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马来酸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45例,口服马来酸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照组41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和餐后血糖、HbA1C、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血压和血脂。结果研究组能使空腹和餐后血糖、HbA1C、血清胰岛素、C肽、收缩压、舒张压和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在改善空腹和餐后血糖,降低血清胰岛素、C肽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可明显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将64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和自愿结合原则分为二甲双胍联用格列吡嗪组(对照组)、二甲双胍联用罗格列酮组(试验组)进行半年期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情况,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2组治疗均可使血压(BP)、血糖(PG)、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P〈0.05),但试验组同时可使胰岛素INS、HOMA—IR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用罗格列酮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并能降压、减重,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比较二甲双胍(MET)和罗格列酮(R SG)对2型糖尿病肾病(T2DN)脂联素的影响。方法将78例T2DN患者分成两组:二甲双胍组40例,罗格列酮组38例。两组患者均行糖尿病基础及常规治疗,二甲双胍组和罗格列酮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加用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疗程3个月,检测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 P)及24小时尿白蛋白(24 hUAlb)及脂联素(APN)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HbA1C及24 hUAlb均明显降低(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后APN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二甲双胍组APN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但C-RP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二甲双胍组和罗格列酮组治疗后比较,FPG、HbA1C、C-R P及24 hUAlb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罗格列酮组APN较二甲双胍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改善早期T2DN患者的APN水平,减轻早期T2DN患者的肾损害;二甲双胍可降低早期T2DN患者的C-R P,但对血清APN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林霞  黄翯 《中国现代医生》2013,(14):56-58,61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二甲双胍、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罗格列酮治疗,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三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其他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联合组和罗格列酮组HDL—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FPG、HbA1c、FINS、HOMR—I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罗格列酮组NO、高敏C反应蛋白、TNF—d治疗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罗格列酮组治疗后FMD和EI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罗格列酮能够升高NO水平,改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从而对血管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83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3个治疗组,即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750mg/d)、联合治疗组(二甲双胍750mg/d+罗格列酮4mg/d)和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4mg/d),连续治疗12周;另选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25例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检测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同时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t index,HOMA-IR),并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flow-medimed dilatation,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endothelium independent dilatation,EID)。结果:治疗前糖尿病各组BMI,TG,TC,LDL-C,FPG,HbAlC,HOMA-IR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HDL-C,NO,FMD和EID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1)。治疗后糖尿病各组TG,FPG,HbAlC,HOMA-I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和罗格列酮组FINS较治疗前下降(P〈0.05);HDL,NO,FMD和EI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二甲双胍组HDL,FINS,NO和FMD较治疗前无变化。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用罗格列酮治疗可显著升高血NO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而二甲双胍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与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体脂分布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n=30)治疗,B组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30)共8周。治疗前后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BG、PPG、HbA1c均有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前后臀围、体重、体重指数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增加不明显,腰臀比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后腰围、臀围、体重、体重指数均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还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均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罗格列酮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臀围、体重和体重指数增加,似有脂肪重分布的趋势,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臀围、腰臀比、体重、体重指数及体脂分布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肝内脂肪沉积的疗效.方法 未使用口服降糖药且伴有肝内脂肪浸润的3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独罗格列酮治疗组(罗格列酮组,n=16)和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罗格列酮+二甲双胍组,n=17).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后24周末时点,所有患者接受体格测量(体质量、腰围、臀围并计算体质量指数和腰臀比);空腹采血后进行代谢相关指标及细胞因子检测,包括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及血清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采用影像学技术检测腹内和腹部皮下脂肪分布(面积)以及肝内脂肪含量.对相关指标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结果 在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及腹内脂肪面积和腹部皮下脂肪面积等方面,罗格列酮+二甲双胍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而罗格列酮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空腹血糖、肝内脂肪含量和血清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上述改变罗格列酮+二甲双胍组较罗格列酮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单独应用罗格列酮或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均可显著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肝内脂肪浸润,但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宁建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5):1107-110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T2[)M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将56例TzDM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联用盐酸吡格列酮组(A组)和二甲双胍联用格列齐特组(B组),进行6个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FPG、2hPG、HbA1c、Fins、血脂、BMI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FPG、2hPG、HbA1C、血脂、BM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A组同时可使Fins水平下降(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用盐酸吡格列酮可改善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敏感性,其作用优于二甲双胍联用格列齐特组。  相似文献   

9.
胡茂清  田浩明  吴文莉  郭开军  罗玉  张羽 《四川医学》2007,28(11):1200-1201
目的 了解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4mg/d。n=30)治疗。B组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30),共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hCRP等。结果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治疗。均能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P〈0.05)。治疗前后。罗格列酮组hCRP水平降低了1.8mg/L。二甲双胍组hCRP水平降低了0.9mg/L,但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上。对血清hCRP水平进一步降低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 128例NAFLD患者,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仅控制饮食和适度运动;B组应用罗格列酮治疗;C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D组应用罗格列酮合并二甲双胍治疗。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W)、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血总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症状、体征、肝脏B超和CT表现及各项生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药物治疗组患者的TC、TG、AST、ALT、GGT、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药物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罗格列酮治疗组与二甲双胍治疗组疗效相近,合并应用二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结论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NAFLD安全有效,且2种药物合并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单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未达标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安立泽(沙格列汀片)降血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未达标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安立泽联合二甲双胍(n=30);对照组,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n=30)。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低血糖发生率、肝功能、肾功能及其他不良事件。结果安立泽联合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均可有效降低血糖,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bA1c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立泽组未观测到低血糖事件,格列美脲组观察到11次低血糖事件,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安立泽组治疗后BMI稍有下降,格列美脲组治疗后BMI稍升高,但两组间BMI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肝功能、肾功能损害及胰腺炎等不良事件。结论安立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效果好,不增加体质量,未观察到不良事件,患者医从性良好,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双环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配合二甲双胍及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及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汤加减配合二甲双胍及阿托伐他汀治疗,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FBG、2hPG与HbA1C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FBG、2hPG、HbA1C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或P0.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TC、TG与LDL-C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HDL-C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且治疗组患者的TC、TG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HDL-C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配合二甲双胍及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显著,其疗效优于单纯二甲双胍及阿托伐他汀治疗。  相似文献   

14.
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鹤伶 《医学综述》2009,15(20):3196-3197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3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2组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P2h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前明显下降,2组间在P2hBG和HbA1c降低程度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降低P2hBG和HbA1c程度上阿卡波糖优于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疗效。方法: 将6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空腹胰岛素(FIn)、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FBG、PBG、HbA1C、FIn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但格列美脲组FIn下降程度高于二甲双胍组(P<0.01)。两组治疗后TG及BM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结论: 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均能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糖代谢、脂代谢,而格列美脲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较二甲双胍作用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住院患者20例(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艾塞那肽治疗.随机选择与治疗组同期住院,病程、年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PG2 h)、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无显著差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BG,PG2 h,HbA1c,BMI,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两组治疗16周后FBG、PG2 h、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治疗16周后BM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发生症状性低血糖及夜间低血糖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血糖,并且能明显降低BMI和低血糖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激光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24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两组,每组120例,其中单独治疗组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而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浆内皮素-1(ET-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且联合治疗组提高得更为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视力提高者明显多于单独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HbA1c、TG、TC、LDL-C、ET-1和ICAM-1水平均有所降低,而HDL-C水平均有所升高,并且联合治疗组改善得更显著;与单独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FMD上升得更为显著(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激光治疗能够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最大程度地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视力损害,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许宏亮  雷剑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1):1467-1470
目的:比较短期胰岛素强化与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10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短期组)和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联合组),各51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抽取2组病人空腹静脉血,检测病人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hC-P)、脂联素(ADP)及胰高血糖素化(GC)水平,并计算病人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记录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短期组HbA1c明显低于联合组(P<0.01),而2组间FPG、2h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C-P、2hC-P、HOMA-β、HOMA-IR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2组间FC-P、2hC-P、HOMA-β、HOMA-I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GC水平和体质量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而短期组治疗前后GC、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D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但联合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2组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组(P<0.01)。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与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均可控制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其中短期胰岛素强化在降低HbA1c水平方面更具优势,而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明显抑制GC水平,增加ADP水平,且不增加体质量,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庆开  翁雪燕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118-1118,1164
目的 观察盐酸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单用二甲双胍0.75g/d治疗2个月以上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76例随机分成试验组39例及对照组37例,试验组加用盐酸吡格列酮30mg/d,对照组将二甲双胍剂量加至1.5g/d,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血脂、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糖、HbA1c、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脂代谢得到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餐后血糖、HbA1c、HomaIR及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BMI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吡格列酮30mg/d联合二甲双胍0.75g/d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优于单用二甲双胍1.5g/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