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目前空调温控器上盖生产中出现的填充不均、翘曲变形和熔接痕等塑件质量、外观较差,且流道废料多的问题采用热流道技术辅以模流分析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对空调温控器上盖塑件的结构和工艺性分析,确定一模四腔的热流道注塑模具设计。基于Pro/E对热流道浇注系统、成型零部件结构、侧抽机构以及推出机构等进行三维实体设计,利用模流分析软件进行模流分析。生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生产的塑件达到了图纸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塑料碗的结构及设计了热流道注射模具,详细介绍了在UG软件中进行塑件分析、热流道注射模浇注系统、结构设计、尺寸计算、热流道板形式和热功率计算、热流道板线膨胀补偿计算,以及对高精度模具在设计时采用多导向系统的设计。结果表明:模具设计方案合理、结构紧凑、动作可靠。  相似文献   

3.
结合热流道阀式浇注技术,设计了液晶电视机后盖热流道注射模,并应用CAE软件进行了制品缺陷模拟分析。详细介绍了热流道板结构设计及热膨胀补偿计算。结果表明,模具设计方案合理,机构运动可靠,塑件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4.
热流道板的热平衡及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平衡是热流道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热流道板的主要任务是恒温地将熔体从主流道送入各个单独喷嘴.热流道板必须处于热平衡状态,热损失必须通过加热来补偿.通过分析热流道板的热损失,进行加热器功率的计算,并利用ANSYS软件分析热流道板的温度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设计规则的表达,提出基于知识推理与设计任务规划思路。针对热流道系统的特点,设计热流道概念设计流程;通过热流道系统的功能分解,进一步分解概念设计方案,进而建立概念设计空间模型,确定了热流道系统概念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新一代高性能发动机所采用的高速重载燃油齿轮泵工作条件愈加恶劣,使得燃油齿轮泵壳体在泵内部高压流体载荷和高温热变形下工作失效问题突出。综合考虑了热流固三种因素,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齿轮泵壳体在极限工况下与热流固单向耦合条件下的工作强度仿真分析。首先,基于传热原理进行了壳体稳态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研究,通过对壳体在热载荷和压力载荷共同作用下的静态响应进行了求解;其次,进行了齿轮泵壳体在极限工况下的内流场仿真分析,计算得到了齿轮泵内部油液压力载荷和轴承支反力载荷对至壳体对应区域的流固仿真边界;最后,在校核壳体在极端工况下的强度基础上,分别开展了考虑与不考虑热载荷下的壳体流固热单向耦合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考虑热载荷后的壳体变形增大了约30%,应力增加了6%,热载荷对壳体结构的强度影响突出,是影响壳体刚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DVD托盘热流道滑块侧抽芯模具的设计全过程。主要包括制品的选材、制品的工艺分析、热流道浇注系统、脱模机构的设计、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的设计、排气系统及温控系统的设计。介绍了热流道浇注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述什么是热流道技术,间接地展示该技术的应用特点,再辅以重叠型模具和电脑软件应用实例,展示了目前热流道技术在国内或者国外的科研现状及发展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机械零部件的微缩化、统一化、格式化,热流道技术作用对象(注塑模具)构造的可靠性大幅度提升,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的开发,为热流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UG/Open二次开发工具,将注塑模热流道喷嘴按照一个整体实体特征设计,应用动态链接库技术将UG/Open API和Visual Studio2010这2个不同模块进行连接,通过用户界面输入热流道喷嘴主要参数即可快速获得典型热流道喷嘴模型,从而实现热流道喷嘴的快速设计或修改。  相似文献   

10.
热流道层叠式注射模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热流道层叠式模塑技术的模塑优越性及研究意义,包括层叠式热流道模具的基本组成结构、热流道系统、温控系统、开模机构的设计与选择等,并对光盘盒层叠式热流道注塑模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注塑模热流道设计现状,以知识单元和结构单元表达概念信息,建立知识库;基于知识驱动对多腔模热流道结构进行设计;对设计结果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实现了基于知识传递的多腔注塑模热流道系统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姜再国  潘万奎 《机械》2009,36(9):23-24,39
注塑模具的冷、热流通成型结构方式各自具有优点和缺陷。通过对冷、热流道结构特点分析研究.设计出冷、热流道互换的结构,旨在利用简洁实用的方式保证大批量产品成型的连续性。通过对CⅡ型机心体制件使用要求和结构造型特点的分析,成型模具采用冷热流道可互换的结构,两组液压抽芯,一模一腔。分别设计出了模具冷、热流道结构图,叙述冷、热流道模具开合模工作过程和原理。介绍冷、热流道两种模具结构如何实现互换,并在实际成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温控器的装配过程进行合理规划,对不同的零件设计相应的拾取夹具,以保证零件唯一的状态在位移过程中不会改变.利用振动送料盘实现自动送料与排料.采用数字点位控制及机器视觉功能对零件的拾取并放入塑件壳体内铆接进行准确的控制.实现温控器装配过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塑料模具设计中,为了提高塑件的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会广泛用到应用热流道系统的注射模具——热流道注射模具。注射模热流道是通过加热的办法使流道和浇口中的塑料保持高温熔融状态,这种类型的模具在注塑机在开模或停机后一般不需要打开流道取出凝料,合模或注塑机再开机时只需加热流道到所需温度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着重介绍了热流道塑料模具的特点,热流道注射模具的设计流程及热流道注射模具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结合某型变速器壳体设计,研究了变速器壳体设计方法。基于骨架模型的参数化建模方法,能显著提高壳体设计效率;对设计数据进行几何检查,可以消除影响铸造和装配的壁厚及拔模斜度不合理、装配干涉等问题;基于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壳体性能评估方法,能在设计阶段对壳体的传扭强度性能、振动噪声性能、接合面密封性能和油道压降特性进行全面评估,进而有效避免后期设计变更和模具修改。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点热流道模具进行无浇道废料注塑,不仅明显地节约原材料、保证塑件质量,实现一模多腔,利于特大型塑件的注塑成形,也利于推行模具标准化。本文结合一模四腔注塑盒体、盒盖的多点热流道模具,简要介绍多点热流道模具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Moldflow2016模拟汽车门板熔体的填充过程,达成两个试验目的:一是辅助验证热流道浇口位置设计的合理性;二是确定热流道顺序阀启闭时刻。Moldflow2016的模流分析功能验证了门板热流道设计的合理性,减少了对经验技术的依赖,为初学者快速入门注塑行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以F—500型泥浆泵壳体为研究对象,对壳体进行了受力分析和计算。通过Pro/E软件建立了泥浆泵三维实体简化模型,并应用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壳体进行了静力学分析,从而得到了泥浆泵壳体在工作载荷下的应力和变形大小,为壳体结构的改进和设计提供了研究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轿车后视镜外罩塑件的结构和工艺分析,介绍了该注射模结构的设计及模具的工作过程,详细讲述了模具的热流道系统、抽芯机构的设计。最后利用Mastercam X软件,完成了模具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加工工艺及数控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20.
分析注塑模热流道的总体功能结构,建立流道板、浇口、喷嘴设计的相关数学模型,在Pro/E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完成面向饮料瓶注塑模的热流道技术及应用设计系统设计与开发,在企业中得到很好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