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枢胆碱能M_1受体在应激条件下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CSR)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非应激组(n=12)和应激组(n=12),后者接受不可逃避的足底电击,每日2次,每次持续2h。应激1周的SD大鼠,经筛选、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求得ISP-MAP、ISP-增益(Gain)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观察侧脑室微量注射选择性胆碱能M_1受体拮抗剂哌仑西平(PRZ)对CSR的影响。结果侧脑室注射PRZ(1.0 mmol/L,5μl)导致应激大鼠ISP-MAP关系曲线后半程明显下移(P〈0.05),ISP-Gain关系曲线中部明显上移(P〈0.05),反射参数中饱和压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值减少(P〈0.05),而反射最大Gain加大(P〈0.05);侧脑室注射相同剂量、容积的PRZ对非应激大鼠CSR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影响(P〉0.05);侧脑室注射PRZ不能使应激的CSR水平恢复到非应激水平(P〈0.05)。结论中枢胆碱能M_1受体参与应激对CSR功能抑制性重调定;除此之外,应激调节中尚有其他神经机制因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α受体是否影响中枢外源性组胺(HA)对颈动脉窦反射(CSR)的重调定。方法 孤离麻醉大鼠的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观察侧脑室注射(icv)HA以及预先外周静脉注射(iv)α受体拮抗剂酚妥拉明(PHEN)对CSR的影响。结果 (1)icvHA(100mg)导致ISP-MAP关系曲线显著上移,反射参数中阈压(TP),饱和压(SP)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ISPGmax)增大,MAP反射变动范围(MAPrange)及反射最大增益(Gmax)减小。(2)预先ivα受体拮抗剂PHEN(20μg/100g体重),明显进一步加强HA的上述效应。(3)单独iv相同剂量的PHEN对CSR无明显影响。结论 侧脑室给HA使CSR产生快速重调定,反射敏感性下降,外周α受体作用可减弱icvHA对CSR的抑制性重调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蓝斑H1受体在应激对颈动脉窦反射(CSR)抑制中的作用。方法应激1周的SD大鼠,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反射特征参数,观察蓝斑注射选择性H1受体拮抗剂氯苯吡胺(CHL)对应激条件下CSR的影响。结果蓝斑内注射CHL(0.5μg/μl)导致应激大鼠ISP-MAP关系曲线显著下移,反射参数中阈压、饱和压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值均减小,而MAP变动范围与反射最大增益加大,这些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蓝斑注射相同剂量的CHL对非应激大鼠的CSR无明显影响(P〉0.05);蓝斑内注射CHL不能使应激的CSR水平完全恢复到非应激给药后水平。结论蓝斑H1受体参与应激对CSR的抑制作用;除此之外,应激效应中尚有其他因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蓝斑(LC)Hz受体是否参与调制中枢外源性组胺(HA)对颈动脉窦反射(CSR)的抑制.方法 麻醉后孤离 SD 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观察脑室注射(icv)HA以及预先在 LC 微量注射选择性 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CIM)对CSR的影响.结果 icv HA (100 ng)导致 ISP-MAP 关系曲线明显上移(P<0.05),反射参数中阈压、饱和压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值增大(P<0.05),而MAP反射变动范围及反射最大增益减小(P<0.05);预先向LC内微量注射CIM(1.5μg/μl),可明显减弱HA的上述效应;单独向LC内注射相同剂量的 CIM 对 CSR 无明显影响(P<05).结论 脑室给 HA 使 CSR 产生快速重调定,反射敏感性下降;LC 的 H2 受体作用可增强 icv HA 对 CSR 的抑制性重调定,下丘脑 -LC 的 HA 能下行通路可能是中枢 HA 调节 CSR 的下行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蓝斑(LC)H1受体是否参与调制中枢外源性组胺(HA)对颈动脉窦反射(CBR)的重调定。方法 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观察脑室注射(icv)HA以及预先在LC微量注射选择性H。受体拈抗剂氯苯吡胺(CHL)对CBR的影响。结果 icv HA(100ng)导致ISP-MAP关系曲线明显上移(P〈0.05),反射参数中阈压、饱和压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值增大(P〈0.05),MAP反射变动范围及反射最大增益减小(P〈0.05);预先向LC内微量注射CHL(0.5μg/μl),可明显减弱HA的上述效应;单独向LC内注射相同剂量的CHL对CBR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脑室给HA使CBR产生快速重调定,反射敏感性下降;LC的H1受体作用参与icvHA对CBR的抑制性重调定,下丘脑-LC的HA能通路可能是中枢HA调节CBR的下行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外周α1受体是否参与调制中枢外源性组胺(HA)对颈动脉窦反射(CBR)的抑制.方法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根据所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观察脑室注射(icv)HA及预先外周静脉注射(iv)选择性α1受体拮抗剂酚苄明(PBZ)对CBR的影响.结果icv HA(60 μmol/L,5μl)导致ISP-MAP关系曲线明显上移,反射参数中阈压、饱和压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值增大(P<0.05),MAP反射变动范围及反射最大增益减小(P<0.05);预先iv PBZ(3 μmol/L,15 μl/100 g体重),明显进一步加强HA的上述效应;单独iv相同剂量的PBZ对CBR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脑室给HA使CBR产生快速重调定,反射敏感性下降;外周α1受体作用可减弱icvHA对CBR的抑制性重调定.  相似文献   

7.
蓝斑H2受体参与应激对大鼠颈动脉窦反射的重调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蓝斑H_2受体是否影响应激对颈动脉窦反射(CSR)的重调定。方法应激1周的SD大鼠,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观察蓝斑注射选择性H_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CIM)对CSR的影响。结果蓝斑内注射CIM(1.5μg/μ1)导致应激大鼠ISP-MAP关系曲线后半程明显下移(P<0.05),反射参数中阈压、饱和压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值均减少(P<0.05);蓝斑注射相同剂量的CIM对非应激大鼠的CSR无明显影响(P>0.05)蓝斑内注射CIM不能使应激的CSR水平恢复到非应激给药后水平。结论蓝斑H_2受体参与应激对CSR的重调定;除此之外,应激作用中尚有其他因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α1和α2受体是否参与应激性高血压对颈动脉窦反射(CSR)的重调定。方法应激一周的雄性SD大鼠,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方程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特征参数,观察外周静脉注射(iv.)选择性α1或α2受体拮抗剂酚苄明(PBZ)或育亨宾(YOH)对应激性CSR的影响。结果iv.PBZ(2.5μmol/L,0.15μl/g)导致应激大鼠ISP-MAP关系曲线显著下移(P<0.05),反射参数中阈压、饱和压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值减小(P<0.05),而最大增益加大(P<0.05);iv.YOH(5μmol/L,0.15μl/g)对应激性高血压所致ISP-MAP关系曲线及其反射参数效应的影响,与iv.PBZ后的相类似,但YOH的作用不如PBZ的明显(P<0.05);iv.相应剂量的PBZ或YOH对非应激大鼠的CSR无明显影响(P>0.05);iv.PBZ或YOH均不能使应激的CSR水平恢复到相应的非应激给药后水平。结论外周α1、α2受体参与应激性高血压对CSR的抑制性重调定;外周α1受体在这种重调定的机制中可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此外,应激性高血压对CSR的作用中尚有其他因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糖尿病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CSR)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和糖尿病组(D组),每组根据药物浓度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NN、DN组),低浓度异丙酚组(NL、DL组)和高浓度异丙酚组(NH、DH组),分别用K—H液、含50umol/L异丙酚的K—H液和含100umol/L异丙酚的K—H液隔离灌流大鼠颈动脉窦区,同步记录窦内压(ISP)和动脉血压(MAP)的变化,绘制ISP—MAP关系曲线并测大鼠CSR机能参数。结果异丙酚致大鼠ISP-MAP关系曲线向右上方移位,血压反射性下降值和最大斜率减小;阈压、饱和压、平衡压增大,D组较N组变化更加明显。结论异丙酚能够抑制大鼠的CSR,同等浓度异丙酚对糖尿病组CSR的抑制作用大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在麻醉兔,研究了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减压反射中的相互作用。电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引起平均动脉压(MAP)下降,下降程度在一定范围有赖于刺激频率。当颈动脉窦被隔离和主动脉神经切断后,随着颈动脉窦内压逐渐升高,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引起的减压反应不断减弱。在45至135mmHg之间的7个颈动脉窦内压(ISP)水平,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并画出刺激前和刺激时的ISP-MAP关系曲  相似文献   

11.
压力感受性反射引起夹闭家兔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升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夹闭家兔一侧颈总动脉后引起动脉血压升高的众多原因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动脉插管法记录动脉血压,观察破坏或麻醉颈动脉窦等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结果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明显升高(P〈0.01),而夹闭一侧股动脉后动脉血压仅轻度升高(P〈0.05);破坏或麻醉颈动脉窦可显著削弱夹闭一侧颈总动脉的升压效应(P〈0.01);破坏双侧颈动脉窦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与同时夹闭单侧颈总动脉及股动脉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是引起夹闭家兔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外周阻力增大所起作用不大,脑缺血反应不参与该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开环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CSR)的反射规律和反射特性参数的定量方法。方法;在Wistar大鼠麻醉下孤离颈动脉窦,用多道仪同步记录平均动态压和窦内压;分别应用四参数型和五参数型logistic函数拟合实验数据;基于数学推导提出了反射特征参数如阀压、饱和压的确定方法。结果;随着窦内压的递增或递减,动脉血压遵循不对称S形变化规律;与四参数型lo-gistic函数相比,五参数型函数拟合显著减少拟合方差;与过去有关文献所采用的对阈压和饮和压的确定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所得值比较接近于实验观察值。结论:CSR开环反射具有不对称S形特性,反射参数的定量分析方法应作重新确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4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非控制性降压组(Ⅰ组)和控制性降压组(Ⅱ组),两组麻醉诱导相同。Ⅰ组 麻醉维持为芬太尼、丙泊酚,不施行控制性降压。Ⅱ组麻醉维持为雷米芬太尼[(0.1~0.2)μg/(kg·min )]、吸入1%-3%七氟醚,维持MAP在50-70mmHg。记录手术开始前即刻(T0)、手术10min(T1)、手术30min( T2)、手术结束后10min(T3)的MAP和HR,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尿量及术后并 发症。结果 与T0比较,Ⅱ组T1、T2时HR减慢(P〈0.05)、MAP显著下降(P〈0.01),T3时回升,T1、T2时Ⅱ 组较Ⅰ组HR减慢(P〈0.05),MAP显著下降(P〈0.01)。Ⅱ组比Ⅰ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苏 醒时间缩短(P〈0.01)。结论 雷米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快速平稳,复压 迅速,可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结构和脉压差、血脂、血糖、血尿酸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百胜DU8型彩色超声诊断仪,5~12MHz探头,将368例患者按颈动脉硬化程度分为内膜中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分别测定其与对照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血尿酸、脉压差,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脂、血糖、血尿酸、脉压差的关系。【结果】斑块形成组和管腔狭窄组血脂、血糖、血尿酸、脉压差显著高于内膜中膜增厚组和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血尿酸、脉压差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血尿酸、脉压差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检测患者血脂、血糖、血尿酸、脉压差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评价病变程度,对疾病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高血压分级、血浆Hcy水平、脉压及斑块稳定性分组。结果不同高血压分级组血浆Hcy、IMT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Hcy组血浆Hcy、IMT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Hcy组(P〈0.05),高脉压组血浆Hcy、IMT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脉压组(P〈0.05)。血浆Hcy与高血压分级呈正相关(P〈0.05)。血浆Hcy与IMT及24hPP均呈直线正相关(P〈0.05),IMT与24hPP呈直线正相关(P〈0.05)。血浆Hcy是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独立危险因素(P〈0.05)。不稳定斑块组高Hcy率及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Hcy升高与颈动脉IMT增厚、斑块形成及稳定性密切相关,高24hPP的高血压患者血浆Hcy升高及颈动脉斑块形成风险大。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用菲利浦7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双侧颈动脉进行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分成A组(颈动脉IMT1.0mm及无颈动脉斑块)及B组(颈动脉IMT≥1.0mm和/或颈动脉斑块),记录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测定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结果两组年龄、收缩压、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0.052,P0.05)、收缩压(B=0.029,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1.771,P0.01)、血尿酸(B=0.006,P0.05)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邬云斌  符斌  肖继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83-1484,1490
目的:观察异氟醚用于鼻内窥镜术患者控制性降压时的疗效,探讨异氟醚控制性降压的机理。方法:选择20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手术初期用硝酸甘油1μg.kg-1.min-1,逐渐加快输注速率,控制平均动脉压(MAP)55~65mmHg,当心率>100次/min时,静注艾司洛尔,使心率控制在90次/min以下,随后逐渐升高吸入异氟醚浓度到1.5%~2.0%,降低硝酸甘油的输注速率,直至停用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测定麻醉前、停用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10、30min及呼气末异氟醚不同浓度时压力感受反射敏感性(BRS)。结果:当呼气末异氟醚浓度达到1.5%后(30±15)min停用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随着异氟醚呼气末浓度的增加,BRS逐渐降低,不同时间点间B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异氟醚达到一定麻醉深度或抑制BRS,用于鼻内窥镜术控制性降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靶控输注(TCI)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开始以血浆靶浓度(Cp)为4~5 mg.L-1TCI丙泊酚,逐渐增加至6~7 mg.L-1,当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减至4~5 mg.L-1;观察组在TCI丙泊酚前缓慢静脉推注(超过5 min)右美托咪啶0.5μg.kg-1。记录术前(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扩宫时(T3)、吸宫时(T4)和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值;记录丙泊酚的总用量、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并观察术中患者体动反应、呼吸抑制及术后宫缩痛情况。结果观察组T2、T3、T4时的HR较T1时明显减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T4时的MAP、SpO2均较T1时显著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T2、T3时对照组的MAP、SpO2明显低于观察组,T2、T3、T4时对照组的HR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丙泊酚总用量比对照组减少,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抑制、术后宫缩痛及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0.5μg.kg-1复合TCI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