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310例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接种的安全性观察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甲流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为人群接种甲流疫苗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和护理经验.方法 追踪1310例接种甲流疫苗人群,对其接种前、中、后实施护理措施并反馈不良反应.结果 1310例甲流疫苗接种者中,其中全身不良反应150例,包括发热14例,发生率0.011%;头痛24例,发生率0.018%;疲劳乏力26例,发生率0.020%;咳嗽26例,发生率0.020%,;腹泻26例,发生率0.020%;恶心呕吐2例,发生率0.002%;肌肉痛24例,发生率0.018%;鼻塞20例,发生率0.015%;咽痛38例,发生率0.029%;局部不良反应32例,包括疼痛16例,发生率0.012%;硬结4例,发生率0.003%;瘙痒4例,发生率0.003%;红肿4例,发生率0.003%;肿胀4例,发生率0.003%.结论 本观察结果表明甲型H1N1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反应轻微,安全性较高,可用于人群大规模预防接种及疫情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简称甲流疫苗)后的安全性。方法从自愿接种甲流疫苗的孕妇中按照孕早期和孕中后期分层,每一层随机抽取60名孕妇,同时设置对照组,观察孕妇接种甲流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以及比较接种组和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孕妇接种甲流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孕中后期和孕早期AEF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校正=1.21,P>0.05);发生的AEFI全部为一般反应;接种组和对照组发生妊娠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P=0.16),发生不良结局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结论甲流疫苗对孕妇接种是安全的,且于怀孕各期均可接种,为保护母亲及其婴儿免受甲流病毒侵袭,母亲在怀孕期间接种甲流疫苗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简称甲流疫苗)大规模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邯郸市2009年10月29日~2010年5月4日接种甲流疫苗个案信息和接种后AEFI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邯郸市共接种甲流疫苗717 288人,发生AEFI 105例,发生率14.64/10万,其中不良反应102例(含一般反应93例、异常反应9例),偶合症2例,心因性反应1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和接种事故发生。一般反应中主要为发热61例(65.59%),且以38.5℃以下的低热为主(44例,70.97%)。报告AEFI有地区差异,无年龄和性别差异。报告AEFI主要在接种后24h内发生。3个生产企业生产的甲流疫苗的AEFI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单侧<0.01)。结论接种甲流疫苗后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较安全。接种后AEFI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无关系。不同生产企业报告AEF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甲流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阅兵村2009年9月10-15日接种甲流疫苗的1150名阅兵保障人员进行调查,对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出现及持续时间、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 18名接种者发生不良反应,总反应率1.6%(18/1150),其中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3/1150),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5/1150),所有发生不良反应者经1~5 d均能自愈或治愈.结论 甲流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以局部轻型不良反应为主,持续时间短,无严重不良反应,适宜无接种禁忌症人群的普遍接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流疫苗)和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普流疫苗)同期接种的不良反应,分析甲流疫苗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种疫苗接种记录,对其中记录的不良反应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甲流疫苗接种156 738人次,发生不良反应18人,发生率11.48/10万;普流疫苗接种116994人,发生不良反应7人,发生率5.98/10万。分析发现,甲流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全国水平、普流疫苗相当;此外2种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在职业、年龄及性别分布上相同;2种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6~25岁年龄段、学生中较高,且有随着年龄段的升高,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rs=-0.999,P<0.001)。此外,2种疫苗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除肌肉痛外,其余症状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别。结论综上所述,甲流疫苗临床观察时间短、接种后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但总体来看,接种甲流疫苗是安全有效的,能有效保护甲流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6.
75例老年人甲流H1N1疫苗接种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利  王红  唐荣珍  窦畅 《中外医疗》2010,29(7):1-1,3
目的观察甲流疫苗接种及护理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给自愿来我科接种的65岁以上的人群,接种甲型H1N1疫苗,详细记录注射后30min、12、24、48、72h内及1、2周内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4%。结论做好甲流疫苗接种护理工作,有助于减少疫苗注射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泉州市2009年高中学生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疫苗集中接种工作质量。方法对甲流疫苗集中接种前后的准备、接种率和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甲流疫苗集中接种质量控制严格;临时接种点设置规范,功能分区合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急救药械和临床医生配备齐全;严格执行接种后观察30 min。高中学生接种率为83.96%,异常反应发生率为2.37/10万。接种2周后高中学生发病率和发病构成比均明显下降(χ2=39.346,P0.001;χ2=6.280,P0.05),且未再出现暴发疫情。结论甲流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疫苗的意愿,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孕妇接种率提供参考。方法在邯郸市选取两所出生医院,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孕妇221人,问卷调查其对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简称甲流疫苗)接种的认识及意愿。结果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妇接种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拒绝接种甲流疫苗的孕妇中76.2%的人担心疫苗的安全性。82%的孕妇知道有关甲流疫苗的信息,其对甲流疫苗的知识主要来自于电视(62.4%),通过医生介绍的仅为3%。结论孕妇拒绝接种甲流疫苗主要是担心疫苗的安全性,为提高孕妇的接种意愿和甲流疫苗的实际接种率,应加大对甲流疫苗安全性的宣传,并加强医生在医疗保健过程中对孕妇接种甲流疫苗的宣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不良反应,为大面积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部基层官兵接种甲流疫苗460人,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处理方法。【结果】460人接种甲流疫苗发生不良反应为28人次,发生不良反应率为6.08%,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局部疼痛、发热等,出现的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均在1周内消失。肝肾功能检测结果均正常。【结论】在甲型H1N1暴发流行时,部队官兵在做好各项防控的同时,大规模接种甲流疫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特征,评价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裂解疫苗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甘肃省接种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后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应用Poisson分布检验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①AEFI报告总发生率为36.28/10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53/10万;②女性AEFI报告发生率高于男性(P<0.01),5岁以下儿童AEFI报告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学生AEFI报告发生率较其他人群高(P<0.01);③AEFI多发生在接种后1 d之内,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结论接种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后,发生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严重反应发生率较低。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2009年11月10日~20日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人员进行调查,包括被接种人员的一般情况、ADR发生率、临床表现、转归、ADR发生的严重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346例接种者中ADR发生率为31.56%(425/1 346),其中局部反应占58.35%(248/425),持续时间中位数为3d;全身反应41.65%(177/1 346),持续时间中位数为2d;男女性接种者ADR发生率分别为28.02%(195/696)和35.38%(230/650)(χ2=8.44,P〈0.05)。甲型H1N1病毒裂解流感疫苗所致ADR多为轻度和中度(轻度占56.94%)。结论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后ADR发生率虽高,但多为轻度和中度反应,接种相对较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宝安区医务人员、中小学生及托幼机构人员三类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宝安区所辖的医疗机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中随机抽取770名医务人员、1 549名学生和530名托幼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分别对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为55.03%,宝安区中小学生接种率为30.39%,托幼人员接种率为39.96%;三类人群未接种的主要原因是怕出现疫苗不良副反应,分别占39.10%、36.81%、39.10%;医务人员不同文化程度、医疗岗位、工作年限、是否知道甲流疫苗接种时间和近3年是否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学生年龄、监护人职业、是否知道甲流疫苗接种时间、是否认为甲流疫苗能预防甲流和近3年是否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托幼机构人员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托幼岗位、工作年限和近3年是否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宝安区医务人员接种率高于中小学生和托幼机构人员,应加强对医务人员、中小学生和托幼机构人员三类重点人群甲流疫苗有效性、安全性和接种相关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后的安全性,为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配对设计的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富锦市和宁安市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的孕妇及其对照孕妇作为观察对象。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接种医生负责填写孕妇基本情况登记表和安全性观察记录表,疾控人员负责定期随访并填写孕妇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记录表,对观察期间发现的流感样病例及时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结果本次共观察孕妇292例,其中:接种组和对照组各146例。接种疫苗的孕妇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1%,且均为一般反应。共观察到8例流感样病例(ILI),接种组和对照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及妊娠不良结局总的发生率均为11.64%,配对χ2分析结果显示,接种组和对照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及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4 9)。结论本次观察表明,甲型H1N1流感裂解疫苗对孕妇的不良反应较低且反应轻微,临床安全性较好,可以大规模应用于孕妇以预防甲型H1N1流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认识、接种率和信息获得途径,为医疗机构防控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8.52%的医务人员了解甲流疫苗的接种时间,75.70%的医务人员明确知道甲流疫苗的接种对象,61.74%的医务人员能够正确回答季节性流感疫苗能否预防甲流;医务人员甲流疫苗接种率仅为55.57%,"怕出现不良反应"是导致医务人员甲流疫苗接种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电视、网络和报纸杂志是医务人员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结论辖区医务人员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认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和报纸杂志等途径及时发布疫苗相关信息,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正确认识,从而提高疫苗接种率取得良好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5.
200例接种流感裂解疫苗安尔来福~(TM)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伟  林新勤  张静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497-1499
目的评价流行性感冒(流感)裂解疫苗安尔来福TM(Influenzdvirus Split Vaccine,Inactivated;InfⅤ-sp)在儿童及未成年人中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对200名受试者进行流感裂解疫苗安尔来福接种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于接种疫苗后30min内和24、48、72h观察不良反应,直至不良反应消失。结果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主要为轻度和中度反应。儿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未成年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局部反应率为2.5%,全身反应发生率为10.5%,主要为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结论本次的接种观察结果未见由疫苗引起新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接种甲型H1N1流感(甲流)疫苗后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方法对2 116名接种和2 762名未接种甲流疫苗的师生随访1年,观察其流感样病例发病情况。结果接种组流感样病例发病率3.2%,未接种组发病率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9,P=0.027),疫苗保护率为28.9%。OR值随接种率升高而降低。季节性流感疫苗并不是保护因素。结论甲流疫苗对包括甲流在内的流感样病例有较好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监测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34例首批接种甲型HINt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者进行不良反应监测。结果28例接种者发生ADR,发生率为20.9%,共38例次,其中局部反应为7例次,全身反应为31例次。以1级反应为主,未发现其他异常反应、偶合反应和任何有临床意义的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接种第1d(71.4%)或第2d(25.0oA);不良反应病程主要为1~2d,其中23倒不良反应者(82.1%)为自行缓解,5例(17.9%)曾使用药物治疗,所有不良反应发生者均治愈。结论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可能发生轻度的不良反应,一般很快自愈,该疫苗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李娜  满蕊 《吉林医学》2011,32(16):3297-3297
目的:研究接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不良反应所占接种人数比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所表现的不同症候,程度的轻重等,以利于提出应对措施,为甲流疫苗接种的安全性,防止严重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以80例接种人员为研究对象,接种后跟踪7 d,对其出现不良反应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女性出现不良反应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壮年出现不良反应偏多,部分接种者存在迟发型反应。结论:甲型疫苗接种后应注意女性及青壮年的不良反应,接种后应观察7 d,少数患慢性病或药物过敏程度较轻者尚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胡泽萍 《中外医疗》2011,30(14):41-42
目的评价2009年甘孜州甲流疫苗接种的异常反应情况,提出了相关处理措施建议。方法对甘孜州2009年甲流疫苗接种免疫活动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开展监测与处理。结果全州共接种56.256万人,报告接种率达到97.8%,报告异常反应病例36例,报告异常反应发生率为6.4/10万,性别与年龄间报告异常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在36例异常反应中,发热、红肿、硬结9例;过敏性皮疹20例,其他7例。结论甲流疫苗的安全性较高,接种后异常反应发生率较低,症状比较轻微。但是为减少异常反应的发生,应从提高疫苗的质量、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深圳市宝安区中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在全区中小学中随机抽取140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一般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组间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探讨多变量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宝安区中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为30.4%,甲流疫苗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39.5%;未接种甲流疫苗最主要的原因是怕出现疫苗不良副反应,占38.7%;男性学生、年龄增加、近3年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的学生更倾向于接种疫苗。结论宝安区中小学生甲流疫苗的知晓率偏低,应加强对学生甲流和甲流疫苗的相关知识宣传,同时加强季节性流感知识的健康教育,疾控部门应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对公众传达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