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目的 分析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与人工涂片镜检结果 的一致性.方法 对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报告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异常的阳性标本共2000份,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正常的标本1000份进行人工镜检复查.比较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涂片镜检的检测结果 的一致性.结果 2000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结果 为异常的标本,经过人工涂片镜检结果 为异常者1670例,占总数的83.5%;1000份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为正常的标本,人工涂片镜检为异常的共42例,占总数的4.2%.对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涂片镜检对于白细胞的检查来看,关于正常细胞的分类,主要是对于白细胞的分类不一致,而对白细胞的总数无太大影响.对于异常白细胞的分类镜检中,则不一致的结果 主要是在于非成熟的细胞的定论.结论 对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为异常的标本,需要通过人工涂片镜检来进行复检,医疗机构在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的时候,要制定详细的人工镜检复查标准,以增强测定结果 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ADVIA2120血细胞分析仪中大体积未染色细胞(LUC)与血涂片之间的符合程度。方法静脉真空采血,EDTA-K2抗凝,用ADVIA212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涂片后进行瑞氏染色,显微镜镜检。结果外周血LUC与外周血涂片异常细胞之间成正相关,ADVIA2120血细胞分析仪分类中的大体积未染色细胞在4.7%以上时,外周血涂片均可见异常形态的血细胞。结论 ADVIA2120血细胞分析仪分类中出现大体积未染色细胞比例〉4.7%时,提示有急性炎症、重度感染以及血液病的可能;可作为一个复检标准进行血常规复检。  相似文献   

3.
刘镇平  徐志康  窦宇红 《河北医学》2010,16(10):1201-1203
目的:分析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细菌培养、直接涂片染色3种方法检测淋病奈瑟氏菌(neisseria gonorrboeae,NG)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采用PCR检测法、细菌培养法、直接涂片染色法分别对366份女性阴道分泌物以及325份男性尿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并对三种方法的阳性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CR检测180份女性阴道分泌物标本,NG-DNA阳性率为21.67%,150份男性尿道分泌物,NG-DNA阳性率为44.67%,经统计学处理,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菌培养:108份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NG的检出率为16.64%,95份男性尿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NG的检出率为22.85%;直接涂片Gram染色:80份男性尿道分泌物进行Gram染色,NG的检出率为21.49%,78份女性阴道分泌物,NG的检出率为10.79%。3种检测方法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R检测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慢性淋病检测的首选方法。细菌培养检出率次之,直接涂片Gram染色的检出率最低。直接涂片Gram染色的检出率虽较低,但特异性高,在基层医院无PCR设备及细菌培养条件者可首选,是一种经济实用、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是参与卫生部临检中心ISO15189认可委对血涂片复审筛选标准的研究中的子课题;主要采用Sysmex XE-21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来评估通过国际血液学复审协作专家组推荐的“血细胞涂片复审41条国际规则”对大样本(3800份血标本)多项目、多参数检测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提出适合于我院检验科就诊患者使用的血涂片复审规则,为卫生部临检中心ISO15189认可委制订适合我国人群的血涂片复审筛选标准通则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随机检测我院检验科就诊患者血常规标本3800份,同时涂片做细胞形态观察和人工白细胞分类,按照国际血涂片复审规则及日本Sysmex公司提供的21条规则和涂片镜检阳性标准进行评价,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和涂片复审率,制订符合我科实际的最佳血涂片复审筛选标准。结果:根据“血细胞涂片复审41条国际规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真阳性率为13.73%(522/3800).假阳性率为32.05%(1218,3800),真阴性率为51.05%(1940/3800),假阴性率为3.11%(120/3800),涂片复审率为45.78%;按日本Sysmex公司提供的21条规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真阳性率为11.37%(432/3800)。假阳性率为17.97%(683,3800),真阴性率为66.58%(2530/3800),假阴性率为4.08%(155/3800),涂片复审率为29.34%:且验证试验结果显示,血液病细胞无漏检。结论:全国各医院检验科根据其实际情况制订本科合理适用的血涂片复审筛选标准规则非常重要,既可保证检测结果质量,又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是ISO15189认可实验室之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比值偏高的原因。进行纠正,避免漏诊和错诊。方法运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LH75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对外周血白细胞进行细胞分类,通过人工片镜检对比。结果发现核左移、异型淋巴、白血病细胞都可以引起单核细胞计数假性偏高。结论对于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单核细胞偏高的标本必须要进行人工涂片镜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7例肺结核患者的79份晨痰标本同时进行PCR检测及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果:未经治疗的67份晨痰标本,PCR和直接涂片的阳性率分别为46.3%、11.9%(P<0.01);直接涂片阴性的59份标本PCR阳性率45.8%;接受治疗2月后的12份标本PCR阳性率58.3%。结论:PCR检测快速、灵敏,适宜于菌阴肺结核的早期诊断,但不宜仅以PCR结果作为评价化疗效果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检测外周静脉血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假性增高的原因。方法选择单核细胞分类增高的标本,运用日本生产的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静脉血白细胞进行细胞分类,并与手工涂片显微镜镜检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总结原因。结果外周血如出现核左移、异型淋巴、原始细胞等均可以引起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核细胞分类计数假性增高,并且比例越高,影响越大。结论对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单核细胞分类比例增高的标本都必须要进行人工涂片镜检复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浙江省骨髓涂片形态学室间质评(EQA)的临床情况,以提高形态学的辨析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1993-2012年来参加的120例骨髓涂片形态学的反馈结果.结果 120例骨髓涂片形态学结果中,回报诊断完全符合105份(87.5%),基本符合10份(7.5%),部分符合4份(4.2%),错误1份(0.8%).结论 参加并总结分析骨髓涂片检查室间质评,可以积累经验、增长见识,提高形态学的辨析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APAAP法,对1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外周血患者进行了常规Ficoll分离法与骨髓直接涂片法,对照观察9种单克隆抗体阳性表达。结果显示:其表达方式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骨髓直接涂片法不失为一种可以应用的白血病免疫分型法,另外与常规分离法相比它尚具有以下优点:①简化了分离程序,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成本。②直接涂片法没有白血病细胞的丢失,它确切反应了骨髓内或血内的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而Ficoll分离法要进行多步骤的洗涤,淋巴细胞的回收率仅达70%~80%。③骨髓直接涂片法更便于与瑞氏染色进行对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PCR检测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对肺结核诊断的价值,采用PCR检测了190例可疑肺结核病人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并用涂片镜检和培养法检测了这些病人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结果肺结核病人外周血PCR阳性率(44%)明显低于培养法(80.0%),与涂片法相当(46.8%);非肺结核病人外周血PCR阳性率为16.2%(5/3)。PCR检测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DNA诊断肺结核的应用价值有限,对急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和吕弗勒氏碱性美蓝(亚甲蓝)染色法对阴道霉菌的检出情况,探讨更可靠的阴道霉菌诊断依据。方法:对497份阴道分泌物标本分别用两种方法检测霉菌。结果: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测率15.49%,吕弗勒氏碱性美蓝染色法检测率17.75%。结论:吕弗勒氏碱性美蓝染色法取代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测阴道霉菌。  相似文献   

12.
季之森  沙云风  商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2):3334-3335
目的:通过直接涂片和浓缩集菌法对同一份痰标本做痰结核菌检查,以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方法:直接涂片法:将痰直接涂片、萋-尼氏染色、镜检;浓缩集菌法:将痰消化、煮沸0.5 h、离心0.5 h、取沉淀涂片、萋-尼氏染色、镜检。结果:1 032例痰标本直接涂片法阳性率为9.8%,浓缩集菌法14.1%。结论:浓缩集菌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的复检规则。方法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XE-2100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随机检测患者标本500份,同时涂片做显微镜检查,包括细胞形态观察和人工白细胞分类。按照本科室制定的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和涂片阳性标准进行评估,计算出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和涂片复检比率。结果对500份标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真阳性率17.8%,假阳性率8.2%,真阴性率72.8%,假阴性率1.2%,复检率24.0%,验证试验结果显示,血液病细胞无漏检。结论本科室制定的血涂片复检标准比较合理,能够保证报告的可靠性、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龚建  张伟 《安徽医学》2008,29(3):327-328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变化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乙醇-伊红稀释液,手工计数方法对48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作嗜酸粒细胞计数和涂片作分类计数。同时,对33例重型脑卒中患者和其中5例死亡病例跟踪进行嗜酸粒细胞计数和涂片进行分类计数。并对25名健康人进行昼夜嗜酸粒细胞计数和涂片作分类计数,观察健康人群嗜酸粒细胞昼夜变化规律,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嗜酸粒细胞变化机制。结果急性脑卒中,初期嗜酸粒计数基本正常;随病情加重而减少(≤22×10^6/L或为零),随嗜酸粒细胞回升(≥44×10^6/L)而稳定或趋向恢复;脑卒中死亡病例嗜酸粒细胞计数持续为零。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嗜酸粒细胞计数≥66×10^6/L,分类计数≥0.02,预后良好;≤22×10^6/L或嗜酸粒细胞消失持续为零,疴隋加重或预后极差;跟踪进行嗜酸粒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对其疗效观察及预后监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猴疱疹病毒(B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HSV-1作抗原的玻片酶免疫法(EIA)用于B病毒抗体检测的可靠性进行研究。方法 用HSV-1为抗原的玻片酶免疫法(E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B病毒为抗原的斑点酶免疫法(DIA)、免疫荧光法(IFA)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猕猴血清进行B病毒抗体检测的比较分析。结果 HSV-1为抗原的EIA与B病毒为抗原的DIA、IFA和ELIS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5.6%和97.4%;HSV-1为抗原的EIA检测确定的阴性血清样本,经B病毒抗原的IFA检测均为阴性;在HSV-1为抗原的EIA确定的779份阴性血清中,经B病毒抗原的ELISA检测,有2.6%(20份)为阳性;HSV-1抗原的EIA和HSV-1为抗原的ELISA检测均为阴性的20份血清样本,经B病毒抗原的ELISA检测,18份仍为检出阴性,2份为阳性。结论 HSV-1为抗原的EIA的检测结果与B病毒抗原的DIA、IFA和ELISA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同时,用HSV-1抗原进行B病毒抗体检测,存在极少数阳性动物漏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镜毛刷标本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L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159例肺癌患者和同期370例非肺癌患者的支气管镜刷检标本,同时进行LCT和直接涂 片法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涂片质量及诊断的阳性率。结果:LCT检测的标本切片质量高,LCT诊 断肺癌的敏感度为43.4%,特异度为99.7%。直接涂片法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18.3%,特异度为 99.7%。LCT的敏感度高于直接涂片法(P<0.01),特异度与直接涂片法无差异。159例肺癌患者中 同时有LCT分类诊断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者69例,其中LCT分类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符53 例,总符合率为76.8%。结论:LCT检测技术能提高肺癌诊断率,支气管镜刷检标本的LCT检测可 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传统血涂片和标准血涂片细胞舰察结果的对比分析说明标准血涂片史能保征血液检验的准确性,有利于临床疾病诊断,以推进标准血涂片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00份血液分析仪结果异常标本分别制作传统血涂片和标准血涂片并瑞氏染色进行显做镜检奄,将分类计数结果列表进行对比分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标准方法制备的血涂片血膜长度及外形等完全符合良好麻涂片的要求,血片中细胞分布比传统血涂片均匀、无折叠、九皱缩、不分散等现象,分类计数误差较小,阳性检出率高。结论白细胞分类计数对比结果除嗜碱性粒细胞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迈瑞 BC-6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异型淋巴细胞报警信息的可靠性。方法对迈瑞BC-6800全自动血细胞性分析仪检测到异型淋巴细胞阳性报警的156份标本和未报警的阴性120份标本分别进行手工血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镜检后结果作分析比较。结果以人工显微镜镜检为金标准,BC-6800血细胞分析仪异型淋巴细胞报警的敏感性(真阳性率)为99%,特异性(真阴性率)为92%,阳性预测值为92.3%,阴性预测值为99.2%。结论迈瑞BC-6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检测异型淋巴细胞形态方面不能准确替代人工显微镜检查,对血细胞分析仪异型淋巴细胞报警的标本须进行手工涂片镜检。  相似文献   

19.
血细胞分析仪分类白细胞与人工分类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显微镜下白细胞分类,来论证血细胞分析仪分类白细胞与人工分类的统计学差异。方法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人工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用显微镜油镜对白细胞分类,对其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56例血液病住院患者检验报告分析表明,其中6例仪器不能识别细胞的类型,由人工分类发现各阶段幼稚细胞,另外50例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人工同时检出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除淋巴细胞无差异外,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虽对白细胞分类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及快捷性,但只能作为一种过筛手段进行初检,还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显微镜分类方法,尤其是血液病患者除进行仪器分类外还应进行人工分类,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孕妇无症状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对母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慢性HBV感染孕妇外周血及其新生儿脐血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并与30例健康孕妇外周血及其新生儿脐血对照。结果 研究组孕妇与对照组孕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白细胞分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新生儿脐血与对照组新生儿脐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白细胞分类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孕妇外周血与其新生儿脐血对应的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白细胞分类无相关性(P>0.05)。结论 孕妇慢性携带HBV对母儿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