以后行NST胎儿监护,研究组监护时间至少10min、对照组监护时间至少20min,评价其NST评分,及新生儿预后.结果:两组孕妇相比,NST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而研究组NST不满意型及无反应型总孕妇例数高于对照组,且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晚期NST胎儿监护10min提高了NST无反应型及NST可疑型的诊断产妇数,减少了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了产科的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白秀萍  毕仙民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7):2589+2591-2589,2591
目的探讨脐带缠绕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孕36~42周头位妊娠脐带缠绕215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头位妊娠无脐带缠绕2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缠绕及缠绕周数对围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阴道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缠绕周数越多,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越高,缠绕2周及其以上和缠绕肢体者与缠绕1周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缠绕是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加强产前、产时监护,适宜的产科处理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效果观察进行分析。方法: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某院产科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阴道助产术,观察组进行剖宫产术,对比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出现胎儿窘迫的原因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新生儿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但剖宫产术的优势更为明显,且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阴道助产术,临床医生需按照产妇的自身条件选择更为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