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确定最优的制造与再制造策略,对混合系统进行了研究。在该系统中,因再制造能力不足,返回的旧产品仅有一部分用于再制造,其余的被处置。用于再制造的旧产品构成了可翻新品库存。顾客需求恒定且由服务性产品库存来满足,该库存由制造新品与再制造品组成。顾客允许延迟交货,但企业的最大缺货量受其服务水平制约。在两类策略下分别构建了库存决策模型,即一次制造准备和至少一次再制造准备策略与至少一次制造准备和一次再制造准备策略,并利用消元思想和差分函数对模型求解,得到了最优的制造与再制造批量等求解公式。结果表明,能找到最优的制造与再制造策略,并存在一个最优的服务水平控制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市场上可能存在的新产品、再制造产品以及翻新产品的异质需求环境,分析了不同市场情形的形成条件及产品的需求函数。针对一个由原始设备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建立了四种生产模式下考虑零售商从事产品翻新的差异定价模型,得到了相应的最优定价策略,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三种产品需求同时存在的市场情形下,比较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分别从事产品翻新时的最优策略,并分析了制造商选择零售商从事产品翻新的条件。研究表明,在零售商从事产品翻新时,再制造产品和翻新产品会对新产品产生市场"挤兑效应",同时伴随有"利润侵占"现象;零售商利润与闭环供应链系统总利润在同时生产三种产品时达到最高。与制造商从事产品翻新相比,零售商从事产品翻新有利于零售商而不利于制造商,但闭环供应链系统总利润相对较高;在一定条件下,制造商会考虑选择零售商从事产品翻新,以求得系统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市场上可能存在的新产品、再制造产品和翻新产品的异质需求环境,分析了不同市场情形的形成条件及需求函数,探讨了一阶段静态和两阶段动态的差异定价策略。在一阶段静态决策中建立了不同生产模式下的差异定价模型,得到了相应的最优定价策略,并分析了再制造与翻新产品对新产品的挤兑效应。研究表明,当制造商同时生产三种产品时,再制造产品会对新产品和翻新产品产生市场挤兑,同时能够维持产品市场的稳定并促进利润的增加;翻新产品不会出现对新产品产生市场挤兑,与再制造产品产生相互挤兑的现象,同时还促进了产品市场的增长和利润的增加。这种市场挤兑效应来源于再制造产品和翻新产品的成本节约与价值折扣。在两阶段动态决策中,再制造和翻新在对第二阶段的新产品形成挤兑的同时还能促进市场份额的增长,并给第一阶段的新产品带来增长效应,增长程度受回收率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周期盘点库存系统的最优策略,假定制造与再制造的准备次数未知,且计划期的开始对没有用于再制造的旧产品进行处置,把旧产品的处置成本和制造与再制造的变动成本引入目标函数中,构建了有限计划期间更加普遍的总成本模型。利用转换期与制造和再制造周期长度的关系,建立了关于转换期的集合。对于不同的转换期,推导出了相应的最小总成本函数。随后给出一个确定最优策略的简单算法,得到了四种不同条件的最优策略。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相关结论尤其是算法的应用,得到了相应的最优策略和最优总成本。  相似文献   

5.
针对消费者市场除了新产品需求外,还可能存在再制造产品和翻新产品需求的异质需求环境,分析了不同市场情形的形成条件和需求函数。针对一个由第三方回收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组成的三级闭环供应链系统,建立了不同生产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差异定价模型,得到了相应的最优定价策略,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制造商生产再制造产品或翻新产品,会产生市场的挤兑效应,但不存在利润侵占现象;整个供应链系统及其各个成员,在制造商选择同时生产三种产品时可以获得最高的利润,而选择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时的单位平均利润则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企业同时在线上线下自主推行以旧换新业务的策略与决策问题,从双销售渠道的结构出发,构建基于消费者净效用的制造商自主以旧换新策略模型,利用博弈论探讨其不同策略行为的占优情况及相应的供应链决策,并讨论各因素对策略、渠道决策等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商一定条件下才适宜在双渠道上实行以旧换新策略,且策略行为受市场结构、旧产品折旧程度等影响;在某些情况下,零售商的期望策略与制造商的最优策略冲突,跟随决策亦需依情况而定;老客户网络渠道接受度的提高使得部分老客户从传统渠道转移到网络渠道,但对新客户的影响则相反;仅当旧产品折旧度高于某阈值时,制造商才能获益于市场中老客户占比的增大。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研究产品模块化设计水平与再制造系统参与人行为决策的关系,在分析模块化水平对新产品研发费用和再制造成本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制造商的再制造模式和第三方再制造商的再制造模式的两周期决策模型,得到两模型下的最优产品设计策略和生产决策,研究了模块化水平对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的制造/再制造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块化水平对制造商或再制造商进入再制造的边界条件没有影响;制造商再制造模式下的最优产品模块化水平总是高于再制造商的再制造模式;当废旧品资源不受限时,模块化水平越高,再制造率越高,再制造的环保效应越显著;当废旧品资源受限时,模块化水平对再制造生产决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产品绿色度水平,促进废旧产品循环再造,考虑企业自主推行以旧换新策略,基于制造商实施产品绿色化设计战略,构建了无以旧换新、制造商自主以旧换新、零售商自主以旧换新3种二级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了3种模型下制造商产品绿色度水平、产品市场零售价格、旧产品返利价格的最优决策。通过数值仿真,对3种模型下产品价格、产品需求和企业利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讨论了老顾客市场占比率、旧产品折旧度对企业最优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产品价格在零售商以旧换新策略下最高,产品需求在制造商以旧换新策略下最高;制造商利润在制造商以旧换新策略下最大;零售商最大利润依赖于产品绿色度水平、老顾客市场占比率和旧产品折旧度,当它们分别低于某阈值时,零售商利润在制造商以旧换新策略下最大,当它们分别高于该阈值时,零售商利润在零售商以旧换新策略下最大。  相似文献   

9.
不同交货策略下装配式供应链协同供货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制造商完全承担提前期压缩费用的交货策略1和制造商与供应商共同承担提前期压缩费用的交货策略2进行描述和分析后,建立不同交货策略下基于两供应商—单制造商的装配式供应链协同供货模型。根据策略1分析基于两供应商—单制造商的装配式供应链stackelberg对策优化模型,给出各自最优决策及相应求解算法;根据策略2建立基于两供应商—单制造商的装配式供应链联合库存模型,给出求解最优决策的算法。分析策略2优于策略1下的可控提前期费用分担系数,并给出分担系数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改进期望效用理论的不对称Nash协商协调策略。通过数例对两种策略进行比较分析并确定有效的费用分担系数。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企业打折促销更易引发消费者购买前的后悔感知问题,研究价格折扣刺激下的消费者后悔预期对供应链的影响.定量描述了原价产品和折扣产品的需求函数,构建并求解了供应链中无领导、制造商领导和零售商领导3种权力结构下的博弈模型,采用理论比较和数值仿真分析了后悔敏感系数、消费者异质性与供应链成员企业定价决策的关系.研究发现,受价格折扣下的后悔预期影响,产品的价格随后悔敏感系数与消费者异质性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且制造商领导结构下的价格最高;当后悔敏感系数与消费者异质性较低时,供应链成员企业采用撇脂定价策略,当后悔敏感系数与消费者异质性较高时,供应链成员企业采用渗透定价策略;在价格折扣的刺激下,针对高后悔型消费者,制造商采用承诺式广告策略,零售商采用声望定价策略,针对高偏好差异型产品,制造商采用差异化定制策略,零售商采用差别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机械工程师》2007,(2):2-3
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再创新高;德国科德宝不断扩大中国市场业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质量流量测量的连续式定量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雷克塞尔 《衡器》2002,31(1):35-41
本文论述质量流量测量的测量与定量系统的工作原理。详细研究松散物料用的科氏流量计、Smart-Flow测量计、定量转子秤、差动定量秤、似连续式振动定量装置和皮带秤。阐述这些系统的测量原理。最后的比较会为读者提供设计帮助。  相似文献   

13.
陈瑞 《一重技术》2010,(5):70-72
管路的点件包装是一个涉及到设计、工艺、生产、包装等多方面,多环节的大问题,它的存在由来已久,作为管线产品的制造分厂,通过上下协调,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取得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先进数字化精密量具量仪是数字化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数字化测量技术已成为先进数字化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先进数字化测量仪器已成为先进数字化制造业的核心组件。  相似文献   

15.
信息隐藏这门新兴的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密码学技术,信息隐藏的意义就是将密文信息秘密地隐藏于另一非机密的文件内容中.本文利用混沌学的己有成果,在总结现代密码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信息隐藏技术的理论和各种方法,提出了基于混沌的信息隐藏算法.基于混沌的音频信息隐藏算法是把密文音频经过混沌加密后,将其双声道嵌入到载体音频的双声道中,其抗攻击能力和隐藏能力很强,提取的密文音频质量良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析了应用于中密度纤维板热压机液压系统中的大通径、快慢速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及其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7.
制造企业生产计划调度与控制集成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生产系统中,生产计划、调度与控制是分开进行的,生产信息的反馈周期长,生产调度缺乏必要的现场信息。通过分析生产系统的功能模型和信息模型,结合我国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生产管理系统的层式模块化结构。按照这种结构,构建企业的集成化生产管理系统,将会实现生产计划的实时调度以及生产过程的实时控制。实例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结合某钢厂宽厚板轧机精整区3号翻板机的实际情况,通过Inventor11软件对曲柄摇杆式翻板机机构设计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完成翻板机的机构设计。  相似文献   

19.
第12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11)已经成功落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家厂商参展,在120000m^2的展览面积上,竞相展示了各自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参观展览的观众也十分踊跃。商贸洽谈和信息交流都很活跃,展会规模、参展商数量及展品技术水平之高,均创历届CIMT展之最,显然CIMT2011展览会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