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验证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基因转染对庆大霉素致豚鼠耳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ABR反应阈均不超过40dB SPL的120只健康花色豚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4只: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人工外淋巴液对照组(经左耳注入人工外淋巴液);Ⅲ组:人工外淋巴液实验组(经左耳注入人工外淋巴液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Ⅳ组:空质粒转染组(经左耳注入空质粒pEGFP-C1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Ⅴ组:NGB基因转染组(经左耳注入pEGFP-NGB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庆大霉素均经后腿肌肉注射120mg.kg-1.d-1,共给药14天。停止给药后喂养14天,各组均行ABR检测,耳蜗基底膜铺片、免疫组化观察各组豚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形态学及NG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给药后Ⅰ组ABR反应阈平均为37.22dB SPL(左耳)和36.94dB SPL(右耳),Ⅱ组阈值平均为37.22dB SPL(左耳)和37.50dB SPL(右耳),Ⅲ组阈值平均为119.44dB SPL(左耳)和122.22dB SPL(右耳);Ⅳ组阈值平均为119.72dB SPL(左耳)和120.83dB SPL(右耳);Ⅴ组阈值平均为83.89dB SPL(左耳)和100.56dB SPL(右耳)。Ⅴ组ABR反应阈较Ⅰ组和Ⅱ组显著升高(P<0.05),较Ⅲ组和Ⅳ组显著降低(P<0.05)。Ⅴ组中手术耳ABR反应阈较非手术耳降低(P<0.05)。耳蜗基底膜铺片示Ⅰ组和Ⅱ组内外毛细胞排列整齐,无缺失,Ⅲ组和Ⅳ组内外毛细胞极少量残存,其中ABR阈值大于135dB SPL的豚鼠耳蜗毛细胞几乎消失殆尽,Ⅴ组毛细胞部分缺失,且主要是外毛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Ⅴ组耳蜗毛细胞NGB蛋白表达量较其余各组均显著增高(P<0.05),其余各组几乎均未见明显阳性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验证了阳离子脂质体介导NGB基因转染对庆大霉素致豚鼠耳毒性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是否可以保护耳蜗毛细胞免受庆大霉素引起的耳毒性损害。方法 10只听力正常豚鼠被用于本实验。向每只动物右耳的圆窗龛放置小块明胶海绵(0.3mm3)并注入10μl丁酸钠(100mg/ml)溶液,左耳圆窗龛内置放的明胶海绵则注入10μl人工外淋巴液作为对照。手术后第三天开始按照每公斤体重200mg的剂量每天一次性对豚鼠肌肉注射庆大霉素,连续用药5天。在停药后第3天检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常规制备全耳蜗基底膜铺片结合鬼笔环肽染色,对全耳蜗毛细胞进行计数并制备全耳蜗毛细胞图。结果圆窗龛置放丁酸钠溶液组的听性脑干诱发电位阈值比圆窗龛置放外淋巴液组低,两组资料相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圆窗龛置放丁酸钠溶液组的耳蜗毛细胞缺失程度比圆窗龛置放外淋巴液组轻。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对庆大霉素导致的豚鼠耳聋和耳蜗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水杨酸钠经中耳局部灌注给药对庆大霉素耳毒性的防护作用。方法 24只健康杂色豚鼠均接受圆窗置管术,然后随机分成3组:Ⅰ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为庆大霉素组,腹腔注射庆大霉素,经听泡灌注生理盐水;Ⅲ组为庆大霉素加水杨酸钠组,腹腔注射庆大霉素,经听泡灌注水杨酸钠。观察各组给药前后听性脑干反应阈的变化和给药后4周毛细胞损失情况。结果 听泡置管术后ABR反应阈无明显改变;给药后2周和4周,庆大霉素组ABR反应阈较庆大霉素加水杨酸组显著增高(P〈0.01),对照组ABR反应阈无显著变化。耳蜗铺片、毛细胞计数显示庆大霉素组外毛细胞严重缺失,以底回最明显,庆大霉素加水杨酸钠组外毛细胞损失较庆大霉素组轻(P〈0.05)。对照组无明显外毛细胞缺失。结论 水杨酸钠经中耳局部给药途径可减轻庆大霉素所致听功能损害和毛细胞缺失,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庆大霉素的耳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庆大霉素鼓室内注射,通过听觉电生理研究及电镜观察,研究豚鼠中耳局部应用庆大霉素的耳蜗毒性作用,以及刺五加有无对抗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方法:选择健康豚鼠44只,随机分成3组:庆大霉素组、庆大霉素和刺五加组、生理盐水组。分别检测3组豚鼠ABR。鼓室内注射每天1次,连续7天:第1、2组注射3%庆大霉素,第3组注射生理盐水。第2组同时腹腔注射刺五加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14天。2周后检测3组ABR反应阈。处死,制备标本行电镜观察。结果:第1组ABR反应阈于给药前、后分别为20.63±6.55dbSpl、69.69±18.02dbSpl;第2组分别为18.75±5dbSpl、40.33±16.53dbSpl;第3组分别为19.17±4.69dbSPI、23.75±8.53dbSpl。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给药前3组ABR反应阈差异(F=0.5,P>0.05)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前、后3组ABR反应阈差异(F=24.31,P<0.01)有统计学意义。给药前、后各组ABR反应阈之差(配对t检验),第1和第2组有统计学意义,第3组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前、后3组ABR反应阈之差两两比较(scheffe检验),第1组和第2组、第1组和第3组、第2组和第3组均有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第1组,可见corti器外毛细胞纤毛稀疏、脱落及破坏,内毛细胞基本正常;第2组可见外行细胞纤毛倒伏、变形及模糊,内毛细胞正常;第3组可见耳蜗内、外行细胞均正常。透射电镜第1组可见corti器毛细胞核染色质固缩、凝聚,线粒体嵴断裂,空泡样变性;第2组毛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模糊,部分断裂;第3组毛细胞正常。结论:豚鼠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可以导致耳蜗corti器毛细胞破坏,ABR反应阈显著提高,具有明显的耳蜗毒性。联合应用中药刺五加组的豚鼠也出现了耳蜗corti器毛细胞破坏,ABR反应阈提高,但比单独应用庆大霉素组程度轻,表明刺五加具有对抗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提示临床应禁用庆大霉素溶液滴耳,并可采用中药刺五加治疗药物性耳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庆大霉素致大鼠耳损伤及修复过程中听力变化及Notch2/hes1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成熟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4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3 ml·kg-1·d-1 腹腔注射,连继10天,庆大霉素组给予Gen 120 mg·kg-1·d-1腹腔注射,连继10天,DAPT组给予DAPT 5 mg·kg-1·d-1腹腔注射,连用5天后停用2天,再用3天,同时腹腔注射Gen 120 mg·kg-1·d-1,连继10天.各组注射前及注射后1、14、28天进行ABR检测后处死动物,应用免疫印迹蛋白、实时定量PCR观察大鼠Notch2/hes1信号通路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注射前后ABR反应阈无明显变化,与注射前相比,DAPT组和庆大霉素组注射后1、14、28天ABR阈值均明显升高,但随时间的延长阈值有所下降(P<0.05),其中,第28天DAPT组ABR反应阈较庆大霉素组下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DAPT组和庆大霉素组Notch2/hes1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与庆大霉素组相比,DAPT组的Notch2/hes1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庆大霉素致耳损伤及修复过程中,DAPT可能通过抑制Notch2/hes1信号通路减轻耳蜗毛细胞损伤并促进耳蜗毛细胞修复,进而促进听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对顺铂耳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豚鼠随机等分为四组,每组12只: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ml/d共7天;硫普罗宁组:腹腔注射硫普罗宁0.3g·kg-1·d-1共7天;顺铂组:腹腔注射顺铂4mg·kg-1·d-1共4天;顺铂加硫普罗宁组:先腹腔注射硫普罗宁0.3g·kg-1·d-13天,从第4天起先腹腔注射硫普罗宁0.3g·kg-1·d-1,再腹腔注射顺铂4mg·kg-1·d-1共4天。动物用药前后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查。每组半数动物做耳蜗基底膜铺片硝酸银染色,在光镜下观察毛细胞形态,半数动物取耳蜗组织匀浆测局部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结果顺铂应用后可使(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反应阈上升,波I潜伏期延长,耳蜗组织匀浆内MDA含量增多,SOD活性下降,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硫普罗宁可改善顺铂的耳毒性,使ABR反应阈下降,波I潜伏期缩短,局部MDA含量减少,SOD活性提高,与顺铂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见应用顺铂后外毛细胞明显损伤,而硫普罗宁可减轻上述损伤。结论硫普罗宁可能通过抗自由基原理来改善顺铂的耳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顺铂诱发C57小鼠感音神经性聋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 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4组,A组:耳蜗圆窗龛生理盐水给药5μL;B组:耳蜗圆窗龛顺铂给药5μL(1mg/mL);C组:经鼓膜中耳腔顺铂给药10μL/d×5d(1mg/mL);D组:腹腔注射顺铂6mg/(kg·d)×5d。用全频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检测4个组动物的听觉反应阈为指标,以动物各频率听觉反应阈上升≥10dB定为听力减退,并通过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用药后毛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A、C、D组ABR反应阈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B组小鼠顺铂用药后48h全频程ABR反应阈均升高(P<0.05),且毛细胞出现损伤、脱落,其损伤从顶回到底回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外毛细胞较内毛细胞损伤严重。结论 圆窗龛给药途径是建立顺铂诱发C57小鼠耳聋模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豚鼠耳蜗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LT)在豚鼠耳蜗内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雄性杂色豚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第2组肌肉注射庆大霉素,且肌肉注射褪黑素.第1组只注射褪黑素,注射褪黑素的时间与剂量与第2组相同.第3组注射庆大霉素,且肌肉注射与褪黑素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时间与第2组相同.第4组单纯注射庆大霉素.第2、3、4组每天都注射庆大霉素,连续10天.所有动物均于注射庆大霉素前及注射庆大霉素后立即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庆大霉素注射结束后,测完ABR立即断头处死,取出豚鼠双侧耳蜗,并测定其活性氧含量.结果 注射庆大霉素前,4组实验动物的ABR阈值无显著性差异,本实验的庆大霉素注射剂量可以使听阈提高.注射褪黑素能使ABR阈值降低.注射庆大霉素可以引起耳蜗内活性氧含量增加,注射褪黑素能使耳蜗内活性氧含量降低.结论 褪黑素可以抵抗豚鼠耳蜗中增多的活性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对庆大霉素致聋动物和耳蜗毛细胞的修复再生作用。方法选用73只健康青年豚鼠,行听力学检查后,53只动物连续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0mg.kg-1.d-1)24~30天致聋(GM组),其间死亡8只,剩余45只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25只)和致聋后对照组(20只),中药治疗组给予纯中药制剂"复聪汤Ⅰ号"口服液和"复聪汤Ⅱ号"滴耳液治疗,致聋后对照组同法给予生理盐水。另外20只豚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天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治疗30、60和90天后对GM组两组动物分别行ABR、DPOAE检测,同时,每一时间点处死6只动物,左侧耳蜗行扫描电镜观察,右侧耳蜗铺片行光镜观察和毛细胞计数。结果实验前所有豚鼠的听功能正常;连续注射庆大霉素30天后,GM组豚鼠ABR反应阈值上升到50~80dB SPL,DPOAE幅值降低,光镜和电镜下表现为耳蜗毛细胞纤毛断碎、倒伏、融合和消失,多处毛细胞表皮板肿胀、突起和疱疹样变性,或毛细胞被完全挤出网状板,基底回和第三回耳蜗毛细胞严重消失;中药治疗30天后,80%的耳聋豚鼠的ABR反应阈恢复到30~50dB SPL,DPOAE幅值明显提高;耳蜗铺片和电镜观察显示耳蜗毛细胞数目有一定恢复,组织结构有修复现象,扫描电镜可见再生毛细胞仅出现少量纤毛,而致聋后对照组未发现此种现象;治疗60天后,耳蜗毛细胞数目明显增多,Corti器的毛细胞区有大量的增殖细胞出现,扫描电镜可见成小束的新生纤毛出现在毛细胞缺失部位,同时支持细胞大量增殖;治疗90天后,再生的静纤毛束已基本形成,尤其是耳蜗基底部位的毛细胞明显增多,听功能基本正常。结论纯中药制剂复聪汤对庆大霉素致聋豚鼠耳蜗毛细胞有一定的修复和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庆大霉素(GM)早期耳中毒后,应用谷胱苷肽(GSH)治疗能否改善听力。方法选听力正常豚鼠30只,随机分3组,观察组12只(肌注GM100mg.kg-1*d-1,一旦ABR阈移10dB以上立即停药观察),治疗组12只(按观察组用药,停药,停药后再用GSH5天),对照组6只(仅肌注等量盐水)。所有动物在用药前后均检测ABR之波Ⅲ反应阈。停药二周后处死作耳蜗铺片。结果观察组停用GM二周后复查ABR阈移继续增大(P<0.01)。治疗组停用GM二周后无明显阈移(P>0.05)。对照组则前后无变化。耳蜗毛细胞形态变化与功能变化基本一致。结论早期GM耳中毒一旦出现ABR阈移即使立即停药听力损害仍将继续加重;GSH能阻止在耳蜗内蓄积的GM对听力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对庆大霉素所致豚鼠耳毒性的听功能及耳蜗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豚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庆大霉素组和PDE5抑制剂组,每组各12只;其中空白对照组未给予特殊处理,庆大霉素组和PDE5抑制剂组给予连续腹腔注射庆大霉素120 mg·kg-1·d-13周后,庆大霉素组继续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 ml·kg-1·d-1,PDE5抑制剂组给予腹腔注射他达那非(选择性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2 mg·kg-1·d-1,均连续给药4周后,分别测试庆大霉素给药前1天、庆大霉素给药后3周、给药生理盐水和他达那非后1、2及4周三组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及波Ⅰ潜伏期,扫描电镜观察生理盐水和他达那非给药4周后豚鼠耳蜗毛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在庆大霉素给药3周后,PDE5抑制剂组与庆大霉素组ABR阈值及波Ⅰ潜伏期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及延长(均为P<0.01),PDE5抑制剂组与庆大霉素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予他达那非干预1、2、4周时,PDE5抑制剂组ABR阈移及波Ⅰ潜伏期均小于庆大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用药4周后扫描电镜观察,庆大霉素组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听毛紊乱、融合及缺失;而PDE5抑制剂组耳蜗病变较轻,听毛仅有轻微倒伏、融合现象。结论PDE5抑制剂能够减轻庆大霉素所致豚鼠耳蜗毛细胞损害,对庆大霉素引起的听力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川芎嗪(tetraethylplyrazine,TMP)对庆大霉素(Gentamycin,GM)耳蜗毒性的抗氧化作用并探讨该机制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Cu/Zn SOD或SOD1)、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uperox-ide dismutase,Mn SOD或SOD2)及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ECSOD或SOD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将60只听力正常成年豚鼠随机分为4组,即GM组、TMP组、GM+TMP组、对照组。GM组(15只)肌注硫酸庆大霉素120mg·kg-1·d-1,连续12天;TMP组(15只)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30mg·kg-1·d-1,连续12天;GM+TMP组(15只)肌注硫酸庆大霉素120mg·kg-1·d-1及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30mg·kg-1·d-1,连续12天;对照组(15只)腹腔注射与GM组等量的生理盐水2.5ml·kg-1·d-1,连续12天。每组豚鼠首次用药前及末次用药后第一天均行ABR检测。实验结束后将豚鼠断头处死并取耳蜗标本,免疫组化法对其细胞内SOD1、SOD2、SOD3蛋白表达进行定位研究。结果用药后GM组听力阈值明显升高,与正常组、GM+TMP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正常对照组与TMP组听力阈值用药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耳蜗螺旋神经节处模型组和拮抗组SOD1、SOD2、SOD3阳性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毛细胞处拮抗组SOD1、SOD2阳性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P<0.05),SOD3阳性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庆大霉素具有耳毒性,可导致豚鼠耳蜗毛细胞损伤,川芎嗪可通过对毛细胞处SOD1、SOD2的蛋白表达调控机制来实现抗氧化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用生物胶中耳腔局部应用对豚鼠内耳组织的影响,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只豚鼠分为医用生物胶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在耳蜗圆窗龛处滴注约50μl医用生物胶(实验组)及50μl生理盐水(对照组),饲养6周后,用ABR测试耳蜗生理功能,耳蜗铺片计算毛细胞的损伤缺失率,扫描电镜观察耳蜗毛细胞变化。结果: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ABR测试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耳蜗铺片显示毛细胞及支持细胞结构正常,缺失率小,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电镜观察两组毛细胞结构正常。结论:医用生物胶中耳腔局部应用对内耳组织无损伤,说明对内耳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灯盏花对庆大霉素耳毒性的防护作用。方法 选用听力正常豚鼠 4 0只 ,随机分为 2组 :非治疗组 (庆大霉素组 ) ;治疗组 (庆大毒素 +灯盏花组 )。两组皆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注射液 (12 0mg·kg-1·d-1) ,治疗组同时腹腔注射灯盏细辛注射液 (4 5mg·kg-1·d-1)连续 10天。分别于停药后第 1、7、14、2 1天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豚鼠处死行毛细胞及血管纹的电镜及光镜观察 ,于处死前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听性脑干反应 (ABR)检测。结果 非治疗组耳蜗功能和结构损害严重 ,外毛细胞的外形及核已固缩 ,血管纹毛细血管数量随用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稀少、管径狭窄。治疗组耳蜗功能和结构损伤较轻 ,除可见轻度胞质水肿及线粒体固缩外 ,外毛细胞基本正常 ,血管纹毛细血管管径有所增宽 ,DPOAE振幅和ABR波潜伏期、阈值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灯盏花对庆大霉素耳毒性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丹参注射液对豚鼠耳蜗毛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豚鼠庆大霉素耳中毒引起的耳蜗毛细胞酸性磷酸酶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耳廓反射正常,体重250g~300g的健康杂色豚鼠,雌雄不限,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15只,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ml/(kg·d);庆大霉素组15只,肌肉注射庆大霉寨80mg/(kg·d);丹参注射液组15只,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6mg/(kg·d),然后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同庆大霉素组。各组动物连续注射药物均20天。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udiometry,ABR)检查豚鼠的听阈变化情况;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耳蜗毛细胞酸性磷酸酶的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庆大霉素组和丹参注射液组动物的ABR阈值分别为:(34.50±1.22)dB peSPL、(34.25±1.18)dBpeSPL和(34.39±1.27)dB peSPL;用药后第22天,反应阈值分别为:(34.65±1.32)dB peSPL、(71.25±24.73)dB peSPL和(41.05±10.93)dB peSPL。对照组分别与庆大霉素、丹参注射液组比较,差异显著(t=8.097,3.184,P<0.01);丹参注射液组与庆大霉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6.118,P>0.01)。耳蜗铺片光镜下观察毛细胞酸性磷酸酶染色:正常对照组呈棕褐色,显色分布均匀,毛细胞排列整齐;庆大霉素组毛细胞依动物耳聋程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染色缺失,庆大霉素组染色缺失显著,丹参注射液组染色缺失轻,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丹参注射液能明显降低庆大霉素的耳毒性;保护耳蜗毛细胞溶酶体的完整性,降低庆大霉素对溶酶体的损坏而造成的毛细胞自溶性损伤,是丹参注射液降低庆大霉索耳毒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圆窗龛局部给药,探讨美金刚对阿米卡星致豚鼠螺旋神经节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将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结果小于40dBSPL的花色豚鼠共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单纯阿米卡星给药组(肌肉注射阿米卡星);Ⅲ组:人工外淋巴液(artificial perilymph,APL)+阿米卡星给药组(左耳圆窗龛注人APL60μl后,肌肉注射阿米卡星);IV组:美金刚+阿米卡星给药组(左耳圆窗龛注入溶于APL的美金刚5mg/ml,60μl后,肌肉注射阿米卡星)。阿米卡星注射量为400mg/kg/d,连续注射5天,停药14天后,每组动物行ABR阈值检测,将动物处死,取出每组动物左耳蜗。每组随机取6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耳蜗螺旋神经节caspase3表达情况。剩下6只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法检测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率。结果给药前,各组动物ABR阈值检测结果均小于40dBSPL。给药后,各组动物左耳ABR阈值结果为:Ⅰ组:37.08±3.34dB SPL,Ⅱ组:90.42±5.42dBSPL,Ⅲ组:91.17±5.37dB SPL,IV组:78.75±6.78dB SP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Ⅱ组、Ⅲ组动物耳蜗螺旋神经节caspase3表达较Ⅰ组升高(P<0.01)。IV组动物耳蜗螺旋节caspase3表达较Ⅱ组、Ⅲ组降低(P<0.05),较Ⅰ组升高(P<0.01)。TUNEL法检测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率:Ⅱ组、Ⅲ组动物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率较Ⅰ组明显升高(P<0.001)。IV组动物耳蜗螺旋神经节凋亡率较Ⅱ组、Ⅲ组降低(P<0.01),较Ⅰ组升高(P<0.001)。结论 (1)美金刚经圆窗龛局部给药后肌肉注射阿米卡星,豚鼠ABR阈值低于单纯肌肉注射阿米卡星ABR阈值。(2)美金刚经圆窗龛局部给药后肌肉注射阿米卡星,螺旋神经节caspase3表达较单纯肌肉注射阿米卡星减少。(3)美金刚经圆窗龛局部给药后肌肉注射阿米卡星,螺旋神经节凋亡较单纯肌肉注射阿米卡星减少。美金刚经圆窗龛给药对阿米卡星螺旋神经节细胞毒性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阳离子脂质体(天然碱性脂SA)携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绿色荧光蛋白(bFGF/GFP)基因在豚鼠耳蜗中的表达,以及对庆大霉素所致耳蜗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36只豚鼠分为3组,预防组右耳园窗注入SA-bFGF/GFP复合物后次日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50mg.Kg~(-1).d~(-1)8天,治疗组先用庆大霉素8d后次日右耳给药,对照组单用庆大霉素8d。分别于实验前后及处死前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测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耳蜗GFP的表达;用耳蜗琥珀酸脱氢酶染色铺片,扫描电镜观察毛细胞的缺失情况。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见双侧耳蜗均有GFP表达。预防和治疗组处死前的双耳ABR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耳蜗内外毛细胞缺失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结论 SA脂质体介导的bFGF/GFP基因单耳给药双侧耳蜗均有高效表达,并对庆大霉素所致的耳蜗损害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MP3播放器通过耳机播放音乐对豚鼠听觉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用MP3播放器通过耳机播放音乐对豚鼠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值及耳蜗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对听觉系统的损伤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动物12只。对照组不给予音乐暴露,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实验组每天用MP3播放器播放流行音乐5 h,连续14 d。观察对照组、实验组ABR反应阈及耳蜗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动物在音乐暴露过程中及暴露后数天均呈现明显ABR反应阈上移,而对照组ABR反应阈无明显变化,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底膜铺片示实验组耳蜗各转外毛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以耳蜗底转近钩端最为严重,3排外毛细胞以第二、三排损伤较重。结论用MP3播放器通过耳机播放音乐能引起豚鼠听觉系统的损害,表现为ABR反应阈升高及耳蜗外毛细胞形态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对庆大霉素耳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耳蜗内不同水平的一氧化氮(NO)含量对庆大霉素(GM)耳毒性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豚鼠随机分为GM组;庆大霉素加左旋精氨酸(GM加L-Arg)组;庆大霉素加NG-单甲基-L-精氨酸(GM加L-NMMA)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过程中观察动物体重变化,检测ABR反应阈;取标本检测血清和耳蜗组织NO含量,耳蜗铺片观察毛细胞损失程度.结果对照组动物体重增加明显,各实验组体重增加缓慢,其中GM加L-Arg组体重略有下降.实验第4周,GM加L-Arg组ABR反应阈升高明显,与GM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GM加L-NMMA组ABR反应阈升高较少,与GM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GM加L-Arg组血清和耳蜗NO含量明显升高,GM加L-NMM A组NO含量升高不明显,与GM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耳蜗铺片各组毛细胞损失程度与ABR变化相对应.结论增加耳蜗NO含量可增加GM耳毒性,减少耳蜗NO含量可减轻GM耳毒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顺铂致豚鼠耳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将30只豚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A组)、实验对照组(B组)、实验组(C组),每组10只。B组和C组一次性腹腔注顺铂10 mg/kg,同时C组连续10天腹腔注射灯盏花素15 mg.kg-1.d-1,B组等时程腹腔注等量生理盐水。每组豚鼠在实验前后均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在豚鼠顺铂致耳毒性模型完成并检测ABR反应阈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羟基-2-壬烯醛(4-HNE)在各组动物耳蜗的表达,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豚鼠耳蜗形态。结果实验前三组豚鼠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B组和C组豚鼠ABR反应阈分别为50.12±18.45、36.32±15.63 dB SPL,均明显高于实验前,且B组显著高于C组(P<0.05),B组豚鼠听功能损伤明显重于C组。4-HNE在A组表达呈阴性,在B组和C组耳蜗表达呈阳性,且在B组的表达明显强于C组。B组耳蜗外毛细胞的损伤明显较C组重。结论 4-HNE在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损伤中呈阳性表达。灯盏花素对4-HNE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拮抗顺铂对豚鼠的耳蜗毒性,表明活性氧(ROS)在顺铂所致豚鼠耳蜗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