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与肝细胞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双股环状DNA病毒,包括S/preS、C/preC、P和X4个编码基因.X基因是HBV四个开放读码框中最小的一个,其编码的HBx蛋白分子量为17kDa,由154个氨基酸组成.HBV持续感染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密切相关,HBV-DNA可能以片断性整合的方式存在于肝癌细胞染色体上,其中以HBV X基因的整合为主[1].转基因小鼠实验证明X基因的转入可使小鼠产生肝癌[2].HBV编码的x蛋白(HBx)在HCC的发生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HBx对相关基因转录的反式激活作用,对肝细胞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端粒酶活性的影响,HBx对肝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及针对HBx基因的基因治疗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乙肝病毒与肝癌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乙肝患者中HBV如何引起肝细胞的癌性变化,其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过去十年中,在这个领域开展了很多研究,研究结果认为,HBV DNA与宿主细胞基因的整合、病毒基因的表达、HBx的转录激活作用、病毒基因序列的变化,甚至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都可能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发生中发挥作用[1,2]。1HBV感染与HCC发生的流行病学研究几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除了极少例外,慢性HBV感染区与HCC发生区有极大的相似之处[1,3],在低HBV感染的区域HCC的发病率也比较低[4,5]。还有另外一个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 (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 a,HCC;以下也简称肝癌 )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1 ] 。在我国 ,约 80 %的 HCC合并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 )感染 ,HBV被认为 HBV相关性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但是 ,HBV与肝癌发生的分子机理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 ,人们发现 HBV基因中编码 1 7k D的多功能蛋白命名为 x蛋白 ,也称 HBx Ag,为病毒基因组转录所必需 ;其对 HCC的多种生物学活性 ,可能影响 HCC形成和发展的多个环节 ,被认为与慢性 HBV感染者发展为肝癌密切相关 [2 ] 。本文就 HBx与肝癌国内外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持续的HBV慢性感染还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中HBV X基因编码的X蛋白作为一种多功能蛋白,不仅在HBV的复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通过其反式激活作用激活、调节细胞内的信号通路以及使抑癌基因失活等作用共同来诱导HCC。因此,近年来针对(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在HBV复制和致HCC中的作用机制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HBx的细胞定位,调节HBV复制,反式激活作用,影响细胞凋亡,诱导HCC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5.
补体激活导致肾组织免疫损伤是肾脏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而肾脏固有细胞可表达一系列补体调节蛋白对其激活进行限制。肾脏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靶脏器之一,其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尤易被感染。病毒感染与宿主细胞应答间的关系极为复杂,HBV-DNA与宿主DNA整合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排,编码HBx、LHBs和MHBs^1等反式激活因子,进而活化多种转录因子和原癌基因启动子,参与感染后的炎性反应。以往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可检测到HBV—DNA,并且大多为整合型。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整合状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与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各片段的整合情况。方法:采用PCR与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HCC与LC各35例肝组织标本DNA中是否存在HBV基因的整合。结果:HCC组中HBV DNA阳性率为94%(33/35), 其中X片段阳性率为92%(32/35);HBV DNA整合率为69%(24/35),其中X片段整合率为69%(24/35),LC组中HBV DNA阳性率为94%(33/35),其中X片段阳性率为84%(29/35);HBV DNA整合率为60%(21/35),其中X片段整合率为40%(14/35)。两组在X片段整合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BV基因的整合在肝硬化与肝癌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HBV基因的整合是癌变的早期事件。HBV基因中的X片段的整合与HCC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myc基因扩增、p16基因变异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整合与肝细胞癌(HCC)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差异聚合酶链反应(d-PCR)分析C-myc基因扩增,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单链构象多态(SSCP)分析p16基因变异,用PCR法检测整合型HBV-DNA。结论 (1)HCC组外周血、癌和癌旁肝组织中C-myc基因扩增阳性率分别为48%(14/29)、45%(13/29)和52%(15/29),3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x^2=0.0008,P>0.05,自由度ν=2),但明显高于肝硬化(LC)组外周血和LC组织阳性率[0(0/12)和8%(1/12),P均小于0.05]。(2)29例癌组织中有3例p16基因纯合性缺失,未发现点突变。(3)正常肝、肝硬化和肝癌组织中整合型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4/5(2/14)、67%(8/12)和97%(28/29),3者间差异有显著意义(x^2=29.4345,P<0.01)。结论(1)HCC的发生与C-myc基因扩增密切相关;(2)HCC中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发生频率为10%;(3)HBV-DNA整合与HCC的发生密切相关;(4)对外周血的检测能反映肝细胞(C-myc基因扩增和HBV-DNA整合情况。  相似文献   

8.
HBV感染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HBV DNA是HBV复制活动最直接和可靠的标志,可以反映病变活动程度及不同临床演变过程。本文采用免疫荧光定量PCR检测1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HBV DNA含量,综合分析其与HBV血清学标志物的关系,并比较HCC肝炎活动期与静止期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及与血清甲胎蛋白(AFP)的关系,为HCC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基因的改变,尤其原癌基因的激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原癌基因通过促使细胞中某些增殖或抗凋亡等蛋白的过量表达使细胞向恶性转化[1],对原癌基因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肿瘤特殊生物学行为产生的机制,并为将来可能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Gankyrin是Higashitsuji于2000年通过比较肝癌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cDNA而新发现的癌基因,之后其翻译产物Gankryin蛋白陆续发现在肝癌、胰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2-4],并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提示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现对其基因产物Gankryin蛋白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区,发病人数居首位,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占据第二位.它是一种容易侵袭转移的恶性肿瘤,临床就诊者多属中晚期病人,手术切除率低.未经治疗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极低,大约0~14%[1],即使早期切除,术后5年复发率也在60%以上,小肝癌仍达40% ~ 50%[2].其主要发病原因是肝炎病毒(HBV、HCV)感染,黄曲霉毒素、过量酒精摄入及遗传性肝硬化也可导致肝癌发生,但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过去认为环境因素作用导致遗传学改变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但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肝癌发生过程中,只有少数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近年来,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兴起为解答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miRNA调控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肝细胞肝癌(HCC)染色体上的整合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收集40例HBsAg阳性HCC患者围手术期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病理学资料,并进行随访.以40例HCC组织的DNA为模板,HBVX基因上游序列和人类基因组Alu重复序列为引物,应用巢式PCR原理,扩增出HBV X基因及其侧翼的人基因组DNA片段.PCR产物割胶回收后以ABI公司3700XL测序仪进行全自动测序.所获结果经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 BLAST及Mapviwer检索确认HBV整合在染色体上的精确位置.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分析HBV DNA整合对HCC患者的影响.结果 40份HCC组织中,18例存在HBV整合现象,整合的标本中15例正向插入宿主基因,7例反向插入宿主基因,其中4例既有正向插入,又有反向插入,有2例标本有两个HBV整合位点.从病毒基因分析,整合可发生于X基因的任意长度,且均以截短方式插入宿主细胞DNA.另有22份标本未检测到有整合.HBV整合与HCC患者在性别、年龄、AFP、癌栓及复发等方面无关(P>0.05);而与HBV DNA、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HBV在HCC细胞染色体上的整合呈不均衡分布.HBV整合与HCC患者HBV DNA、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目前国内外对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亚型和肝细胞癌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进行展望。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HBx、HBV基因亚型和肝细胞癌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 HBx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迁徙以及转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HBV基因亚型与肝细胞癌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结论 HBx和HBV基因亚型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分子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必将推动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诊治工作,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为个体化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反向聚合酶链反应(inver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IPCR)法检测肝细胞癌(HCC)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整合.方法提取手术切除石蜡包埋人肝癌组织中DNA,根据IPCR原理,选用HBV DR1区无酶切位点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通过连接反应形成环化DNA分子,以此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已知序列的旁侧序列.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PCR扩增产物片段.结果 19例HCC标本中有14例检出整合型HBV DNA,2例同时存在游离型HBV DNA.结论 IPCR可以准确测定肝细胞中HBV DNA的整合.该方法为研究HBV DNA在肝细胞中的整合机制提供一简单、快速、经济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经典Wnt信号通路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HCC)是世界第5大肿瘤,死亡率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如p53信号通路、Rb信号通路、经典Wnt信号通路等[2]。Wnt基因家族编码蛋白的异常表达可引起经典Wnt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导致核心因子β-catenin稳态并定位于核内,激活下游靶基因的转录,与肿瘤发生有关。了解该通路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见肝癌细胞株中整合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序列和整合位点。方法分别将来源于HBV感染者的肝癌细胞株(MHCC97H、MHCC97L、MHCCLM3和PLC/PRF/5),稳定转染HBV的肝癌细胞株(Hep G2.2.15、Hep AD38和DE19),和无HBV感染者来源的肝癌细胞株(Hep G2、Hu H-7)培养72 h,检测培养上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 Ag)及HBV DNA滴度。采用HBV-Alu-PCR方法,扩增肝癌细胞株中整合的HBV基因X/C/S片段及其侧翼的人基因组DNA片段,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确定HBV整合在人类染色体的精确位置,并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其上下游基因。结果 MHCC97H、MHCC97L和MHCCLM3未检出HBs Ag和HBe Ag,但HBV DNA滴度为2.00×105~4.00×105 IU/ml;Hep G2.2.15、Hep AD38、DE19和PLC/PRF/5 HBs Ag阳性,且HBV DNA滴度5.00×105 IU/ml,其中Hep G2.2.15、Hep AD38 HBe Ag阳性;Hep G2、Hu H-7 HBs Ag、HBe Ag和HBV DNA均低于检测下限。除Hep G2和Hu H-7未检测到整合外,其余细胞株中可检测到1个或多个整合的不同HBV亚基因组片段:Hep G2.2.15检测到5个HBx和HBc整合片段,Hep AD38和PLC/PRF/5各检测到2个HBx整合片段,DE19检测到一个HBc整合片段。3个MHCC97的衍生细胞株:MHCC97L(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MHCC97H(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和MHCCLM3(MHCC97H肺转移肝癌细胞)检测到完全相同的HBc片段整合在16q13上IRX3和IRX5基因之间的非编码区。此外,各细胞株HBV整合位点上下游的基因主要包括肿瘤相关基因,核糖体蛋白编码基因和钙信号相关基因。结论 HBV感染者来源和稳定转染HBV的肝癌细胞株存在HBV整合;HBV基因X/C片段比S片段有更高的整合频率;同一个克隆来源的肝癌细胞株的HBV整合位点稳定,提示HBV整合分析可能对肝细胞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癌细胞克隆来源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及肝硬化(LV)患者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X基因基本核心启动子区(BCP)常见变异位点A1762T/G1764A进行检测分析,以探讨HBVX基因A1762T/G1764A变异与H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67例患者(包括37例HCC,35例非HCC患者)肝组织中HBV X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HCC组患者A1762T/G1764A突变率为85.7%(30/35),非HCC组患者(包括CHB及LV)A1762T/G1764A突变率为40.6%(13/32),HCC组双突变率明显高于非HCC组(P〈0.001)。结论:HBVA1762T/G1764A突变在HC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突变型p53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变型p53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温增庆吴孟超陈汉钱光相许多研究表明,癌的发生与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有关,抑癌基因中p53基因研究比较清楚。p53基因失活方式主要是突变,突变后的p53基因则失去了抑癌功能,现其产物p53蛋白可用免疫...  相似文献   

18.
肝外胆管癌组织中HBx mRNA的原位检测和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Qu ZL  Zou SQ  Wei GH  Sun ZC  Wu XZ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88-91
目的 检测肝外胆管癌和癌旁胆管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mRNA的表达,了解HBV感染与胆管癌发生间的关系,明确HBx蛋白和基因在胆管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酶切质粒凝胶回收HBx基因片段,地高辛标记HBx D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胆管癌及癌旁胆管石蜡标本中HBx mRNA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71例肝外胆管癌组织中HBx mRNA表达阳性率为61%(43/71);而39例癌旁胆管组织中的HBx mRNA表达阳性率仅为18%(7/39),且阳性信号全部见于伴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胆管上皮细胞内。统计分析显示胆管癌组织中HBx mRNA表达和分布与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但HBx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肝外胆管癌组织中可以检测到HBx mRNA表达,HBV感染及其基因整合在胆管癌发生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癌与乙肝病毒基因整合和p16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整合与p16的关系及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35例肝癌、癌旁组织及31例肝硬化组织中HBV DNA及其整合情况,以Southern blot证实;逆转录-聚合酶链式(RT-PCR)检测组织中p16 mRNA。结果:有HBV DNA整合的肝癌、癌旁及肝硬化组织中X基因整合分别为100.0%、81.8%及68.4%,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16 mRNA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1.4%、31.4%、22.6%,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BV DNA整合与p16基因表达改变有相关性,两 者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Pokemon与p53在肝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的过程,其中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在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Pokemon(POK erythroid ontogenic fac-tor)基因于2005年被确定为原癌基因,Pokemon蛋白在致癌转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并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1,2].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研究Pokemon和突变型p53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