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Web应用安全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熵权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Web应用安全评估模型.该模型将熵权与模糊理论相结合,利用熵权系数法确定Web应用安全评价因素集中的权重向量,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安全漏洞风险等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能有效进行Web应用安全漏洞风险等级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权重.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采用此模型对河北省清河县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为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提供了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公共建筑效益评价研究现状,提出对于公共建筑的评价更应当注重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综合效益评价.为此,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了公共建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并以徐州市奥体中心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于公共建筑综合效益评价,其评价结果真实可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铁站的火灾特点和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建立了评估因素集,结合模糊数学原理和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铁站安全疏散评估数学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运用C#在.NET2005平台上,开发了地铁站安全疏散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用该系统对南京某地铁站的安全疏散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模糊综合评估与3D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构造了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指标的隶属函数,并确定了隶属度,建立了权重向量与模糊关系矩阵复合运算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同时提出了基于Grid+Voxel的评估基本单元体空间划分方法.并以北京CBD为例,采用模糊评估模型和基本单元体划分方法,在GeoMo^3D系统中进行了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得到了3D可视化评估结果.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估和基于Grid+Voxel的基本单元体空间划分能够合理表征地下空间资源质量,是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及其3D可视化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严寒地区居室热环境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模糊集合理论对哈尔滨市冬季居室热环境与居民热舒适现场调查结果进行了模糊统计分析,建立了居室热环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所建立的模糊模式识别系统,可对人体热感觉进行模糊模式识别.对居室热环境进行了热舒适性评价.根据最大隶属原则,满足80%居民热中性的温度范围是18-24℃.对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了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准确度较高、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Fuzzy-AHP法在网络攻击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将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合称为Fuzzy-AHP法)应用于网络攻击效果评估的必要性,通过采用AHP法建立了网络攻击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构造了判断矩阵,求出了各项评估指标的单项权重和综合权重,提出了网络攻击效果评估指标的量化模型,分析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计算隶属度矩阵的方法,并举例说明了Fuzzy-AHP法在网络攻击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大空间建筑消防安全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大空间建筑特点建立了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介绍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评价大空间建筑火灾的模糊评价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某一大空间建筑消防安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线路路径的选择在送出工程输电线路的规划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首先,对模糊综合评价理论进行了介绍;然后,构建了普兰店国宏热电厂220 kV送出工程路径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详尽介绍了输电工程线路路径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最后,构建了国宏热电厂220 kV输电线路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实际勘测情况对送出路径备选方案进行综合整体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具体分析总结,选出国宏热电厂220 kV输电线路最优路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强化水电站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出了基于直觉模糊信息的决策试验与实验评估法(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的评价模型对水电站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研究分析。综合考虑水电站建设和运营特点,建立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直觉模糊理论表达信息的不确定性,构造了DEMATEL的直接影响矩阵,并通过直觉模糊熵确定专家的决策权重;结合风险偏好系数建立直觉模糊函数,将直觉模糊决策矩阵转换为实数矩阵;最后根据中心度和原因度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指标间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日常安全宣传与管理、应急预案准备、现场应急反应能力对水电站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起到最重要的作用。该模型能揭示指标间的影响程度和重要性,有效量化和评价应急救援能力,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一类模糊评价模型与通信卫星效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通信卫星效能评估问题,提出一类基于模糊理论的评价模型.利用模糊理论的思想,通过对评价对象的性质分析,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一类评价对像的非线性评价函数.这类对象的每一个评价指标由一系列因素所决定,并且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但任意两个指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本模型还可以对若干同类型的对象进行分类.最后,基于具体数据,利用本模型给出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的效能评估,东方红3号、4号基本型、4号增强型和5号的评估得分分别为0.230~0.243、0.470~0.536、0.614~0.791和0.855~0.945.评估结果表明,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的整体效能是一直呈上升趋势的,但综合来看东方红5号的整体效能并没有比东方红4号增强型高出过多.  相似文献   

12.
针对商誉评估的2种经典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的问题,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引入商誉的评估,以减少其主观性和随意性,增加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得商誉的评估方法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选取液态奶包装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无菌砖包装,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液态奶包装安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克服传统层次分析法(AHP)标度比较简单、不能完全反映出实际判断结果不足的基础上,采用梯形模糊层次分析法(TF-AHP)确定各层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从理论角度构建了液态奶包装安全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实践表明,该模型能为液态奶包装安全的监管提供决策辅助作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新技术项目的特点,在分析国内外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论述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项目投资风险评价的基本过程。采用模糊数学工具对高新技术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了一个运算实证,可为高新技术领域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齐创公司现行绩效考核制度的问题诊断与分析,提出了其绩效考核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对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建立了公司绩效考核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16.
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敏感性评价不仅为分析和预测区域生态系统失衡和环境问题提供依据,而且是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城市生态系统建设调控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文章总结了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内涵,从生态敏感性评价对象、评价方法和步骤、评价体系建立的方法、评价权重确定和评价模型选择的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当前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生态敏感性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生态敏感性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煤矿生产的复杂性导致煤矿事故具有动态、随机、模糊的特性,而且影响煤矿安全风险等级的指标众多,风险等级与风险指标之间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传统的BP神经网络评价方法的准确率低,本文提出一套新的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方法。首先建立煤矿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然后利用AHP确定各风险指标权重,并对其进行重要性排序,最后将RBF神经网络作为评价工具,建立基于AHP-RBF神经网络的煤矿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科学有效的对煤矿安全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要确定室内空气品质状况对生存和发展的适宜性,就必须进行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针对建筑室内环境系统的特征,在合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可拓优度评价模型,并给予了实例验证,为室内环境品质评价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利用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明确水资源利用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准则和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设计.首次从水资源利用状况的经济效率、可持续性、环境影响力以及影响受控水平等4个主要方面,选择了相应的19个指标来构成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过程上模拟了评价分析的完整步骤,为全国各地区水资源利用状况的综合评价给出了一个具有探索意义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舒适性复合评估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改善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舒适性,针对深海载人潜水器强约束条件下舱室空间舒适性特征,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舱室可视化空间舒适性多源复合评估方法.该方法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基础,将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三维数字化数据与潜航员人体数据相结合,构建数字化虚拟仿真模型;以快速相应与评估为标准,将人体舒适性进行分区,并对载人潜水器空间与功能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依托人体生理学特征获取人体舒适性区域特征及空间约束映射,建立7项评估指标;结合6项人因评估工具构建舒适性多源复合评估模型,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发空间舒适性可视化评估系统,并通过某型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优化设计,对舒适性多源复合评估方法和可视化评估原型系统进行可行性验证.研究表明,不同的任务作业姿态严重影响人体舒适性评估的准确性,狭小的舱室空间及舱内设备的布局进一步增大了作业姿态评估的难度.采用空间舒适性复合评估方法能够准确的描述多种姿态下空间舒适性程度,同时多源和可视化的技术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空间设计方案评估效率以及评估结果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