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改性胶原蛋白复鞣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探讨了用铬-铝络合物改性铬革屑水解液及其产品在鞣制或复鞣中的应用。通过实验研究,选择适宜的水解铬革屑的方法和改性条件,发现改性产品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鞣制复鞣填充作用,可促进对铬的吸收,坯革丰满、柔软、有弹性,粒纹清晰细致;对染料吸收性好、着色均匀;并可提高成革的收缩温度,降低废液中的含铬量。  相似文献   

2.
对用铬革屑制备皮革复鞣填充剂的进展进行了综述。由铬革屑经酸法、碱法或酶法水解提取的水解胶原可改性制备成功能多样、性能优异的蛋白类复鞣填充剂,提胶后的铬渣可用于制备含铬鞣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废铬革屑还原铬鞣液的优越性,并用该技术制得了废铬革屑还原铬鞣液.应用结果表明,废铬革屑还原铬鞣液鞣制性能良好,产品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研究GMT-107鞣剂的使用性能,促进改性戊二醛在制革生产上推广使用,文本对GMT-107改性戊二醛鞣剂在铬革的复鞣中的应用作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GMT-107在铬鞣革复鞣中的应用和铬-GMT-107在铬鞣革复鞣中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制革工业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铬革屑。日益增长的资源、环境压力使得铬革屑的资源化利用成为皮革行业关注的热点,若铬革屑不能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不仅会造成大量胶原蛋白和铬资源的浪费,也会严重制约制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尝试开发一整套铬革屑资源化的工艺技术,系统研究了铬革屑经氢氧化钠水解、分离后所得产物的改性和应用,包括胶原多肽接枝改性制备蛋白填充复鞣剂、铬泥还原红矾制备铬鞣剂,实现铬革屑在制革中的循环利用,使铬革屑中的铬和胶原蚤白均能得到高值利用,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效益,真正实现铬革屑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系统考察了氢氧化钠水解铬革屑提取胶原多肽的规律,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高效率提取胶原多肽的水解条件,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水解产物产物的理化性质的测定,剖析了高效率分离铬和水解胶原的必要条件。结果表明,Na0H水解铬革屑提取胶原多肽的最佳条件为:预处理时间12h,氢氧化钠用量8%,水解时间4h,水解温度120℃,此条件下胶原提取率可达88.98%。试验发现,碱用量和水解温度是影响胶原提取率的最显著因素,分离体系的黏度则是高效率分离铬和水解胶原的重要参数。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用丙烯酸类单体(AA、AM、BA和AN)接枝改性从铬革屑中提取的胶原多肽,以期为胶原多肽接枝改性制备蛋白填充复鞣剂提供理论依据。茚三酮反应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实在胶原多肽与丙烯酸类单体之间有接枝共聚反应发生,丙烯酸类单体以共价键形式与胶原多肽主链结合,用DSC、TG和XRD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质。探讨了单体滴加方式和预乳化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接枝率和接枝效率随胶原浓度、单体总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胶原浓度为15%、单体总量/胶原为60%、保温反应1h,且丙烯酸类单体AA、AM、BA和AN质量比为5:1:1:1时丙烯酸类单体的接枝率可达48.64%。优选了GMCH系列蛋白填充复鞣剂综合应用性能最佳的产品,考察了GMCH产品的最佳应用条件,并与同类市售蛋白填料进行了应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胶原多肽接枝改性的蛋白填充复鞣剂性能优异,渗透填充能力强,与皮胶原纤维和铬的结合能力突出,使铬的吸收率可提高39.1%,部位差减小率可达13%,处理后的坯革粒面平整细致,革身柔软丰满,增厚明显,助染性能好,可显著地克服丙烯酸类阴离子复鞣剂的败色效应。GMCH-7是GMCH系列中应用性能最为突出的产品,当其在用量为3%、中和后染色加脂前加入时应用效果最佳,与同类蛋白填料RPF相比综合性能更为优异,尤在改善粒面性能、丰满性以及边腹部的选择性填充方面表现突出。考察了铬泥在酸性条件还原红矾的一般规律,对比了铬泥完全还原、铬泥部分还原再用硫代硫酸钠或葡萄糖还原所得铬鞣液的鞣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铬泥中的有机物与重铬酸钾的质量比为1.8:1,铬泥与重铬酸钾反应40min后,Cr(Ⅵ)能被完全还原。用铬泥还原红矾制备铬鞣液时,在铬泥与红矾反应25min后,用葡萄糖补充还原的鞣液的性能优于用硫代硫酸钠补充还原和完全用铬泥还原的鞣液。  相似文献   

6.
乙烯基类单体改性铬鞣革屑水解产物制备复鞣填充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制革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铬鞣革屑为原料 ,在不脱铬的情况下对铬鞣革屑进行水解 ;用乙烯基类单体对铬鞣革屑水解产物进行改性 ,制备皮革用复鞣填充剂 ;对改性产品以茚三酮法进行分析 ,对铬鞣革屑水解产物及其改性产品进行IR分析和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 :乙烯基类聚合物分子链以共价键在胶原蛋白水解产物的分子链 (即多肽链 )上发生了接枝 ;所制备的复鞣剂是一种含铬的蛋白复鞣填充剂 ,经其复鞣后的坯革 ,具有较好的伸长率和伸展高度  相似文献   

7.
第二部分 氢氧化钠水解铬革屑提取胶原多肽的研究 2.1引言 随着资源、环境等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铬革副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成为国内外制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铬革屑回收利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酸、碱、酶或氧化剂的作用,使铬鞣革退鞣来分离铬草中的铬和胶原蛋白。分离出的胶原蛋白可用作肥料、饲料,或制成蛋白填充剂、复鞣剂和涂饰剂,分离胶原蛋白后得到的铬泥则可用来配制铬鞣剂或纯化得到商业用铬。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从铬革屑中提取胶原产物制备助鞣剂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石灰处理铬革屑从中提取胶原产物,用乙醛酸对胶原产物进行改性,可得到一种强阴离子弱阳离子型可生物降解的铬鞣助剂.采用该助鞣剂在软化后处理裸皮,可进行无盐浸酸铬鞣,可使铬鞣废液中的铬降至0.130 gCr2O3/l,使革的收缩温度与丰满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铬革屑(CS)是制革工业中附带的一种固体残渣,本研究考察铬革屑(CS)中铬的浸析作用和潜在污染。通常铬革屑含有2.27%的铬.对CS应用热稳定方式实验铬固定。为达到该目的,首先我们研究液/固比率,接触时间,pH值和逐级提取对铬革屑中铬浸析作用的影响。可以确定的是由铬革屑附带的铬对环境是一种有毒材料。在250℃~500℃下对CS应用热稳定程序进行铬固定。CO2空气下当加热铬革屑温度达到350℃时,CS中的铬可以有效的稳定,对从稳定实验的得到的样品进行浸析实验,将其结果与铬革屑的样品对比。同时,通过样品的TCLP实验确定污染潜在性,铬革屑的排放情况以及它的稳定产物。当所有样品在350℃以上热稳定时测试液中的铬浓度低于USEPA常规限量值5毫克/升时.从铬革屑中浸出的铬浓度是USEPA常规限量值的3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鞣制角度研究低温等离子体(LTP)在皮革表面改性中的应用,利用氧气(O2)作为放电气体产生的低温等离子气体,对蓝湿革进行表面处理.用光学显微镜得到了经LTP处理前后革样表面不同的形貌特征;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革样表面氧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LTP处理过的蓝湿革,表面氧元素含量最高可达21.93%,高于未经处理的19.91%;铬复鞣后用XPS对复鞣后革样表面铬含量进行分析,革样表面的铬含量由未经LTP处理的5.39%增加到处理后的12.82%.结论说明:低温等离子体对蓝湿革表面的改性可增加表面含氧基团如羧基的含量,从而增加铬复鞣后革样表面铬的结合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