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和充放电原理,介绍了锂离子的电化学模型、Rint模型、四阶动态模型、PNGV模型、GNL模型以及Thevinin电路模型,分析了各等效电路模型的优缺点,综合分析各种等效电路特点,确定了Thevinin等效电路模型作为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SOC估算的电池模型的分析方式。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面向CAE的简化模型误差评估与信息重用方法。首先对简化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评估,根据被抑制特征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生成最终简化模型。然后重用简化模型的分析信息,利用稀疏矩阵局部分解技术,完成对最终简化模型总刚度矩阵的分解。该方法可以评估简化模型的分析精度,生成满足分析精度的最终简化模型,实现对最终简化模型的快速分析。实例表明,简化模型的误差评估与信息重用方法提高了最终简化模型的分析精度和分析效率,可用于线性弹性结构的静力分析。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联机分析处理开发方法难以很好满足企业的决策需求,复杂性和高效性是OLAP系统开发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为此,在数据仓库系统统一集成建模框架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型驱动体系架构的联机分析处理开发方法。使用UML Profile和公共仓库元模型规范,建立了基于模型驱动体系架构的联机分析处理平台无关模型元模型和联机分析处理平台相关模型元模型,并采用查询/视图/转换规范的Relation语言建立了一套平台无关模型元模型到平台相关模型元模型的转换规则,在模型转换工具MediniQ VT和IBM的EMF框架下,实现了平台无关模型到平台相关模型的转换,通过自定义的从平台相关模型实例到结构化查询语言转换的Java类生成联机分析处理结构化查询语言代码,实现了模型驱动的联机分析处理软件开发过程。最后,通过某企业决策信息系统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传统RBAC模型研究,融合了上下文权限模型、P-RBAC门户环境下的模型优势,通过背景分析、模型设计概念提出、模型定义、模型关系分析和模型实例分析等环节,引入第三方控制约束,研究设计APCS环境下RBAC访问控制模型,提高了系统访问的安全性、实用性和易控性。  相似文献   

5.
在结构动力学分析中,复杂机械结构动态特性的数值仿真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了基于组合部件分析的高速列车转向架系统的数值模型修正,基于模型相关性分析和灵敏度分析的组件数值模型修正,验证了模型各个部件模型的可靠性和动力学响应的精确性。在有限元模型预修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待修正参数,进行后续的参数型有限元模型修正。  相似文献   

6.
偏心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微分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偏心渐开线齿轮传动设计的纯滚动模型、等转角模型和等分模型存在模型误差。依据偏心渐开线齿轮传动 的几何关系,建立了偏心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微分方程,提出了偏心渐开线齿轮传动设计的微分模型。分析了偏心 率与最大传动比的关系,对一些设计和分析参数进行了多项式拟合。运用拟合公式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分析和设 计,简化了设计和计算过程。微分模型没有模型误差,微分方程的求解存在舍入误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传统发动机外特性模型建立的条件和现有模型的不足,在只有发动机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及其对应转速等四大参数的情况下,引入最大功率点的附件损失系数,建立了基于四参数的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模型。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该计算模型与拟合模型及试验数据的偏差,运用Matlab程序分析了该理论模型的精确性和工程实用性,最后提出了该模型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8.
润滑油磨粒浓度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润滑油中磨损金属颗粒的浓度分析是润滑油分析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监测机械设备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几种用于预测润滑油磨损金属颗粒浓度值的模型,这些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并对上述几种模型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力学分析建立了仿水黾模型的承载力模型,分析了其取得最大水面承载力的临界条件。制作了4腿的仿水黾模型,并制备超疏水铜丝作为仿水黾模型的腿部。试验测量了仿水黾模型在水面的最大承载力,实测值与依据承载力模型计算值的误差率为9.3%。  相似文献   

10.
朱坤  纪爱敏 《机电工程》2012,(6):640-644
针对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CAD模型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存在网格划分质量差、计算时间长等问题,利用UG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并通过C++语言编程,实现了挖掘机工作装置模型的过程简化,提高了其有限元模型的分析精度和设计效率。首先,利用C++语言和二次开发函数UG/Open API编写的程序,将模型中不影响分析结果或对分析结果影响很小的细小特征进行删除;然后,通过程序自动提取工作装置模型的中位面;最后,利用连接、缝合操作对中位面模型进行了完善,使其有利于模型的网格划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各步骤对挖掘机的工作装置模型进行简化后,网格划分的质量和有限元分析的精度得到了改善,大大降低了在CAE软件中的分析时间,从而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1.
对某非对称的固定管板换热器,建立了基于MPC技术的简化模型。该模型由实体单元和壳单元组成,应用多点约束法(MPC)在不同单元连接处建立了约束方程。对某非对称换热器分别应用简化模型和全实体单元模型进行温度场及应力场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简化模型既减小了计算规模,同时具有很高的分析精度。通过对比两个模型的分析结果,验证了该简化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大型换热器的简化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机床设备选择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了绿色度评价的模糊评判模型,并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模型结合,应用于上述模型的求解,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总结和分析了听觉模型的发展历程以及研究听觉模型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听觉模型的工作原理。着重论述了听觉模型在语音识别方面的重要技术和成果,并根据机械振动信号与语音信号相似的特点,认为在机械信号分析方面,听觉模型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最后探讨了听觉模型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目前油泵产品开发中存在的症结,提出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产品设计开发集成框架和产品开发过程模型,并利用产品设计过程关系模型描述了油泵产品的整个开发过程,完成了以装配仿真、喷射性能仿真和可匹配性分析为主的产品设计。在产品开发过程关系模型中,分析了并行工程和关系模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把刀具看成由其主要部件组成的串联系统,通过对该系统的分析,分别建立了刀具结构的夹紧可靠度模型,刀具各组成部分的综合工作可靠度模型,并进而建立了刀具整体结构可靠度模型,对于该模型本文给出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6.
简单介绍了柔性机构及其性质,分析和研究了由拓扑优化得到的力和位移反向器的典型模型,发现在模型构件为刚体条件下,模型的几何增益和机械增益能达到极大即力和位移的输出效率最大。以桁架机构的位移反向器作为基本模型,分析得到有关模型的几何增益的优化目标函数,对目标函数进行了数值优化计算,得到模型的尺寸参数,用结构力学的方法对得到的机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相关分析指标—模态比例因子、置信因子以及模态保证因子矩阵进行结构动力修改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衡量有限元计算模型与试验模型相关关系的相关分析指标—计算模型和试验模型向量余弦因子矩阵。以某钢结构节点为研究对象,结合节点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在计算模型和试验模型向量余弦因子矩阵相关分析指标的基础上,对该节点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了结构动力修改。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模型和试验模型向量余弦因子矩阵能够较好地进行结构有限元动态分析模型的动力修改,进行结构动力修改后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度得到明显的改善,能更好地反映结构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EPN-GERTS研制过程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研制系统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GERTS模型和Petri网模型在流程仿真中的应用特点,提出了嵌入Petri网的GERTS研制过程仿真模型。该模型通过在GERTS模型中嵌入Petri资源控制网,解决了GERTS难以对具有较强资源依赖性的过程很好描述的缺陷,可用于复杂流程的仿真建模分析。最后,文章针对某型产品研制流程进行了建模。  相似文献   

19.
可靠性模型的建立对设备可靠性评估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复杂系统的设备故障数据体量大,故障分析过程复杂且工作量大,可靠性随机模型难以确定。为提升评估效率,快速确定可靠性模型,采用Bayes概率评估方法对设备的故障时间进行了模型检验,利用蒙特卡罗抽样,以及概率分布表达不确定性的贝叶斯推断框架的优势,构建了随机模型校验方法。依托Open BUGS软件工具,主要通过计算各模型的贝叶斯P值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IC)来检验出最佳的随机模型、求解模型并快速计算该设备的实时可靠度。通过应用实例分析了某系列设备延续性设备的随机模型特性,归类了延续性设备的随机模型和寿命分布参数取值范围,在后续的系列设备可靠性分析中可优先采用该随机模型,提高设备可靠性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干摩擦模型常用于水平振动输送机的动力学分析中,不同的摩擦模型会有不同的分析结果。针对干摩擦模型的选择问题,对三种经常在研究中使用的模型,即库伦模型、Stribeck模型和Lu Gre模型进行了定量的比较分析。建立了仿真和实验的单自由度自由振动模型,得到实验曲线和各摩擦模型仿真曲线,通过计算实验曲线和仿真曲线之间所夹面积和欧氏距离的方法,比较三种模型相对实验数据的贴合程度,结果表明,Lu Gre模型的贴合程度最好,为水平振动输送机动力学研究中选择Lu Gre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