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是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肺炎,未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在入院后48 h以上发生[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48 h后,或撤机、或拔管后48 h内出现的肺炎[2]。2018年,我国发布了《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明确规定VAP属于HAP的特殊类型,HAP和VAP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医院获得性感染和机械通气的应用。HAP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HAP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导致患者病死率升高,加重了国家和家庭的医疗经济负担。HAP的全球发病率为每1000例住院患者中有5~20例[3]。在我国,住院患者中HAP的发生率为3.22%~5.22%。HAP患者占ICU患者近25%,非ICU患者HAP患病率也在增加[3-6]。目前HAP致死率仍旧很高,尚且没有明确的临床诊断和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HAP的治疗、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后48 h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1])。目前,VAP的发生仍难以完全避免,其发生率甚至处在较高水平~([2])。国外,VAP的发生率高达6%~52%,病死率为14%~50%;而我国VAP的发生率则为4.7%~55.8%,病死率可达19.4%~  相似文献   

3.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48 h后发生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机械通气48 h以上发生新的肺部感染,VAP是机械通气(MV)治疗中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2])。有资料表明,早发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下呼吸道采集的阳性标本与口咽部菌群培养一致性率高达53.8%~([3]),可见早发型VAP与口咽  相似文献   

4.
张春桂 《内科》2009,4(3):424-426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后48h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症。Fagon等研究发现VAP发病率为9%-68%,病死率24%-76%,发生VAP的患者在ICU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1d,而不发生VAP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d。VAP的发生率随着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时间的增加而升高:MV时间增加1d,发生VAP的危险性就增加1%~3%。由此可见,明确VAP的诱发因素,可指导我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控制VAP的发生,达到降低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的目的。为此,本文将对导致VAP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妮妮  胡美春 《内科》2009,4(6):916-91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亦称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ation,MV)48h后及停用机械去除人工气道48h之内发生的肺实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接受机械通气48h后又发生了新的肺部感染病原学证实。是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以高发生率、高死亡率和高花费著称,成为临床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48h以后,或撤机拔管48h以内所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和并发症,也是重症监护室(ICU)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非药物性预防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尽管由于其诊断标准未统一而无法统计确切发病率,但研究表明其死亡率可达20%~30%,并可导致患者在ICU的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延长、相关的医疗费用增加。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控制VAP流行和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雪英  胡苏萍  杨珍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757-175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原来并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出现了呼吸衰竭后,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或在人工气道拔管48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用呼吸机48 h后又发生新的感染[1]。VAP是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病率达9%~70%,VAP的病死率是20%~71%[2],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共纳入206例机械通气大于48 h的患者,其中54例发生VAP,152例无VAP发生,比较VAP和非VAP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我院ICU VAP发生率为26.2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机械通气时间长、ICU住院时间长、脑血管病、肿瘤术后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康复治疗是VAP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VAP由多种高危因素引起,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预防VAP。  相似文献   

10.
周杰 《中国防痨杂志》2010,32(9):120-133
肺结核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需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但机械通气所需时间较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而治疗过程反复,病死率增加,医疗费用增加。因此缩短有创人工气道存在的时间是减少VAP的关键。近10多年来无创机械通气(NIPPV)技术的进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干预用于呼吸机治疗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预防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实行机械通气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的30例患者为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1月-2019年1月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予以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分泌物量、人工气道留置时间、ICU住院时间和VAP发生率.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的口腔分泌物量多于常规组,且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VAP发生率为6.90%,低于常规组的26.67%(P<0.05).结论 使用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实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分泌物流出,缩短其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概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尹汉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303-4304
目前,临床医师已广泛采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和呼吸停止的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出现了相关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即是主要并发症之一。VAP是指在患者机械通气(MV)48 h后或停止MV或去除人工气道48 h之内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1〕。VAP是重症监护病房内主要严重的获得性  相似文献   

13.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患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48 h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在我国,VAP发病率为4.7%~55.8%,病死率为19.4%~51.6%~([1])。机械通气时间每增加5.4~14.5 d,ICU留治时间延长6.1~17.6 d,住院总时间延长11~12.5 d~([2])。故探讨其相关发病机制对控制VAP流行、降低其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近期所做回顾性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部感染~([1,2])。VAP是重症医学科(ICU)内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3]),在国内外ICU内的发病率为9%~40%,病死率高达24%~76%。并发VAP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本研究旨在建立体外人体气道模型,通过观察体位,分泌物粘稠度,潮气量和流速对气囊上滞留物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ma,HAP)是指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应用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是机械通气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吸引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榆林市星元医院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气管导管进行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过程中采用可冲洗的气管插管,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术。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VAP发生率及声门下滞留分泌物菌落。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声门下滞留分泌物为革兰阴性菌、真菌菌落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声门下滞留分泌物为革兰阳性菌菌落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声门下吸引术可以降低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VAP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陆云燕 《内科》2010,5(5):547-548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指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切开)及机械通气48h以后或撤机拔管后48h以内所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院内感染和并发症,是导致院内感染患者死亡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及治疗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外报道的VAP发病率为9.O%~69%,病死率为24.0%~76.0%。国内报道的VAP发病率约为60.0%,病死率为32.0%~39.1%。  相似文献   

1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发生率日趋增多,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真菌感染,严格无菌操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是控制VAP发生的根本措施。本文对国内外VAP的病原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治及预防研究作一综述。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时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发生与机械通气密切有关,故又称通气机相关肺炎(VAP)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诊断标准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在机械通气48h后,凡符合下列三种条件者可诊断为VAP:(1)发热>38.5℃;(2)血象WBC升高>10×1…  相似文献   

19.
COPD呼衰的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发作易合并呼吸衰竭 ,多数是由于支气管 -肺部感染。目前有很大部分患者可通过无创机械通气来治疗 ,但仍有部分由于病情严重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以保证有效通气 ,使呼吸肌得到休息。由于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人工气道建立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1 ] ,还会造成呼吸机依赖难以撤机。为此 ,我们探讨在适当时机改用无创通气 ,能及时拔除人工气道改为面罩机械通气。本文 10例试用成功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 本组为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6月已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  相似文献   

20.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在重症支气管哮喘中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重症支气管哮喘70例实施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接呼吸机行有创机械通气,通气24~48 h后,血气分析明显改善,查X线胸片无大片状感染迹象,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继续行有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拔除气管插管,改面罩连接,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B iPAP)通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创通气、总机械通气、住院时间短,VAP发生少、医疗费用低(P〈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抢救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肯定,是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的有效脱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