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蒙医温针疗法对赫依偏盛型失眠症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和日间疲乏状态的调节作用。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单盲、对照研究。选取80例赫依偏盛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除外脱落及剔除病例,治疗组39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取顶会穴、赫依穴及心穴行蒙医温针治疗。对照组于顶会穴、赫依穴及心穴的左上30°夹角各一寸处行蒙医温针治疗。治疗前后及8周随访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应用疲劳量表(FS-14)评估患者日间疲乏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及PSQI总分和SF-14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PSQI各因子评分及PSQI总分、SF-14总分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随访时睡眠质量、日间功能、PSQI总分、SF-14总分、躯体疲劳评分及脑力疲劳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蒙医温针疗法可安全有效改善赫依偏盛型失眠症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及日间疲劳状况,且效果平稳持久。  相似文献   

2.
陈唏 《新中医》2018,50(1):115-118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黄连阿胶汤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40例。针药组采用揿针联合黄连阿胶汤治疗,中药组采用黄连阿胶汤治疗,西药组予艾司唑仑片治疗。评估3组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评分的变化,记录中医症状的发生率。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90.0%,中药组总有效率67.5%,西药组总有效率82.5%。针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P0.05);针药组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指数评分及ISI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针药组ISI总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1),西药组ISI总分治疗前后差值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1),西药组2项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中药组(P0.05);针药组早醒指数评分治疗前后差值高于中药组(P0.05),西药组早醒指数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与针刺组和中药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药组及中药组情绪抑郁、善太息、潮热汗出、急躁易怒、五心烦热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情绪抑郁、急躁易怒发生率低于中药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黄连阿胶汤治疗肾虚肝郁型围绝经期失眠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蒙医辨证分型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入组200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蒙医辨证分型和肺功能检测。根据肺功能FEV1pred%分级,将患者分为四组,Ⅰ组:FEV1≥80%pred,Ⅱ组:50%≤FEV1<80%pred,Ⅲ组30%≤FEV1<50%pred,Ⅳ组FEV1<30%pred;同时辨证分为赫依偏盛型、希拉偏盛型、巴达干偏盛型。比较不同辨证分型与肺功能受损情况。结果:(1)赫依偏盛型肺功能分级主要分布在Ⅱ、Ⅲ级,希拉偏盛型为Ⅰ、Ⅱ级,巴达干偏盛型为Ⅲ、Ⅳ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希拉偏盛型弥散功能受损度较赫依偏盛型、巴达干偏盛型明显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辨证分型可能与肺功能指标有密切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辅助临床进行辨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蒙医证型与RF、ESR、CR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病人138例,以蒙医辨证分型分类,齐素(血)希拉偏盛型66例,巴达干赫依偏盛型36例,黄水偏盛型36例.分别检测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等.结果:巴达干赫依偏盛型和黄水偏盛型类风湿因子水平低于齐素(血)希拉偏盛型,黄水偏盛型与齐素(血)希拉偏盛型比较差异显著;齐素(血)希拉偏盛型血沉最高,巴达干赫依偏盛型其次,黄水偏盛型最低,三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巴达干赫依偏盛型和黄水偏盛型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齐素(血)希拉偏盛型,巴达干赫依偏盛型与黄水偏盛型之间CRP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F、ESR、CRP在蒙医辨证分型方面存在差异,可作为蒙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蒙医温针对失眠模型大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及对戊巴比妥钠致睡眠时间的影响,探讨蒙医温针的改善睡眠作用。方法①选用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的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蒙医温针组,每组15只,以戊巴比妥钠致眠时间为观察指标。②采用对氯苯丙氨酸致失眠大鼠模型,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失眠模型组、蒙医温针组和地西泮注射液组,每组15只,观察大鼠的自主活动和一般情况。结果蒙医温针组戊巴比妥钠致眠大鼠睡眠潜伏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蒙医温针组戊巴比妥钠致眠大鼠睡眠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眠模型组、蒙医温针组和地西泮注射液组大鼠造模前体重较空白对照组减轻(均P0.01)。失眠模型组大鼠治疗后体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蒙医温针组和地西泮注射液组大鼠体重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眠模型组大鼠活动时间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蒙医温针组和地西泮注射液组大鼠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失眠模型组(均P0.05)。失眠模型组大鼠站立次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蒙医温针组和地西泮组大鼠站立次数明显低于失眠模型组(P0.05,P0.01)。结论蒙医温针对大鼠有镇静作用和改善睡眠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印堂骨膜针刺法结合"老十针"和2012版《针灸治疗学》中失眠症的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为慢性失眠寻求更加有效的针刺治疗方案。方法收集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使用印堂骨膜针刺法结合"老十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手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对患者的睡眠状态及失眠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及IS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评分更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更优(P0.05)。结论印堂骨膜针刺法结合"老十针"可有效治疗慢性失眠,且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导睡眠监测评价电鍉针治疗失眠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电鍉针治疗对失眠症患者多导睡眠图改变的影响.方法 通过门诊预约患者,采用多导睡眠仪进行规范化监测,比较40例失眠症患者治疗前后睡眠结构的差异.结果 经电鍉针康复治疗后,失眠患者S1、S2期睡眠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S3、S4期和快速动眼睡眠期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并且患者的睡眠结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鍉针康复治疗能有效治疗和改善失眠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蒙医温针结合内服蒙药治疗赫依旺盛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赫依旺盛型失眠症的患者2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34例)和对照组(114例)。观察组采用蒙医温针结合内服蒙药治疗,蒙药主要选择通拉嘎-5、阿米巴如其-11、高优-13、苏格木乐-3汤等。对照组采用西药艾司唑仑片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78例,占58.21%;显效42例,占31.34%;有效14例,占10.4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9.47%,.结论:蒙医温针疗法结合内服蒙药治疗赫依旺盛型失眠症疗效显著,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针刺联合揿针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周期30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评分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得分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IS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常规针刺联合揿针及艾司唑仑片均可降低原发性失眠患者PSQI、ISI评分,提高睡眠质量,但针刺联合揿针的疗效更优。此外,针刺联合揿针还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调节心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针浅刺法配合通督调脊手法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诊治的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多针浅刺法配合通督调脊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SQI与I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PSQI与ISI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2周PSQI、ISI评分较治疗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针浅刺法配合通督调脊手法能改善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PSQI与ISI评分,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两组常用选穴处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选穴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1组、针刺2组、西药对照组,每组30例,应用Spiegel睡眠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针刺1组总有效率为89.3%,针刺2组总有效率为93.1%,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1组Spiegel睡眠量表总分与针刺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1组Spiegel睡眠量表总分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2组Spiegel睡眠量表总分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刺2组治疗后疗效最好。结论针刺治疗失眠具有较好疗效,与西药对照组疗效相当,甚至优于西药对照组,而且针刺2组疗效优于针刺1组,其处方可作为针刺治疗失眠的基础选穴处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组方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脱落1例)和假针刺组(30例,脱落1例)。两组均予基础睡眠健康宣教。针刺组采用针刺调神组方治疗,穴取百会、神庭、印堂、神门、三阴交;假针刺组采用非有效穴浅刺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入睡前觉醒量表(PSAS)评分、过度觉醒量表(HAS)评分及血清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治疗后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PSAS各项评分及总分,HAS评分均下降(P<0.05,P<0.01);假针刺组治疗后PSQI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PSAS认知觉醒评分均下降(P<0.05)。针刺组治疗后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PSAS各项评分及总分,HAS评分均低于假针刺组(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治疗后血清GABA含量升高(P<0.05),针刺组治疗后血清GABA含量高于假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调神组方可明显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状况及过度觉醒状态,上调血清GABA含量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脐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脐针组、联合组与体针组各28例.脐针组采用单纯脐针、联合组采用体针联合脐针、体针组采用常规针刺,均隔1~2d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SAS)自评量表、抑郁(SDS)自评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立穴位埋线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治疗地位。方法:对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病例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30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睡眠率、中医症状疗效指数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能有效降低评分(PSQI总分及各项目P0.01或P0.05);治疗后埋线组在改善患者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日间功能优于针刺组(P0.01),其余五项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但埋线组改善中医症状优于针刺组(P0.01);通过疗效指数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显效率则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埋线组更能取得明显疗效。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15.
徐永亦  林咸明 《新中医》2020,52(3):151-153
目的:观察调神六穴加眠三针刺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肝火扰心型原发性失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调神六穴加眠三针刺法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艾司唑仑片,每次2 mg,每晚睡前30 min服用,均连续治疗4周后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PSQI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六穴加眠三针刺法治疗肝火扰心型原发性失眠的疗效确切,且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电项针疗法与传统针刺法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以针刺项部腧穴为主并通以脉冲电流,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两组均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2个月后随访。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PSQI疗效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两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AMA、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项针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及缓解焦虑、抑郁程度,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较活血散风针法与活血散风针法辅以百会、四神聪深刺、长留针对高血压病伴失眠患者血压和睡眠时间的影响差异。[方法]将6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两组在服用原有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活血散风针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百会、四神聪深针刺、长留针治疗(沿皮刺入20~32 mm,留针5 h),每组均治疗30次,分别在治疗10、20、30次后观察比较患者的血压、睡眠时间的变化,以及治疗前与治疗30次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值与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在降压、延长实际睡眠时间、改善整体睡眠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降压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比较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89.3%,对照组显效率为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散风针法可降低高血压病伴失眠患者的血压,延长实际睡眠时间,改善整体睡眠情况;加刺百会、四神聪对活血散风针法在改善睡眠与降低血压方面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肝肾养护针刺法联合谷维素对缺血性脑卒中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辽宁省金秋医院神内科收治的81例缺血性脑卒中失眠症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患者在睡前口服谷维素片30 mg,观察组40例患者在口服谷维素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肝肾养护针刺法.比较2组的匹兹堡睡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针刺跷脉与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失眠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选取6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针刺组30例,予针刺跷脉主穴及辨证配穴治疗;埋线组30例,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kupermann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雌二醇(E2)体内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组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PSQI总分优于埋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kupermann评分除皮肤蚁走感、泌尿系感染两项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埋线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除皮肤蚁走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失眠、抑郁疑心及疲倦kupermann评分优于埋线组(P<0.05);针刺组E2升高更显著(P<0.05);埋线组总有效率83.33%(25/30),低于针刺组总有效率96.67(29/30),针刺组临床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跷脉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失眠,疗效优于埋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