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水菖蒲汤炮制蒙药硫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蒙药硫黄的常用炮制方法--水菖蒲汤炮制法确定最优化工艺条件.方法:以砷含量降低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化工艺条件,砷含量用原子荧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本实验确定的最优化炮制工艺条件为,每100g硫黄用300mL浓度为30g/L的水菖蒲汤浸泡16h后煮制4次,每次煮制1.5h.结论:用水菖蒲汤煮制硫黄,不仅可以显著降低硫黄中的砷含量,而且硫的损失率低.此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认为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作为蒙药硫黄的炮制规范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蒙药硫黄的常用炮制方法——水菖蒲汤炮制法确定最优化工艺条件。方法:以砷含量降低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化工艺条件,砷含量用原子荧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本实验确定的最优化炮制工艺条件为,每100g硫黄用300mL浓度为30g/L的水菖蒲汤浸泡16h后煮制4次,每次煮制1.5h。结论:用水菖蒲汤煮制硫黄,不仅可以显著降低硫黄中的砷含量,而且硫的损失率低。此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认为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作为蒙药硫黄的炮制规范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蒙药硫黄的常用炮制方法——羊脂油熔后水煮法确定较优化炮制工艺条件;比较羊脂油熔后水煮法与羊脂油熔后酒煮法的炮制效果。方法:以砷含量降低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较优化工艺条件,砷含量用原子荧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本实验确定的较优化炮制工艺条件为,将硫黄与等量的羊油,在130℃熔融2次,每次熔融30min。结论:羊脂油熔后水煮法的祛砷效果优于羊脂油熔后酒煮法,同时也优于水菖蒲汤煮制法。  相似文献   

4.
蒙药炮制法对硫黄中硫及砷盐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蒙药炮制法对硫黄中硫及砷盐含量影响的研究白明纲(内蒙古蒙医学院通辽028041)牛斯日古冷(内蒙古哲盟医院通辽028000)硫黄蒙古名音译为呼呼日,是较常用蒙药材,具“燥脓血、燥黄水、止痒、杀虫”的功能,“有毒”[1]。有毒成分主要为三氧化二砷[2],有的砷含量高达0.01%~0.1%[3],故临床内服须炮制使用。见于古文献记载的蒙药炮制法主要有“用白茅根与水菖蒲汤浸一日去毒气后,再煮沸三次即可”[4];“于山羊脂油中微火熔化再三,不致.…  相似文献   

5.
硫黄别名硫、黄牙、天生黄、胶体硫、硫黄块、石硫黄。临床应用可治疗慢性气管炎,蛲虫,红皮病,阴囊、阴唇湿痒。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用于阳痿足冷,喘冷哮,虚寒便秘。特注意孕妇慎服。古代文献对硫黄炮制记载首先于汉代。历代有关硫黄的炮制方法呈现多样化,但尚无文献对其作过系统阐述。通过查阅古今书籍及文献,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总结出了硫黄的炮制历史沿革,对深入开展硫黄的炮制研究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硫黄炮制过程中豆腐显黑绿色的原因,还对炮制过程中产生的使豆腐显黑绿色的物质进行了X衍射物相分析和化学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硫黄的炮制工艺、炮制容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硫黄炮制过程中豆腐显黑绿色的原因,还对炮制过程中产生的使豆腐显黑绿色的物质进行了X衍射物相分析和化学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硫黄的炮制工艺、炮制容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证蒙药孟根乌苏历代的炮制方法。方法:查阅古代和现代孟根乌苏炮制的文献资料,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孟根乌苏炮制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和文献循证。结果:蒙药孟根乌苏传统炮制方法始见于18世纪的《必用药剂诸品》,历代炮制分为除垢、去毒以及具体炮制等3个环节,炮制方法有软、热、寒、平、显、猛、缓、白、黑、速、硬制法等11种,历代炮制方法中有炮制名称一致,但炮制方法不一样,或炮制名称不一致,但炮制方法一样的现象。依据炮制内容可分为7种,其中孟根乌苏用硫黄炮制应用较为广泛。而现今沿用的仍以孟根乌苏用硫黄的炮制方法为主,分为热制法和寒制法2种,其来源于《甘露四部》的猛制法和平制法,并忽略除垢和去毒重要环节,而其他炮制方法已很少用或不用。结论:孟根乌苏用硫黄炮制方法至今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黑锡丹中药饮片的历代本草和现代研究考证,炮制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所含^51V、^55Mn等9种无机元素分布情况进行考察,为确证黑锡丹饮片的炮制组分和研究炮制机理提供依据。方法:考证历代主流本草著作和现代研究结果;生产工艺采取原料铅与制硫黄和原料锡与制硫黄分别进行加热炒制;采用ICP-MS法对黑锡丹中药饮片两种样品中^51V、^55Mn等9种无机元素进行研究。结果:厘清了历代本草和现代研究中黑锡丹中药饮片炮制组分中黑锡为铅,而非锡;另组分制硫黄为豆腐制。炮制工艺研究投铅与豆腐制硫黄共同炮制,产品成品外观性状和手感,非常符合传统和临床的质量要求。^51V、^55Mn等9种无机元素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00),平均回收率83.73%~106.71%;不同批次间所含元素种类无明显差异,但含量有一定差异,但无显著性差别。结论:本研究确证了黑锡丹中药饮片炮制组分为铅与豆腐制硫黄,共同加热炮制而成;并建立了黑锡丹中药饮片中^51V、^55Mn等9种无机元素的测定方法,简便易操作,灵敏度高,准确性高,为进一步研究规范黑锡丹饮片炮制工艺和控制产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6,(2):360-361
目的:探讨水飞法炮制对雄黄中可溶性硫和砷含量的影响,揭示水飞法炮制雄黄的科学意义。方法:采用硫离子选择电极法和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雄黄生品和水飞法炮制雄黄中可溶性硫和砷的含量。两种方法均灵敏、可靠、回收率高。结果:与雄黄生品相比,水飞法炮制雄黄样品中可溶性硫含量显著增加(P0.05),可溶性砷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雄黄中可溶性硫水平的增加与砷水平的降低可能是水飞法炮制雄黄具有减毒增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多指标综合优选黄芪药材硫磺熏蒸替代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药材在产地加工过程中,常采用硫磺熏蒸的方法,以达到防虫、防霉、易于干燥的目的,但其对黄芪药材的内在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亟需开发硫熏的替代技术。该文以黄芪药材外观性状、有效成分含量、含水量、浸出物含量和微生物含量为指标,比较9种加工方法(传统加工方法、硫磺熏蒸和7种替代加工技术)所生产黄芪药材的质量优劣。最终确定热风微波联用技术可作为黄芪药材的硫磺熏蒸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硫熏及直接热风加热的粉葛中葛根素含量及药效的差异,将鲜粉葛削皮、切小块分别制备成晒干、直接热风干燥及硫熏后热风干燥样品,分别测定样品水分含量。采用HPLC,比较晒干、直接热风干燥及硫熏后热风干燥样品中粉葛中主要药效成分葛根素的含量;建立醉酒模型,以SOD含量为指标,灌胃给药硫熏和非硫熏粉葛样品的水煎煮提取物,比较硫熏对粉葛提高醉酒模型小鼠肝脏、血清中SOD含量的影响;同时考察不同包装及贮存条件下,硫熏及非硫熏样品的霉变及虫蛀情况。结果显示硫熏后的粉葛样品,其葛根素含量发生明显变化,随着硫熏次数及硫磺用量的提高,其葛根素含量逐渐下降。且硫熏可显著降低粉葛提高的醉酒模型小鼠肝脏、血清中SOD含量,与晒干及直接热风干燥组均呈显著性差异。水分符合药典标准的硫熏样品和直接热风干燥样品均未发生虫蛀和霉变。研究显示硫熏可显著降低粉葛中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降低粉葛的药效,表明硫熏后粉葛质量显著下降。而未硫熏直接热风干燥的样品其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药效以及贮藏结果均与晒干相似,是一种较好的产地干燥工艺,可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硫熏和烘干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变化,考察硫熏工艺对金银花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炮制方法金银花中绿原酸及木犀草苷含量。结果:硫熏后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明显升高,而木犀草苷含量变化不大。结论:硫熏对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影响较大,但对木犀草苷含量基本无影响,不同产地两种成分含量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硫磺熏蒸对白芷中欧前胡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产地采收白芷的新鲜样品,每份样品均一半按照传统方法进行硫磺熏蒸,另一半切片后自然晾干(非硫磺熏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选择210~800 nm范围内的最大绘图。结果收集了29批新鲜白芷的根,非硫磺熏蒸和硫磺熏蒸加工获得的白芷药材中欧前胡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02%、0.120%;与非硫磺熏蒸比较,硫磺熏蒸加工获得的白芷药材中,欧前胡素的含量下降了6.77%~77.56%,平均下降39.86%。结论白芷中欧前胡素的含量经硫磺熏蒸后明显下降,提示白芷的生产和加工不宜采用硫磺熏蒸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半夏加工过程中添加焦亚硫酸钠对半夏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半夏加工过程中添加焦亚硫酸钠0~10 g/kg,共计9个梯度,分析焦亚硫酸钠对药材性状、总灰分、二氧化硫残留量、浸出物、有机酸含有量的影响。结果焦亚硫酸钠添加量小于0.4 g/kg时,对半夏性状、浸出物、总灰分、有机酸含有量均无显著性影响,二氧化硫残留量介于标准上下(150 mg/kg);当达到生产用量(5 g/kg)时,半夏浸出物和总灰分急剧增加,表面增白效果明显,二氧化硫残留量高达5200 mg/kg,严重超标,并且对有机酸成分的影响较大,总有机酸含有量呈上升趋势。结论半夏生产过程中过量添加焦亚硫酸钠会严重影响半夏的质量,导致二氧化硫残留量严重超标。因此,半夏加工过程中需掌控焦亚硫酸钠的使用量以保证其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硫磺熏蒸及其现代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虫蛀,发霉等现象是中药生产中面临的难题。传统加工方法生产效率低,不能有效保证中药材的品质。硫磺熏蒸由于其成本低,操作简便,是目前基层首选的中药材加工方法。中药经硫磺熏蒸后虽然能解决局部问题,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长期服用硫熏中药材可能对人体肝、肾等脏器造成较严重的危害。该文对硫磺熏蒸的应用沿革,其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以及国内外相关的限量标准进行一个综述,并简要介绍了现代加工技术在食品及部分中药材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在中药材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中药材硫磺熏蒸的替代技术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炮制方法对毫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毫白芍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为稳定白芍的炮制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30nm。结果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195%,RSD=0.8%(n=6),4种不同炮制方法亳白芍饮片中芍药苷的含量分别为0.55%、2.70%、3.40%、3.25%。结论在白芍的炮制过程中,加热、加水浸泡、硫磺熏对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on the quality of Codonopsis Radix and provide data reference for the reasonable processing in the producing areas.Methods: An analytical strategy that combined quantitative and HPLC fingerprint analysis with chemometrics was developed for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Codonopsis Radix. Lobetyolin, polysaccharide, sucrose,glucose, and fructose were detected simultaneously in Codonopsis Radix sample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including dryer-drying, sun-drying, shade-drying, sulfur fumigation, and kneading,etc.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had an obviou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Codonopsis Radix. Sun-drying or shade-drying was recommended, and sulfur fumigation should be avoided. And dryer-drying at 40 °C-50 °C was suggest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for large scale processing.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 glucose, and fructose, it was advised to knead for three times. As for lobetyolin and sucrose, kneading should be avoided.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processing method had a big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Codonopsis Radix.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appropriate processing methods directed at different requirements were recommended. The study coul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reasonable processing of Codonopsis Radix in producing areas.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硫磺熏蒸后有害物质及其危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硫磺熏蒸是基层中药材生产中常用的防腐、防虫、杀菌方法,广泛用于中药材和食品的加工贮藏。近年来,由于部分商家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为了保水增重及美化外观色泽,过度使用硫磺熏蒸,导致二氧化硫(SO2)及有害重金属等的残留,严重影响了中药材品质。该文从硫磺的种类及用途入手,对硫磺熏蒸方法、硫磺熏蒸的中药材品种、硫磺熏蒸中药材的有害物质残留及其危害进行概述总结,深入探讨硫磺熏蒸中药材后有害物质的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为中药材硫磺熏蒸方法的规范化及替代技术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