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种子无菌萌发的最佳条件、原球茎诱导试管苗的最佳配方、不同器官诱导芽分化的最佳条件、试管苗生根的最佳配方.方法:收集、整理、归纳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文献资料.结果:将文献中铁皮石斛种子无菌萌发的情况、原球茎诱导试管苗的情况、不同器官诱导芽分化的情况及试管苗生根的情况分别列表进行对照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北柴胡的选优育优技术体系,规模化生产北柴胡优质种苗和种子.方法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分别对种植于山西陵川、万荣及甘肃陇西、陕西商洛等8个地区的优质北柴胡进行快速繁殖;对种植于山西万荣的中柴1号北柴胡种子进行种皮损伤和植物激素处理,比较各种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 附加6-BA 1.0mg/L和KT 0.2 mg/L的B5培养基适合于各地北柴胡芽的快速增殖与生长;附加NAA 0.1 mg/L、IBA 0.5 mg/L和DSC 1.0mg/L的1/2MS培养基对北柴胡试管苗的生根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北柴胡试管苗的年繁殖系数超过1×108,移栽成活率达94%~97%.植物激素处理对北柴胡种子萌发无明显作用,打磨损伤处理种皮可使种子的萌发率提高20%,并且能大幅度缩短种子的萌发时间.结论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快速、大量繁殖优质北柴胡的有效手段,一定程度的种皮损伤可以促进北柴胡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加速灯盏花的人工种植与品种改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建立灯盏花快速繁殖体系。方法利用种子直接萌发的无菌苗在培养基培养加速种苗繁殖,通过在消毒前对种子进行预处理,采用合适时间消毒种子来减少消毒剂对种子伤害从而提高发芽率;采用不同激素配比从叶片与叶柄诱导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获得再生植株。结果种子去除冠毛后0.1%HgCl2消毒6min可获得最佳发芽率,MS0上培养一个月后即可获得生长健壮的幼苗用于移栽;利用无菌苗的叶柄在MS 6-BA2.0mg/L NAA1.0mg/L培养基上获得了大量分化能力强的愈伤组织,愈伤分割后在该培养基上可继续分化出苗,分化苗转接到MS0上可形成正常植株。结论利用种子灭菌处理获得无菌苗用于组织培养可实现灯盏花快速繁殖和缩短人工育苗时间。  相似文献   

4.
人工种子在盾叶薯蓣快速繁殖技术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盾叶薯蓣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方法: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对盾叶薯蓣人工种子中人工种皮、人工胚乳制作、人工种子一次性成苗及移栽成活率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人工种子快速繁殖的最适条件为:从盾叶薯蓣愈伤组织表面切取2~3mm小块茎,包埋在2.5%海藻酸钠中,滴入2%CaCl2中反应8~10min,人工胚乳MS/2+IAA0.4mg/L直接播种在MS/2培养基上,一次性成苗率可达100%左右,移栽成活率高达85%。结论:以组织培养为基础的盾叶薯蓣人工种子快速繁殖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和优化黄芩组织培养克隆化快速繁殖技术,为保护黄芩的野生资源,发展人工资源和探讨育种新途径奠定基础。方法 在组织培养条件下进行黄芩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试管苗复壮和生根等一系列技术优化试验。结果黄芩试管苗的节、节间都很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率均达100%,而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低,PP333对黄芩试管苗的生长有着显著的矮壮作用。结论 黄芩试管苗的节是诱导愈伤组织的理想外植体,在培养基中适当添加PP333能显著改善试管苗的素质;PP333与激素的配合使用,能十分有效地调控黄芩愈伤组织的分化、试管苗的生长与生根,并能显著提高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溪黄草Isodon serra (Maxim).Kudo离培养的过程,为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奠定基础。方法:以溪贡草无菌苗的带节茎为外植体,采用MT基体培养基,附加不同植物激素进行试验。结果:培养基中附加激素BA有利于芽的发生;适宜的BA浓度为1mg/L,出芽率高达100%,且出芽数量多;基本培养基以完全的MT成分为好;生根据培养选择MT+0.2mg/L NAA,生根率为100%,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0%,结论,通过溪黄草离体培养的研究,获得了较高的植株再生频率,建立了有效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7.
洪森荣  尹明华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11):1886-1889
目的 以知母种子为试验材料,对知母的组织培养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建立知母的再生体系。方法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因子试验的方法对知母无菌体系的建立、分蘖芽的增殖、分蘖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以及再生苗的移栽进行研究。结果 知母种子最佳的消毒方式是75%酒精处理30 s后用0.1%HgCl2处理15 min;知母分蘖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KT 1 mg/L+NAA 0.5 mg/L;知母分蘖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KT 2 mg/L+NAA 0.5 mg/L;知母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KT 2 mg/L+NAA 0.1 mg/L;知母愈伤组织再生芽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是1/2MS+NAA 0.5 mg/L;知母试管苗最佳的移栽基质是腐殖土。结论 本实验建立了知母的再生体系,为知母试管苗的工厂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满足药用和保护资源的需求.方法:以细叶柴胡嫩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了嫩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分化培养,试管苗培养和试管苗移栽与定植的研究.结果:MS+NAA0.2mg·L-1+ZT0.8mg·L-1+2,4-D1.2 mgL-1是嫩茎段切口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培养的适宜培养基;MS+ZT1.0mg·L-1 +2,4-D1.5 mg·L-1+NAA0.2 mg·L-1的液态培养基是嫩茎愈伤组织扩增培养的适宜培养基;MS+ ZT0.6mg·L-1+NAA0.1 mg·L-1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和不定芽繁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1/2MS+IAA0.4 mg·L-1+NAA0.1 mg·L-1是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繁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7.5%;定植成活率为97.3%.结论:本研究建立起试管苗培养技术,定植的试管苗完全保持了细叶柴胡的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建立莫邪菊的离体培养体系。方法 以成熟果实中的种子为外植体,探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分化和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 培养基配方为MS+2,4-D 2.0 mg/L+6-BA 0.2 mg/L时,种子破壳萌发率为70%,胚轴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MS+6-BA 2.0 mg/L为合适的丛生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配方;培养基为MS0时生根率为95%,生根效果好且配方简单,移栽的试管苗成活率可达95%。结论 该试验建立的离体培养体系可用于莫邪菊的离体培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茅苍术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一条新途径。方法:采用干冻法研究了茅苍术种子超低温保存,采用玻璃化法研究了试管苗茎尖的超低温保存。结果:采用干冻法冻存的茅苍术种子发芽率在70%以上,采用玻璃化法冻存的茅苍术试管苗茎尖,再生率在30%以上。结论:超低温保存可用于茅苍术种子及试管苗茎尖的保存,为茅苍术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o develop a protocol for breaking of seed dormancy and increasing the seed germination rate of Bunium persicum.MethodsThe seeds were treated with 3.1, 6.3, 12.5, 25, 50 and 100 μmol/L of benzyl aminopurine, gibberellic acid (GA3), thidiazuron (TDZ) and forchlorfenuron. Then, seeds were transferred to two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 including room temperature (25 °C) and chilling temperature (2-5 °C).ResultsThe treatment of moist seeds with chilling temperature (2-5 °C) broke seed dormancy and showed maximum germination, which was 54.7% after 60 d treatment. Also, the treatment of dry seeds with chilling temperature broke seed dormancy with 9.3% germination rate after 120 d. Treatment of seeds with different leve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showed that under moist-room condition, there was evidence of higher and lower seed germination rate: GA3 (100 μmol/L) with 46.7% and TDZ (50 μmol/L) with 6.67%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moist-chilling condition, TDZ (6.3 μmol/L) with 53.3% seed germination rate had higher influence on breaking seed dormancy. Treatment of seeds with combination of TDZ and GA3 under moist-chilling condition revealed higher rate of breaking of seed dormancy when 6.3 μmol/L TDZ was combined with 100 μmol/L GA3, showing 93.7% germination rate.ConclusionsThe effect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upled with chilling temperature on breaking of seed dormancy could provide a large number of seedlings while the long juvenile time which is the next restricting factor of plantation still remained. Thus, the subsequent growth of seedlings to provide a large number of corms is necessary for successful 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处理方法对穿心莲种子萌发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穿心莲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找出破除休眠、提高发芽率的方法,为穿心莲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摩擦种皮、刀割种皮、高低温层积、不同浓度水杨酸、不同质量浓度KN03浸种和添加穿心莲种子水提液的方法对穿心莲种子进行预处理.结果 摩擦或刀割种皮、0.5% ~5% KN03浸种、30~33℃高温层积均能促进穿心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寻破除西伯利亚白刺种子休眠的方法,提高其发芽率。方法 采用温水催芽、低温沙藏、98%浓硫酸、GA等不同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后的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到达发芽高峰期的时间。结果 温水催芽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30%和10%,种子7 d开始萌动,10 d达到发芽高峰。低温沙藏37 d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55.5%、26.5%,种子2 d开始萌动,10 d达到发芽高峰。低温沙藏95 d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86.8%、60.3%,种子2 d开始萌动,7 d达到发芽高峰。98%浓硫酸处理2 h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0%,种子1 d开始萌动,4 d达到发芽高峰。98%浓硫酸处理2 h后播种在MS0.5 g/mL GA0.5 g/mL BA的暗培养基上,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8.1%,种子1 d开始萌动,4 d达到发芽高峰。结论 西伯利亚白刺种子休眠属种壳休眠,98%浓硫酸处理2 h后接种于MS0.5 g/mL BA0.5 g/mL GA的暗培养基上培养,打破硬实种子休眠效果最好,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马尿泡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为马尿泡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以马尿泡野生植株上的休眠芽为外植体,将它们接种到一系列含有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中。结果 外植体野生芽不易进入正常萌发生长阶段,一旦进入正常阶段,能迅速进入生长状态,诱导野生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是MS+6-BA 2.0 mg/L+NAA 1.0 mg/L,且侧芽要比主芽分化得快,增殖率明显高于主芽的增殖率。25 d转接1 次,增殖倍数在5倍以上。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 MS+IBA 0.5 mg/L,诱导生根率达96%。无菌苗幼叶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是MS+6-BA 0.5 mg/L+NAA 0.5 mg/L+2,4-D 1.0 mg/L,诱导率达100%。结论 一方面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马尿泡再生体系,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培养达到了其种质资源的保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滇重楼种子破休眠的方法及其内源激素水平变化规律。方法 以变温层积处理的滇重楼种子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种胚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量的变化与种子胚率的关系。结果 变温层积处理可在3个月内打破滇重楼种子休眠,其GA量显著升高,ABA量显著下降。结论 内源激素ABA和GA在滇重楼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区日本血吸虫动物宿主及血吸虫病的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鄱阳湖区洲滩野粪污染指数、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及耕牛放牧、尾蚴分析和钉螺感染的季节性变化等方面阐明了鄱阳湖区日本血吸虫的主要动物宿主为耕牛,病牛(尤其是3岁以下耕牛)为当地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分析了鄱阳湖区血吸虫传播特征,每年春季(4~6月),为血吸虫在终宿主(人和牛)和中间宿主相互传播的“交汇点”;涨水季节(7~8月)为血吸虫非易感季节,秋季(9~10月)为人畜感染的高峰,冬季(11月~翌年3月),为洲滩枯水期,血吸虫传播休止。终宿主和中间宿主的易感区域均为村旁的洲滩。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人们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人工栽培药用植物成为必然趋势。在用种子繁殖的中药材生产中,许多种类新采收的种子发芽困难,给中药材种植业带来很多不利。对药用植物种子的休眠原因和促进种子萌发的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实现药用植物规范化种植,增加中药材产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渝中区气传致敏花粉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了解重庆市渝中区空气中气传花粉的种属及飘散规律.方法 1999年10月1日~2000年9月30日共1年期间,在重庆市渝中区设暴片点,每天换片.结果调查发现重庆市渝中区1年中空气中花粉高峰期在3月,占全年总数的59.5%,即春季花粉为本地区最优势,其主要气传花粉为:松属、构属、柏属,此3种春季花粉的总计占全年总数是的67.1%.结论重庆市渝中区空气中致敏花粉以春季花粉为主,此特点与本季节的气温、降雨量及风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 了解高层建筑二次加压供水水质状况。②方法 采取22 处高层建筑二次加压供水水样,分别测定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余氯及氨氮等指标,并与一般水网水样检测结果进行比较。③结果 冬春季及夏秋季二次供水水样中的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及氨氮含量均高于同期一般水网水样,差异有显著性(t= 2.57~28.62, P< 0.05,0.01);余氯含量低于同期一般水网水样,差异有显著性(t= 24.50~31.58, P< 0.01)。夏秋季二次供水水样中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氨氮含量高于冬春季(t= 2.24~24.72, P< 0.05,0.01)。④结论 二次加压供水水质较一般水网水质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杭白菊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寻找适宜诱导菊花子叶和下胚轴愈伤组织发生和分化的激素配比。方法采用不同的激素配比MS培养基对杭白菊子叶和下胚轴分别培养。结果试验设计的培养基均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但不同的激素配比对芽诱导分化的影响不同。其中MS IAA0.3mg/L 6-BA12mg/L诱导菊花子叶和下胚轴得到的愈伤组织粗大且致密;MS IAA0.3mg/L 6-BA4mg/L适宜子叶不定芽的诱导,诱导率为67.5%;MS KT2mg/L NAA0.2mg/L适宜下胚轴不定芽的诱导,诱导率为62.5%;生根培养采用1/2MS NAA0.1mg/L,7d后生根率为100%。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以杭白菊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的高频快繁体系,不定芽诱导频率高且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