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程维设计研制的异种骨颈椎融合器,采取16具新鲜成年男性C3~C7颈椎标本,分别对完整C3~C7(正常组)和模拟前路间盘C4、5,摘除置入融合器(对照组)进行生物力学试验,并取得前屈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对照组前屈力学性质和正常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的是研究新鲜尸体C2-T1段颈椎扭转、压缩、弯曲特性.测定了完整颈椎(正常组)及模拟前路、后路手术(对照1、2组)颈椎的扭转、压缩、弯曲性能,得出了C2-T1段颈椎正常组和对照组在相同扭矩作用下的扭转角数据;得出了C2-T1段颈椎正常组和对照组在相同载荷作用下位移数据;还得出了C2-T1段颈椎在相同弯矩作用下的位移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的是研究新鲜尸体C2-T1段颈椎扭转、压缩、弯曲特性.测定了完整颈椎(正常组)及模拟前路、后路手术(对照1、2组)颈椎的扭转、压缩、弯曲性能,得出了C2-T1段颈椎正常组和对照组在相同扭矩作用下的扭转角数据;得出了C2-T1段颈椎正常组和对照组在相同载荷作用下位移数据;还得出了C2-T1段颈椎在相同弯矩作用下的位移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的是研究新鲜尸体G2-T1段颈椎扭转、压缩、弯曲特性,测定了完整颈椎(正常组)及模拟前路、后路手术(对照1、2组)颈椎的扭转、压缩、弯曲性能,得出了G2-T1段颈椎正常组和对照组在相同扭矩作用下的扭转角数据;得出了G2-T1段颈椎正常组和对照组在相同载荷作用下位移数据;还得出了G2-T1段颈椎在相同弯矩作用下的位移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颈椎骨质增生的特点,并观察不同年龄段颈椎骨质增生的颈椎退变规律。方法:整理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完成CT扫描,三维重建的217例颈椎骨质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颈椎椎体、颈椎附件骨质增生情况以及年龄分布,并分析颈椎曲度改变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颈椎骨质增生分级Ⅰ级18例,Ⅱ级73例,Ⅲ级95例,Ⅳ级31例。C1、C5、C6椎体增生率最高,C1、C2椎体增生患者年龄最低,C7椎体增生患者年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颈椎附件骨质增生情况及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17例患者颈椎曲度以正常、反曲为主,颈椎曲度反曲者年龄高于正常、变直及曲度增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寰枢椎及下位颈椎是骨质增生的好发部位,随着年龄增加,患者骨质增生颈椎逐渐下移且颈椎反曲发生率上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丛神经阻滞下颈椎前入路手术患者术中呼吸及循环的变化,评估颈丛神经阻滞在颈椎前入路手术的安全性。方法:28例择期行颈椎前入路手术患者根据术前神经损伤程度分为3组,A组为截瘫组(n=7),B组为不全瘫组(n=9),C组为可行走组(n=12例)。所有患者均在0.375%罗哌卡因颈丛阻滞和辅助静脉镇痛药以及椎前筋膜浸润麻醉下完成手术。记录麻醉前(T_0)、手术切皮后10min(T_1)、手术结束即刻(T2)3个时点的呼吸和循环参数变化。结果:T_0时点,C组SBP高于A、B组,DBP高于A组(P<0.05);T_2时点,B、C组HR高于A组(P<0.05);T_0时点,A组TV明显低于T_1、T_2点(P<0.05)。C组1例术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对症处理后,循环恢复正常范围。A组1例术前截瘫平面在Th4,术中置入钛笼时进行颈椎牵引,术毕自诉呼吸困难,潮气量减少,随即在清醒状态下行气管插管辅助机械通气,送ICU观察,24小时后情况好转返病房。结论:颈丛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及椎浅筋膜浸润麻醉用于颈椎前入路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未对呼吸循环系统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3例颈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为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手术及随访资料均完整,比较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患者COC2角(C2下终板与McGregor线夹角)、C2C7角(C7与C2下终板垂线间夹角)、T1S(T1倾斜角)、NT(颈倾角)、TIA(胸廓入口角)、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及邻近节段颈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21~56个月,平均(30.04±6.73)个月。术前患者JOA评分为(9.32±1.06)分,末次随访时为(14.87±0.65)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2C7角、T1S及NT均较手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12例(19.05%)患者邻近节段发生退变,其中1例2级和1例1级退变为4级,3例1级退变为3级,6例0级退变为2级,1例0级退变为1级,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邻近节段退变情况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例(4.76%)患者因邻近节段退变神经症状加重,再次手术后神经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病变神经症状改善效果显著,但术后存在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风险,应灵活处置尽量降低退变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补体C3、C4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2例SLE患者以及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患者组、对照组进行前瞻性分析。按照SLE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2000(SLEDAI-2000)将患者分为轻度活动组(5~9分)、中度活动组(10~14分)、重度活动组(>14分)。比较患者组、对照组以及患者不同亚组SLE患者补体C3、C4以及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变化,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计算补体C3、C4与各类实验室指标及SLEDAI-2000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C3、C4、ALB、HDL-C、LDL-C、IgA、IgM低于对照组,其IgG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情活动度上升,其C3、C4、ALB、HDL-C、LDL-C、IgA、IgM逐渐下降,IgG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C4与ALB、HDL-C、LDL-C、IgA、IgM均呈正相关,与IgG均呈负相关,且C3与SLEDAI-2000呈负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补体C3、C4水平的下降与病情进展与病情活动度的上升有着密切关联,C3在反映SLE病情活动度方面的价值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患者体液免疫变化,探讨其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COPD患者中合并PTB者57例作为COPD合并PTB组,60例单纯COPD患者作为COPD组;选取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三组受试者IgA、IgM、IgG及补体C3、C4、血清总补体(CH50)水平,分析COPD合并PTB患者体液免疫状态变化。结果:三组受试者血清IgA、IgM、C4、CH5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PTB组血清IgG低于COPD组,COPD组血清IgG低于正常对照组;COPD合并PTB组血清C3低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合并PTB者免疫系统受损程度进一步加剧,以此为切入点指导免疫干预有望改善患者免疫状态与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0.
选用3~4月龄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除正常对照组外,给模型组灌服维甲酸(70mm·kg-1·d-1)12周,实验第12周末处死大鼠,取股骨进行三点弯曲实验,测定股骨生物力学性能指标,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术后中药方剂应用对患者认知功能及BDNF-TrkB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12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腹腔镜全麻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观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健脾益髓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血清炎症因子及S100β蛋白水平、BDNF-TrkB通路表达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d 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d、术后7d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d、术后7d血清炎症因子(IL-6、IL-8、CRP)以及S100β蛋白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而术后3d、术后7d观察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以及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术后7d观察组患者血清BDNF、TrkB表达较术前升高(P<0.05),而术后3d、术后7d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锁骨钩钢板(Clavicular hook plate,CHP)与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TossyⅢ-AJD)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TossyⅢ-AJD患者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进行固定;对照组采用CHP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肩关节恢复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前屈上举活动度、外展上举活动度及肩关节Constant评分分别为(13.4±2.1)周、(138.2±17.5)°、(135.5±15.6)°和(83.8±3.6)分,对照组为(15.2±2.6)周、(96.5±11.2)°、(92.6±8.7)°和(76.2±4.8)分,观察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前屈上举活动度、外展上举活动度及肩关节Constan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4.7%(36/38),对照组为86.8%(3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TossyⅢ-AJD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蛋白(IMA)、胱抑素C(Cys C)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120例患者,根据ACS确诊分型将其分为三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0例,选取同期我院正常体检成人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检测IMA、Cys C两项指标,并分析其对ACS诊断的临床意义及不同检测方法对ACS诊断的影响。结果 :AMI、UAP、SAP三组患者的IMA、Cys C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AMI组患者IMA、Cys C表达水平高于UAP组及SAP组,但UAP组同SAP组IMA、Cys C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A联合Cys C指标检测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单纯IMA、Cys C,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MA、Cys C两项指标的高表达与ACS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有助于ACS的早期诊断及危险程度预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等对高血压肾损伤早期诊断检测的准确度,探讨早期肾损伤监测指标的选择。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3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A组(≤30mg/24 h)、B组(30~300 mg/24 h)与C组(≥300 mg/24 h),另选取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A组各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B组各指标均高于A组与健康对照组,其中CysC、RBP与β2-M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指标均为最高,与A组、B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诊断指标阳性率为0,A组、B组、C组的CysC、RBP与β2-MG阳性率均高于组内Scr与BUN阳性率,其中B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RBP及β2-MG互相呈正相关性,且与收缩压、尿微量白蛋白、病程、Scr及BUN均为正性相关(P<0.05)。结论 :CysC、RBP及β2-MG可作为高血压肾损伤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联合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 icu lopathy,CSR)的疗效及对患者功能障碍、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CS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非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靖久症状量化表20分法(YT20)评分、简版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Barthel指数(BI)及改良MacNab疗效,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改良MacNab疗效优良率为83.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7%(P<0.05)。治疗3周、3个月后,观察组的YT20评分和BI显著高于对照组,SF-MPQ及N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PGE2、SP、MMP-3、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能够明显下调CSR患者的炎症、疼痛因子水平,改善颈肩部疼痛等症状及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联合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为提高小儿呼吸道疾病诊断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1年7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300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致病原的不同分为3个实验组,并选取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及其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3个感染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的水平及其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个感染组中以细菌感染组患者的CRP、WBC、N的水平和阳性率最高,且与另外两个感染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5天后,3个感染组患者的CRP、WBC、N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下降,且以细菌感染组的下降幅度最为显著。结论: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可提高小儿呼吸道疾病诊断能力。C反应蛋白对细菌感染最为敏感,该指标可用于细菌感染的专属鉴别,可以更好地指导抗生素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02月-2013年02月在本院建档行血糖筛查的孕妇1154例,将不同孕周筛查出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14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筛查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分为三组:早期干预组(A组)、中期干预组(B组)、晚期干预及未干预组(C组),分别72人、54人、17人。随机选取该期间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0例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运动治疗,必要时加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仅作自然观察。分别对3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妊娠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等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并与对照组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7.68%。A组孕期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与C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B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围产期并发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结论:早孕期及中孕期综合管理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改善和降低围产期并发症及围产儿不良结局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自制的高铬铸铁药芯焊带为焊接材料,采用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TIG)在低碳钢板上进行单层单道堆焊试验,通过在药芯焊带药粉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5.2%)的钛铁粉,研究了原位自生TiC对堆焊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药芯焊带药粉中加入钛铁粉后,堆焊金属中除了含有Cr7 C3硬质相外,还原位析出TiC相,Cr7 C3尺寸减小,分布更均匀,数量明显增加;当药粉中钛铁粉质量分数为5.2%时,堆焊金属中Cr7 C3细化最明显,分布最均匀;随着药芯焊带药粉中钛铁粉含量的增加,堆焊金属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液态金属中原位合成的TiC可作为Cr7 C3的异质形核核心,减小了Cr7 C3的形核阻力,从而细化了Cr7 C3.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检测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患者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91例HFRS患者,纳入患者组,并选取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组。比较患者组与正常组CRP、Cys C、RBP检测结果,使用Pearson法分析指标与早期肾损伤指标m Alb相关性。结果 :患者组各时期Cys C、RB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其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各时期m Alb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Cys C、RBP水平与m Al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RP、Cys C、RBP可分别通过对机体炎性水平、肾小球功能、肾小管功能反映,体现出HFRS患者肾功能损伤病情进展,联合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判断HFRS患者肾损伤程度,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兼有视觉运动反馈脑机接口技术的运动想象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长期应用效果,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对照)、B组(运动想象)、C组(脑机接口),均采用住院(2~3周)、回家(2~3周)、住院(2~3周)的模式进行康复。住院期间,A组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B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嘱患者本人自行进行运动想象反馈治疗;C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使用脑机接口技术进行干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Lower Extremity, FMA-LE)、改良Ashworth分级(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徒手肌力检测(Manual Muscle Test, MMT)。结果 治疗前,各组FMA-LE、MAS、M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观察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第一疗程后,C组F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