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大直径缸筒的强力珩磨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平 《现代机械》1995,(3):21-23
<正>我厂承接加工Φ350mm,精度IT9,内孔粗糙度Ra0.4μm,长度3000~4000mm,材质27SiMn,调质硬度HB260~290,大直径缸筒,采用粗镗、半精镗、浮动精镗、强力珩磨加工工艺方案,经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合理,成品率高,达到了产品的图样要求,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本文介绍强力珩磨加工工艺及其工艺参数选择供参考。1强力珩磨加工的必备条件 强力珩磨是利用珩磨的基本原理,通过加大油石压力,从而达到高效去除金属的一种加工方法。要进行强力珩磨加工,必须具有下列条件: 1.1机床能够使得珩磨工具对被加工零件表面产生足够的切削压力(0.5~6MPa); 1.2珩磨工具及其油石应能承受足够大的切削压力; 1.3油石具有较强的切削能力和自励性能;  相似文献   

2.
内孔精加工中,高去除量、短加工周期的珩磨加工正在取代内圆磨加工工艺。实际上珩磨与内圆磨之间存在着很多的联系,珩磨曾经用作一种抛光工艺,仅去除0.025mm的余量,但如今由于工艺的发展,已大为不同,珩磨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率的精加工工艺,不仅能改善孔的几何形状和表面结构组织,而且能去除钻削、铰削和内圆磨所产生的残余应力。珩磨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内孔精加工工艺,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3.
珩磨工艺中主要参数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珩磨工艺作为孔精密加工的重要手段,在机械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随着国外先进珩磨机床的陆续引进和国内珩磨机的开发,大大促进了珩磨工艺的推广与应用。珩磨加工时,必须根据加工零件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如孔的类型、孔径、材料及硬度、珩前状态和珩后精度、粗糙度要求等)对珩磨油石、油石工作压力、切削速度、交叉角、珩磨油、冲程长度及其相应的超程量和加工余量等工艺参数进行正确的选择和控制。否则,就难以得到理想的效果,现对珩磨油石的选择与珩磨工艺主要参数的选择叙述于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珩磨加工的成型和切削原理的分析入手,综合分析各种要素影响珩磨精度和珩磨加工表面质量的关系,总结出获得不同要求精度和表面质量的珩磨机床,夹具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陈明溪 《机械制造》2001,39(11):43-43
对于内孔表面粗糙度Ra0.025~Ra0.2之间、要求较高的内孔,一般采用珩磨的工艺加工方法。在正常情况下,珩磨头制造精度高,特别是对于试制产品,灵活性差,为此,特介绍一种简易珩磨头。如图所示:此珩磨头共有4件组成,分别是油石条、弹簧、珩磨杆和限位套。其工作原理是:珩磨杆3为莫氏3号锥度和机床主轴孔相配合,通过限位套限制两油石条,使之顺畅进入工件内孔。开动机床,主轴的旋转使油石条做圆周运动,通过手动,使油石条做轴向运动。这样经过反复多次,即可完成对内孔的珩磨,使之达到理想的粗糙度要求。一种简易珩…  相似文献   

6.
气缸套是发动机的心脏部件,它的内孔与活塞顶部、活塞环和缸盖组成了发动机燃烧室。因此,它的内孔表面不仅是装配面也是工作面。所以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装配性能和使用性能。众所周知,气缸套的内表面加工是经粗铰(镗)、精铰(镗)和珩磨工序完成的。粗铰工序主要是去除大的加工余量,为后工序提供可靠保证。精铰工序特别重要,它不仅要去除大部分加工余量,保障珩磨加工余量的均匀和准确,更重要的是保障气缸套内孔的形位公差精度,从而为珩磨加工出优质产品提供良好的加工基础。传统的精铰工艺一直沿用油品作切削液。这种工艺油烟雾大、劳动环境  相似文献   

7.
针对小直径精密深孔加工中珩磨加工的特点、珩磨工具的设计以及工艺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举例分析了加工效果。所设计的两种珩磨工具具有刚性好、切削效率高、易于操作等特点,有着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砂带珩磨内孔的工艺方法,设计了适用于内孔珩磨加工的砂带珩磨头,并对砂带珩磨加工的原理及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深孔强力珩磨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孔珩磨是深孔精加工的主要手段,目前,存在的主要瓿是珩磨效率很低,珩磨表面粗糙度较高,在加工难切削材料时尤为突出。本研究针对钛合金材料,选用不同磨料和磨削用量对钛合金深孔珩磨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 粗珩磨量可达到0.003毫米/双行程(孔深为2000-3000mm),精珩磨孔表面粗糙度可达到Ra0.4μm,充分体现了该深孔强力珩磨技术磨削效率高、表面粗糙度低的特点,还介绍了深孔强力珩磨工具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一、珩磨的原理 珩磨是磨削的特殊形式,是用颗粒很细的油石和适当的润滑冷却液来加工零件的孔或外表面的一种金属切削方法。 工作时,珩磨机主轴带着珩磨头在被加工零件的孔内不断的作旋转和往复运动,同时使油石逐渐张开来切削金属、机床主轴所作的两种不同运动的综合结果,使油石表面的每颗磨粒在被加工零件表面上磨出  相似文献   

11.
珩磨加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内孔加工方法,利用普通车床进行大长度深孔加工,通过采用有效可行的工艺方法措施和特殊的珩磨工具,保证了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轿车发动机缸孔珩磨装备是多孔缸体加工的常用设备,具备四珩磨轴同步加工功能,根据珩磨加工工艺,通常4个珩磨轴分两组,分别完成粗珩加工和精珩加工。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可双轴同步加工一个工件,或者轮番式分别加工不同的工件。根据对国内汽车厂家所使用的汽车珩磨加工自动线的调研,结合实际珩磨加工工艺,分析总结出,采用轮番式加工工艺流程,能实现加工效率的最大化,在实际开发轿车发动机缸孔珩磨装备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3.
CA6140杠杆零件起支承、固定作用的,其主要加工面是平面及孔;遵循先面后孔的加工原则,以杠杆Φ45 mm外圆面作为粗基准,以Φ25 mm孔及其下表面作为精基准,确定了工艺路线,每一道工序又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工步,确定各工步的加工余量,保证加工精度;选用组合机床和专用及组合夹具以实现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为后续工艺过程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 珩磨技术的发展 1.1 珩磨与研磨 内孔精加工中,高去除量、短加工周期的珩磨加工工艺正取代研磨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挤压珩磨又称磨料流动加工(AFM),是国外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光整加工新工艺。近年来,我国也开始生产挤压珩磨设备,并推广应用该项新工艺。一、加工原理挤压珩磨加工是把一种含有磨粒的半流体状态的介质磨料,装入专用机床——挤压珩磨机介质缸中,并夹紧被加工零件,利用活塞推动磨料,使其在压力作用下呈压缩状态沿着固定通道夹具和被加工零件的被加工表面运动,实现对零件的抛光、倒角、去毛刺。  相似文献   

16.
朱辉平 《机械制造》1995,(11):17-18
蜗杆珩磨轮珩齿工艺是八十年代中末期在国内兴起的热处理后精加工齿面工艺。对于中硬齿面的珩磨,已有几家工厂成功应用,但对于硬齿面的珩磨,特别是外径定心花键孔硬齿面齿轮的珩磨加工。还未曾见过介绍。我厂针对用户对齿轮精度要求日益提高的趋势,为寻求稳定加工,按GB10095—88规定的8级精度齿轮的高效、经济加工途径,选择蜗杆珩齿工艺对热处理后硬齿面加工。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良好成效。 一、工艺流程 硬齿面齿轮材料多为20CrMnTi,渗碳淬火达到表面硬度HRC58~64。对于外径定心花键孔齿轮,且有拨叉槽的,如图1所示。由于其截面的变化较大,使孔变形也较大。虽采用稀土碳共渗、碳氮共渗、微氮中温渗碳及栏具定置保护等热处理手段,变形仍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7.
1 简介 采用内齿工具进行齿轮自由珩齿,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被汽车工业所采用。其目的在于通过修整磨后齿面的纹理,以及消除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磕碰毛刺,从而降低噪声。对于这样的要求,往往通过去除几个微米的珩磨加工余量就可以实现。但这样的加工工艺决定了此类珩齿工艺无法彻底改善齿轮的齿面几何形状。因此齿轮的精度和质量完全取决于珩齿前的精加工工艺,而珩齿工艺仅仅作为附加的或者不是必须的工艺,其作用只能改善齿面纹理,从而略微改善噪声表现。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在机加工工艺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孔型加工,如通孔、台阶孔、盲孔、花键孔、键槽孔和串联孔等,几乎各种孔都可以采用珩磨工艺来进行加工。为了能更好地使用珩磨工艺加工工件,我将逐一介绍珩磨加工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希望对大家在盲孔珩磨加工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珩磨是一种高效率的磨削加工方法。近年来已成为发动机气缸套、气缸体孔以及工程机械中重要的液压缸等精密偶件孔加工必不可少的工艺技术。在珩磨工艺设计与加工过程方面引入专家系统,将充分利用专家积累的丰富科学经验和广博的技术标准数据,并配以必要的推理与专业训练来解决珩磨加工工艺中的各种问题,必能发挥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的巨大作用,全面推行珩磨加工工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珩磨要素的合理选择与控制周保富1前言近几年来,珩磨工艺作为孔的精密加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液压气动、油泵油嘴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随着国外先进珩磨机床的陆续引进和国内珩磨机的开发研制,大大促进了珩磨工艺的推广与应用。然而,由于一些用户对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