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药注射剂的出现,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相对于其他中药剂型具有药效快、疗效好、生物利用率高等特点。凡以通畅血脉、消除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其适用范围很广,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肛肠科、五官及皮肤科等临床各科。应用于临床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品种逐年增多,如:丹参及其复方注射剂、脉络宁注射剂、红花注射剂及其提取物、灯盏花素注射剂等,以上注射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2.
鱼爱和  杨丽甲 《药学实践杂志》2007,25(5):340-342,345
目的:讨论中药药物警戒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方法:对照世界药物警戒的先进作法,回顾性分析中药药物说明书、药物警戒表达及有关中药注射剂诸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目前中药制剂在药物警戒方面有较大差距。结论:今后需重视中药上市前评价,制药企业应是药物警戒的主力,中药药物警戒应是医务人员的职责。  相似文献   

3.
梁丽娟  赵奎君 《中国药房》2011,(43):4033-4035
目的:对中药药物警戒理论进行初步探讨,为中药药物警戒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整理药物警戒理论的起源、定义和发展,与我国传统药物警戒理论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对中药药物警戒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行探讨。结果:开展药物警戒工作除应对中药的种植、采集、加工炮制乃至生产、上市后进行监管外,还应对合理的临床应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尤其应加强对有毒中药的监控。结论:重视中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才能不断地完善中药药物警戒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30):4205-4208
目的:为中药制剂类基本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苏省盐城地区21家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中药制剂类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一级医院中药制剂类基本药物使用率较高,为66.82%,二、三级医院中药制剂类基本药物使用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4.64%、12.50%。各级医院中药制剂类基本药物销售金额排名前5位的均为中药注射剂,主要以活血化瘀、补益、清热解毒类为主。各级医院中药制剂类基本药物不合理用药以用法用量不当、溶剂选择不当、无适应证用药为主。结论:中药制剂类基本药物在盐城地区21家医院使用情况尚可,但对相关不合理用药问题仍需加强重视,以进一步促进临床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5.
席英达  田丽娟 《中国药房》2012,(15):1437-1438
目的:更好的理解与中药注射剂相关的技术性规范内容,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方法:对《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中药、天然药物药品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6个规范进行分析和解读。结果与结论:与中药注射剂相关的技术性规范对这一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中药药物经济学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了解国内中药药物经济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和优势。方法:检索2014—2018年的中药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采用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综合《中国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Drummond MF和Chiou CF等的药物经济学文献评价标准的12项评价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国内中药药物经济学研究存在着研究视角不明确、经费支持少、研究年限短、成本计算局限、结局可比性差等问题,同时也有研究结合实际、研究设计标准、注重敏感性分析、结局指标恰当等优势。结论:为了促进中药药物经济学评价的规范化发展,政府应制定法律明确需使用药物经济学评价,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和基金支持力度,有条件还应建立全面的数据分析体系。  相似文献   

7.
固体分散体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周全  张宁 《中国药房》2012,(15):1427-1429
目的:为固体分散体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借鉴。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固体分散体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固体分散体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后,有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或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将液体药物固体化、提高药物稳定性、掩味等作用。结论:固体分散体技术赋予了药物新的特性,使其产生多重效应。随着对固体分散体技术的长期深入研究,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将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关于药物警戒的表述,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及<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中有关药物警戒项目对我院中药注射荆说明书中关于药物警戒的表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28份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4项标注良好,标注率89.3%~100%,其他项目缺项较多.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中药物警戒的表述存在内容简单、项目不全的情况,需要规范及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现状,为规范完善说明书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现有的60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为研究对象,根据《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的格式项目及内容要求对说明书内容进行了分析判断.结果:部分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内容缺失、描述不规范现象严重.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应不断完善和提高,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运用药物经济学理论指导中药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促进中药的合理应用。方法:阐述药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中药合理应用的实际意义,并就如何运用药物经济学理论指导中药合理应用提出措施。结果与结论:将药物经济学理论运用到中药合理应用中是非常必要且切实可行的,其对促进中药合理应用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1990年~1999年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49  
王倩  张艳丛  解丽君 《中国药房》2000,11(5):226-228
目的 :对我国10年来 (1990年~1999年 )85种医药刊物中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1176例 (1291例次 )中药诱发ADRs报道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 ,分析讨论诱发药物、症状表现、严重程度以及造成中药ADRs的原因。结果 :男女病例数为1∶1 15 ;诱发ADRs的药物涉及138个品种 ,其中以雷公藤片、双黄连注射液 (粉针 )和茵栀黄注射液为最 ,占27 96 % ;A类反应375例次 ,其中心血管系统损害比例最大 (19 73 % ) ;B类反应916例次 ,其中皮肤粘膜损害比例最大 (41 16 % ) ;造成重度损害者373例次 (28 89 % )。结论 :应加强有关中药安全用药知识的普及 ,规范临床合理应用中药及其制剂 ,实施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控制、监测  相似文献   

12.
李卫敏  车晓平  李洋 《中国药房》2008,19(6):475-476
目的:探讨医院中药制剂在中医药工作中的作用,为医院中药制剂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中药制剂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医院中药制剂研发、配制、使用在中医药发展链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结果与结论:医院中药制剂的研究和配制不仅弥补了产业化生产的不足,还在传统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中药国际化营销环境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康锦江  王恕 《中国药房》2002,13(6):326-327
目的 :分析加入WTO后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所面临的市场营销环境。方法 :应用态势分析方法和市场区格理论并结合我国中药营销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中药国际市场潜力巨大 ,中药企业应重视国际市场调研 ,制定详尽的市场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4.
许保海  翟胜利 《中国药房》2009,(15):1121-1123
目的:区别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不同,探讨中药的发展方向。方法:比较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在理论基础、研究内容、治病原理和鉴别中药质量方面的不同,阐明生药学与传统中药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结果:目前中药学被生药学理论束缚,传统中药学有逐渐被西药学理论为基础的生药学所取代的趋势。结论:中药的发展方向需要反思和探讨,现代中药研究应按照中药本身的自然规律去研究,避免按西药开发的模式研究开发中药,而违背中医药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药调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剂型改革的意义、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了阐述。结合中药临床研究现状,提出了中药临床研究中亟待加强和深化研究的问题。针对中药质量低的问题,提出重视中药质控和质控研究的意见。为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中药师走向临床与中医师携手合作。籍此阐明,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药质量和药疗水平,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中药占国际市场份额的测算及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虞忠  卞鹰  胡元佳  王一涛 《中国药房》2006,17(5):328-330
目的明确我国中药占国际市场的实际份额。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对中药、植物药、汉方药和天然药物等概念进行界定;探究历来引用的我国中药占国际市场份额3%的来历,并就与中药出口相关的各种数据指标及概念进行辨析,对实际份额进行测算。结果与结论我国中药出口额占全球天然药物贸易额的7%,占全球天然药物销售额的3.2%,而我国中药贸易额占全球天然药物贸易额的9.4%。中药、植物药、汉方药及一些传统药物均属天然药物范畴,统计国际市场份额应以天然药物为准。  相似文献   

17.
谭蓉  郑志昌  李卫东 《中国药房》2009,(18):1438-1440
目的:提高中西药品联合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归纳中药或中药化学成分对肠道细胞色素P450酶3A4(CYP3A4)及P-糖蛋白(P-gp)的抑制或诱导作用而改变口服底物药物生物利用度参数的机制,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说明。结果:五味子、当归、吴茱萸次碱、银杏内酯A等对CYP3A4有抑制或诱导作用;黄芩、贯叶连翘、柚皮素、金丝桃素等对P-gp有抑制或诱导作用。中药及中药化学成分作用肠道CYP3A4、P-gp对底物药物生物利用度参数的改变作用,可影响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论:临床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中西药联合使用中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才能促进用药合理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高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郭胜民  范晓雯 《中国药房》2000,11(6):241-244
目的:提高中药制剂水平及中药质量。方法:本文论述了多种高新技术及现代方法在中药制剂生产中的应用。结果和结论:高新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生产对提高中药质量及推动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报告的回顾性分析,加深对中药制剂ADR的认识,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对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1月收集的273例中药制剂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中药制剂ADR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其中1~10岁儿童段发生ADR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涉及ADR的药品剂型以注射剂居首位,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中药注射剂双黄连(冻干)引发的ADR最多;严重的ADR有11例。结论:中药制剂ADR不容忽视,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慎重选择静脉滴注给药治疗,降低临床使用风险,从而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实施GAP的背景、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论述了我国实施中药材GAP的背景、现状、问题及对策。目前我国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缺乏严密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科学检测手段;(2)生产经营分散,效益低,可控性差;(3)中药材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超标;(4)产供销脱产,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监控力度不够。作者提出了应采取的几点措施:(1)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制定严格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建立科学的检测方法;(2)开发道地药材,创名牌产品;(3)建立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使中药材 资料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