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自动化容积成像(volume computer aided diagnosis,VCAD)自动获取胎儿心脏筛查切面,并与二维超声(2D)比较,进一步提高中孕期胎儿心脏的筛查效率。方法:以100例中晚孕期经常规超声筛查,心脏未见异常的正常胎儿为研究对象。在2D模式下采集胎儿心脏筛查所需要的标准切面,包括四腔心(four-chamber view,4CV),五腔心(five-chamber view,5CV)、左右室流出道(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k LVOT、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k RV-OT),大动脉短轴(Artery short-axis SAV),主动脉弓(aortic arch LAV-AoA),动脉导管弓(ductal arch LAV-DA)、上下腔静脉长轴(superior-inferior vena cava,SVC-IVC)切面,记录采集时间。采用(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技术扫描获得胎儿心脏整体容积数据,存盘后进行脱机分析。利用4DVIEW 7.0软件VCAD技术,通过模式自带的SetStarting Plane的Start Plane、cardiac 1、cardiac 2、cardiac 3、cardiac 4、cardiac 5,分别自动获取上述各切面图像,并记录采集时间。比较VCAD技术自动获取的图像和2D图像吻合率及图像质量。采用超声断层显像(Tomographic UltrasoundImaging TUI)模式,通过调节层距和中心层位置,分别显示上述各切面,并记录采集时间。比较STIC-TUI检查时间和VCAD检查时间。结果:①VCAD检查时间:(138±10)s至(198±12)s明显小于2D检查时间(288±13)s和STIC-TUI检查时间(408±1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VCAD自动获取切面和2D切面图像合格率的比较:扫描起始切面为心轴位于右上象限的心尖四腔心切面的容积数据样本,二维超声显示的筛查切面与VCAD重现的上述各切面合格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扫描起始切面为心轴不位于右上象限的心尖四腔心切面的样本,容积数据利用VCAD自动获得的图像,配对卡方检验显示,LAV-AoA、LAV-DA、SAV切面,VCAD重建切面合格率低于2D,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P=0.045,P=0.001,<0.05);③VCAD和2D获取各个切面图像质量的比较:扫描起始切面为为心轴位于右上象限的心尖四腔心切面的样本,VCAD自动获取各切面图像质量和2D达到了极好的一致性或好的一致性。扫描起始切面为心轴不位于右上象限的心尖四腔心切面的样本,VCAD自动获取切面在4CV、5CV切面图像质量和2D达到了极好的一致性,在LVOT、RVOT和SVC+IVC切面图像质量和2D一致性好,在LAV-AoA、LAV-DA和SAV切面图像质量和2D的一致性差。结论:VCAD快速自动且较全面的获得胎儿心脏筛查各标准化切面高品质的图像信息,简化了三维容积数据的后处理方法,提高了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4D超声在产前胎儿先天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先天性畸形的检出率。方法 :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对10 856例孕妇,分别于孕11~13周、孕18~24周及32周行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胎儿面部、脊柱、肢体及心脏等结构畸形,对病变部位行多切面扫查。结果:本组中,经引产及产后随访证实胎儿先天性畸形144例,发生率1.33%;超声检出126例,检出率87.5%,漏诊18例。结论:4D超声利用表面成像和透明成像法,对胎儿行立体成像,能动态连续显示胎儿宫内活动及表面结构,对胎儿畸形的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RI在胎儿囊状淋巴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科与方法 7例孕妇,孕龄27~37周.产前常规行超声(US)检查后24~48 h内行MRI检查,采用二维快速平衡稳态采集(2D FIESTA)序列、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以及快速反转恢复运动抑制(FIRM)序列,行胎儿颅脑、胸腹部常规及颈、胸、腹壁重点冠状位、矢状位及横断位扫描,将产前MRI、US表现与出生后影像、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7例中,无分隔者3例,有分隔者4例.病变位于颈部4例(其中1例双侧颈部伴分隔者下端达胸腔),左胸腹壁及后背部软组织1例(达左侧胸腔),左腋下及左胸壁1例,左前腹壁1例.随访结果与产前MRI诊断一致6例,不完全一致1例,产前US误诊2例,诊断不完全准确2例.结论 MRI在胎儿淋巴管瘤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准确显示其部位、大小、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和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三维MRI结合仿真内窥镜重组(MRVE)技术在显示胎儿面部结构和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87例胎儿的三维MRI数据采用半自动阈值MRVE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胎儿MRI 检查序列包括SSFSE和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 FIESTA)。应用Bland-Altman分析法对两位医师(A和B)在胎儿面部结构的图像重建中选择阈值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将超声、二维MRI和三维MRI MRVE的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ROC 曲线分析3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3D-FIESTA图像上,羊水呈高信号,胎儿面部软组织、子宫壁和胎盘呈中等信号,组织对比度良好。两位医师确定的测量阈值分别为797.7±12.6(95%置信区间为795.0~800.4)和796.9±11.4(95%置信区间为794.4~799.3),一致性好(P<0.05)。MRVE可以从不同角度直观显示胎儿的面部结构。二维MRI、US 和MRVE诊断胎儿面部异常的 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95%置信区间为0.813~0.968)、0.930(95%置信区间为0.861~0.999)和0.935(95%置信区间为0.866~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RVE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三维MRI仿真内窥镜处理技术在显示胎儿面部结构和畸形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RI在诊断胎儿肾发育异常(FRDA)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快速成像序列对11例超声(US)提示FRDA的胎儿进行盆腹部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扫描,将MRI表现与产前和产后超声结果对照.结果 MRI诊断结果与产后US一致,MRI和产后US诊断一侧异位肾4例(左侧2例、右侧2例,其中1例产前US诊断为右肾缺如),一侧肾缺如5例(左侧2例、右侧3例,其中1例产前US诊断为左肾发育不全),1例左肾发育不全,1例双肾发育不全(产前US诊断为右肾缺如伴左肾发育不全).结论 MRI可以清晰显示胎儿肾的形态和位置,是产前US诊断FRDA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血管血流(MV-Flow)联合LumiFlow成像技术在获取11~17+6周胎儿心脏标准切面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7月—2023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正常早中孕期孕妇63例,行胎儿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MV-Flow联合LumiFlow检查,分别获取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推荐的8个诊断切面,对不同模式下各标准切面图的血流要素进行评分,比较CDFI及MV-Flow联合LumiFlow在各诊断切面的显示成功率及评分。结果 63例孕妇共进行66次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MV-Flow联合LumiFlow在上腹横切面、四腔心切面、主动脉弓切面显示成功率分别为98.48%、98.48%、96.97%,高于CDFI(χ2=5.143、8.100、6.125,P<0.05),在三血管气管切面和左心室流出道切面显示成功率分别为39.40%和43.94%,显著低于CDFI(χ2=13.885、7.579,P<0.05)。MV-Flow联合LumiFlow及CDFI两者...  相似文献   

7.
作者使用线性高频探头(7.5MHz)检查了23例正常人和70例肝功异常的病人,每个受检者均检查6个标准切面,即①肝左叶腹侧面的纵切面和横切面。②肋下肝右叶前缘的斜切面。③肝右叶前段三个不同肋间的切面。肝表面的超声表现分三型:①正常肝表面(Ⅰ型):所有切面的肝表面都为规则的高回声线状影,厚度不超过1mm。②局部异常(Ⅱ型):6个切面中只有1个切面显示肝表面不规则。③弥漫性异常(Ⅲ型):所有切面均显示表面不规则,有点线征(dotted-line sign)亦属此型。Ⅲ型提示肝硬化,Ⅰ或Ⅱ型均为非肝硬化表现,最后诊断由US检查后15天之内的肝活检确定。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二维(2D)及三维(SSD)在周围型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二维 (2D)和表面覆盖技术 (SSD)在周围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 5例周围型肺癌行多层螺旋CT扫描 (层厚 1~ 2mm)和表面覆盖技术。结果  2D图可显示周围型肺癌内部结构、分叶征、毛刺征、病灶周围血管、胸膜、纵隔结构的关系 ,但不能立体、直观显示肿瘤与周围器官的关系。SSD可多方向立体、直观清楚显示肿瘤表面征象和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以 2D螺旋CT图为基础 ,结合SSD对诊断周围型肺癌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对羊水过少胎儿结构及相关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孕妇,孕龄20~35周.产前常规行超声(US)检查后24~48h内行MR检查,采用二维快速平衡稳态采集(2D FIESTA)序列、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胎儿颅脑胸腹部常规及双肺、双肾重点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描,将产前MRI、US表现与出生后影像或引产后尸解对照.通过MRI采用感兴趣区工具(ROI)测量胎儿肺肝信号强度比(LLSIR).结果:34例羊水过少胎儿MRI均能清晰显示其结构,20例存在泌尿系统畸形(其中12例合并肺发育不良),3例只合并双肺发育不良,特发性羊水过少11例.合并肺发育不良共计15例.18例出生,16例引产.除4例引产未尸检外,其余均由出生影像学或引产后尸解证实.结论:MRI是显示羊水过少胎儿结构及相关异常最有效的诊断方法,它能不受羊水过少的影响,清晰显示胎儿结构及相关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RI在胎儿先天性膈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4名孕妇,孕龄16~39周.产前常规行超声(US)检查怀疑胎儿先天性膈疝后在24-48 h内行MR检查,采用二维快速平衡稳态采集(2D FIESTA)序列、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以及快速反转恢复运动抑制(FIRM)序列,行胎儿颅脑、胸、腹部常规及胸腹部重点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断面扫描,将产前MRI、US表现与出生后影像表现或手术(13例胎儿)、引产后尸体解剖(1例胎儿)结果对照.结果 12例为单胎,2例为双胎之一.膈疝位于左侧12例,右侧2例.随访结果与产前MRI诊断完全一致,产前US误诊2例、漏诊2例.12例左侧疝中1例为左胸部被巨大结肠占据,1例仅整个胃泡疝入,5例仅部分肠管疝入,5例整个胃泡和部分肠管同时疝入;2例右侧疝中1例仅部分肠管疝入,1例为肝脏部分和部分肠管同时疝入.结论 MRI对胎儿先天性膈疝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