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妊娠早中期胎儿超声心动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早中期(<16周)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见的指征是胎儿颈部透明层增厚、产科超声检查怀疑胎儿心内或心外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在这一时期得到准确诊断.妊娠早中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存在局限性,临床解释需谨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检查胎儿心脏先天性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07~2019-12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胎儿心脏先天性畸形的单胎11例.于孕18.4~30.0(24.7±2.7)周应用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进行检查,分析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的心脏容积数据及9个胎儿心...  相似文献   

3.
对35例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施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其中在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右心房内侧隧道法18例、心外管道法3例,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心外管道法11例,非体外循环下行心外管道法3例.结果 除1例术后第8天死于痰堵窒息外,余患者指端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功能改善.无晚期死亡.提示全TCPC为治疗本类疾病的有效手术方法,但应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量、心内畸形等情况选择具体术式.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心脏血管性疾病 (Congenitalcardiovascular disease)简称先心病 ,是先天性畸形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发病率达 2 .2 3%,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及生命。引起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 ,内在因素主要与遗传有关 ,特别是染色体异常。本文通过《中国人染色体异常核型与畸变研究资料数据库》计算机分析系统 [1 ] ,检索出2 4种染色体异常核型伴有先天性心脏血管性疾病。对其进行遗传学分析 ,以寻找防治途径 ,降低发病率 ,达到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方法与结果 :染色体核型异常资料来自《中国人染色体异常核型与…  相似文献   

5.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黑蒙、晕厥、无力等.其原因多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心脏肿瘤、心脏手术、心脏外伤等,偶有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家族性倾向报道极少见.本文报告一个家系中3代5人患皿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78例经胸外超声诊断为心脏疾病患者,分析心脏疾病确诊前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与最终确诊的符合率,观察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78例经胸外超声诊断为心脏疾病患者,有70例患者的诊断与最终诊断相符,诊断符合率为89.74%,其中对高血压心脏病诊断符合率为41.03%;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符合率为30.76%;心肌梗死性疾病诊断符合率为17.95%。结论胸外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判断胎儿心脏情况以及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对比分析尸检结果和新生儿,确定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异常的准确度与应用价值。方法对某院1000例妊娠期孕妇进行超声筛查,判断胎儿心脏情况以及出现心脏异常的类型和数目。对比新生儿心脏检查结果或引产胎儿尸检结果。结果在对胎儿的超声筛查中,共检测出8例患有不同种类的先天性心症病胎儿,除1例自然分娩外,其余7例均引产。自然分娩胎儿的检查结果和尸检结果与超声筛查相符合。结论超声在筛查胎儿心脏异常方面具有方便、准确度好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判断胎儿心脏情况以及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对比分析尸检结果和新生儿,确定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异常的准确度与应用价值。方法对某院1000例妊娠期孕妇进行超声筛查,判断胎儿心脏情况以及出现心脏异常的类型和数目。对比新生儿心脏检查结果或引产胎儿尸检结果。结果在对胎儿的超声筛查中,共检测出8例患有不同种类的先天性心症病胎儿,除1例自然分娩外,其余7例均引产。自然分娩胎儿的检查结果和尸检结果与超声筛查相符合。结论超声在筛查胎儿心脏异常方面具有方便、准确度好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第69例--先天性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中的1:1房室传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电学杂志》2001,20(1):52
自身免疫性先天性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者,房室结传导完全恢复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的女婴,先出现经旁道的1:1房室传导,随后发展成为重度的扩张型心肌病,于出生后14个月死亡. (收稿:2000-01-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T)和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和大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34例分别经超声心动图和EBT检查的心脏和大血管畸形诊断资料,其中18例经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21例有手术结果对照.结果:EBT诊断符合率82.4%,超声心动图诊断符合率73.5%.EBT对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准确率为97.9%,明显优于超声心动图(53.2%).而超声心动图对心内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95.9%,高于EBT(81.6%).对大血管与心室、房室连接处的畸形二者的诊断准确率基本相同.结论:超声心动图与EBT检查相结合,可明显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有创的心血管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室颤     
心脏性猝死通常由下列情况所引起:心室颤动、心搏停止、心脏电-机械分离、心脏破裂。缺血性心脏疾病是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根据尸检报告及存活者的资料,冠状动脉缺血性病变约占心脏猝死的80 % ,其中约1/ 4可能是冠心病最早或仅有的表现。其他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引起心脏猝死,如心肌病(包括扩张性及肥厚性)、瓣膜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全、心肌炎等。除上述器质性心脏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心脏性猝死外,另有2类疾病,它们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但均有心电活动或心电图表现的异常,如:1.无器质性心脏病,但有明确的电生理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心脏离子通道病中有一部分原发性心电疾病,在无任何结构性心脏病变的情况下易导致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约占年轻SCD患者的30%,包括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先天性短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这些疾病往往外显率较低,且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面临较大的挑战.然而,SCD可能作为原发性心脏离子通道病的首发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全面介绍了上述4种原发性心脏离子通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遗传背景及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治疗,以期为严重心律失常乃至SCD的防治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3.
一、小儿心律失常临床特点概述1.病因:小儿心律失常除心脏本身疾病所致外,以心外病毒及细菌感染(尤以呼吸道感染)所致或诱发者多见。胎儿期及新生儿早期常见先天性心律失常,以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及各种类型传导阻滞为多,但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及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4.
永存左上腔静脉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在无其他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的人群中发生率约为0.3%.与其他入心大静脉类似.永存左上腔静脉有心肌袖分布,因此也可能导致房性心律失常.然而因其发生率较低,左上腔静脉起源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报道少见,其安全性有待评价.现报道一例左上腔静脉起源房颤消融导致延迟性心脏压塞的治疗经过.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室颤     
心脏性猝死通常由下列情况所引起 :心室颤动、心搏停止、心脏电 -机械分离、心脏破裂。缺血性心脏疾病是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 ,根据尸检报告及存活者的资料 ,冠状动脉缺血性病变约占心脏猝死的 80 % ,其中约 1/ 4可能是冠心病最早或仅有的表现。其他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引起心脏猝死 ,如心肌病 (包括扩张性及肥厚性 )、瓣膜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全、心肌炎等。除上述器质性心脏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心脏性猝死外 ,另有二类疾病 ,它们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 ,但均有心电活动或心电图表现的异常 ,如 :1.无器质性心脏病 ,但有明确…  相似文献   

16.
妊娠早中期(〈16周)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见的指征是:胎儿颈部透明层增厚、产科超声检查怀疑胎儿心内或心外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在这一时期得到准确诊断。妊娠早中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存在局限性,临床解释需谨慎。  相似文献   

17.
结构性心脏病是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脏结构异常的统称,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和心脏瓣膜病.现阶段能够以介入方法治疗的结构性心脏病主要包括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狭窄.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这项技术以来已取得了令国际同行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心脏直视手术后心包粘连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心脏直视手术的普遍开展,许多复杂的心脏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替换、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用带人工心脏瓣膜的外导管矫治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等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人工心脏瓣膜的失效及一些其他原因,冠状动脉移植物的阻塞,先天性心脏畸形第一次手术矫治不彻底或患者本身疾病的演进等原因,使许多病人需要再次手术。从过去十年来看,心脏再次手术的数目正在与日俱增。心脏再次手术比第一次手术的死亡率及并发症明显增加。有些作者报道,再次手术的死亡率为2.8%~38%,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  相似文献   

19.
报告1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直视手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防治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是指在心肌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过量积聚、胶原含量显著升高或胶原成分发生改变[1]。MF是多种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病理表现,是心脏重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引起心房、心室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