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混凝土泵车输送管在周期性载荷作用下造成泵车臂架系统的谐响应振动问题.采用刚-柔耦合模型理论对某型号的泵车臂架系统创建虚拟样机模型,首先在Ansys中生成模态中性文件,然后将该文件导入ADAMS软件生成刚-柔耦合虚拟模型并进行谐响应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臂架系统的1阶模态振动频率为0.71Hz,在X和Y方向上,1阶模态的位移频率响应幅值最大;臂架系统的2阶模态振动频率为0.89 Hz.臂架系统的2阶模态Z方向的振动位移和加速度同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混凝土泵车臂架末端的振动问题,考虑实际施工过程中多关节臂架姿态多变导致臂架系统动态特性随之变化的特点,采用基于频域参数识别的主动控制策略进行泵车臂架振动控制的实验研究。以臂架末端振动作为反馈变量,优选提供主动控制力的作动油缸,建立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主动控制的全局模型。采用双归一化方法进行臂架系统参数的频域在线识别,推导了最优控制变量表达式,并给出了显式收敛条件。基于美国国家仪器公司软硬件搭建了混凝土泵车臂架振动主动控制实验装置,对该算法的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主动控制算法,臂架末端的振动加速度幅值衰减了约59%,取得了较明显的减振实验效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混凝土泵车输送管内周期性压力脉动载荷与末端摩擦脉动载荷造成泵车臂架系统振动的问题,采用刚柔耦合建模理论对某型号泵车包括臂架、液压油缸、支承连杆及输送管等部件在内的臂架系统创建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分析分配回路延迟响应时间对泵车臂架系统振动的影响,并对泵车整车实物做振动测试。测试和仿真结果表明:输送管内压力脉动载荷与末端摩擦脉动载荷的联合作用造成臂架系统振动,其激励频率达到泵车臂架系统固有频率时引起臂架系统共振;缩短分配回路的延迟响应时间能够有效降低臂架系统振动的振幅。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和分析一种混凝土泵车的臂架系统,得到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关节角与末端位置的正解和反解,为实现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利用机器人D-H法理论,建立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数学模型.结果表明D-H法建立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满足关节角与末端位置的正反解的求解过程,提出的反解方法满足混凝土泵车的实际工作特点和要求,也满足反解的唯一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冯波  黄东胜  文珍 《广西机械》2012,(1):16-18,36
通过UG建立某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实体模型,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各节臂架进行模态分析,并将模态分析结果保存为模态中性文件,导入运动学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泵车臂架系统刚柔混合模型,对其运动模型进行分析;将刚柔混合模型仿真结果与刚体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表明刚性臂架系统与刚柔混合模型臂架系统的仿真有明显不同,臂架系统柔性化的的仿真结果更加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6.
根据混凝土泵车的实际工作情况给出了各节臂架最危险工况下理论受力值的计算方法,应用浮点数编码的改进型遗传算法对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油缸连杆机构进行优化布局.经仿真模型检验,得到满足系统运行特性,且各节油缸的长度及推力均有明显减小的优化布局方案,为长臂架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智能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多柔性体理论和方法,结合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三维模型,在臂架系统刚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其刚柔耦合模型;应用ADAMS软件分别对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刚性模型和刚柔耦合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研究。并通过结果对比发现,刚柔耦合模型的末端轨迹和油缸受力更接近于实际情况,从而为臂架系统的设计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使用 MSC/NASTRAN 软件对混凝土泵车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灵敏度分析和动态优化.通过灵敏度分析找出了一阶频率对设计参数的灵敏度与质量对设计参数的灵敏度的比值较大的设计参数.选择这些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一阶频率为性能约束,进行了旨在提高一阶固有频率的优化设计,提高了泵车的一阶固有频率,使一阶固有频率避开油缸冲击载荷的频率,从而减小泵车臂架系统的振动幅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混凝土泵车工作装置实现良好的控制精度和操作平稳性,通过全姿态全工况下工作装置的变形分析,得出臂架和车身变形补偿模型,建立了变形补偿后的泵车工作装置运动学模型,并运用小脑模型神经网络(CMAC)+PID的控制方法解析动作控制量,很好地解决了臂架位姿动态检测和轨迹控制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满足轨迹控制的要求,使臂架末端位置动态检测误差控制在±8cm之内;借助变形补偿和臂架轨迹控制技术,臂架末端的运动轨迹误差可控制在±15cm之内.  相似文献   

10.
以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混凝土泵车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对混凝土泵车进行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工作时所受载荷进行分析及确定,为研究混凝土泵车的动态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经贸委 200年 10月发布的《散装水泥发展“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05年预拌混凝土将占混凝土浇注总量的25%,其中大中城市达到500以上,对全国范围内禁止城区现场搅拌混凝上列出了时间表。在此期间,将尽快出台散装水泥管理办法,争取将发展散装水泥的内容纳入到相应法律之中。并要求省、市、自治区依据此规划,尽快颁布政府令或出台地方法规。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终止,无疑给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混凝土机械和相关设备制造商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2.
低水灰比下,混凝土的自缩现象很容易发生,从而加大了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通过分析混凝土自缩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控制混凝土自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低水灰比下,混凝土的自缩现象很容易发生,从而加大了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通过分析混凝土自缩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控制混凝土自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摊铺机在沥青混凝土摊铺过程常见的问题,结合摊铺机的结构参数或运行参数的调试方法,分析了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调试内容,指出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混凝土率相关连续损伤本构理论,建立了铣刨机铣削水泥混凝土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切削深度下的水泥混凝土的切削温度、应力、应变分布情况以及切削总热能进行了有效的仿真。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大,水泥混凝土路面Mises等效应力变化很小,维持在940MPa附近,但距离刀尖越近的地方应力越集中;水泥混凝土的应变随切削深度的变化较小,在1.1附近波动,故铣刨机铣削水泥混凝土也可以从剪切应变失效这方面进行研究;切削温度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大而不断升高,且前角的温度要高出后角温度。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泵的功率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混凝土泵工作时的不同工况,保证原动机长期处于良好的工作性能范围内,无论是采取开式液压系统还是闭式液压系统,都依靠恒功率阀自动适应工作状况,满足功率匹配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调查钢筋腐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钢筋腐蚀的机理以及钢筋腐蚀的因索,指出了腐蚀钢筋力学性能的变化状况,并且提出了有效的钢筋防腐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如果设备用于高层建筑或远距离的水平输送,建议使用车载泵或者柴油型拖泵,因为车载泵和柴油型拖泵的转场比电动泵容易,不用铺设电线,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施工场地不受外部电力供给影响,可以保证施工的便捷性;若用于水利工程堤坝施工,建议用闸板型柴油泵,因闸板型的泵送方式对于石子尺寸和混凝土塌落度的要求相对不高。若建筑物楼层在10层以内,可选用臂架长度56 m以下的泵车,充分利用泵车机动灵活、布料快捷高效的特点;如用于10层以上及超高层大面积混凝土的输送,最好选用布料机。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系统、资源和能源角度出发,对21世纪开发绿色环保型混凝土材料的重要性及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present state of some key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concrete plasticity are summarized.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repres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elastic deformation of concrete materials in the postelastic range.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plasticity-based models in the prepeak stress range. A general formulation of softening behavior from the plasticity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fracturing (damage) theory is then described. The difficulties of characterizing concrete deformations in the postpeak stress range led to an extensiv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space features and microscopic events in recent years. This is briefly outlined, and some key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n strain softening and strain localization are review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is information, attempts are then made to develop an elastic-plastic-damage applicative model. Special emphasis is placed here on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unified model combining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plasticity with the modern theory of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 Some thoughts on possible numerical algorithms and program development for this type of model are also discussed. The role of cement-paste-sand interfaces in provid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ehavior of concrete materials at the microscale are explored.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indic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