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项针结合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项针结合腹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结果:治疗1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2.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项针结合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8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口服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7天为1疗程,4疗程后行疗效评定。结果:85例患者中,治愈42例,好转36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为91.76%。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济简便,疗效满意,是临床保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电项针配合TDP中药渗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项针配合TDP中药渗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50例,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电项针配合TDP中药渗透治疗,对照组夹脊电针配合TDP中药渗透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68.2%,对照组治愈率38.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第1疗程治愈例数构成比经统计学分析P<0.01,说明治疗组能明显减少治疗次数,缩短疗程。结论:采用电项针配合TDP中药渗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4.
高扬 《江苏中医药》2007,39(3):41-4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患者疗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当归四逆汤配合斜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扬声  阮经文 《新中医》2007,39(1):52-52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配合斜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45例患者。辨证服用当归四逆汤,并配合斜扳手法,21天为1疗程.共治1-2疗程,然后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行评估。结果:痊愈35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当归四逆汤配合斜扳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王魁  ;佟春媛 《河南中医》2014,(9):1719-1721
目的:观察夹脊温针、穴位注射配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配合药物治疗,治疗组用夹脊温针、穴位注射配合高压氧治疗,两组均以7次为1个疗程,休息1 d,继续下1个疗程,3个疗程后由专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9%,治疗组有效率为9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A、R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脊温针、穴位注射配合高压氧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推拿、针灸和中药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内服中药联合推拿手法进行综合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针推药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结论:推拿、针灸和药物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与对照组52例,分别予以中药辨证分型治疗和颈复康内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0.8%)。结论: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毫火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予毫火针治疗,穴取百会、风池、脑户、颈百劳等,快速刺入穴位,留针20 min.每日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显效88例,占73.3%;有效27例,占22.5%;无效5例,占4.2%,总有效率达95.8%.结论:毫火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四神聪为主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期间追踪观察8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的资料,比较经针刺激四神聪为主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6例,对照组仅用舒筋通督手法推拿口]36例,每天一次,疗程均为10天,2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参照张霆教授所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体征观察评分标准,通过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证候观察、体征观察及临床疗效,科学地评价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积分,治疗组由治疗前的17.637±4.193下降至治疗后的7.522土3.326,对照组由治疗前的18.037±4.193下降至治疗后的8.022±4.326,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有效率93.47%,对照组有效率94.44%,两组间在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四神聪为主穴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改善症状、降低复发率皆有明确疗效,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体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体针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9%和97.8%,对照组分别为27.3%和8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体针治疗,并能显著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57例,采用推拿治疗,每星期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3个月后进行疗效的随访。治疗期间,暂停其他可能影响推拿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结果:157例患者中,显效109例,好转26例,无效6例,失去随访16例,有效率86.6%。结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对全部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予以刃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经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标准判定,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朝医针灸治疗少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120例属于少阴人体质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用朝医太极针疗法治疗,10天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进行治疗前后测评,并采用《朝医学诊疗标准》(主编:金福男)制定的眩晕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8%.结论:朝医针灸治疗少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针刀疗法联合整脊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刀松解剥离联合药物注射配合推拿方法对92例颈椎病患者治疗,疗程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70例、好转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结论 针刀联合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高安全无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毫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毫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治疗,对照组予电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结论:毫刃针配合龙氏手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刃针结合经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以刃针治疗,对照组以常规针刺治疗。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治1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症状与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 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81. 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刃针结合经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与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刃针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药物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药物组采用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盐酸培他啶注射液。对两组病人疗程前后进行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对比分析,均在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2%,药物组为8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药物组,且治疗组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变化比治疗前明显改善,亦优于药物组。结论:刃针配合手法可明显改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引起的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推拿风池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斐  赵毅 《新中医》2005,37(10):67-67
目的:观察推拿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以风池穴部位为主推拿治疗。2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45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风池穴为主进行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丹参酮注射液30 mL加入5%GS 250 mL或0.9%NS 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针治疗,取穴以颈夹脊穴为主,疗程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65.8%和94.7%,对照组相应为34.3%和82.9%,两组比较,痊愈率(P<0.05)、总有效率(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质量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