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以聚氨酯为壁材,防蚊剂HLQZ为芯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防蚊微胶囊整理剂.研究了自制乳化剂、芯壁比、反应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合成防蚊整理剂的影响.优化合成条件为:自制乳化剂用量5.2%,芯壁比为1:2.8,催化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02 g.将该防蚊微胶囊整理剂应用到蚊帐上,蚊帐具有明显的驱杀蚊效果,且耐久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防蚊剂KE等处理织物,使纤维表面形成驱蚊药膜。介绍防蚊剂的筛选,防蚊效果的试验方法,工艺条件对防蚊性能的影响。产品有高效快速的杀灭和驱避作用,对皮肤无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3.
以防蚊剂DM为芯材,聚氨酯为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防蚊微胶囊,通过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激光粒径分析仪分别对微胶囊的表面形态、结构、粒径分布进行了分析,应用微胶囊对纯棉针织物进行防蚊整理,测试并分析了其驱杀蚊效果.结果表明,整理后的纯棉针织物具有持久的驱杀蚊效果和良好的耐水洗性能.  相似文献   

4.
日本可乐丽公司最近开发了一种可以防止蚊子等虫类的防蚊纤维。该纤维是一种混入制造蚊香用的除虫菌类化学物质的聚酯纤维。纤维的芯部是常规聚酯,在其周围是混入上述化学物质的聚酯纤维。 根据该公司的实验数据,使用该纤维时约有90%以上的蚊子不会飞过来。也就是说,防蚊率达到90%以上。由于防虫物质混入纤维内部而不易脱落,该纤维的  相似文献   

5.
张敏 《染整技术》2023,(3):18-20+40
采用防蚊整理剂对织物进行防蚊加工。探讨防蚊虫整理效果的耐洗性及安全性。从皮肤刺激性和经口毒性两方面进行评估,研究发现:防蚊整理剂EULAN SPA 01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与合适的交联剂并用可提升防蚊面料的耐洗性。  相似文献   

6.
在各种防蚊剂中,从防蚊效果、对织物的影响及使用安全性考虑,最合适的为氯菊酯。为解决传统防蚊织物有效防蚊时间短的问题,主要采取用β-环糊精将防蚊剂制成包合物的方法。为此,对环糊精的结构、包合原理及包合防蚊剂的方法、影响包合效果的因素等进行了系统介绍。防蚊包合物与织物的结合可以在制成包合物后进行,也可先用β-环糊精对织物进行处理,再施加防蚊剂。防蚊剂经包合后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可较大幅度地提高防蚊效果的持续时间和耐洗涤性。  相似文献   

7.
商成杰 《印染》1991,17(2):36-38
一、前言 防蚊整理是用防蚊剂KE等处理织物,在特定的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下,防蚊剂KE在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粘合剂等与纤维结合在一起,在纤维表面形成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的驱蚊药膜。该药膜具有蚊蝇等所厌恶的气味,使蚊蝇等不愿在含有防蚊剂的织物上停留而逃跑,同时蚊蝇一接触织物,就立即被击倒或杀灭。其目的是保护人体免遭蚊虫叮咬,防止某些疾病传播,使纺织产品高附加值化。防蚊织物可广泛用于蚊帐窗帘、夏季用袜子、野外工作人员的工作服。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普通聚酯中添加一种7%的高分子载体共混纺丝,制备出100D/24F纤维网络丝,编织成蚊帐,再经过药液处理,生产出防蚊型聚酯纤维。试验结果表明,该种蚊帐的防蚊效果持久;经过20次标准洗涤后,纤维中有效成分的保留率达到60%,具有85%的灭蚊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负离子聚酯切片,然后与防蚊聚酯母粒进行复合熔融纺丝,制备皮芯型负离子防蚊聚酯纤维,并在22针/25.4 mm的单面小圆机上织造负离子防蚊纬平针针织面料。测试并分析纤维的截面形态、力学性能以及面料的负离子释放性能和防蚊性能。结果表明,皮芯型负离子防蚊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17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1.8%、沸水收缩率为8.9%,满足织造要求。面料的负离子释放量为815个/cm~3,水洗50次后无明显衰减,面料具有负离子保健功能而且性能稳定持久;面料对白纹伊蚊的驱避率为63.04%,防蚊评级为B级,具有蚊虫驱避效果。  相似文献   

10.
使用一氯均三嗪-β-环糊精(MCT-β-CD)对纯棉或涤棉织物进行接枝工艺,再用自制驱蚊剂QW-2对接枝后的织物进行防蚊整理,研究了接枝工艺的影响因素,并对QW-2的组分比例、QW-2的用量以及织物驱蚊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最佳接枝工艺为:环糊精100 g/L,纯碱20 g/L,汽蒸8 min;最佳防蚊整理工艺:柠檬桉油、香茅油、薄荷油、艾蒿油质量之比为4∶2∶3∶1,驱蚊剂用量为2%。试验证明,该防蚊整理工艺简单,整理后的织物水洗30次后,仍具有一定的防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受到化纤生产厂家的广泛重视,而源于纤维素原料的醋酯纤维已有百年历史。本文重点介绍了醋酯纤维的技术特征和主要产品,主要涉及过滤丝束、纺织用长丝以及高端技术纺织品,同时对醋酯纤维在高端技术纺织品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针对国内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现状,作者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茜  陆梦 《中国纤检》2010,(20):56-59
本文介绍了纺织品防蚊虫整理的基本原理、防蚊虫整理剂、整理工艺及防蚊效果测试方法。防蚊虫纺织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的标准只是对防蚊整理剂或原料进行效果测试,特别缺乏直接针对防蚊整理织物的测试标准。  相似文献   

13.
微胶囊驱蚊整理剂CW-1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氨酯为壁材,驱蚊灵HLQZ为芯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微胶囊缓释驱蚊整理荆CW-1.研究了溶剂种类、乳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以及搅拌速度对合成CW-1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工艺为:HLQZ1.5 g,二氯甲烷1.5 g,乳化剂7.0 g,TDI 2.0 g,PEG-400 4.6 g,乙二胺0.36 g,催化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02 g.所得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013 μm.乳液均一稳定.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防蚊虫纺织品的主要生产方法与主流防蚊虫驱避剂及杀虫剂的种类、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相关防蚊虫效果的测试方法。介绍了一些新技术在防蚊虫纺织品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PE/PP双组分纺粘法非织造布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双组分复合纤维纺粘法非织造布,并对在同种工艺条件下生产的相同面密度的双组分PE/PP与单组分PP纺粘法非织造布试样进行了各类性能测试。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双组分PE/PP纺粘法非织造布在断裂强度、柔软性、拒水性、透气性等性能上均优于单组分PP纺粘法非织造布。  相似文献   

16.
高新技术纤维主要包括六大类高科技纤维(特种纤维)以及高性能和多功能化的传统纤维,代表了化纤产业的发展方向。近期全球高新技术纤维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工艺技术不断革新,生产链不断完善,工艺更节能,生产规模趋于大型化。随着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新市场的开拓,该类纤维将逐渐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生力军及未来的主要收益源。到"十三五"末期,我国可望形成品种较齐全、用途多样化的高新技术纤维产业格局。本文选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高性能纤维,介绍了其最新发展形势,并对其今后发展提出建议,以供相关行业和企业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森  陈英 《纺织学报》2020,41(5):105-111
为解决传统乳液中乳化剂含量较高的问题,采用改性纳米TiO2-水杨酸(SA)作为乳化剂,制备Pickering乳液,应用于防蚊微胶囊的制备。研究了纳米TiO2水杨酸表面改性、TiO2-SA质量分数、乳化速度、乳化时间、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对乳液稳定性及制备微胶囊的影响。通过对乳液粒径、微胶囊的包埋率、粒径的表征得出合成防蚊微胶囊时乳化条件为:TiO2-SA质量分数0.75%,PVA质量分数1.0%,室温,乳化速度8 000 r/min,乳化时间7 min。研究表明:改性TiO2可改善纳米TiO2的亲油亲水性能以及乳液的稳定性;用研究所得乳化条件制备的Pickering乳液合成的微胶囊球形规则,表面光滑,包埋率为84.02%,平均粒径为2.867 μm;能谱分析表明,微胶囊表面含有C、O、N和Ti元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控制制备纳米银,本文对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2)进行了接枝改性,制备了"核-壳"结构的改性超支化聚合物(MHBP-OH)。利用其在水溶液中制备了纳米银,并将其接枝到棉织物中原位控制生成纳米银,以实现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对生成的纳米银进行了表征,并对原位生成纳米银整理的棉织物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水溶液中控制生成的纳米银平均粒径为3.82 nm,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棉织物中原位生成的纳米银粒径在10 nm左右,在棉纤维上分布均匀,当银含量为146.26 mg/kg时,整理后的棉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9.76%和99.62%,30次洗涤后,银含量仍保持在126.61 mg/kg。  相似文献   

19.
双组分熔喷非织造布开纤方法及开纤效果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双组分熔喷非织造布作为高效过滤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获得更高的过滤效率需进一步增加纤维比表面积。重点分析了双组分纤维的开纤方法,并对开纤效果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将羟基功能化纳米银应用于载银甲壳素纤维的制备,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甲壳素纤维对羟基功能化纳米银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测试了不同银含量载银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光电子能谱(XPS)对载银甲壳素纤维的微观形貌和元素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甲壳素纤维对羟基功能化纳米银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最高吸附量可达3 390 mg/kg;纳米银颗粒在甲壳素纤维表面分布均匀,且未被氧化;另外,抗菌测试结果表明载银甲壳素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当银含量达到1 000 mg/kg时,其对E.coli和S.aureus的抑菌率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