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发热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目前临床常用降温方法有药物降温、物理降温等.小儿应用各种退热药易产生不良反应,如药物剂量稍大即可导致出汗过多引起虚脱,临床上应慎用药物降温.高热患儿采用头部物理降温法是一种比较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传统的小儿头部物理降温法是在患儿颈部放置冰枕、前额用毛巾冰敷、戴冰帽等.因冰袋、冰帽操作繁琐、准备材料时间长,在使用中易漏水,且材料容易老化,舒适度较差,皮肤贴合不好,大多数患儿使用时配合较难.因此,笔者于2014年1月自制小儿冰袋给患儿行头部物理降温,操作方便,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降温效果明显,且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发热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头部物理降温是比较安全、有效的降温方法,也是护理高热患儿的重要措施。传统的小儿头部物理降温法是在患儿头枕部放置用毛巾包裹的橡胶冰枕,前额部用毛巾冷敷等。但是在临床上使用橡胶冰枕时发现有一些弊端,如橡胶冰枕准备工作繁琐,需要时间长±使用中易漏水±患儿哭闹、离床时需要扶持或约束,起不到有效降温作用,给护理工作者及家属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我科尝试制作了儿童简易冰帽在高热患儿中使用,经观察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利琴  陈晓铮  罗秀琴 《全科护理》2014,(21):2011-2011
临床上发热是儿科常见的症状,高热患儿常采用头部物理降温法来降低体温,物理降温是比较有效、安全的无创降温方法。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枕冰袋、冰帽降温,冰袋、冰帽存在着坚硬、易漏水、易移位等缺点。  相似文献   

4.
自制冰帽降温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物理降温法有冷湿敷、冰枕或冰帽、温水浴、酒精擦浴等,但这些传统的物理降温方法存在诸多不足,降温方法不方便或降温效果不理想。为了寻求一种安全,迅速,有效为高热、超高热患者降温的方法,本科室于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将需要物理降温的92例发热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分别采用传统冰帽和婴儿纸尿裤制作的冰帽进行头部物理降温,比较其降温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曾荣  胡艳芬 《现代护理》2006,12(28):2729-2729
脑卒中患者行脑保护治疗时常需做头部降温并配合全身物理或药物降温,其中头部降温临床上常用控温冰帽、橡胶冰帽及自制冰枕等叭,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2005年1月2006年4月,我科采用纸尿裤代替冰枕(帽)用于脑卒中患者头部降温并配合全身物理或药物降温治疗,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患者行脑保护治疗时常需做头部降温并配合全身物理或药物降温,其中头部降温临床上常用控温冰帽、橡胶冰帽及自制冰枕等[1],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2005年1月~2006年4月,我科采用纸尿裤代替冰枕(帽)用于脑卒中患者头部降温并配合全身物理或药物降温治疗,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莉  相丽  任静 《护理研究》2008,22(4):996-996
高热病人以及颅脑手术后病人需使用降温仪、冰袋、冰帽等,但颅脑手术后病人,往往因头部有引流管而无法使用降温仪和冰帽,使用双卡冰袋时,由于头的摆动,冰袋移离而起不到作用,且头偏向一侧时易将耳廓压伤或冻伤。针对以上不足,我科自行设计了四头带式液态冰枕,经临床14例病人使用,效果较好,可有效解决临床出现的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制降温帽在头部物理降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颅脑损伤及中枢昏迷的病人头部降温尤为重要。以往的头部物理降温中护理人员常选用自制的冰块,用前需要溶冰块以去除冰角,然后装入橡胶的冰帽中。或是选用化学冰枕和头带。在使用中我们发现其存在不少弊端:(1)制冰所需时间长,护理工作量大;(2)冰帽内的冰块太硬,长时间应用容易造成头皮压伤、冻伤;(3)传统的橡胶冰帽大小规格及冰枕都与病人头部包容性不好;(4)使用橡胶冰帽容易造成双侧耳廓冻伤;(5)橡胶用物不透气,病人自觉舒适度低。鉴此,我们对用于头部物理降温的用物进行实践性探讨,自制了头部物理降温帽,试图避免以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纸尿裤凉水枕在新生儿物理降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雪波 《护理学报》2008,15(3):68-68
发热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目前临床降温方法有药物降温、物理降温等,但各种退热药在新生儿期应用易产生不良反应。或药物剂量稍大可导致出汗过多引起虚脱,在新生儿期应慎用药物降温法。物理降温法有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枕冰敷等。温水擦浴易引起寒战反应,增加患儿不适,也增加护理工作量;新生儿由于皮肤薄嫩、  相似文献   

10.
陈桂丹  侯静茹 《护理研究》2013,(10):3313-3313
临床上常用冰枕为体温持续在39℃以上的病人或使用其他方法降温效果不明显的病人进行物理降温。传统冰枕多为清水冻成的冰块,硬度大、有棱角、放置不均匀,无法充分与头部接触,冷疗效果欠佳,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感。为了确保冰敷效果,我科自制新式冰帽,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新式冰帽的制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伴高热患儿尿不湿冰袋与冰帽2种降温方法的效果.方法 对206例重症手足口病伴高热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纸尿裤冰袋和冰帽2种方法降温,若体温在39.0℃以上时联合药物降温,比较在不同年龄组患儿中2种方法的降温效果.结果 在婴儿组和幼儿组患儿给予不同降温措施后0.5,1.0,2.0 h体温均有显著差异;儿童组0.5,1.0 h体温有显著差异,但2.0 h体温无显著差异.结论 纸尿裤冰袋对重症手足口病伴高热患儿降温效果优于冰帽降温法.  相似文献   

12.
物理降温是临床上最简便而安全的降温方法。正确选择物理降温方法很重要,否则就不能取得满意的降温效果。甚至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物理降温方法有很多种如:冰槽、冰帽、冰袋、冰囊、冰领子的使用,冰水、冷水灌肠法,胃内冷饮降温法,温水浴,酒精浴等。临床上应根据病情的不同与年龄差异来选用降温的方法,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一、患者体温发热在39℃以下,可将病室的门窗打开,通风换气或打开电风扇或空调机使室温下降,从而使患者体温自行调节,达到降温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纸尿裤冰帽对高热患儿物理降温效果的护理探究。方法:选取88例高热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冰帽进行头部降温,观察组使用婴儿纸尿裤冰帽进行头部降温,观察比较两组降温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降温30、60、90 min后降温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热患儿物理降温中使用婴儿纸尿裤冰帽,降温效果好、疗效快且具有低温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10%盐水冰敷冰袋在急性白血病高热病人物理降温中的效果.方法对62例急性白血病高热病人物理降温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其中研究组30例,制作10%盐水冰敷冰袋,作为血液病高热病人物理降温的用具,对照组32例,使用传统橡胶冰敷冰袋作为物理降温用具,记录降温后不同时间病人的体温下降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冰敷冰枕后0.5小时、1小时降温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冰敷冰枕后2小时、3小时降温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0%盐水冰敷冰袋具有降温效果好,降温持续时间长,病人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自制冰袋布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呈 《护理研究》2008,22(30):2774-2774
使用冰袋降温是发热病人常用的物理降温之一,临床上常用饮料瓶装入水冰冻后代替冰袋使用,这种方法简便,易于操作,临床应用广泛,但其需用干毛巾等包裹后才可使用.  相似文献   

16.
王莉  相丽  任静 《护理研究》2008,22(11):996
高热病人以及颅脑手术后病人需使用降温仪、冰袋、冰帽等,但颅脑手术后病人,往往因头部有引流管而无法使用降温仪和冰帽,使用双卡冰袋时,由于头的摆动,冰袋移离而起不到作用,且头偏向一侧时易将耳廓压伤或冻伤.  相似文献   

17.
杨文娟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1977-1978
本文综述了物理降温应用于患儿的特点,对小儿高热常用的物理降温法进行总结,探讨临床上使用物理降温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影响降温效果的各种因素,以指导护士正确实施物理降温措施,促进发热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10%盐水冰袋应用于急性白血病高热病人降温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采用 1 0 %盐水冰敷冰袋在急性白血病高热病人物理降温中的效果。方法 对 6 2例急性白血病高热病人物理降温效果进行观察对比 ,其中研究组 30例 ,制作 1 0 %盐水冰敷冰袋 ,作为血液病高热病人物理降温的用具 ,对照组 32例 ,使用传统橡胶冰敷冰袋作为物理降温用具 ,记录降温后不同时间病人的体温下降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冰敷冰枕后 0 .5小时、1小时降温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冰敷冰枕后 2小时、3小时降温效果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1 0 %盐水冰敷冰袋具有降温效果好 ,降温持续时间长 ,病人感觉舒适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10%的盐水冰袋冰敷在体外循环术后高热患者物理降温中的效果。方法对124例体外循环术后高热患者的物理降温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60例,应用10%的盐水冰袋作为物理降温的用具;对照组64例,使用传统的橡胶冰袋冰敷作为物理降温用具。记录降温后不同时间患者体温下降的情况。结果2组病例冰枕冰敷后0.5,1.5h降温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冰枕冰敷后2.5,4.0h降温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0%的盐水冰袋冰敷具有降温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冰袋内为霜水,患者感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引起小儿发热的因素有感染性发热、丢失大量液体引致发热,组织坏死性发热及神经性发热等,以感染性发热多见。许多急性传染病早期常以发热为主要特征。过高和长时期的发热给患儿带来很多危害,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消耗,代谢失调、神经、心脏、血管系统的机能障碍等。又因脑细胞极度敏感.故高热患儿易产生抽搐,所以护理好高热患儿极为重要。1护理高热患儿易抽搐,故高热时须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常用的降温方法有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1.亚物理降温1.1.1冷敷有冰袋和冷湿敷两种,患儿发热在39℃以上时,给头部冰袋或于头部用2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