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 研究青年人晶状体前囊膜弹性,以例提高白内障摘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成功率。方法 测量53人共90只尸眼(平均年龄26.8a)晶状体前囊膜连续环形撕开口的弹性。结果 前囊膜撕开口弹性为1.38-2.74,前囊膜撕开口直径越大,弹性越大;前嗝 膜弹性与年龄无关。结论 本年龄段内(19-40a)前囊膜弹性与撕开口直径呈直线正相关,青壮年期白内障术中前囊膜撕开口直径5.0-5.5mm为宜。  相似文献   

2.
连续环行撕囊术(continuous curvilinemr capsulorhexis,CCC)是保证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成功完成的关键步骤,而CCC的顺利完成取决于术者对晶状体前囊膜的良好分辨。用染色剂染色前囊膜使之清晰可见,有利于顺利完成CCC。台盼蓝晶状体囊膜染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缺乏有效眼底红光反射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近几年台盼蓝晶状体囊膜染色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结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台盼蓝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台盼蓝对晶状体前囊染色在白色白内障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82例87眼随机分为染色组43例46眼与对照组39例41眼,染色组术中用台盼蓝染色,观察前囊膜着色效果、撕囊成功率、在超声乳化术中囊膜保护的完整率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并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染色组前囊膜均均匀着色,撕囊成功率与术中囊膜完整率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视力、眼压、炎症反应、角膜内皮水肿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台盼蓝染色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晶状体前囊膜染色技术,提高了前囊膜的可见度,有助于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连续环形撕囊术(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COC)和整个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晶状体囊膜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Liu YZ  Cheng B  Liu YH  En GL  Li SZ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5):283-285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晶状体囊膜的变化及其对人工晶状体位置的影响 ,探讨术后晶状体前囊膜与人工晶状体光学面的最佳位置关系。方法 散大瞳孔 ,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 12 7例 (14 1只眼 )以约 5mm直径连续环形撕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术后 3个月后晶状体前、后囊膜及人工晶状体位置的变化。结果 全部术眼晶状体前囊膜撕囊口边缘均形成白色环状Soemmering环 ,晶状体囊袋塌陷 ,前囊膜与人工晶状体光学面形成无夹持 (6 8只眼 )、部分夹持 (5 2只眼 )及完全夹持 (2 1只眼 ) 3种位置关系。其中完全夹持术眼晶状体后囊膜中央视轴区混浊的发生率 (47 6 % )明显高于无夹持术眼 (11 7% )和部分夹持术眼 (2 1 2 % )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0 0 5 ) ;无夹持术眼 (91 2 % )和完全夹持术眼 (81 0 % )人工晶状体正位率明显高于部分夹持术眼(42 3% )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囊膜可发生不同变化 ,其中晶状体前囊膜撕囊口边缘全部位于人工晶状体光学面上 ,是保证术后晶状体后囊膜透明和人工晶状体正位的最佳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浓度的蓝域Vision Blue(0.03%台盼蓝)染色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对于连续环行撕囊术的帮助及整个手术是否安全顺利进行。方法43例43眼白色白内障在术中用0.1ml蓝域稀释为.0.2ml直接注入前房,观察晶状体前囊膜染色情况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43例43眼晶状体前囊膜均一次性均匀着色,连续环行撕囊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无不良反应。结论低浓度的蓝域染色是一种有效的晶状体前囊膜染色技术,能有效提高前囊膜能见度,有利于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郑岩  高正茂  盛耀华  祝肇荣 《眼科》2002,11(5):284-285
成功的连续环形撕囊 (continuouscircularcapsulorhexis,CCC)可获得一个边缘光滑的晶状体前囊膜环形开口。光滑的前囊膜边缘增加了前囊口的抗牵拉能力 ,确保了晶状体悬韧带和周边囊膜的完整 ,使囊袋内超声乳化成为可能 ,并保证了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 ,减少了超声乳化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目前CCC已成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关键的步骤之一。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发展 ,各种CCC技术也应运而生[1 4 ] 。我们于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间对 2 5 8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在平衡盐灌注液下用截…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是目前国内外治疗白内障的先进手术方法,而完成手术的关键之一是晶状体前囊膜的连续环行撕囊术(continuous curvihnear capsulorhexis,CCC),成功的CCC其平滑、完整的撕囊口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撕、拉等操作的作用力,减少晶状体囊膜放射状撕裂导致晶状体核块沉人玻璃体腔及玻璃体脱出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确保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人,从而保证术后远期人工晶状体位置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外伤性白内障前囊夹持法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7例后囊有较大破口的外伤性白内障病例,采用晶状体前囊夹持法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随访3-66月,平均38.2月,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12例(70.6%),人工晶状体位置稳定,未发现白发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或顽固性和葡萄膜炎,结论:对于晶状体后囊有较大破孔,前囊存在的外伤性白内障病例,用前囊夹持法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高频透截囊在外伤性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52例外伤性白内障摘出术中采用高频透热截囊,观察术中、术后前囊切口、人工晶状体位置及攀固定情况。结果 38例(73.07%)获得完整类圆形前囊切口,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43例(82.69%)。结论 高频透热裁囊应用于外作性白内障摘出术中,能提高截囊质量,有利于人工晶状体的植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保留晶状体前囊膜技术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对伴有晶状体混浊和累及眼底后极部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或牵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51例(58只眼)PDR患者,在行玻璃体切除手术中,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切除或超声粉碎吸出晶状体核及皮质并保留前囊膜的技术,处理混浊的晶状体,完成玻璃体手术后给予硅油充填.术后对晶状体前囊膜照相,并对其透明度进行分级评价,对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患者视力和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玻璃体切除硅油充填并保留晶状体前囊膜的58只眼中,晶状体前囊膜透明度:A级26只眼(44.8%),B级20只眼(34.5%),C级7只眼(12.1%);D级5只眼(8.6%).46只眼(79.3%)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5,21只眼接受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最终7只眼因视网膜不能复位,黄斑裂孔未闭合,而未行硅油取出术.手术并发症:误切虹膜1只眼,硅油进入前房7只眼,虹膜新生血管形成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各1只眼,术后高眼压4只眼,继发性黄斑和视网膜前膜11只眼,黄斑裂孔2只眼.结论 保留晶状体前囊膜,酌情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处理严重PVR眼的一种较好方法.晶状体上皮细胞残留和积血的长期存在是晶状体前囊膜混浊的主要原因,硅油进入前房是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保留晶状体前囊膜技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1.
晶状体囊染色剂在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从1990年Gimbel等[1]设计介绍了连续环形撕囊术(contin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CCC)以来,国际上已广泛采用连续环形撕囊术来去除晶状体前囊膜,以保证前囊膜开口边缘光滑、完整,使囊袋内的超声乳化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超声乳化手术的效果。同时,为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提供保证,减  相似文献   

12.
染色剂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色白内障在白内障就诊患中占很大比例。超声乳化术是治疗白色白内障的首选方式。连续环行撕囊术是保证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成功完成的关键步骤,而连续环行撕囊术的顺利完成取决于术对晶状体前囊膜的良好分辨。用染色剂染色前囊膜使前囊膜清晰显现,有利于顺利完成连续环行撕囊术。染色剂还可用于超声乳化术中的其它重要步骤。如囊膜与皮质的水化分离,核与外层核的水化分开,核的乳化及皮质的清除,使上述步骤操作更加简便,但其尚未应用于临床,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中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和前囊膜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17例(22眼)作为试验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例(18眼)作为对照组。均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环形撕囊获取前囊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患者晶状体前囊膜NLRP3炎症小体的三个组成结构NLRP3、Caspase-1和接头蛋白ASC的蛋白表达,并对前囊膜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晶状体前囊膜中均有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试验组晶状体前囊膜中NLRP3、Caspase-1及接头蛋白ASC(光密度值分别为0.383±0.067、0.313±0.058、0.335±0.035)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光密度值分别为0.330±0.085、0.271±0.039、0.268±0.036)(均为P<0.05)。试验组患者前囊膜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可见明显的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浓缩边集,细胞核膜皱褶、轻度增宽,线粒体形态基本正常、部分线粒体嵴突消失,细胞质中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对照组有轻度凋亡改变。结论 NLRP3炎症小体可能参与了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发病过程,细胞凋亡是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重要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4.
马卫东  管为群  施玉英  曹伯泉 《眼科》2000,9(6):334-335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前膜形成与支撑襻固定位置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0例5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出术按人工晶状体置部位,分为(1)晶状体支撑襻囊袋内(35只眼),(2)不对称囊袋和睫状沟内(11只眼)及(3)完全睫状沟内(4只眼)三组进行观察分析前膜形成情况。结果:第一组中无前膜形成,而后两组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前膜形成。结论:支撑襻睫状沟内固定是前膜形成的易患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吲哚青绿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ao YC  Luo QL  Yang Y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8):485-489
目的 评价吲哚青绿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 10 5例 (10 5只眼 )白色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Ⅰ组 (5 5只眼 )术中使用 0 5 %吲哚青绿溶液染色晶状体前囊膜 ;Ⅱ组 (5 0只眼 )术中不使用染色剂。记录术中完成连续环形撕囊(CCC)的时间 ,晶状体前囊膜放射状撕裂、晶状体囊袋破裂、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固定情况 ,以及术前、术后 1d、术后 3个月术眼眼压 ,角膜内皮变化和眼前节炎性反应情况。结果 术中平均CCC时间Ⅰ组明显短于Ⅱ组 ,晶状体前囊膜放射状撕裂和晶状体囊袋破裂的发生率Ⅰ组明显低于Ⅱ组 ,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固定率Ⅰ组高于Ⅱ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两组术后均无眼压升高者 ,角膜始终保持透明 ,炎性反应轻微 ;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百分比、面积变异系数及中央角膜厚度两组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应用吲哚青绿晶状体前囊膜染色技术 ,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且效果安全、可靠 ,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儿童白内障摘出术中后囊处理方法。方法对26例(38眼)儿童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人工晶状体视区后囊嵌顿,术后随访(14±4.51)月。结果34眼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人工晶状体后囊嵌顿成功。此34眼中18眼玻璃体前界膜完整,16眼行前段玻璃体切除。经随访2眼术后3月视轴区玻璃体前界膜轻度浑浊,其余32眼视轴区保持透明。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人工晶状体视区后囊嵌顿是预防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浑浊,减少对玻璃体、视网膜干扰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柔毛霉素抑制后囊膜混浊安全有效剂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动物在体实验,筛选柔毛霉素抑制后囊膜混浊眼前段用药的安全有效剂量。方法 在家兔眼晶状体囊外摘出术中联合不同质量浓度的柔毛霉素(5-20mg/L)囊袋内灌注10min,通过对术后1周各质量浓度组角膜内皮细胞,虹膜,睫状体组织反应的光,电镜检查和术后1个月各组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密度差异的观察,分别探讨药物在前房应用的安全,有效剂量。结果 5-20mg/L均可有效抑制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呈一定的质量浓度依赖性,5mg/L柔毛霉素可有效抑制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的增生且无临近组织的损伤,10-20mg/L可引起角膜内皮细胞亚细胞水平可逆性损伤和虹膜睫状体急性炎症反应;20mg/L可引起眼表组织损伤。结论 5mg/L柔毛霉素是抑制后囊膜混浊前房用药的安全有效剂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行二次撕囊术 (secondarycapsulorhexis)的方法和作用。方法 :对 6例因皮质膨胀或液化眼行计划性的二次撕囊 ;10例行非计划性的二次撕囊 ,其中 3例因撕囊口过小难于植入囊袋内位固定人工晶状体 ,3例因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时前囊膜切迹破裂 ,4例因撕囊口偏中心 ,为防止囊膜收缩综合征发生以致遮盖瞳孔区而行二次撕囊。结果 :二次撕囊术后完成前囊膜连续曲线形撕囊 13眼 ,16眼均植入囊袋内位固定人工晶状体。结论 :二次撕囊术可使晶状体皮质膨胀或液化的白内障眼易于完成前囊膜连续曲线形撕囊 ;可避免白内障术中前囊膜切迹破裂以至进一步放射状撕裂 ;可维持完整曲线形撕囊口边缘 ,防止发生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光学部偏中心 ,囊襻异位 ;使过小撕囊口易于植入囊袋内位固定人工晶状体 ;使撕囊口偏下而让难于被吸除的上方赤道部残收稿日期 :2 0 0 2 -0 3 -2 6;修回日期 :2 0 0 2 -0 6-0 4作者简介 :周坚强 ( 1973 -) ,男 ,嘉兴人 ,眼科医师。通信作者 :周坚强 (E -mail:zhjq @mail.jxptt.zj.cn)。余皮质易于被吸除 ;可减少或避免过小前囊膜撕囊口或明显偏中心撕囊口发生囊膜收缩综合征 (capsulecontractionsyn drome)等。  相似文献   

19.
徐金华  卢奕 《眼科新进展》2001,21(5):361-362
目的 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囊膜阻滞综合征的诊治经验。方法 1997年6月~2000年6月3a内1252例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发现5例患者(5眼)在行环行撕囊、水分离后眼压突然升高、前房变浅、虹膜前移、晶状体核与环行撕囊后的前囊膜紧贴。其中初始1例发生晶状体后囊破裂、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腔,对此1例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之后4例用冲洗针头轻轻地拨动晶状体核,使前房与晶状体核后空间沟通,眼压下降,并顺利完成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患者经术中处理后眼压均恢复正常。术后1周视力达0.5~0.7。结论 囊膜阻滞综合征是与环行撕囊相关的一种并发症。对此并发症的认识将有助于采取恰当的术中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与晶状体前囊膜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年龄为43—51岁的成年尸眼透明晶状体6例,取前囊膜;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例,年龄为40~50岁,白内障手术时撕取前囊膜;行SDS—PAGE、Western—blot法检测样品中HSP70蛋白,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囊膜中HSP70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减少。结论 HSP70表达量的下降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