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定心藤75%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5种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得到5种萃取物,分别测定黄酮含量,并通过还原能力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4种测定方法,对各萃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提取物对Fe3+均有一定的还原能力,乙酸乙酯萃取物还原效果最为明显;定心藤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萃取物抗氧化能力最强,DPPH·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0.28mg/m L,羟自由基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0.41mg/m L,在0.2mg/m L浓度下,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42.88%,而其黄酮含量最高,达到609.96mg/g,这也许与它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有关。说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较好的开发天然抗氧化剂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厚朴叶抗氧化活性成分,测定厚朴叶90%乙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正丁醇、乙酸乙酯、甲醇萃取物和萃余相浓缩物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总还原力,并与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6-di-tert-butyl-4-methylphenol,BHT)、抗环血酸(VC)的抗氧化活性比较;同时测定厚朴叶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中的总酚含量。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酚含量最高,为(178.56±11.32)mg GAE/g,其含量高于正丁醇萃取物和90%乙醇提取物。厚朴叶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接近VC,显著高于BHT,其EC50为(86.27±0.02)μg/mL;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接近VC和BHT;对Fe3+还原力较BHT低,但显著高于正丁醇萃取物。厚朴叶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性与总酚含量呈显著相关性。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定性检测抗氧化活性,其结果与3种抗氧化测定方法的结果一致。综上,厚朴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用于进一步分离抗氧化活性物质,具有发展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地评价火棘果粗分体系抗氧化活性,同时探究抗氧化能力与总多酚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75%乙醇冷浸提取火棘果,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分为四个不同极性部位,然后测定了各部位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且测定了总还原力、FRAP值和总多酚含量,同时考察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火棘果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水、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提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石油醚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弱;各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含量呈现较好的相关关系。其中,水部位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IC50值分别为(0.76±0.03)mg/m L和(1.71±0.10)mg/m L;乙酸乙酯部位FRAP值最大,为(382.20±4.72)μmol Fe2+/g干样;正丁醇部位总酚含量最高,为(2763±3.91)mg GAE/100g干样。  相似文献   

4.
玻璃海鞘不同极性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DPPH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及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从而探求玻璃海鞘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玻璃海鞘不同极性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均低于VC的抗氧化能力。用IC50衡量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正丁醇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为(1218.03±4.79)mg/L,其次是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最弱;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最强,为(2325.17±3.80)mg/L,石油醚萃取物次之,正丁醇萃取物最弱;在一定浓度下,总抗氧化能力从强到弱排列顺序依次为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金花葵花黄酮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考察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金花葵花乙醇提取物进行液-液萃取,得到金花葵花黄酮样品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萃取物。测定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研究各萃取物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和抗油脂氧化能力,分析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关系。结果:金花葵花黄酮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顺序均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乙醇提取物石油醚相水相。在0.20~1.00 mg/mL的萃取物质量浓度范围内,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抗氧化活性相应增大。质量浓度在1.00 mg/mL时,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相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接近于V_C。各萃取物中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现较好相关关系(p0.05)。结论:金花葵花黄酮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萃取物可作为分离活性成分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用95%乙醇浸泡提取传统药食两用植物牛蒡叶,并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浸提液进行萃取。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O2-.清除法及.OH清除法测定各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以VC、VE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为对照物。结果表明:牛蒡叶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E2)和正丁醇萃取物(E3)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且活性强于TBHQ,利用标准曲线法对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绿原酸含量的测定,发现绿原酸含量分别达44.34mg/g和35.48mg/g。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辣木叶醇提物不同极性部位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方法: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辣木叶醇提物,得到不同极性部位并测定各部位总黄酮含量;以Vc为阳性对照,比较辣木叶醇提物及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溶性部位对DPPH·、ABTS~+·、O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还原能力大小。结果:辣木叶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达到(326.19±2.35)mg/g;辣木叶醇提物及不同极性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活性顺序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醇提物水溶性部位石油醚部位,其中,当乙酸乙酯部位浓度为0.10 mg/mL时,对DPPH·、ABTS~+·、·OH的清除率达到(94.31±2.31)%、(98.43±2.27)%、(74.69±2.17)%,其相应的IC_(50)值为0.011、0.006、0.378 mg/mL。结论:辣木叶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且抗氧化活性最强,为辣木叶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无瓣海桑果实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无瓣海桑果实采用95%乙醇浸提后经减压浓缩得到乙醇提取物,然后依次采用乙酸乙酯、正丁醇等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并收集剩余液体得到乙酸乙酯相萃取物、正丁醇相萃取物、水相残留物。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的抗氧化活性测试体系中,无瓣海桑果实乙醇提物及不同极性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乙醇提取物在DPPH自由基清除和还原能力测定中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在4种测定体系中均表现出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且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1.69μg·m L-1)明显强于阳性对照VE(IC50=6.06μg·m L-1),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力(IC50=0.35 mg·m L-1)与阳性对照VC(IC50=0.30 mg·m L-1)相近。  相似文献   

9.
使用有机溶剂并采用液-液萃取法按极性大小对山楂叶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分别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以及水相4个不同的极性组分,测定了各组分提取物的多酚和黄酮的含量,并探讨了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山楂叶提取物各极性组分中多酚和黄酮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正丁醇相乙酸乙酯相水相石油醚相。其中正丁醇相的总还原力最好,其IC50为0.31±0.004 mg·m L-1;水相表现出最好的Fe2+螯合能力,其IC50为0.04±0.003 mg·m L-1;而乙酸乙酯相对DPPH自由基、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最好,其IC50分别为0.09±0.001 mg·m L-1和0.01±0.006 mg·m L-1。山楂叶提取物各极性组分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但是抗氧化效果因反应体系的不同而不同,试验结果为山楂叶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超氧阴离子清除法、还原力测定法和螯合力测定法六种抗氧化模型对藏茜草95%乙醇提取物以及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同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水提部位外,藏茜草其它4个极性部位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相关。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也最强,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别为(232.03±1.74)mg芦丁当量/g提取物和(173.53±1.75)mg没食子酸当量/g提取物,其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0.06±0.01、0.17±0.01、(0.24±0.02)mg/m L和(1.75±0.23)μg/m L,对金属离子螯合力的EC50为(0.11±0.01)mg/m L。藏茜草的乙酸乙酯极性部位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是天然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从清除DPPH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和亚硝酸盐(NO2-)四个方面,研究红毛七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毛七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对DPPH.、O2-.、.OH、NO2-均具有清除能力,其中乙醇提取物、正丁醇与乙酸乙酯中等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较强,而极性较小的石油醚部位和极性较大的水部位抗氧化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2.
采用液液萃取法对冬凌草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4个不同极性部位。采用超氧阴离子、羟基与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还原力实验评价了冬凌草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清除3种自由基的能力显著高于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萃取部位(P0.01);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结果与Vc相当,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弱于Vc;还原力的大小顺序为Vc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GC-MS分析显示,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研究为冬凌草资源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香椿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香椿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香椿叶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5个不同极性部位,考察其总抗氧化力(TAC)及对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DPPH自由基(DPPH·)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清除效果,比较香椿叶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作用.结果香椿叶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呈显著剂量效应关系;其抗氧化效果因反应体系的不同而不同,且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的TAC较氯仿相强,石油醚相和水相的TAC较小,乙酸乙酯相对·OH、O2·-及DPPH·的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效果均好于L-抗坏血酸.结论香椿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的抗氧化作用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应对其进一步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食用酒精浸泡提取传统食药两用植物牛蒡根成分,并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进行萃取,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超氧自由基清除法以及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同时与抗坏血酸(Vc)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等进行了对比,通过标准曲线法对抗氧化活性强的部位进行了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传统食药两用植物牛蒡根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尤其是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活性强于TBHQ,几乎与Vc相当,其黄酮含量达29%,食药两用植物牛蒡根有望成为抗衰老、抗氧化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豆腐柴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用甲醇提取豆腐柴减压浓缩后得豆腐柴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包括水相的五个不同极性部位,测定各极性部位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比较各极性部位清除DPPH、ABTS、FRAP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豆腐柴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中乙酸乙酯相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总酚含量(635.935±6.529)mg GAE·g~(-1),总黄酮含量(953.018±21.774)mg QE·g~(-1)),各极性部位均提示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自由基清除力在一定范围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乙酸乙酯相与石油醚相、水相的抗氧化能力差异性较大(p0.01)。结论:豆腐柴提取物各极性部位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能与总酚、总黄酮含量有关,乙酸乙酯相抗氧化活性强于VC,可重点对该极性部位进一步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6.
以乙酸乙酯和水饱和正丁醇为萃取溶剂,对八角内生真菌BJEF13的发酵液进行连续萃取,获取不同极性萃取物。对发酵原液(BR)、乙酸乙酯萃取物(EE)、正丁醇萃取物(BE)以及水残余物(WE)的总抗氧化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以及总黄酮、总酚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呈量效关系。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顺序为:EEBEBRWE。EE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清除DPPH、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38、73、50μg/m L。BR、EE、BE和WE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5.65%、30.21%、11.59%和1.54%,总酚含量分别为20.43%、55.01%、60.82%和10.71%,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大小与抗氧化活性顺序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7.
甘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甘草四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黄酮和总酚含量;通过还原能力测定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两种方法,对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极性越大溶剂萃取所得提取物总酚和黄酮含量越高。萃取溶剂极性对甘草各提取物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有较大影响,极性较小正己烷对应提取物还原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对较弱,而另三种极性较大有机溶剂对应提取物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相对较强;且甘草总酚、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间存在较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玫瑰茄提取物多酚含量与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玫瑰茄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玫瑰茄40%乙醇提取物(粗提物),得到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然后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粗提物以及各萃取物的多酚含量,同时应用DPPH法、试剂盒法、ABTS法分别测定粗提物和各萃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Fe3+能力以及ABTS自由基抑制能力。DPPH法、试剂盒法、ABTS法测定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结果为粗提物>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氯仿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玫瑰茄提取物具有较高的多酚含量和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玫瑰茄提取物的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金线莲不同器官及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PPH和ABTS+法比较金线莲黄酮和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将金线莲不同器官乙醇提取物经石油醚(PEE)、乙酸乙酯(EAE)和正丁醇(NBE)依次萃取。结果显示,不同器官的同一萃取层中,黄酮和多酚含量为叶全草茎根状茎及根。同一器官不同萃取层中,黄酮含量为EAEPEENBEWE,多酚含量为NBEEAEWEPEE。其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高于其它器官,根状茎及根的清除能力最弱。正丁醇层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石油醚层的清除力最弱,抗氧化能力为NBEEAEWEPEE。金线莲中的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甲醇回流提取、梯度萃取得到正己烷萃取物、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5个不同极性部分,以多酚含量、还原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抑制微生物生长为评价指标,研究其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能力。结果表明:柳叶腊梅叶多酚量较为丰富,乙酸乙酯萃取物含量最多,为(309.5±4.81)mg/g。柳叶腊梅叶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还原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甲醇、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1.24,1.11,0.61,0.48,0.98,1.36 mg/mL。柳叶腊梅叶萃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二氯甲烷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显著,其对4种受试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为2 mg/mL。故柳叶腊梅叶萃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抑菌特性,为进一步分离提取活性化合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