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把建筑看作是一本书,那么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阅读建筑。但是,人们对于建筑的阅读,绝大多数又是无意识的阅读。因此常常发生误读。回顾有文字的六千年来的建筑史,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误读建筑的历史。六千年来,人们先后曾把建筑当作巢穴、当作绘画、当作雕塑、当作音乐、当作史书、当作机器、当作空间等,就是不把建筑当作建筑来读。可见,对建筑的阅读从无意识跨越到有意识的科学的阅读,是一件很迫切的事情。阅读建筑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如大名鼎鼎的悉尼歌剧院便被读出许多花样。某些评论家指出:它是一个个堆叠起来的壳体…  相似文献   

2.
杨华 《云南建材》2014,(3):9-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建筑能耗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各行各业对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源短缺问题深入人心、备受人们的关注。建筑节能的核心目标就是减少建筑耗能,提高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效率。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紧缺将会阻碍人们未来的发展和进步。因此,针对目前的严峻形势,建筑领域的节能技术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孙怡 《云南建材》2013,(23):24-26
随着信息传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逐渐深入了高新技术,使得建筑的智能化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来,智能化办公建筑发展势头加快,这对我们的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建筑智能化的予系统配置出发,阐述了建筑智能化设计针对建筑的要求,然后重点从智能化建筑的设备间设计以及智能化建筑水平布线对建筑的要求两方面,对智能化建筑的基础设计思维进行了合理探讨。  相似文献   

4.
建筑单体节能设计是能源危机环境下建筑设计必须采取的措施,也是提升建筑综合效益的重要举措。本文说明了建筑单体节能设计的关注点,并重点分析了墙体、屋顶、门窗、空调系统等建筑单体的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5.
王敏 《四川建材》2011,37(4):20-21
保温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合理的设计可有效地确保建筑使用质量和耐久性,本文将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分析进行建筑保温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以及需考虑的不利因素,同时提出建筑保温设计综合处理的措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为了达到建筑保温要求,提出建筑固护系统保温设计方案的选择,旨在能为建筑保温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城市建筑》2005,(11):99-99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国家建设部批准的具有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智能设计和设计咨询等多项甲级资质的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业务范围遍及全国。我院专业设置齐全、技术实力雄厚,拥有组织设计超大型复杂工程的丰富经验,在高层建筑、教育建筑、体育建筑、办公建筑、居住建筑、博览建筑、文化建筑、冰雪建筑等方面成就突出。  相似文献   

7.
运用人体工程学进行高效的厨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波  胡肖辉 《住宅科技》2002,(10):19-20,26
1什么是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又称人体工效学,于50年代末由瑞士的EtienneGrandjean等人引入建筑学领域,并逐步发展成专门的学科———建筑工效学。发展到今天,建筑工效学又加入了广义环境因素,结合建筑环境心理学对建筑中的空间、家具、设备、环境等与人体活动紧密相关的要素的设计起到指导性,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它通过对人的生理和心理过程的正确认识,合理的确定建筑及环境应有的尺度和形态,满足了人类活动需要,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直观上看,人体工程学在建筑中的运用主要对建筑的使用效率和舒适程度有影响,这种影响在狭…  相似文献   

8.
《建筑设计管理》2005,(5):F0002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国家建设部批准的具有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智能设计和设计咨询等多项甲级资质的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业务范围强及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我院专业设置齐全、技术实力雄厚,拥有组织设计超大型复杂工程的丰富经验。在高层建筑、教育建筑、体育建筑、办公建筑、居住建筑、博览建筑,文化建筑、冰雪建筑等方面成就突出。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对建筑结构的理解,建筑结构设计可分为整体设计和部件设计两部分。现在的结构设计,我们通常是应用结构计算软件来实现。在这我就谈谈如何应用软件(SATWE)进行常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整体设计和部件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今天,工业建筑不仅仅是大棚、锯齿形厂房和烟囱,它应当具有优美的建筑和环境绿化;在工业建筑中,人不再仅仅是机械的一个补充部分,面应当是建筑的主体。闸北水厂的改造体现了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绿色生态住宅节能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能耗的26%。因此,建筑能耗比重大、利用效率低已成为我国建筑用能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住宅建筑设计对建筑的保温隔热问题不够重视,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比较差。到目前为止,建筑节能是最值得探索的课题,绿色生态住宅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设计节能型住宅和研究开发住宅节能技术,是当今建筑业极为重要的热点问题,是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大标志,也是建筑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主要阐述了窗户传热方式的基础上,探索绿色生态住宅窗户的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12.
《城市建筑》2004,(3):i0001-i0001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国家建设部批准的具有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智能设计和设计咨询等多项甲级资质的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业务范围遍及全国。我院专业设置齐全、技术实力雄厚,拥有组织设计超大型复杂工程的丰富经验,在高层建筑、教育建筑、体育建筑、办公建筑.居住建筑、博览建筑.文化建筑、冰雪建筑等方面成就突出。作为城市建设的专家咨询机构,我院承担着规范编制、重大项目的评审和论证以及专业技术培训任务;作为土木建筑领域新技术开发及其成果的转化基地,在钢结构、环保、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率先在设计行业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4年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编辑《城市建筑》。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筑》2004,(2):3-3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国家建设部批准的具有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智能设计和设计咨询等多项甲级资质的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业务范围遍及全国。我院专业设置齐全、技术实力雄厚,拥有组织设计超大型复杂工程的丰富经验,在高层建筑、教育建筑、体育建筑、办公建筑、居住建筑、博览建筑、文化建筑、冰雪建筑等方面成就突出。作为城市建设的专家咨询机构,我院承担着规范编制、重大项目的评审和论证以及专业技术培训任务;作为土木建筑领域新技术开发及其成果的转化基地,在钢结构、环保、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率先在设计行业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4年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编辑《城市建筑》。  相似文献   

14.
陈静 《城市建筑》2014,(14):20-20
笔者从电厂建筑群体造型的美观协调出发,论述了建筑造型设计构思的基本原则,归纳总结了建筑立面造型设计的五种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15.
《安徽建筑》2008,15(6)
设计一所成立于1992年,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和朝气蓬勃的设计行业精英。现有建筑、结构设计人员10人,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2人,二级注册建筑师1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人。主要进行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图设计。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建筑节能研究所所长杨仕超认为:“建筑节能一定要重视建筑的设计规划”,杨仕超强调建筑的节能性能由多个环节决定,不但包括建筑设计,暖通空调设计,水电设计等建筑节能设计,还包括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施工,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竣工验收等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活动范围的日益增加,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冲突也越来越大,因此,人类在进行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应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建筑中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观念要求建筑工作者,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要注重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使得所筑成的建筑都是基于对环境及能源没有影响的基础之上的。另外,我国正处于经济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建筑者往往会忽视生态环保这一点,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现象的发生。文章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生态建筑的设计原理及方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建筑协同设计的推广 如何将建筑协同方式广泛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是每一个建筑设计单位都会关心的问题。推广建筑协同设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它不仅涉及到设计工作,同时涉及到管理内容,每个建筑设计单位都有自己相应的特点,所以每个建筑设计单位的协同设计方式也会有自己的特点,推广协同设计方式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进行,但总的来说,建筑协同设计方式的推广都会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而建筑工程中的井字梁设计技术更是关乎建筑结构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就建筑结构中井字梁设计技术进行介绍,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保证井字梁设计技术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有效的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和性能,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和需要。  相似文献   

20.
设计概念 多数中等规模以上的中国城市都有一座建筑名叫科学宫。但多数科学宫并未在设计上充分展现建筑与科学的互动。在充分考量项目的建筑向度之后,我们尝试暂时脱离建筑的领域,转而透过科学的眼光,透过我们一贯的设计方法,找寻与建筑互动的途径。二十世纪科学领域最为重大的进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