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璐 《科技咨询导报》2007,(32):129-129
从我国商品房的利润来源分析入手,对我国商品房暴利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是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与房地产开发结成的利益联盟的利益追求导致了房价狂涨。房地产暴利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带来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土地资源浪费、政府公信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投资房价飙升以及房地产的暴利成为我国经济中的奇特现象,引起了公众关注和政府重视。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需求大于供给"的经验判断出发,借鉴国外经验,分析了中国商品房需求形成及其影响因素,并导出需求驱动的房价方程。依据2001—2007年的季度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需求驱动的房价上涨实质后发现:家庭可支配收入提高和商品房需求量增加是房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动力,购房贷款利率对房价的长短期波动都较弱;而扩大购房消费贷款规模抑制房价上涨的长期效应要小于短期的,可配合结构性供给增加,实施选择性信贷政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房价调控失灵根源在于调控措施未触及对房价起决定作用的现行制度结构。改革不合理制度,逐步完善商品房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并就市场失灵提出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房价宏观调控措施才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4.
何星纳 《甘肃科技》2011,27(8):11-13
通过对影响兰州市房地产价格的需求因素定性分析,确定了房地产价格的需求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各因素如何对房价变动起作用.商品房销售面积、城市人均居住使用面积、居民收入等需求指标持续上升,但供给结构不合理,激化供需矛盾导致价格上涨;地理位置因素通过需求对兰州市房价的影响较大.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积极调整市场中的商品房供给结构,调...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国25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商品房价格数据,以汉语方言多样性衡量文化多样性,研究以方言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对城市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等因素后,以方言种类衡量的文化多样性对城市商品房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即文化越多样的城市,房价越低,文化多样性会通过阻碍地方人口流入而抑制房价。  相似文献   

6.
车树毅 《科技信息》2010,(18):I0105-I0107
在过去的几年中居民住房的价格一涨再涨,政府也不断出台新政,试图遏制房价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收效甚微,房价还是在一路飙升。一手房市场还在继续疯狂,二手房市场也是水涨船高。商品房归根到底也是一种商品,它的价格是由供求双方决定的,商品房还具有周期长、价值量大、空间固定等的特点,短时间内供给是缺乏弹性的,所以决定房价的主要因素是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这就使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量变大,从而使房价大涨。但这并不是房价疯狂上涨的主要原因,随着房价的上涨,人们形成一种预期:未来房价还会一路飙升,多数购房者把买房作为一种套期保值的方法等等。本文希望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居民住房的价格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房价的诸多因素,并基于模型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马一鸣 《科技信息》2010,(22):73-73,76
商品房预售制度是一种重要的销售方式,随着经济危机的蔓延与房价的居高不下一直存在诸多问题。情事变更原则是合同履行的一个重要原则,我国于09年在司法解释中加以确认,但是情事变更原则的适用有严格的限制,未必能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很好的适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房租、房价改革的主要问题,以及住房金融发展对推进房租、房价改革的重要作用,提出积极利用多元化住房金融手段,如利用存量房产作为融资工具、发展住房基金、公房租金市场化、规范商品房价格构成、严格收费管理、调整税收政策、发展住房消费信贷等来推进房租、房价改革。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房租、房价改革的主要问题,以及住房金融发展对推进房租、房价改革的重要作用,提出积极利用多元化住房金融手段,如利用存量房产作为融资工具、发展住房基金、公房租金市场化、规范商品房价格构成、严格收费管理、调整税收政策、发展住房消费信贷等来推进房租、房价改革。  相似文献   

10.
以厦门和泉州商品房为研究内容,选取厦门和泉州的人均GDP和商品房销售价格样本,运用相关的计量模型,分析泉州厦门房价之间的关联系。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房价上涨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深入了解复杂多变的房地产市场,将灰度模型用于房价预测研究,以合肥市为例分析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住宅异质性影响因素与住宅价格之间的线性关系模型。通过灰度模型来模拟商品房在2011—2017年的房价,并且预测2019年以后的住宅价格及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住宅价格上涨和下跌都在合理范围之内,商品住宅价格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也得到带动,房价更是节节攀升。以苏州房价为例,据统计,2006年苏州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均价4476元/平方米,其中住宅为4334元/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0%和2.8‰而到了2007年,一季度全市商品房均价则为4590元/平方米,其中住宅4339元/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6%和0.1g。  相似文献   

13.
国内商品房泡沫形成机制研究主要从投资者理性市场有效和投资者非理性市场无效假设前提下出发,研究指标也局限于房价上升幅度与GDP增幅之比、房价与收入比、空置率、租售比和投机比率等.为便于研究,在利益集团固化假设前提下,利用价格指标,展开主成分分析.利用福州2006年-2010年商品房各项数据指标加以实证,得出不同利益集团在价格泡沫中的贡献率不同,并就原因进行分析,为商品房泡沫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宋向东 《科技资讯》2008,(14):170-171
对于目前房价上涨过快的原因除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外,主要是由于商品房供给结构不平衡,高档次多,经济实用房少;购买力越位以及投资或投机需求过大,使得购买力大幅增长;地价上涨幅度过大提高了商品房成本;高额税费和银行贷款驱动房价上升等。为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增加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价房的规模和数量;规范土地价格,土地拍卖应从目前"价高者得"的方式,转为"限房价、竞地价"的方式;银行应严控贷款门槛;住房市场化与保障制度双轨并存发展。  相似文献   

15.
曲靖市房地产受楼市"新政"影响不大,呈现出商品房交易火爆,成交量增大,空置面积增长过快,房价跌幅不大、房市平稳的趋势,按照曲靖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未来的曲靖房产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6.
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选择6个利率指标建立利率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利率指数。建立利率指数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A lmon滞后模型,模型的拟合优度为66%,说明利率可以解释房价波动的66%。模型表明利率与房价负相关,并且利率对房价的影响存在8个滞后期。对1998年1季度至2009年4季度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利率指数、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额4个指标变化情况的分析表明,单一的、缺乏配套政策支持的利率政策对房价无法完全实现预期调控目标,要使其在房价调控中发挥应有作用,应该保持利率调控作用机制畅通,并使利率政策与其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等政策互相配合。  相似文献   

17.
以淮安市统计局发布的2008~2014年统计年鉴中有关商品房的销售数据为分析对象,利用销售总面积和销售总额折算成商品房的平均价格,建立了基于灰色系统GM(1,1)的淮安市房价预测模型.为了提高模型精度,引入二阶弱化因子,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预处理后的数据建立了精度更为理想的预测模型.利用模型预测了随后5年的平均房价.  相似文献   

18.
何星纳 《甘肃科技》2010,26(10):1-3,18
通过对影响兰州市房地产价格的供给因素定性分析,确定了房地产价格的供给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各因素如何对房价变动起作用。作为供给因素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竣工房屋面积、竣工房屋价值等指标大幅增加,但由于供给结构不合理,有效供给不足,导致价格不断上升。针对存在的问题,须积极调整市场中的商品房供给结构,并调整保障性住房建设,充实市场供给,以稳定房价。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是居民家庭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验证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产生何种影响,以重庆市的房价波动态势和居民消费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选取重庆市1999—2011年共52个季度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商品房价格上涨并没有产生预期的财富效应从而拉动消费,相反对居民消费起到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房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房价持续上扬,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不协调,不利于改善国计民生.房价持续上扬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旺盛;房地产投资热不断升温;商品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炒房“现象愈演愈烈.政府在抑制房价上涨方面能够也必须有所为.一是控制地价,从成本上降低房价;二是加大对土地使用的监管力度;三是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管理,杜绝不合格企业进入房地产市场;四是鼓励小户型、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与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五是发挥银行系统与税务系统的作用,严格信贷审批,加强税收征管,有效抑制房地产投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