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痛经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白芍和当归进行了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当归和白芍,丹参酮ⅡA在1.8~9.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8.9%,RSD=1.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痛经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李华  杜华霜  张燕 《中国药业》2007,16(3):13-14
目的建立清肝调脂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肝调脂丸中柴胡、黄芩、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化学法对郁李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36-0.0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平均回收率为97.4%,RSD=0.96%。结论所用方法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清肝调脂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复方参冬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参冬丸中的丹参、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该制剂中的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复方参冬丸薄层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复方参冬丸中丹参酮ⅡA的平均含量为0.4381mg/g。线性回归方程为Y=55c+o.0064(r=0.9984),线性范围1.6~8.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6.63%,RSD=1.3%。结论:本方法能准确、可靠地对复方参冬丸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及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复方牡蛎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当归、白芍、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丹参酮ⅡA线性范围是0.080 26~0.480 15μg,r=0.997 84(n=6),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64%(n=6).结论 该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牡蛎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丹参益坤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赤芍和当归进行了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赤芍和当归;丹参酮ⅡA在1.80-9.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丹参益坤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进复方丹参软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鉴别处方中丹参、三七;采用RP-HPLC法测定复方丹参软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73:27);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含量测定线性范围8-80μg/ml,r=0.9999。加样回收率99.60%,RSD=1.10%。结论:建立了专属性较强的薄层色谱鉴别并解决了辅料(PEG)对薄层展开的干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软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其他组分对测定无干扰,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复方丹参分散片中丹参酮ⅡA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osil ODS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87:1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1,进样体积:10μL,温柱:30℃。结果丹参酮ⅡA在0.16064~0.56224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0.65%(n=5)。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良好,可作为复方丹参分散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复方汉防己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成分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酮ⅡA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5.28 ~ 52.8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7%,RSD为0.34%(n=9).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汉防己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李家楼 《中国药业》2012,21(24):52-54
目的建立祛脂保肝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制定标准。方法采用显微观察法对祛脂保肝胶囊的白术、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祛脂保肝胶囊中的青黛、白术、丹参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祛脂保肝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平均含量为2.589 mg/g,线性回归方程为Y=6141.8 X-11.989(r=0.999 3,n=5),平均回收率为96.99%,RSD=1.59%。结论所用方法可用于祛脂保肝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李红玉 《中国药业》2013,(19):45-46
目的建立舒神灵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神灵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甲醇提取效果最好,因此提取溶剂选甲醇;丹参酮ⅡA含量在8.4—268.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0%,RSD为2.00%,符合含量分析方法要求。结论该方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快捷简便等特点,可用于控制产品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软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丹参软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 C18柱,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0.90mL/min,检洲波长270nm,柱温25℃,进样量20μL。结果:进样量在0.416~1.248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0.79%。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丹参软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冠心丹参胶囊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柱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20乩。结果隐丹参酮、丹参酮I和丹参酮ⅡA分别在0.2028-0.8112pg(r=O.9999)、0.1066-0.4260μg(r=0.9999)和0.1502-0.9010μg(r=0.9999)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RSD=0.63%)、100.21%(RSD=0.67%)、100.13%(RSD=0.7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冠心丹参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乳痛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乳痛宁颗粒中的淫羊藿和柴胡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鉴别出制剂中的淫羊藿和柴胡;芍药苷进样量在0.212—0.63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100.0%和99.8%,RSD分别为0.55%,0.20%和0.85%(n=3)。结论:本方法可用于乳痛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无忧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色谱柱Kromsil C18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nm。结果丹参酮ⅡA浓度在5.46-43.68p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为1.1%(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适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郑梦婷  潘馨 《海峡药学》2013,(12):126-127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野生丹参与栽培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对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丹参酮ⅡA在1.12μg·mL-1-55.90μg·mL-1(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100.23%(n=6),RSD为0.45%.结论 各产地野生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均高于栽培丹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抗栓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Shimadzu VP—C18柱(150mm×6.0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1mL/min。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丹参酮ⅡA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4%,RSD为0.47%(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度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抗栓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HPLC测定畅脉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云珍  林惠 《中国药师》2010,13(4):537-53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畅脉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柱(250mmx4.6mm,5μm),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70nm。结果: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为0.21~1.70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41%,n=9)。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畅脉胶囊的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定臁疮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丹参、甘草、黄芪、金银花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丹参酮ⅡA、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各品种的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202~0.20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为1.01%(n=6);绿原酸进样量在0.2016~2.0160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为0.9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准确,能有效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逍遥丸质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逍遥丸(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的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TLC色谱中能明显地检出甘草;芍药苷进样量在0.25056~1.252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21.1215X+0.0996,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11%(n=5),RSD为1.04%。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0.
丹参酮ⅡA磺酸钠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丹参酮ⅡA磺酸钠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2%磷酸二氢钾溶液(用1.5mol/L磷酸调节pH值至3,0)-甲醇(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1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浓度在25.68—205.4μg/ml时,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进样精密度RSD为0.13%(n=5)。结论此法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