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蔡晓兰  李铮  吴清军 《纳米科技》2013,(4):35-38,42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SiC/Al复合粉体,研究了制备SiC/Al复合粉体的成型工艺、SiC粒度和质量分数的变化对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SiC/Al复合材料性能研究表明,SiC/Al复合材料的硬度及抗拉强度随SiC的粒度降低和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当16%SiC/Al时,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都达到最佳值,分别为95HB和248MPa。  相似文献   

2.
对含有几种典型界面结构和SiC纳米线的CVI-SiC/SiC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和断裂韧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表明: 界面涂层对SiC/SiC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 120nm厚的碳界面涂层使材料的强度与韧性都增加一倍; 在用140nm厚的SiC层将该碳层分为更薄的两层, 形成C/SiC/C多层界面涂层时, 材料的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而断裂韧性则略有提高. 对基体中弥散分布有SiC纳米线的SiC/SiC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 SiC纳米线具有非常高的强化效率, 使SiC/SiC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3.
得益于其优异的高温性能和韧性断裂行为以及聚变环境下的低诱导辐射,SiC/SiC复合材料在聚变堆结构应用方面有着巨大潜力.由于传统SiC/SiC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难以达到要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将研究重点放在提高该材料的热导率上.介绍了聚变堆结构应用背景下提高SiC/SiC复合材料热导率的途径及方法,综述了世界范围内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SiC/SiC复合材料热导率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强迫振动法研究了不同应变振幅下C/SiC和SiC/SiC复合材料从室温到600℃的内耗特征,并讨论了其内耗产生机制.结果表明,C/SiC复合材料内耗随温度升高先减小, 后增加,并在120℃附近达到最小值;SiC/SiC复合材料内耗随温度升高一直增加;C/SiC 复合材料具有比SiC/SiC复合材料更高的内耗水平和更低的动态模量;C/SiC和SiC/SiC复合材料内耗随应变振幅增加而减小,但动态模量和应变振幅无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反应热压烧结法制备了SiC/Ti3SiC2复合材料,研究了热压温度、SiC含量及粒度对SiC/Ti3SiC2复合材料相组成、力学性能以及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影响SiC/Ti3SiC2复合材料相组成;随着热压温度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提高;随SiC含量的增加,SiC/Ti3SiC2复...  相似文献   

6.
Ti3SiC2/SiC是工业熔盐铝电解生产中的主要阳极材料,当前对其电化学腐蚀研究报道不多。采用原位热压法制备了不同SiC含量的Ti3SiC2/SiC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在电解铝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并利用XRD和SEM进行了腐蚀产物和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SiC的含量对Ti3SiC2/SiC复合材料的腐蚀速率有较大的影响;Ti3SiC2/3SiC的腐蚀速率最小;阳极腐蚀产物主要是TiO2和少量的SiO2,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TiO2氧化膜,有效阻止了氧原子向基体扩散,组成为Ti3SiC2/3SiC的表面氧化膜致密度高,腐蚀程度最小;SiC的含量影响氧化膜的表面结构,进而影响着复合材料在电化学腐蚀中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制备无界面、SiC、PyC和PyC/SiC等界面相SiC/SiC复合材料, 研究了SiC/Si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静态力学性能, 并通过强迫振动法系统分析了界面相对复合材料内耗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引入界面相有效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 并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内耗。其中, PyC/SiC复相界面中亚层SiC限制了PyC界面相与纤维的结合及塑性形变, 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同时, 界面相对SiC/SiC复合材料内耗行为有显著影响, 材料内耗水平与界面剪切强度成反比。对比50和350 ℃时的材料内耗变化率发现, 随界面剪切强度增大, 材料内耗呈降低的趋势, 且含有PyC的PyC/SiC界面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内耗变化率, 说明PyC/SiC复相界面的SiC/SiC复合材料更适于高温振动环境。  相似文献   

8.
采用等温等压化学气相浸渗法(ICVI),对原始的SiC纤维束和沉积有PyC层的SiC纤维束浸渗SiC基体,制备了纤维束复合材料SiC/SiC(Mini SiC/SiC)。分析了SiC纤维束和Mini Si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同时利用两参数Weibull分布研究了强度分布。结果表明,PyC层具有修复纤维表面缺陷的作用,SiC纤维束沉积PyC层后,纤维表面光滑而致密,表面缺陷减少,其拉伸强度、延伸率和Weibull模数分别比原始SiC纤维束提高了25%、12%和288%;且由其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延伸率和Weibull模数分别比由原始SiC纤维束增强复合材料提高了103%、83%和340%。PyC界面层对SiC纤维表面缺陷的修复作用和对SiC纤维的保护作用以及降低复合材料裂纹敏感性的作用提高了Mini Si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Weibull模数。  相似文献   

9.
CVD SiC涂层SiC纤维增强SiC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CVD技术对KD-1 SiC纤维作涂层处理,再通过聚碳硅烷浸渍裂解法制备单向SiCf/Si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沉积时间的CVDSiC涂层对SiCf/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运用SEM研究了SiC纤维表面SiC涂层的形貌.结果表明:经过5小时CVDSiC涂层SiCf/Si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Ti3SiC2具有金属和陶瓷材料的优异性能,目前研究Ti3SiC2复合材料是改善其性能的新途径。对Ti3SiC2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Ti3SiC2复合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植物纤维填充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毓博  李鹏 《材料导报》2015,29(1):76-80
综述了近年来植物纤维填充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植物纤维种类包括麻纤维、木纤维/木粉、木质素纤维、纤维素纤维以及其他植物纤维;纤维的形态有粉粒、短切纤维和纤维织物;纤维的尺寸最小可达到纳米级.针对不同用途及不同种类的植物纤维填充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在力学、物理、生物降解和热性能方面与传统聚氨酯泡沫相比具有很大改善,也指出了这类新型复合材料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碳纤维、树脂基体、界面3个层次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碳纤维表面特性表征及改性方法、树脂基体特性及改性方法和界面分析表征手段,由此提出了纤维/树脂界面的研究路线,简要分析了复合材料界面研究的前景与趋势。为了实现纤维/树脂界面的良好匹配,充分发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势,需完善界面表征手段、明确界面微观性能与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的关系、深化研究界面对复合材料湿热性能及失效模式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天然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玉峰  张伟  王春鹏  储富祥 《材料导报》2011,25(19):81-84,89
天然植物纤维基复合材料性能优异,但天然植物纤维独特的结构性能,致使其与聚合物复合还存在诸多问题。提高天然植物纤维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增加纤维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对于提高天然植物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概述了天然植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备在界面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纤维改性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目前天然植物纤维改性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热处理法、碱处理法、偶联剂法、酰化法、表面接枝法、复合处理法等。随着天然植物纤维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天然植物纤维基复合材料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4.
宋绪丁  庞利沙 《包装工程》2021,42(14):81-91
目的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和性能优越性使得碳纤维及其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文章简述了碳纤维的性能、发展和分类,研究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因素、成型工艺及应用领域,探索其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法,梳理和汇总国内外关于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分析国内外关于其性能影响因素、成型工艺和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结论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受碳纤维含量、基体和碳纤维界面结合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技术主要以传统成型工艺为主,不同性能要求和结构特点的构件采用不同成型工艺.应用范围从航空航天、军工领域不断拓展至民用领域,生产制备的高效能化和低成本化是其未来发展方向.此外,环境问题及碳纤维的回收利用是未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应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聚酯纤维功能化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聚酯纤维功能改性的方法及研究进展.聚酯纤维的功能改性将由单一功能(如:阻燃改性、抗静电改性、抗菌改性等)向双功能(如:阻燃可染色、阻燃抗静电、阻燃抗融熔等)或多功能改性等方向发展;由于助剂的加入对聚酯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从发展趋势来看,双功能或多功能化单一助剂的开发是将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高性能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论述了高性能纤维如碳纤维(CF)、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芳纶纤维、PBO纤维的表面改性方法、改性效果的表征手段及改性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丹希  刘全校  陈雪  杜金婷  刘玲 《包装工程》2014,35(15):137-144
目的综述桑皮纤维组成成分、结构特征、提取工艺及其研究进展。方法化学脱胶法和生物脱胶法是研究桑皮纤维提取最常用的方法。结果桑皮与其他造纸原料相比具有高果胶含量、低木素含量的特点,果胶的质量分数最高为11.16%,木素的质量分数最低为8.74%;不同地域桑皮的果胶含量相差30%左右,木素含量相差约为50%。桑皮纤维的横截面呈现椭圆或不规则状,纤维表面粗糙、不平整。桑皮纤维提取的重点在于果胶的脱除,桑皮脱除果胶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生物法2种。结论纺织方向上的研究近乎完善,造纸方向上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而开发桑皮纤维相关产品以提高其应用价值是下一阶段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的界面相的结构、界面结合类型和界面结合的机理,对碳纤维制备界面涂层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目前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材料的功能和要求,指出了今后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材料发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评述了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进展.介绍了碳纤维增强体的优点和两种不同的去胶方法,比较了不同的碳纤维涂层和基体成分对复合材料界面状态的影响,并对今后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解决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由双酚A合成的环氧树脂成本高、危害环境与健康、耐化学性差的问题,使木质素代替双酚A合成环氧树脂来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方法 通过综述木质素在环氧树脂合成中的改性方法与合成方案的研究进展,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优缺点。结论 采用不同方法对木质素进行化学改性,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热稳定性与耐化学性等各项性能。用改性或降解木质素来合成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环氧树脂基体为碳纤维增强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对碳纤维增强材料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和促进行业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