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喜凤  张明亮 《医学综述》2007,13(23):1793-1795
胃癌的侵袭和转移依赖于肿瘤间质中的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所知的作用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之一,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血管生成的每个环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一种与胃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的蛋白酶,它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引起胃癌的侵袭和转移。现以VEGF、MMP-9的主要生物学效应、与肿瘤侵袭转移(尤其是胃癌)的关系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李晓虹  吴秋婉 《医学综述》2011,17(19):2923-2925
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是一种分泌型糖蛋白,可刺激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形成。在胃癌组织和其他恶性上皮肿瘤中高表达,与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促进脉管形成而增强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探讨ECM1与MMP-9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肿瘤与其周围微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即刻早期基因CCN家族的成员之一。CTGF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可调节细胞间的粘附迁移、促进有丝分裂的发生、细胞活化和参与血管的生成。CTGF的表达水平与多种组织恶性肿瘤的发生进展、浸润转移、血管生成及其预后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4.
在鼻咽癌转移机制研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被认为对肿瘤细胞转移起关键性作用,其通过对肿瘤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及诱导新生血管、淋巴管形成,促进鼻咽癌细胞浸润及转移.通过研究MMP与VEGF促进鼻咽癌细胞浸润与转移的作用机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鼻咽癌的转移机制,探索和开发鼻咽癌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发展其他组织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也有重要意义.现就MMP、VECF与鼻咽癌转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标志性生物学行为,也是肿瘤难以攻克的最大障碍。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是一种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中多糖的酶,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HPA通过降解ECM中的硫酸乙酰肝素多聚糖蛋白和释放其结合的生长因子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各种酶等加速肿瘤浸润和新生血管形成这二个肿瘤发展的关键环节,从而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现就HPA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细胞黏附分子(CAMs)是位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它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参与多细胞生物的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是其中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浸润转移关系十分密切,近年来正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现就ICAM-1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现状特别是其与肿瘤的侵袭、浸润与转移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是一组锌离子依赖性内肽酶 ,能降解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ma trix ,ECM )。细胞外基质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而基质金属蛋白酶通过对ECM的降解促进肿瘤细胞对周围组织的浸润。MMP 9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主要功能是降解Ⅳ型胶原 ,而Ⅳ型胶原又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 ,因而MMP 9能降解基底膜 ,基底膜的降解既是肿瘤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同时又是肿瘤血管形成的重要环节 ,对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均具有重要意义[1,2 ] 。本研究检测了甲状腺乳头状癌  相似文献   

8.
李安华  周建华 《当代医学》2008,1(21):145-148
1 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血管生成,即新生血管形成的过程,一个涉及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基底膜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内皮细胞重塑及与周围细胞相互作用而形成管腔样结构的复杂过程,被认为是肿瘤生长的关键因素,不仅为肿瘤提供营养和氧气,更是肿瘤细胞进入系统循环和转移的的通路,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磷酸化糖蛋白,是骨骼和牙齿矿化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它不仅参与骨的吸收与形成,而且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甚至有人认为,它既是肿瘤诊断的标记物,又可作为监测肿瘤预后的指标。关于OPN与肿瘤转移及血管生成的研究不多,作者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胃癌浸润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转移、复发是胃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也是治疗的最大障碍。近年对有关胃癌浸润转移机制的研究发现 :血管增生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最基本要素 ;癌转移过程肿瘤细胞需先通过粘附分子与周围细胞或基质粘附 ,在众多蛋白酶参与降解周围基质后才能通过细胞外基质屏障 ;动力因子参与肿瘤细胞的游走、趋向性、吞噬活动及接触趋向性等诸多方面 ;某些转移相关基因、抑癌基因、癌基因的改变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异常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改变等诸多因素对肿瘤的转移及浸润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现综述如下。1 细胞动力因子肿瘤细胞必须获得多种生…  相似文献   

11.
细胞粘附分子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粘附分子 (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extra cellularm atrix,ECM)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粘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使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或细胞—基质—细胞间发生粘附 ,参与细胞的识别 ,信号转导 ,活化增殖与分化 ,以及细胞的伸展与转移 ,是免疫应答、肿瘤转移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基础 [1 ]。细胞粘附分子 (CAM)可介导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 (ECM)、血管内皮细胞、实质器官细胞或与其它的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在肿瘤侵袭转移中具有…  相似文献   

12.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具有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免疫功能的作用,可通过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活性而促进肿瘤生成。并且对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诱导ECM沉积和减少降解的能力促进肿瘤的转移和随后的生长。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详细探讨了TGF-β1对原发和复发的卵巢癌细胞生长、黏附、侵袭和转移行为的影响,旨在探讨卵巢癌复发的细胞生物学机制和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复杂而有序的多阶段生物学过程,受多个基因的调控.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特点,并且是恶性肿癌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很强的促有丝分裂因子,能刺激多种组织细胞分裂和增生,并能促进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细胞膜蛋白激酶受体,对维持细胞的生长、增殖等起关键作用,其过度激活可以促使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和抑制凋亡,还能促进肿瘤转移和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4.
VEGF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血管是肿瘤生长和浸润转移的形态学基础,不仅向肿瘤组织提供营养,也向肿瘤宿主输出大量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的扩散和转移。肿瘤血管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与基因改变、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及细胞外基质和微循环环境的改变均有关系。VEGF是促进血管生成的主要调节因子,在肿瘤的生  相似文献   

15.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 ,也是恶性肿瘤致死性的关键原因。近年来 ,黏附分子与肿瘤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为许多国内外学者所重视 ,已有不少这方面的报道 ,其中上皮钙黏附素和CD44v6倍受关注。1 肿瘤相关黏附分子CD44v61 .1 CD44v6概述肿瘤细胞浸润、转移必须首先脱离原发灶 ,黏附在细胞外基质上 ,然后降解基质并通过降解的基质进行移动。细胞和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和相互作用 ,由一系列称为细胞黏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sCAMs)的物质介导 ,目前依据CAMs的化学结构及功能特征将其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 :钙依赖黏附…  相似文献   

16.
恶性肿瘤的演变进程包括正常细胞恶性表型的形成、恶性生长、原发性肿瘤的浸润、肿瘤细胞的脱落、转移和继发性生长等环节,是一种多因素参与及多步骤的复杂过程。而肿瘤基质与肿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肿瘤恶性演变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主要对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在肿瘤中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肿瘤组织的浸润和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与细胞骨架和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改变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功能障碍有关。细胞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和相互作用的重要结构,黏附分子除维持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外,在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也起重要作用。β-连接素(G-cat)是一种直接与作为黏附分子的E钙蛋白连接的连接蛋白,并与α-连接素、γ-连接素共同构成黏附连接的E-cad/cats复合体,对维持上皮极性、完整性起重要作用,连接素的异常将导致E-cad/cad复合体异常,并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我们应用SR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胃癌组织中的β-连接素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组织的分化、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前列腺癌(PCa)、癌前期病变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COX-2、TGF-β1表达,探讨其在PCa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39例PCa、13例癌前期病变和23例BPH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COX-2和TGF-β1的表达强度、分布和形态,并采用北航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实验结果。结果:在BPH和PCa组织中,COX-2阳性率分别为8.70%(2/23)、64.10%(25/39);而TGF-β1的阳性率分别为21.74%(5/23)、79.49%(31/39)。COX-2、TGF-β1在PCa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BPH(P<0.01)。结论:COX-2、TGF-β1表达与PCa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尤其在PCa浸润、转移过程中,二者可能通过促进PCa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和诱导血管生成等协同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唐慧子  李菲菲 《医学综述》2014,20(18):3317-3319
多瘤病毒增强子激活因子3基因(PEA3)是Ets家族中PEA3亚家族的成员,Ets家族是最大的信号依赖转录调控因子家族之一。Ets家族与人类各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参与了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过程。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卵巢癌极易浸润和转移是卵巢癌病死率最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肿瘤浸润和转移的两个重要环节,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起主要作用,而PEA3转录因子可通过调节MMPs及VEGF来促进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20.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 ,是肿瘤细胞、宿主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之间一系列复杂、多步骤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 ,具有转移潜能的肿瘤细胞从肿瘤母体脱离 ,通过释放蛋白水解酶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 ,侵袭到周围组织并进入血管和淋巴管 ,随循环到达远处。然后 ,穿出管壁再次进入组织中 ,继续增殖形成转移灶。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多次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的降解。已经证明 ,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能力与其产生或诱导产生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酶的能力密切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