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磷酸化p^38 MAPK表达的变化以及黄芪对其之影响。方法静脉注射LPS复制大鼠ALI模型。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ALI组和黄芪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检测肺组织磷酸化p^38 MAPK的表达,并观察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湿/干重比(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蛋白、血清TNF-α的变化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LPS诱导大鼠ALI时肺组织磷酸化p^38 MAPK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抑制大鼠肺组织磷酸化p^38MAPK表达,降低W/D、BALF白蛋白以及血清TNF-α含量,使下降的PaO2回升,减轻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结论ALI时肺组织p^38 MAPK磷酸化表达增加;黄芪注射液对内毒素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磷酸化p^38 MAP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复制的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大鼠肺组织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β(peroxisomeproliferationactivatedreceptorβ,PPARβ)表达的变化,探讨PPARβ在ALI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致伤1、2、4h组和8h组。用LPS(5mg/kg)静脉注射复制大鼠ALI模型,分别在LPS致伤后1、2、4、8h时活杀大鼠,测定各组肺组织湿/干重比(W/D)及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PPARβ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PPARβ的表达。结果LPS致伤后2、4、8h肺组织W/D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F=19.61,P<0.01);LPS致伤后1、2、4hPPARβmRNA表达分别较对照组显著升高(F=86.96,P<0.01);而LPS致伤后2、4、8h组PPARβ表达阳性细胞光密度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F=6.89,P<0.05)。结论PPARβ在ALI大鼠肺组织表达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艰  李圣青  戚好文  吴昌归  李焕章 《医学争鸣》2004,25(15):1353-1355
目的:观察磷酸化的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APK)在脂多糖(LPS)引起的大鼠急性肺损伤中在体原位的表达.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磷酸化的p38 MAPK在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气道和肺组织的表达,并同时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其表达的影响. 结果:对照组气道和肺组织无或偶见反应极弱的p38 MAPK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气道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 LPS致伤组p38 MAPK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主要分布于浸润的炎症细胞、气道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胸膜间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NAC治疗组气道和肺组织中阳性细胞数较LPS致伤组明显减少(P<0.01),Western-blot结果验证了上述结果. 结论:LPS诱发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磷酸化p38 MAPK在气道和肺组织内表达增加,p38 MAPK的激活见于肺组织内多数细胞,提示肺内炎性和非炎性细胞均有p38 MAPK信号分子的激活. NAC是有效的抗氧化剂,其对急性肺损伤的炎症抑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38 MAPK的激活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钟明媚  宣国平  李诗  王璠  张琳 《安徽医学》2015,36(9):1049-1053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在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时的表达及其机制。方法48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 mg/kg LPS组、5 mg/kg LPS组和10 mg/kg LPS组,每组12只。 LPS组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LPS复制ALI模型,对照组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留取肺组织标本,观察肺湿/干重( W/D)比值、HE染色光镜观察肺组织标本病理改变并进行肺损伤评分,各组ELISA法检测血浆中Ang-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中Ang-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LPS注射进入大鼠尾静脉6 h后,光镜下可见肺组织内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隔增宽,肺间质水肿和肺结构破坏等病理改变;LPS各组的肺损伤评分与W/D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PS不同剂量组血浆中Ang-2与VEGF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血浆中Ang-2的表达与VEGF、肺损伤评分呈正相关(r=0.826,P<0.05;r=0.775,P<0.05);LPS不同剂量组与Ang-2蛋白的表达水平呈现剂量效应关系(P<0.05)。结论 Ang-2参与大鼠ALI的发病过程,且Ang-2水平增高与ALI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ribbles同源蛋白3(TRB3)在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时的变化及其与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体内实验:复制LPS致ALI大鼠模型,分5 ml/kg生理盐水组和5 ml/kg LPS刺激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中TRB3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肺组织TRB3 mRNA表达.体外实验: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随机分为LPS量效组(0、2、4、10 μg/ml LPS分别孵育4 h)、LPS时效组(10 μg/ml LPS分别孵育0、4、8、12 h)和p38抑制剂(SB203580)干预组(分为正常对照组、10 μg/ml LPS组、10 μmol/L SB203580组、10 μmol/L SB203580+10 μg/ml LPS组).Western blot法检测TRB3蛋白、p-p38和 p38-MAPK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大鼠肺泡壁和腺上皮均表达TRB3;RT-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和大鼠PMVEC均表达TRB3 mRNA;与生理盐水组比较,LPS致ALI大鼠肺组织TRB3 mRNA表达显著增加(t=15.524,P<0.01),LPS刺激的大鼠PMVEC中TRB3 mRNA表达增加(t=7.549,P<0.01);Western blot法显示PMVEC表达TRB3蛋白的表达量随LPS浓度(0、2、4、10 μg/ml)增加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19,P<0.001);时效组TRB3蛋白表达量于4 h达高峰, 之后下降,8 h时仍高于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73,P<0.001).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0 μg/ml LPS组诱导大鼠PMVEC的p-p38、TRB3蛋白表达量增高(t=49.121、15.113,P<0.001);10 μmol/L SB203580+10 μg/ml LPS组与10 μg/ml LPS组比较,p-p38、TRB3蛋白表达量下降(t=7.040、11.900,P<0.05、0.001);10 μmol/L SB203580组对大鼠PMVEC表达p-p38及TRB3蛋白无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PS致ALI时TRB3表达增加,TRB3表达受p38-MAPK信号通路调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因子(TIMP-2)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LPS模型组,每组再分为4 h和8 h两个亚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检测血白细胞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肺组织NF-κB、MMP-2、TI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4 h和8 h时大鼠肺组织中的NF-κB、MMP-2蛋白染色阳性面积率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TIMP-2蛋白染色阳性面积率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出血及坏死。结论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NF-κB、MMP-2蛋白及其mRNA表达升高、TIMP-2蛋白及其mRNA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PPAR-γ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复制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模型中,观察PPARγ表达的改变,探讨PPAR-γ在AL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在LPS复制的大鼠Au模型中,观察动脉血气、肺湿/干(W/D)比值、肺组织病理,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PPAR-γ、TNF-α mRNA表达,用ELISA法检测TNF-α蛋白变化,并用免疫组化观察肺组织PPAR-γ的改变.结果 ALI大鼠,PaO2显著降低(P<0.05),肺W/D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显示肺组织受损;肺组织TNF-αmRNA显著升高(P<0.05),与此同时血浆TNF-α亦显著升高(P<0.05).正常大鼠肺组织可表达PPAR-γ,LPS致伤后肺组织PPAR-γ mRNA在1 h即开始下降,2 h降至谷底,并持续至实验结束.免疫组化显示致伤后1、2 h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从4 h显著降低并持续至8 h(P<0.05).结论 正常大鼠肺组织可表达PPAR-γ,LPS可引起ALI大鼠肺组织PPA-γ的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下降,这可能与ALI炎症持续和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痰热清对抗内毒素诱导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急性肺损伤治疗中痰热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股静脉注射LPS复制ALI动物模型,分别于损伤同时、损伤后30 min给痰热清、甲强龙比较疗效,并观察给药时间对其影响。观察病理形态和ALI生物学标志,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fas的表达。结果LPS 2 h组肺损伤指标(肺系数、肺泡灌洗液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蛋白含量和肺泡通透指数)、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显著改变。而痰热清组光镜结果显示,病变局限且程度较ALI组轻,渗出比ALI组明显减少,可见到较多肺泡扩张。免疫组化半定量结果显示应用痰热清后肺组织表达bcl-2呈阳性,而fas的表达减弱。结论痰热清能够有效阻抑内毒素导致的炎症反应,同时可以改善肺泡毛细血管血流灌注状态,影响肺组织表达bcl-2f、as,可能是其有效减轻肺损伤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油酸(OA)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中,血管活性肽中介素(Intermedin,IMD)及其受体系统--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L)与受体活性修饰蛋白(RAMPs) 在肺组织中含量的变化及其病理意义.方法:尾静脉注射OA(0.2 mL/kg)制备大鼠ALI模型为OA组,测定大鼠动脉血氧分压(PaO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MN);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肺组织匀浆IMD1-53含量; 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肺组织IMD,CL 和RAMP1,-2,-3 mRNA水平; 受体放射配体结合实验检测肺浆膜125I-IMD1-53受体结合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油酸组大鼠血浆及肺组织匀浆中IMD1-53含量分别下降20.8%和74.5%(均P<0.05);肺组织IMD,CL,RAMP1,RAMP2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降30%,38%,26%和37.9%(均P<0.01),肺组织中IMD与其受体系统mRNA变化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125I- IMD1-53受体最大结合位点增加.肺组织、血浆中IMD浓度与PaO2呈正相关,与BALF中%PMN呈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油酸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IMD1-53含量降低,IMD,CL 和RAMP1,-2,-3基因表达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提示IMD及其受体系统参与了OA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测LPS/CD14结合位点模拟肽(mimic peptides 12,MP12)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LPS组和LPS+ MP12组(n=10).另将40只Wistar大鼠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与LPS组和LPS+ MP12组相同的处理方法,用于观测死亡率.采用LPS静脉注射法复制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LPS+ MP12组在接受LPS注射后立即予MP12静脉注射.2h后抽取静脉血用于检测血浆内毒素浓度.于12 h抽取动脉血,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24h后处死各组大鼠,留取右下肺用于病理检查,右上肺匀浆检测TNF-α,留取左肺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分离肺泡巨噬细胞.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MP12对肺泡巨噬细胞与LPS结合的抑制作用.结果 LPS组及LPS+ MP12组的血浆内毒素浓度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而LPS组与LPS+ MP12组间血浆内毒素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LPS组及LPS+ MP12组PaO2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但LPS+ MP12组PaO2显著高于LPS组(P<0.01).LPS+ MP12组肺组织TNF-α浓度及病理学评分显著低于LPS组(P<0.01).LPS+ MP12组肺泡巨噬细胞与LPS的结合率显著低于LPS组(P<0.01).LPS+ MP12组的72 h死亡率显著低于LPS组(40% vs 75%,P<0.01).结论 LPS/CD14结合位点模拟肽(MP12)能通过阻断内毒素与肺泡巨噬细胞的结合,减轻内毒素导致的肺部炎症及病理损害,显著提高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的动脉血氧分压、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韩怀钦  梁锦屏  周娅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11):1006-1009,F0002
目的探讨内毒素(细菌脂多糖,LPS)肺损伤小鼠肺组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变化以及槐定碱对其影响。方法 60只BALB/c小鼠,除正常对照组、槐定碱对照组外,内毒素肺损伤模型组(LPS模型组)、槐定碱治疗高(12mg.kg-1)、中(6mg.kg-1)、低(3mg.kg-1)剂量组的BALB/c小鼠均尾静脉注射LPS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注射后30min再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槐定碱12、6、3mg.kg-1,各组均处理后6h取材,肉眼及光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组织中总p38、磷酸化p38的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含量。结果 LPS模型组肺脏病理改变明显加重,肺组织总P38和磷酸化p38的表达均增多和增强(P〈0.01);血清NO显著升高(P〈0.01);槐定碱三个剂量治疗组病理损伤均不同程度改善,总P38表达与L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磷酸化p38表达均显著小于模型组(P〈0.01),血清NO含量显著低于LPS模型组(P〈0.01)。结论 p38MAPK参与了内毒素肺损伤的发病过程,槐定碱的抗内毒素肺损伤机制可能与下调p38MAPK的表达,抑制NO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髓样分化蛋白2(MD-2)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LPS组和对照组,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分离肺泡巨噬细胞,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MD-2 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方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将MD-2 siRNA转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系NR8383,以终浓度1μg/mL的LPS刺激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测定细胞MD-2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方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水平。结果 LPS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和肺组织标本中MD-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在LPS刺激下,NR8383细胞MD-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水平升高(P0.01)。经MD-2 siRNA处理后,NR8383细胞在LPS刺激下MD-2mRNA和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增加(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水平未见明显升高(P0.05)。结论 MD-2在LPS所致ALI大鼠肺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沉默肺泡巨噬细胞MD-2基因可抑制LPS刺激引起的细胞因子分泌增加,提示MD-2在LPS所致大鼠ALI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复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 ury,ALI)模型,探究牛磺酸(taurine,Tau)对大鼠ALI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正常对照组、LPS组和LPS+Tau 干预组。腹腔注射 LPS(5 mg/kg)建立 ALI 模型,腹腔注射 Tau(5 mg/kg)干预,各组动物分别于注射后3、6、9 h 检测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的改变,蛋白印迹法检测 p-p38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LPS 组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肺组织中的 MDA 含量和 p-p38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 SOD 活性显著降低(P 〈0.01);LPS+Tau 干预组与 LPS 组比较,肺组织MDA含量(P〈0.01)及p-p38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05,P 〈0.01),而 SOD 活性明显升高(P〈0.01),且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显著减轻。结论:Tau对大鼠ALI时的肺脏起明显的保护作用,保护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防性给予桃叶珊瑚苷(aucubin,AU)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acute lung injury,ALI)的作用。方法:以成年雄性BABL/c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ALI组和AU处理组,每 组16只。气管注射LPS(5 mg/kg)复制ALI小鼠模型,AU处理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AU(10 mg/kg)。LPS注射6 h后处 死小鼠,采用HE染色检测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进行损伤评分;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 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的mRNA表达;收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 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 uid,BALF)进行细胞计数、检测BALF中的总蛋白量、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 活性以及TNF-α和IL-10的蛋白含量。结果:与ALI组小鼠相比,AU处理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损伤评分降 低,BALF总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目显著减少,LDH活性和总蛋白含量亦明显降低(均P<0.01)。同时,AU 可减少ALI小鼠肺内TNF-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IL-10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1)。结论:AU可减轻LPS诱导 的小鼠ALI。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p38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的变化以及黄芪注射液对其影响。方法 应用鸡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和反复超声雾化吸入刺激复制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黄芪干预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蛋白质印迹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IL-5含量和肺组织磷酸化p38MAPK表达的变化,并观察BALF中EOS计数以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哮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及BALF中IL-5含量和EOS计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黄芪干预组的上述改变较哮喘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组织磷酸化p38 MAPK表达水平与BALF中IL-5含量和EOS计数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73,0.65,P〈0.01)。结论 p38 MAPK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黄芪对哮喘的治疗作用可能部分与抑制磷酸化p38 MAP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改变中的作用。方法脂多糖(LPS)注射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在LPS致伤后不同时相点(有或无正丁酸钠SB干预时)获取肺组织及肺泡巨噬细胞(AM)。RT—PCR检测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应用鸡红细胞吞噬实验检测AM的吞噬功能,并对二者做平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致伤后6、12、24h时相点AM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明显降低;SB干预组AM吞噬功能于24h时相点出现较明显下降。与LPS组比较,6~12h时相点AM吞噬功能无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S致伤后6~24h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明显增高。正丁酸钠(SB)处理组动物肺组织于伤后6~12h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均显著抑制,与LP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与肺组织HMGB1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HMGB1高表达可能参与AM吞噬功能改变;AM吞噬功能减低可能是HMGB1参与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氢气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的肺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LPS
法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32只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250 g)随机分为4组(n=8):生理盐水组(SA组)、氢气吸入组(SH
组)、急性肺损伤组(LA组)和急性肺损伤+氢气吸入组(LH组),氢气治疗为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LPS后持续吸入混有低浓度
氢气(2%)的空气6 h,用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肺组织中p38 MAPK 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及血清中TNF-α的浓度。
结果氢气吸入可以使肺组织中的活化的p38 MAPK明显降低,同时降低其下游因子TNF-α在肺组织及血清中的浓度。结论
氢气吸入可下调肺组织及血清中TNF-α的表达,此作用可能与抑制肺组织中p38 MAPK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