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研究4例80岁以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接受米托蒽醌+阿糖胞苷(MA)方案化疗,并在化疗后输注亲缘HLA单倍体相合供者G-CSF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G-PBHSC)所组成的"微移植"治疗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8月至2013年9月第二炮兵总医院血液科收治的4例80岁以上的初诊AML患者,其中男1例,女3例,中位年龄83(80-85)岁。首先给予患者MA方案化疗,在化疗结束后48 h输注亲缘HLA单倍体相合供者G-PBHSC,输注的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为4.28×108/kg。不做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在病情获得完全缓解(CR)后,不再进行化疗,仅给予G-PBHSC输注。结果:3例患者获得CR,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18、8、6个月;1例患者未缓解(NR)。4例患者总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0(3-20)个月。所有患者未发生GVHD。结论:对于高龄老年AML病患者,"微移植"治疗是一个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观察Hyper-CVAD/MA化疗方案联合亲缘HLA单倍体相合供者G-CSF动员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G-PBHSC)输注组成的“微移植”治疗7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LBL/ALL)患者的疗效.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至2012年9月第二炮兵总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例LBL/ALL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微移植”治疗,首先给予患者Hyper-CVAD/MA方案化疗,在MA方案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亲缘HLA单倍体相合供者G-PBHSC输注,不进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截至2014年4月,中位随访41(20-57)个月.结果显示:7例患者共完成30个疗程“微移植”治疗,均获得完全缓解(CR).“微移植”治疗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及相关感染;在治疗期间未观察到GVHD相关临床表现.随访截止时,5例无病存活,2例复发死亡.结论:“微移植”治疗LBL/ALL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本院11例SAA患儿中7例行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行脐血移植,2例行亲缘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10例患儿原发性植入成功,3例患儿继发性植入失败,进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供体都稳定植入,造血恢复。1例单份脐血移植患儿原发性植入失败,但自体造血恢复。9例接受亲缘相关供体移植的患儿,中性粒细胞0.5×109/L时间为10-19 d,中位时间14d,血小板20×109/L时间为8-42 d,中位时间17 d;双份脐血移植的患儿,中性粒细胞0.5×109/L时间为16 d,血小板20×109/L时间为41 d。3例患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急性GVHD,2例患儿发生了可控的局限性慢性GVHD(c GVHD)。4例患儿发生了CMV病毒血症,2例发展为CMV肺炎而死亡。3例患儿发生了EB病毒血症,1例发展为EB病毒肺炎。结论:如有HLA相合的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儿童SAA的首选治疗;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无效或无HLA相合同胞供者,可考虑行选择性供体移植,如脐血移植或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可促进移植物植入。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评价HLA不全相合的亲属供者或HLA相合非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和安全性。在2005年11月至2011年5月期间采用非血缘供者或者单倍体相合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患者20例,其中亲缘HLA不合单倍体相合供者14例,非血缘HLA相合供者6例。预处理采用氟达拉滨(FLU)、环磷酰胺(CTX)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为经典的环孢素A(Cs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MTX)及霉酚酸酯(MMF)。对单倍体相合供者采集经G-CSF动员的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联合应用;非血缘供者单纯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获供者型造血重建,粒细胞植活中位时间14(11-20)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17(13-31)d,2例取得完全供者植入后2个月发生排斥,其中1例进行母亲单倍体相合供者二次移植,达到完全供者持久植入;移植后发生Ⅱ度急性GVHD 4例,慢性GVHD发生7例,其中1例为慢性广泛性GVHD;14例无病生存,所有存活患者最少随访时间在8个月以上,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血象完全恢复,Kaplan-Meier计算的累积无病生存率为68.9%。结论:采用FLU、CTX和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进行预处理,用HLA不全相合的亲属供者或HLA相合非血缘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植入率高,感染发生率降低,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疗效。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减低强度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减低强度预处理的allo-HSCT治疗北京军区总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供者全部为HLA全相合亲缘性同胞,供者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采用骨髓加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预处理方案为降低预处理强度的氟达拉滨联合马法兰及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等,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经典的环孢菌素A(CsA)联合氨甲蝶呤(MTX),移植后3个月进行预防性供者外周血干细胞输注,输注单个核细胞数(MNC)为0.2×108/kg,移植后观察患者毒副反应、GVHD和无病生存等情况。结果显示:3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数≥0.5×109/L及血小板数≥20×109/L的平均时间分别14.3 d及15.3 d,植入证据检测为100%完全供者造血,随访至2013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12-15个月),无1例合并GVHD、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目前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最长无病生存时间已达15个月。结论:减低强度预处理的allo-HSCT对MM是一个有效方法,该方案安全系数大、疗效确切,早期进行移植完全缓解率高,患者有可能长期生存。该方案可作为MM治疗的关键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6.
非亲缘HLA相合骨髓移植治疗一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非亲缘HLA相合供者骨髓移植 (UD BM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可行治疗方案和疗效 ,采用HLA配型相合的非亲缘骨髓移植治疗 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病态造血(MDS RCMD)男性患者 ,31岁。预处理方案为马利兰、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甲基环己亚硝脲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以霉酚酸酯、环孢菌素A加短疗程的甲氨喋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结果显示 ,移植后 10天中性粒细胞 (0 .5× 10 9 L ,2 0天血小板升至 5 8× 10 9 L ,3个月血红蛋白升至 114g L ,无GVHD发生 ;移植后无病存活时间已达 9个月。结论 :非血缘HLA相合骨髓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可行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因恶性血液病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30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单倍体相合HSCT和HLA-全相合HSCT患者的造血重建、无病生存(DFS)率和总体生存(OS)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单倍体相合HSCT与HLA-全相合HSCT相比较,造血干细胞植入率、GVHD的发生率、移植后复发率、无病生存(DFS)率无显著差别,但血小板植入时间延长、复发相关死亡率高、总体生存(OS)率低。单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未缓解、高危、发生Ⅲ、Ⅳ度aGVHD是影响移植后患者OS的危险因素(P0.05);移植时超过40岁、非亲缘供者是影响单倍体相合HSCT OS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未缓解、发生Ⅲ、Ⅳ度aGVHD是影响HLA-全相合HSCT O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s)分别是4.4(95%CI,1.5-13.4),9.3(95%CI,2.3-37.0),11.0(95%CI,3.2-37.3)(P0.05);非亲缘供者、高危、Ⅳ度aGVHD是影响单倍体相合HSCT O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s)分别是7.4(95%CI,2.3-23.1),2.4(95%CI,1.3-4.5),4.1(95%CI,1.6-10.5)(P0.05)。结论: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整体疗效上HLA-全相合HSCT优于单倍体相合HSCT;单倍体相合HSCT选择亲缘供者优于非亲缘供者,单倍体相合HSCT须要更多的血小板输注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HLA配型不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骨髓输注,探讨降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的方法及其临床的意义。方法:亲缘半相合及非亲缘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骨髓输注共30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8例(其中1例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7例(其中合并BCR/ABL融合基因阳性者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 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3例。第一供者来源亲缘单倍体相合移植20例,非血缘不全相合移植10例。预处理方案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马利兰、阿糖胞苷、司莫司汀、环磷酰胺/氟达拉滨)+抗人胸腺T细胞免疫球蛋白。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采用短程甲氨蝶呤+环孢素A或吗替麦考酚酯的方案。结果:30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及血小板≥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4(8-26)d及11.5(10-24)d,植入证据检测为100%第一供者造血,100 d内Ⅰ-Ⅱa GVHD的累计发生率是22.3%(95%CI 9.9%-34.7%),Ⅱ-Ⅳ和Ⅲ-Ⅳa 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2.7%(95%CI,10%-35.4%)和12.7%(95%CI 6.9%-15.5%)。11例1-2个位点不合移植患者中有4例发生Ⅱ-Ⅳ度a GVHD(13.3%),19例3-5个位点不合移植患者中有5例发生Ⅱ-Ⅳa GVHD(16.7%)。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组和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组复发率、2年无病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Ⅰ-Ⅱ和Ⅲ-Ⅳc GVHD累积发生率为13.3%(95%CI,1.4%-26.8%)和3.3%(95%CI,0%-12.2%),其中1例(3.3%)为广泛慢性GVHD。2年预计总生存率(OS)及2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68.2%(95%CI 51.0%-85.4%)和81.1%(95%CI 66.0%-96.2%)。结论:两种HLA不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a GVHD发生率低,在缺乏HLA相合供者时,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析非体外去T细胞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HSCT)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我院于2010年10月-2013年3月对2例SAA/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患儿进行了非体外去T淋巴细胞的父亲2个HLA位点不合的HSCT。2例在病程4个月内用环孢素A(CsA)+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无效,有活动或重症感染,输血依赖,无HLA全合的同胞供者或非血缘供者。移植前预处理用福达拉滨(Flu)+环磷酰胺(Cy)+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移植物为G-CSF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HSC)和骨髓(BM)。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用CsA+骁悉(MMF)+短程甲氨蝶呤(MTX)。结果2例患儿均达到100%供者植入,粒细胞植入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2 d、18 d,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7 d、26 d。2例均出现I度急性GVHD(aGVHD),1例发展为可控制的局限性慢性GVHD(cGVHD)。2年随访期间,2例患儿保持稳定的100%供者植入并有免疫功能的重建。结论:小数量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在没有同胞HLA全合供者或非血缘HLA全合供者时,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儿童SAA是适宜的选择,总体生存率(OS)的提高还有待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亲缘HLA半相合淋巴细胞输注治疗难治性成人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经过噬血细胞综合征一线方案(HLH-94/HLH-04)及挽救方案(DEP/L-DEP)治疗均无效后通过化疗联合亲缘HLA半相合淋巴细胞输注治疗的16例难治性成人EBV-HLH患者的临床资料。亲缘HLA半相合淋巴细胞输注方案为:在DEP方案化疗后24h输注亲缘HLA半相合淋巴细胞(阿霉素脂质体25 mg/m~2第一天;依托泊苷100 mg/m~2第一天;甲基强的松龙15 mg/kg第一天,淋巴细胞输注第三天)。取化疗前1天及淋巴细胞输注后3天的化验结果进行比较(包括血象、肝功能、铁蛋白、EBV-DNA拷贝数等)。结果 16例在经过一线治疗及挽救治疗后仍未达到部分应答的患者中,经过化疗联合亲缘HLA半相合淋巴细胞输注后的5例患者达到了部分应答,11例患者仍为无应答。在5例达到了部分应答的患者中3例患者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回输后的患者血小板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铁蛋白和EBV-DNA的拷贝数存在下降的趋势。结论对于经过噬血细胞综合征一线方案(HLH-94/HLH-04)及挽救方案(DEP/L-DEP)治疗均无效,并且无法立即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EBV-HLH患者,化疗联合亲缘HLA半相合淋巴细胞输注的方法可作为尝试,它可以使部分患者拥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机会,对控制疾病的进展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SAA患者行allo-HSCT的临床资料,包括108例同胞全相合和162例替代供者(68例非亲缘全相合和94例亲缘单倍体)。不同移植方式选择不同预处理方案。同胞全相合和单倍体的移植物均为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非亲缘供者移植物为外周血干细胞。待粒细胞植入后,定期监测血液CMV-DNA。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移植术后第1、2、3、6、12个月的CD3~+、CD4~+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的绝对数。结果:270例SAA患者移植后229例发生了CMV病毒感染,发生率为84.8%,其中有18例患者进展为巨细胞疾病。单因素分析显示,替代供者(非亲缘全相合及亲缘单倍体供者)、吗替麦考酚酯的应用以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与CMV感染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则显示,替代供者与CMV感染相关。替代供者6个月内CD3~+、CD4~+恢复较前同胞全相合组延迟。结论:Allo-HSCT后替代供者比同胞全相合供者移植更易发生CMV感染,且替代供者移植术后免疫功能重建延迟。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非亲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D-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可行治疗方案和疗效,应用高分辨HLA配型(HLA-A、-B、-DR)完全相合或1个位点不合的非亲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10例,预处理方案采用马利兰、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甲基环己亚硝脲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以霉酚酸酯、环孢素A加短疗程的甲氨喋呤、舒莱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回升>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3天,血小板回升>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7.5天;28天STR-PCR检测显示,10例均为完全供者型;急性GVHD3例(Ⅰ度1例自行缓解,Ⅲ度1例治愈,Ⅵ度1例死亡)。结论:在非亲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过程中采用上述预处理方案和GVHD预防措施是可行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去T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受者为1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供者为HLA单倍体相合的患者父亲.预处理方案主要由全身照射、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和司莫司汀组成.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霉酚酸酯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四联方案.结果:患者移植过程顺利,未出现严重感染、出血、间质性肺炎及GVHD等并发症.于移植后20天患者获得造血重建,第70天血型由B型转变为供者O型,第140天HLA完全转为供者型.结论:应用非去T细胞、增强预处理及免疫抑制强度的HLA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简便安全,疗效较好,为无HLA相合供者的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Wang SB  Hu DM  Li L  Yang YH  Pan XH  Liu L  Peng LH  Xie ZJ  Yin B  Liang Y  Sun X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12):844-847
目的 探索HLA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可行性.方法 16例Ⅲ度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接受HLA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2007年12月前采用A方案,即氟达拉滨(总量150 mg/m2)+白消安(静脉,总量520 mg/m2)+环磷酰胺(总量100 mg/k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总量10 mg/kg)+全身照射(总量3 Gy);2007年12月后采用B方案,即氟达拉滨(总量240 mg/m2),不进行全身照射,其余同A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甲氨蝶呤+霉酚酸酯三联方案.结果 16例患者中14例(87.5%)成功植活,中性粒细胞≥0.5×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第10~17天,中位时间第13天;血小板≥20×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第14 ~20天,中位时间第15天.植活的14例患者移植后第30天检测证实均为供者型完全嵌合状态.2例患者未能植入,其中1例于移植后第52天自体造血恢复.Ⅱ~Ⅳ度急性GVHD4例,其中皮肤Ⅱ度GVHD2例,皮肤Ⅲ度GVHD1例,肠道Ⅳ度急性GVHD 1例,广泛型慢性GVHD1例.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14例患者存活,其中13例无病存活.结论 HLA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可以使多数患者获得长期稳定的植活,对于无全相合供者的患儿而言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急慢性GVHD仍是影响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含氟达拉滨的清髓性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高危的白血病的疗效。用氟达拉滨,马利兰和环磷酰胺组成新的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5例难治、复发的急性白血病,其中非血缘供者10例,血缘供者15例,供受者HLA配型相合者15例,配型不全相合10例。GVHD防治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联合方案,非血缘供者移植和HLA不相合移植时加用吗替麦考酚酯和抗胸腺T淋巴细胞球蛋白(ATG)。结果显示,10例非血缘供者移植全部成功植活,植入成功率100%,15例亲缘移植14例植活,1例HLA4/6相合者植入失败死亡,植入成功率93.3%。造血重建时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大于0.5×109/L的中位时间是13(11-19)天,血小板计数大于20×109/L的时间为14(12-20)天。3例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12.5%),9例发生慢性GVHD(47.4%)。移植后原发病复发死亡率42.1%,随访6到84个月,3年无病生存47.1%。结论:含氟达拉滨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用于高危白血病的异基因移植是安全、有效的,它减少了移植后GVHD发生率和预处理相关的毒副作用,但是移植后恶性疾病复发较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求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配型在选择亲缘单倍体供者中的作用及进展期急性白血病挽救性移植的个性化预处理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1例进展期急性髓性白血病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例,对其单倍型供者的选择、个性化预处理方案、移植后预防复发及移植预处理毒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白血病等情况,并对KIR基因在供者选择中的作用及挽救性移植病例的个性化预处理方案选择的依据进行文献复习。结果随访1年,该患者获得完全植入,端串联重复序列(STR)-PCR验证为完全供者型,+19 d白血病植活,+38 d血小板脱离输注。无Ⅱ度GVHD及广泛型慢性GVHD发生,白血病持续缓解,白血病残留MLL-PCR基因持续为0。结论对于进展期白血病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挽救性移植,清肿瘤性个性化方案及选择KIR配型不合的单倍体供者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aploidentical-HSCT)治疗幼年型粒单核细胞型白血病(JMML)的效果。方法:对6例JMML接受了haploidentical-HSCT患者的造血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并发感染、原发病复发及生存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6例患者全部为男性。供体均为亲缘性单倍体相合供者。接受了haploidentical-HSCT的6位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均成功植入,其中2例JMML死于移植后肺部感染,其余4例无病生存至今。3例发生急性GVHD,1例发生慢性GVHD。总体生存率66.7%,无病生存率66.7%,复发率0。结论:haploidentical-HSCT是治疗JMML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derive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血液科2007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行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SAA患者14例,按是否应用UCMSCs分为两组,单纯干细胞移植组7例,为亲缘性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加UCMSCS组7例,为亲缘性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和UCMSCs联合移植。观察两组移植后造血重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其他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4例均获供者型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中位植活时间、血小板中位植入时间加UCMSCS组分别为移植后17(14~21)d、19(18~22)d,单纯干细胞移植组分别为移植后21(19~25)d、21(20~2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556,P=0.007;F=6.644,P=0.024)。a GVHD、c GVHD发生率加UCMSCS组分别为29%、43%,单纯干细胞移植组分别为43%、71%。14例经预处理后均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损害,仅1例出现肝静脉闭塞症状,经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4.5(6~74)个月,12例无病生存,单纯干细胞移植组2例因发生GVHD,应用免疫抑制剂后引发感染死亡。结论对SAA行亲缘性HLA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和UCMSCs联合移植,可促进造血重建,提高疗效,明显降低GVHD发生率及相关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挽救性治疗复发难治淋巴瘤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与安全性。方法:2004年3月至2015年2月应用allo-HSCT挽救性治疗复发难治淋巴瘤31例,采用的预处理方案包括以BEAM为基础的预处理(12例)、以改良的Bu/Cy为基础的预处理(11例)、以Cy/TBI为基础的预处理(6例)及Bu/Cy预处理(1例)。对GVHD预防采用在CsA联合短程MTX的经典方案基础上加用MMF。输注的HSC包括全相合亲缘供者HSC(11例)、半相合亲缘供者HSC(13例)及非亲缘相合供者HSC(6例)。输注骨髓联合外周血HSC的21例,仅输注外周血HSC的9例。31例中男18例,女13例,中位年龄31(13-52)岁。其中霍奇金淋巴瘤(HL)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7例。移植前全部病例处于疾病未缓解或进展状态。结果:经allo-HSCT后27例患者获得造血重建,白细胞(WBC)植活中位时间12(10-20)d,血小板(Plt)植活中位时间13(9-34)d。Ⅱ-Ⅳ度急性GVHD(aGVHD)9例,慢性GVHD(cGVHD)3例。移植后未缓解5例,缓解后再复发6例。至2015年9月,中位随访时间11.5(0-141)月,存活15例,2年总生存率46.1%±9.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5),移植前疾病状态(P0.05)和移植后是否缓解(P0.01)是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疾病状态(P0.05)和年龄(P0.05)是allo-HSCT治疗难治复发淋巴瘤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allo-HSCT治疗复发难治淋巴瘤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挽救性治疗的关键措施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观察脐带间充质千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和单倍体相合脐血细胞作为第三方细胞联合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患者为女性,12岁,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1年,供者为其母亲,单倍体相合,移植物为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动员的骨髓以及外周血追血干细胞。同时加入分离、扩增的hUC-MSC及患者胞弟HLA单倍体相合脐血细胞作为第三方细胞联合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ATG+霉酚酸酯+短程甲氨喋呤+CD25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输注供者的MNC总数和CD34细胞数分别为7.92×10^8/L和3.78×10^6/L,中性粒细胞大于0.5×10^9/L和血小板大于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2d和14d,35d嵌合体94%,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从初步结果看来,联合两种第三方细胞的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CAA安全、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