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铁运行过程中泄露的杂散电流导致附近地表电位发生改变,使各个接地变压器处于不同的地电位上,引发变压器的直流偏磁.为探究地铁杂散电流引起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之间的数值关系,针对地铁的双端供电模式的运行环境,研究地铁供电系统中杂散电流泄露方式与引起变压器直流偏磁的流通路径,揭示地铁运行过程中变压器直流偏磁的产生机理;基于双端供电的杂散电流分布离散模型,考虑杂散电流的泄露路径对变压器直流偏磁的作用机理,搭建杂散电流引起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的等效电阻模型,建立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随地铁运行工况变化的计算方程,实现由杂散电流引起的沿线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数值分析与计算;利用CDEGS仿真模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能够准确计算地铁站附近的变压器中性点直流偏磁电流,对地铁站、变电站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HVDC单极—大地运行情况下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建模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变压器直流偏磁主要研究动向、研究需求和分析方法,提出一种评估交流变压器中性点直流偏磁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运行方式关系的仿真模型.以天广直流输电系统工程为例,根据实际参数对CIGRE HVDC标准模型控制系统进行修改和补充,运用PSCAD/ EMTDC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建立南网天广直流输电单极—大地运行模型.该模型可基于电路元件等值方法对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电流随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规律进行仿真模拟,对各种运行工况下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进行仿真,并建立单极运行时传输功率与换流变压器中性点电流的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引起的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城市电网变压器直流偏磁状态辨识方法,排除了短路故障、电网谐波干扰对状态辨识的影响.首先,分别对直流偏磁、短路故障、电网谐波干扰下的变压器振动信号的持续时间及频率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故障,在直流偏磁下变压器振动将加剧,振动信号频率分量复杂化,出现一系列高次谐波分量,特别是50 Hz奇倍频分量增加明显;然后基于此,利用振动信号除100 Hz外的50 Hz倍频分量的能量之和,排除短路故障对直流偏磁状态辨识的影响;其次,利用除100 Hz外的50 Hz奇倍频分量与除100 Hz外的50 Hz倍频分量的能量之和的比值,排除电网谐波干扰对直流偏磁状态辨识的影响,以实现城轨杂散电流引起的变压器直流偏磁的状态辨识;最后,对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直流偏磁下变压器励磁电流的实验研究及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直流偏磁条件下变压器励磁电流是研究变压器直流偏磁特性的关键。针对两种直流量引入方法,即直流量与正弦电压激励同侧引入和直流量与正弦电压激励异侧引入,通过实验结合数值计算,分析了两种引入直流量方法本质的区别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同侧引入直流电流比异侧引入直流电流更能准确地反映地磁感应电流或直流输电线路单极运行引起的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其次,分析了直流偏磁对变压器励磁电流的有效值、直流分量及各次谐波影响的规律。最后,应用改进的磁路-电路耦合时域方法分析了直流偏磁下变压器的励磁电流,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吻合。本工作为研究变压器的直流偏磁问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直流输电线路处于单极大地运行方式时,其接地极向大地注入幅值高达几千安培的直流电流。该直流电流通过由中性点接地变压器和变压器间的交流线路构成的直流通道侵入交流系统,增加变压器无功功率消耗,占用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基于PSCAD仿真软件,搭建典型变电站系统在直流偏磁工况下的仿真模型,对不同偏磁电流注入下变压器励磁电流变化和无功功率消耗情况进行定量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注入直流偏磁电流的增加,变压器励磁电流畸变程度愈发严重,其消耗的无功功率急剧增高,对电网的无功平衡和电压调节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该结果对直流偏磁无功功率特性以及直流偏磁工况下短路电压支持能力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宁东±660 kV直流输电工程在单极大地方式下会使接地极附近的变压器产生直流偏磁现象,直流偏磁是变压器的一种非正常工作状态,严重时可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以串联电容法为技术基础的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隔离接地装置的研制与开发,合理运用了氧化锌阀组和大容量快速开关作为电容器的双重保护,可以有效地阻断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流入,避免变压器直流偏磁显现的发生,保证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研究三相五柱变压器在直流偏磁条件下的振动特性,首先基于激光多普勒效应,对取向硅钢片磁-弹耦合特性进行测量,获得磁致伸缩曲线。其次提出适用于大型三相电力变压器的直流偏磁实验方案,将两台变压器相并联,并在中性点引入直流激励,测量变压器励磁和振动特性。基于磁-机械场的耦合理论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三相变压器铁心磁场和振动位移分布规律,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一致。基于计算结果,分析了直流偏磁对变压器铁心振动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800kV晋北-南京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产生的直流偏磁对安徽电网交流变压器的影响,文章基于场路耦合方法,建立安徽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模型,实测获得安徽地区典型土壤电阻率,仿真分析了直流接地极注入5000A入地电流后安徽电网220kV及以上变电站的直流偏磁情况,根据仿真计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并结合工程启动调试,开展了治理前后的直流偏磁电流测试,验证了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发展进程加快,直流接地极近区交流系统变压器受入地电流直流偏磁影响程度加深,为探究不同大地电阻率情况下直流分布的规律和直流偏磁的风险,以扎鲁特-青州±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根据内蒙古特高压输电工程的相关资料,分析极址的电性构造,在直流偏磁计算软件中建立交流系统的直流网络模型,计算得到交流系统内变压器绕组上的直流电流分布。根据变压器绕组允许通过的直流电流推荐值,评估变压器上直流偏磁的风险,并提出相关治理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取电阻率上限值建立大地模型的方法比较严格,利用中性点串联电容的方法能较为有效地解决变电站直流偏磁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大地回线运行导致的交流电网电力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碳化硅(SiC)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与电阻串联的直流偏磁抑制方法。该方法利用碳化硅新型材料耐电压高和动作频率快的优势,通过控制半导体开关的频率以及占空比,在保证变压器有效接地的条件下将平均入地电流限制在安全阈值内;同时,利用电阻降低开关导通电流,限制中性点电压较高时的入地电流;最后,通过仿真算例校核了该方法对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直流偏磁电流具有良好抑制效果,该设备在恶劣工况下完全满足变压器中性点绝缘要求,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试电流互感器误差分析电流突变对其误差的影响,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基本原理,与传统的电磁型电流互感器相比,基于Faraday磁旋光效应原理的光学电流互感器在测量原理上不存在测量频带问题,无磁饱和问题。通过比较两种串联运行的电流互感器的现场运行数据,分析其直流分量、基波和谐波含量,得出光学电流互感器具有优良的动态测量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当代社会老年住宅发展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我国的养老模式及老年居住建筑的类型 ,分析了老年住宅的分类、发展演进和现状特点 ,提出当代社会应采用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 ,将两者有机结合的养老模式。初步探讨了适应这种养老模式的老年住宅的新概念 :“分得开、住得近” ,“分而不远”的代际互助型老年住宅 ,既保持了老年家庭和子女家庭的高度独立 ,又便于相互间的照顾和感情交流 ,符合我国国情 ,适应社会的发展 ,是目前一种较为理想的老年住宅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我国的养老模式及老年居住建筑的类型,分析了老年住宅的分类、发展演进和现状特点,提出当代社会应采用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将两者有机结合的养老模式.初步探讨了适应这种养老模式的老年住宅的新概念"分得开、住得近","分而不远"的代际互助型老年住宅,既保持了老年家庭和子女家庭的高度独立,又便于相互间的照顾和感情交流,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的发展,是目前一种较为理想的老年住宅模式.  相似文献   

15.
当今报业由过去“皇帝女儿不愁嫁”式的卖方市场转变为激烈竞争的买方市场。进入营销阶段的报纸版面设计,已不仅仅是一种编辑学范畴的操作,而成为报纸产业形象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报纸整个市场战略的一种战术组成。因此,必须重视读者导向、重视市场导向和营销导向,灵活运用各种版面元素,对报纸版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提升报纸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传统聚落的研究,发掘了传统聚落中的优秀特征,比如界域性与中心性的形成对居民心理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以及对人际交往的影响,还有传统聚落的风水性所体现出来的朴素的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等.根据这些优秀特征,结合当代人居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解决现代人居环境问题给予启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传统聚落的研究,发掘了传统聚落中的优秀特征,比如界域性与中心性的形成对居民心理的安全感与归属感以及对人际交往的影响,还有传统聚落的风水性所体现出来的朴素的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等。根据这些优秀特征,结合当代人居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解决现代人居环境问题给予启示。  相似文献   

18.
A three-dimensional (3-D) Hall MHD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roles of initial current carrier in the topology of magnetic field, the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field aligned currents (FACs), and the appearance of Alfvén waves. Considering the contribution of ions to the initial current, the topology of the obtained magnetic field turns to be more complex. In some cases, it is found that not only the traditional B y quadrupole structure but also a reversal B y quadrupole structure appears in the simulation box. This can explain the observational features near the diffusion region, which are inconsistent with the Hall MHD theory with the total initial current carried by electrons. Several other interesting features are also emerged. First, motions of electrons and ions are decoupled from each other in the small plasma region (Hall effect region) with a scale less than or comparable with the ion inertial length or ion skin depth d i =c p . In the non-Hall effect region, the global magnetic structure is shifted in +y dire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ons with initial y directional motion. However, in the Hall effect region, magnetic field lines are bent in −y direction,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motion of electrons, then B y is generated. Second, FACs emerge as a result of the appearance of B y .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Hall MHD simulation results, the generated FACs shift in +y direction, and hence the dawn-dusk symmetry is broken. Third, the Walén relation in our simulation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Walén relation in Hall plasma, thus the presence of Alfvén wave is confirmed.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40474058 and 40536030), the Key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40390152), Chinese Fundamental Research Project (Grant No. G200000784), Chinese Key Research Project (Grant No. 2006CB805305), and the Key Displine Project of Beijing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应用正弦函数的特征和模糊贴近度原理相结合的方法来识别变压器的故障电流和励磁涌流。变压器正常运行、内部短路、外部短路时波形具有正弦波形特征,而励磁涌流波形因包含非周期分量、间断角不具有正弦波形的特征。假设所研究波形均为正弦波形,通过直接寻找可以得到峰值的实际值,通过理论计算可以得到峰值的理论值,然后求实际值和理论值比值的绝对值。利用绝对值的大小区分故障电流和励磁涌流。理论分析和动模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可以准确识别故障电流和励磁涌流,即使在空载合闸于内部短路故障时保护也能迅速可靠动作,并具有抗CT饱和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研究环形磁旋光光纤电流传感器,提出了避免光纤双折射影响的整拍长方法和引线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