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满足中小企业实施CAD/CAM集成过程中对产品特征模型的需要,基于特征设计的建模理论,建立了特征的信息模型。研究了在AutoCAD系统上实现特征建模的方法,阐述了特征的参数输入、定位、生成及存储等特征建模的主要步骤。以齿轮泵泵体特征建模为例,证明了基于ObjectARX实现特征建模的可行性,为中小企业实施CAD/CAM集成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特征的零件建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CAD/CAPP集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基于特征的零件信息模型,开发了一个基于特征的,面向CAD/CAPP集成的零件建模系统,初步实现了回转类零件CAD/CAPP的集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特征建模的CAD系统,指出了在CAD/CAPP/CAM集成系统中,CAD系统应具有的功能。该系统以特征建模为基础,具有新颖的几何造型手段,完备的零件特征信息,功能完善的图形系统。系统既可以输出完整、规范、直接用于生产的零件图纸,又可以向CAPP系统提供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并已实现了与CAPP/CAM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4.
重点阐述了CAD/CAPP并行集成中的几个重要问题:面向并行工程的特征建模,企业制造环境建模,面向并行工程的CAPP子系统及其中的关键技术,并实现了YDCADP系统。  相似文献   

5.
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发展中,如何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的自动连接,是当代一大课题。本文阐述了用特征建模的方案实现了CAD/CAPP的连接,并在DH-CAD/CAPP集成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特征建模的CAD/CAM集成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CAD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实现CIMS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在I-DEAS基础上对特征建模技术的研究,重点介绍了有关特征描述,特征定位及特征组合等方面的问题,并介绍了特征模型的管理方法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实现CIMS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动态信息集成。奉文论述了一个CIMS雏形系统中CAD/CAPP/MRPⅡ/GT之间的信息集成技术及其实现方法。提出了在CAD系统中通过建立与工艺设计工步内容相匹配的、基于设计基本特征和工艺基本特征的特征建模技术及处理程序来实现CAD/CAPP之间信息共享的方法;论述了CAPP系坑通过与MRPⅡ系统中工艺路线管理模块之间实时信息传递来实现并行式CAPP设计的步骤;提出了在GT与MRPⅡ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体——工装族制造管理系统等新思想。论文对各子系统也做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港口码头结构CAD几何模型生成CAE单元模型,工程荷载CAD模型创建CAE荷载模型,和CAE分析结果与CAD模型的关联关系等问题,利用模板的模型独立性、规则性和可执行性等特性,研究了基于模板的港口码头三维结构CAD/CAE集成技术,定义了截面草图、三维实体和构件等多种CAD建模模板,定义了机械草图和荷载等多种荷载建模模板,定义了CAE分析规则,实现了CAD几何模型自动生成CAE单元模型的功能,定义了荷载转换规则,实现了工程荷载CAD模型自动创建CAE荷载模型的功能,定义了整体模型模板,建立CAE分析结果与CAD模型的多对一关系,以此实现了港口码头三维结构CAD/CAE集成系统,大大提高了港口码头的设计效率,降低了设计人员的设计难度,减少了设计错误。  相似文献   

9.
作者研制了圆柱齿轮CAD/CAPP集成系统,本文着重讨论该集成系统零件的建模方法和原理。针对圆柱齿轮类零件的结构和工艺特点,本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建模方法——GT素元法,同时简化了模型的数据结构,使CAD建模在个人计算机上也易于实现,是一种实用的零件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实用的CAD/CAM集成系统,其CAD部分基于特征建模,CAPP则基于规则。这是在总结了有关企业多年来设计、制造某类产品的经验基础上,从集成化和自动化的角度出发研制成的。系统初步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它大大地缩短了产品设计和制造周期,保证了产品质量,为进一步提高机械产品生产的综合自动化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企业推广运用CAD/CAM技术指出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研究院所和企业的合作事例为基础,将汽车车身覆盖件拉深模具CAE分析模型的几何信息到通用CAD/CAM平台的顺畅传递,以及应用CAM系统对模具进行数控加工建模与仿真的实现过程做实例,表明了在国内汽车设计制造企业中实现CAD/CAE/CAM集成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文怀兴  吴煜堃  夏田 《真空》2002,(5):32-34
将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应用于喷射式真空泵零件的CAD/CAPP/CAM集成系统,提出了一种真空泵零件的建模技术。  相似文献   

13.
汽车覆盖件设计全流程CAD/CAE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目前CAD/CAE系统中数据转换精度损失和设计变更引起分析模型重复建模的问题,基于UGSNX平台开发了面向汽车覆盖件设计全流程的CAD/CAE集成系统FASTAMP-NX,该系统完全集成于NX环境,并基于特征造型技术建立了设计和分析相统一的关联参数化模型,避免了数据转换引起的精度损失和重复建模问题.系统求解器基于有限元逆算法和改进的动力显式算法,可应用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虚拟试模的全流程,真正实现了"设计-分析-修改-优化"的闭式循环,极大地提高了汽车覆盖件产品和模具设计与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特征建模已成为CAD技术的发展趋势。目前,在CAD系统中,一般采用特征表示和边界表示的混合表示方法,以充分利用两种表示法的优点。但由此而引出在特征编辑、修改时的表示转换。本文回顾了几种表示转换方法,在集合运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特征编辑修改的形体快速重构方法,从而可快速地实现特征表示向边界表示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回转体零件的CAD/CAPP集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强调指出:反映几何特征和加工特征的基本几何形体单元是实现CAD与CAPP内在联系的桥梁,关键在于合理地建立CAD模型和在CAPP中有效地处理零件的信息。为适应多用户的需要,必须实现系统标准化、结构通用化、目的程序模块化。同时要考虑与CAM的连接问题,以便逐步过渡到CAD/CAPP/CAM集成制造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和推广CAD/CAM技术在加工中的应用,依据CAD/CAM技术基本原理,分析CAD/CAM对机床数控系统的插补功能、刀具补偿功能等的影响,以底座零件加工为例,通过对底座零件的建模和加工过程的详细描述,阐述CAD/CAM技术在零件加工中的应用过程,说明CAD/CAM技术在零件设计和制造中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CAD/CAM系统由于设计思想本身的局限性,其内部只能达到一种松散的基于数据交换的低水平的集成,产品的设计方法也不符合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思路。本文提出了基于全耦合的单一数据模型的并行CAD/CAM系统设计思想,使得CAD/CAM系统内部达到以数据共享为基础的高度集成。并行CAD/CAM系统充分体现了工程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及产品设计过程的反复性和协调性。此外,文中还提出广义参数化设计的新概念,它与特征设计方法的有机结合保证了产品模型的完整性和产品设计过程的同步性。特征共享是实现CAD和CAM集成的关键因素。并行CAD/CAM系统应用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思想,实现了复杂数据模型的内部封装,并为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块之间提供简单直观的界面。面向对象设计方法是开发并行CAD/CAM系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服装CAD中三维人体建模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服装CAD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截面环求取三维人体模型的建模方法,对读入的人体扫描数据进行特征识别后,按特征点位置确定若干个截面与人体求交,再对每一截面环等距离散,生成规则的人体网格模型,通过特征尺寸的调整以保证建模结果的精确度.与此同时,运用截面环数据,提取人体模型各部位的关节点,实现了由关节点驱动的人体动态建模.上述人体模型应用于服装设计及模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CAD/CAAP集成的焊接结构装配顺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综合拆散法和装配法整合的思路 ,按照问题分层归约求解方法的思想 ,对产品CAD信息建模并进行了二次开发 ,运用图论的带权优先搜索理论、组件选择规则等算法 ,实现了基于CAD/CAAP集成的焊接结构装配路线的最优工艺路线生成 ,并应用于液压机焊接结构件的装配顺序设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北京第一机床厂在CIMS环境下,通过对零件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描述产品零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回转体零件的CAD/CAPP/CAM集成系统的开发。重点论述了该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和主要功能:CAD特征定义及描述;基于商品CAD软件ICEMDDN之上的特征造型;应用通用专家智能系统开发工具,建立工艺知识库模型及推理系统;经相应的后置处理实现NC程序的自动生成及以ORACLE.EDL为柱心的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