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口腔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法,对2005~2008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金额逐年增加,占总用药金额的比例(15.63%~17.74%)逐年下降,口服给药约占90%。各亚类用药金额、DDDs的排序变化不大,抗真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用药金额位于前4位,抗真菌药、硝基咪唑类、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用药频度每年均位于前4位。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并应鼓励开发适于口腔疾病患者的局部给药剂型。  相似文献   

2.
胡敦梅  杜光  汪震  丁玉峰 《医药导报》2011,30(10):1357-1360
目的 根据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处方抽样方法 ,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06~2009年度的普通门诊处方中抽取固定数量的处方,统计出抗菌药物的不同种类的品种比、金额比、联用情况,给药途径,用药频度(DDDs)以及日用药金额(DDC). 结果 4 a来该院门诊处方以使用一种抗菌药物为主,使用一种抗菌药物的比例基本在85%以上. 抗菌药物总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比例变化不大,但抗菌药物的处方金额呈上升趋势. 抗菌药物的应用一直以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为主,两者的品种数比例和金额比例之和均>60%. 通用名的使用率逐年增加,从19%上升到52%. 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应继续加强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严格用通用名称开具处方,强化药品费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医院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占药品消耗总金额比例依次为37.74%,36.91%,33.07%,用药金额逐年下降,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酶复方制剂为主。结论该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应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4.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我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抗菌药物用药信息,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金额排序等指标,对2006年1~6月份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DDDs排名前20位的抗菌药物中,大部分药物用药金额与DDDs位次比≥1;各类抗菌药物耗费金额所占的比例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占73.2%;抗菌药物消耗总额占上半年药品总额的比例为19.4%,与去年(27.7%)同比下降了8.3%;抗菌药物使用率达62%,略高于<河南省医院管理评价标准>中二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60%的要求.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2008年至2010年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美华 《中国药业》2011,20(22):78-79
目的 了解住院药房抗菌药物使用在住院药品中所占比例,促进临床合理经济使用药品.方法 利用医院药房软件系统中药品的出入库情况,对医院2008年至2010年上半年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种类、使用金额、用药频率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结果 2010年上半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91%,使用种类主要是第3代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3年间住院药房抗菌药物的使用金额占全部药品金额的比例分别为32.74%,30.71%和32.30%.结论 住院药房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使用率高、用药起点高及使用价格高等问题,应加强用药监管,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5,(17):2318-2321
目的:评价宝鸡地区28家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效果,为持续推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各项指标,并对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及销售金额进行统计。结果: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宝鸡地区28家医院抗菌药物品种数已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达标率分别为80%和40%,二级医院分别为34.8%和21.7%;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达标率分别为80%和43.5%;三级医院Ⅸ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达标率为40%。以上指标达标率与专项整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医院Ⅸ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率仍较高,各级医院微生物送检率均偏低。特殊级抗菌药物在各级医院中的使用率及使用强度均显著下降,与专项整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人均抗菌药物消耗金额以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显著下降,与专项整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鸡地区各级医院经专项整治活动,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较整治前改善明显,三级医院优于二级医院,但部分指标较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医院2007~2009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列前位的主要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DDDs排序列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类占一半以上,排名首位的均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结论医院抗菌药物的选择起点偏高,需进一步加强其合理使用监管。  相似文献   

8.
钭柳芬 《中国药业》2009,18(21):54-55
目的评价医院抗菌药物的产品结构、使用趋势及应用合理性。方法对浙江省缙云县中医院2004年与2008年的抗菌药物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院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下降,前15位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趋于多元化;排序比接近1的药品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居主导地位,抗真菌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呈上升趋势,喹诺酮类呈下降趋势。结论按医院等级评定要求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监管取得了成效,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应用占主导地位,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闵慧  李琼阁  王惠川  胡斌 《中国药房》2016,(8):1027-1029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参照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规定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标,对西安地区36家二级医院2015年第2季度的抗菌药物应用指标和抗菌药物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西安地区36家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主要指标均达标的仅有3家(占8.3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达标率为91.6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达标率为55.56%,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达标率为50.00%,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达标率为77.78%,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3.89%。抗菌药物利用方面,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比48.53%,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DDDs占比75.31%。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12 771 265.34元)和DDDs(291 542.31)均排名第1,其中以第二代头孢菌素为主(销售金额占比35.22%,DDDs占比42.98%)。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药品均为注射剂,无特殊使用级品种,但包含有部分价格高、疗效一般的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10位的药品均为价格相对较低、疗效较好的非限制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其中6种为口服剂型。结论:西安地区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指标距国家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还应继续加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重点监控价格较高、疗效一般的抗菌药物品种的临床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回顾性收集医院2011年和2012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结合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及消耗金额统计法,对菌药物DDDs及消耗金额进行分类统计排序。结果抗菌药的DDDs和消耗金额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注射类药物的DDDs下降更为明显。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上升,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明显下降。特殊使用类药所占比例最小。结论该院此次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可能存在抗菌药物用药过度、用药集中、用药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潘晓艳 《北方药学》2014,(10):118-119
目的:分析我院2011~2013年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并提出建议。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系统统计2011~2013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品种、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结果:三年来抗菌药物销售金额逐渐上升,占药品销售总金额比例略有增长,品种有所下降,其中头孢菌素类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结论:抗菌药物金额比例过高,品种使用过度集中,日均费用偏高,抗菌药物的使用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1年我院采购使用的抗菌药物,依次对购置的品种、销售金额、比例、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比例呈持续下降趋势;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居首位,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类使用增长迅速,青霉素类后来居上;氨曲南、拉氧头孢、头孢吡肟等药使用明显存在问题;国家基本药物销售金额逐渐下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一些问题,需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新政策体系下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限定日剂量(DDD)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抗菌药物应用品种、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结果 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依次为11.40%、7 51%、7.34%;销售金额前三位的是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复方制剂、青霉素类;品种数和用药频度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结论 本院的抗菌药物选择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广谱高价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逐年上升过快、廉价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大幅度减少,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分析2011-2013年北京市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分析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上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方法:收集同期每月份北京市52家三级医院数据,包括抗菌药物使用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比例、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等,对各月情况进行纵向比较。结果:两年来北京市抗菌药物使用量未见明显增长,其中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用药金额比例最大为2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61.39%降到43.78%,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降至9%左右,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由74.57%下降到33.73%,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术前0.52h内给药的百分率由50.98%提升到93.61%,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h的比例从33.37%提升到55.9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70.37降到33.08。结论:北京市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明显的成果,抗菌药物的使用在逐渐合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下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HIS系统收集某院2011年全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采用金额排序和DDDs排序分析原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年所用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总用药金额的14.56%,比上年同期22.34%下降近8个百分点.DDDs值居于前3位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水平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离"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16.
夏茜萍 《上海医药》2012,(17):25-27
目的:了解上海市三级医院2011年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上海市三级医院2011年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包括销售品种、金额及其排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的消耗金额及应用率呈现逐季下降趋势,限制使用类和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应用率也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上海市三级医院儿科门诊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在2011年的整治活动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旧存在着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应用品种也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趋势,考察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2012年我院各年上半年同期使用抗菌药物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销售金额2012年上半年比2011年上半年下降了19.82%,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3年下降了38.59%。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最多的剂型是注射剂型,约占83%,口服剂型约占15%,其他剂型约占2%。门诊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25%,病房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约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75%。2012年上半年与2011年上半年相比,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下降了10.03%,病房AUD下降了44.14%。β-内酰胺类药销售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比例最高,其中第1代头孢菌素销售金额增长较快;林可酰胺类药、咪唑衍生物类药销售金额下降明显。由用药频度(DDDs)排序可见,大环内酯类药、第3代头孢菌素的DDDs排序居前列,硝基呋喃衍生物DDDs增长迅速;碳青霉烯类、糖肽类药的DDDs稳步上升,说明严重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逐渐增多。2012年注射用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头孢硫脒、氨曲南、五水头孢唑林;口服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硝呋太尔、头孢克肟、克拉霉素。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我院在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上海市二、三级医院2007-2009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12家二级医院和14家三级医院2007-2009年的抗菌药物用药数据,包括处方量、用药金额、均次费用、用药频度(DDDs)、复合年增长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级医院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占总用药金额的比例显著高于三级医院(22.11% vs 15.05%,P<0.01).二、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处方量和均次费用逐年增长,并且特殊管理类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占比最高.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金额居前3位,头霉素类药物用药金额增长最为迅速.用药金额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有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但各药品的复合年增长率有所不同.二、三级医院DDDs排名前10位的品种大多数相同,DDDs的排序与用药金额的排序不一致.结论:二、三级医院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有部分差异.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的落实,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珏 《安徽医药》2013,17(8):1424-1426
目的了解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该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抗菌药物用药信息,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金额排序等指标,对2011—2012年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各类抗菌药物耗费金额所占的比例以头孢菌素类为主,两年分别占58.65%和55.63%;2011年抗菌药物消耗总额占全年药品总额的比例为28.79%,2012年抗菌药物消耗总额占全年药品总额的比例为25.50%,同比下降了3.29%。与2011年相比,2012年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稳步下降。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活动初见成效,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结合消耗金额统计法和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数据。结果抗菌药的DDDs及消耗金额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注射类药物的DDDs下降比较明显。非限制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上升,特殊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有比较明显的下降。结论专项整治效果明显,但仍存在部分抗菌药物用药过度、用药结构不合理、用药集中等问题,应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合理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