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手术是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POP)的治疗中十分重要、也常是最后的一种治疗手段。美国妇女到80岁时接受盆底重建手术(reconstructive pelvic surgery,RPS)的概率约11%,其中29%需第2次、14%需第3次手术。在美国,每年此类手术近40万例,花费超过10亿美元。治疗POP的术式繁多,不仅有众多历史悠久的经典方法,新术式、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2.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于盆底支撑组织薄弱导致盆腔器官解剖位置下移的一类疾病,通过经阴道手术来加强盆底的支撑力量是严重POP的重要治疗措施。近年来,经阴道网片植入术备受争议,因此经典的经阴道自体组织修补术再次受到关注。充分认识此类手术对解剖复位和功能重建的主客观效果、并发症、复发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正确评价和选择精准的治疗POP术式。  相似文献   

3.
<正>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为影响中老年妇女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属于盆底重建外科(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 surgery,PFRS)主要解决的疾病。50~79岁的女性POP发生率为30%~41%[1],女性一生中因POP行手术的概率为10%~20%[2-3]。随着临床解剖研究的深入和医用生物材料的发展,盆底重建外科建立了新理念和新术式,发展迅速。各种手术方式不断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4.
盆底重建外科手术中替代材料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盆底重建外科(reconstructive pelvic surgery)是一个新的亚学科,旨在研究由于盆腔支持结构损伤、缺陷及功能障碍所致疾患的诊断与处理,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和盆腔器官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目前,尽管对盆底解剖和器官功能的了解有所深入,手术方法也有了改进,但因局部组织缝线修补类手术的远期成功率仍不能令人满意,接近30%的POP和10%的SUI患需再次手术治疗,并且随着手术次数的增加,复发率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s prolapses,POP)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撑结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盆腔器官下降导致一系列功能异常的疾病。随着老龄化的到来,POP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POP的治疗方式可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分为传统手术及重建手术,其中骶骨固定术因其具有良好的解剖复位及高治愈率,是治疗顶端脱垂的“金标准”术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骶骨固定术的术式也有一定的变化,文章阐述了骶骨固定术的发展史、适应证、手术步骤、培训等,旨在为相关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盆腔脏器脱垂治疗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PFD)主要表现为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POP是盆底支持组织缺陷、损伤的主要后果,与SUI有着密切关系,SUI和POP的诊断和治疗是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基本内容。我国政府1978年3月对POP和尿瘘两大疾病进行了调查摸底,提出免费治疗,同时柯应夔教授主编《子宫脱垂》出版,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制定了有关子宫脱垂防治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疗效评价标准。1981年12省市有13403例治疗调查报告。但在近20年,我国关于POP的临床和研究报道并不多,更是缺乏POP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规范化治疗标准。  相似文献   

7.
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手术是广泛应用于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治疗的手术术式。理解与认识TVM手术并发症,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不良预后的关键。降低TVM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既要求术者要对盆底疾病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及准确的诊断,做好术前准确的评估,又要求术者具有完善的手术操作技能,以及丰富的盆底手术分离、穿刺等技术的临床经验。同时围手术期的护理和术后维护,也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手术是广泛应用于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治疗的手术术式。理解与认识TVM手术并发症,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不良预后的关键。降低TVM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既要求术者要对盆底疾病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及准确的诊断,做好术前准确的评估,又要求术者具有完善的手术操作技能,以及丰富的盆底手术分离、穿刺等技术的临床经验。同时围手术期的护理和术后维护,也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盆底功能障碍的生物反馈治疗和电刺激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由于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所引起的盆腔器官解剖和功能的异常,表现为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粪失禁等。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主要目的为盆底复健(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恢复盆底器官的解剖和功能,从而矫正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除手术外,各种非手术治疗也普遍应用于临床,一般情况下是先进行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较重时才选择手术治疗,手术失败或术后复发的患者仍然可以再继续非手术治疗。常用的方法有以盆底肌训练为主的行为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电刺激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施行子宫切除术的常见原因之一,但子宫切除术也可能是未来发生POP的原因。本文主要阐述子宫切除术与POP之间的关系、子宫切除术后是否行预防性或治疗性阴道顶端悬吊术(ASP)、盆底修补手术是否同时行子宫切除术等热点问题。子宫切除术与POP,从盆底解剖结构到术式选择及治疗预后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因非...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及人们对生活质量关注程度的提高,因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要求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手术是治疗POP的主要方法。如何应用手术给患者一个满意的结果,是所有从事盆底重建手术的医生应该关注并努力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警示与公告,至今十余年来,盆底重建手术的网片植入与自体组织修补引起了全球妇科泌尿领域学者与医生的广泛关注。基于现有的临床研究,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发布了TVM的禁售令。以上一系列举措对我国妇科盆底重建领域有较大影响,应予以高度重视,要科学客观面对FDA对TVM手术治疗POP的公告。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用于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替代物主要是指网片,根据材料分为人工合成网片、生物补片和组织工程学网片。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使用网片的手术方法包括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 implantation,TVM)手术、阴道骶骨固定术(sacrocolpopexy,SC)和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mid-urethralslings,MUS),网片的并发症使网片手术陷入争论。文章通过论述网片手术现状、网片材质、手术操作的改进、生物力学的发展和监管随访机制的建立,探讨网片在PFD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用于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替代物主要是指网片,根据材料分为人工合成网片、生物补片和组织工程学网片。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使用网片的手术方法包括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 implantation,TVM)手术、阴道骶骨固定术(sacrocolpopexy,SC)和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mid-urethralslings,MUS),网片的并发症使网片手术陷入争论。文章通过论述网片手术现状、网片材质、手术操作的改进、生物力学的发展和监管随访机制的建立,探讨网片在PFD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主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女性一生中有12.6%的可能需要进行脱垂的手术[1],并且接受手术的患者5年内约13%需要再次手术[2]。近20多年来,随着现代盆底学理论的发展、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替代材料的应用,盆底重建手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经阴道植入合成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的盆底重建手术因解剖治愈率高,已成为治疗POP的手术方法之一。大多数患者受益于网片的使用,但也逐渐出现了一些网片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网片暴露和疼痛,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因而,TVM手术一直是盆底重建外科领域中热议的话题。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种用于治疗症状性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新术式不断出现、改进,均致力于实现维持持久疗效、尽量减少复发、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及提高患者主观满意度的目标[1].其中应用网片的盆底重建手术临床效果肯定,已经成为一种常见方法,但手术穿刺后会阴区域存在术后疼痛的问题[2].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种用于治疗症状性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新术式不断出现、改进,均致力于实现维持持久疗效、尽量减少复发、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及提高患者主观满意度的目标[1].其中应用网片的盆底重建手术临床效果肯定,已经成为一种常见方法,但手术穿刺后会阴区域存在术后疼痛的问题[2].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种用于治疗症状性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新术式不断出现、改进,均致力于实现维持持久疗效、尽量减少复发、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及提高患者主观满意度的目标[1].其中应用网片的盆底重建手术临床效果肯定,已经成为一种常见方法,但手术穿刺后会阴区域存在术后疼痛的问题[2].  相似文献   

19.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包括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粪失禁(fecal incontinence,FI)等。PF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PFD的主要目标是恢复盆腔器官的解剖和功能,手术是PFD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当前盆底重建手术中应用的聚丙烯合成材料在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同时,也存在排异、侵蚀等并发症,学者们仍然在探索组织相容性更好的盆底重建材料。纳米材料直径通常介于数十纳米至数微米之间,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高度类似细胞外基质,利于细胞的黏附、分化和增殖,在女性盆底重建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综述纳米材料的分类、特性、制备技术及其在女性盆底重建中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主要依靠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阴式子宫全切除术(TVH),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以及应用各种补片材料的盆底组织修补术等.对于一般状况较差、高龄、无性生活要求的严重POP患者,也可采用阴道闭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