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热轧带肋钢筋表面纵向裂纹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产生表面纵向裂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连铸钢坯的角部裂纹、皮下气泡和夹杂。讨论了钢筋亚表层的夹杂物对钢筋纵向裂纹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热轧板裂纹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热轧板表面裂纹进行了观察分析.为了找出裂纹产生的根源,对同炉次的连铸坯进行实验分析.通过金相组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热轧板边部表面裂纹主要是与连铸坯结晶偏析、成分不均、夹杂物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连铸坯表层夹杂物在轧制过程中的演变行为,对板坯表层线缺陷进行分析发现,缺陷距表层几十微米,宽度约为200 μm,对其内物质进行能谱分析,发现有钠、钾元素,说明该缺陷可能是由于结晶器流场不合理等原因造成保护渣卷渣。通过建立连铸板坯表层夹杂物轧制过程有限元模型,对连铸坯头部、尾部不同位置夹杂物轧制过程中的演变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轧制道次的进行,夹杂物周边出现裂纹,并且随着轧制过程的进行,夹杂物周边的裂纹越来越大。轧件头部、尾部夹杂物逐渐向轧件表面移动,距离表层越近的夹杂物越容易迁移到轧件表面,而深度相同、水平位置不同的夹杂物,距轧件边缘距离越远,在轧制过程中越容易迁移到轧件表面。  相似文献   

4.
卢俊  王倩  杨忠民  吴春京  李烈军 《钢铁》2007,42(1):35-38
通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铌微合金化热轧带肋钢筋的连铸方坯质量及钢筋表面裂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连铸方坯上的中心疏松、中间裂纹和中心裂纹颇为严重,分析认为这些缺陷是浇注温度、冷却强度和拉坯速度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钢筋表面裂纹为纵向裂纹,主要是由表层及亚表层的夹杂物而并非连铸方坯内部裂纹所引起的,讨论了夹杂物对钢筋纵向裂纹扩展和分叉的影响,裂纹扩展时遇到难以变形的大颗粒夹杂易发生分叉.提出了优化冶炼和改进连铸工艺等相关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甘肃冶金》2020,(3):44-47
为探究引起高碳82B盘条结疤原因,分析了82B盘条结疤处金相组织、夹杂物形貌和夹杂物成分。结果表明:连铸过程中形成的裂纹是引起高碳82B盘条表面结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H型钢出现批量边裂缺陷,通过连铸坯低倍检验、气体分析和金相检验等方法,找出了连铸坯质量缺陷(表面细微裂纹、夹杂物含量高)是产生边部裂纹的主要原因。在炼钢、连铸工序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使得H型钢边部裂纹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磁纯铁热轧圆钢表面裂纹问题,采用化学分析、酸浸低倍、金相显微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裂纹可能形成的原因,排除了化学成分不合、连铸坯中心偏析和夹杂物等原因,最终提出引起裂纹的原因可能是热轧过程中产生的折叠,为裂纹的成因分析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对S45C齿条表面磁粉探伤裂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45C齿条表面裂纹是由于棒材亚表面存在长条状钙铝酸盐夹杂物引起.通过加强冶炼过程控制,控制钢水氧性,减少钙铝酸盐夹杂物产生,同时做好连铸过程塞棒曲线监控可降低S45SC齿条裂纹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Q355热轧厚板的山峰状表面裂纹,通过酸洗、金相组织观察和夹杂物分析,讨论了裂纹的形貌特征和形成原因。结果发现,山峰状裂纹顶部主要为大尺寸的外来夹杂物,裂纹侧面的夹杂物主要为Al2O3,裂纹皮下均为铁氧化物,夹杂物分布有明显的位置特征。山峰状裂纹周围存在大面积异常组织,且仅位于裂纹1侧。结论认为,山峰状裂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外来夹杂物。在连铸坯表面就已经出现微裂纹缺陷,轧制过程中,裂纹1侧向轧制(RD)方向快速变形,1侧的皮下组织被拉伸至表面,形成仅位于1侧的表面异常组织。裂纹表面的两端沿RD上的Al2O3夹杂物扩展,最终形成以外来夹杂物为顶部、以Al2O3为两侧的山峰状裂纹。裂纹皮下经过两个不同的氧化过程,形成FeO-Fe2O3-Fe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对10PCuRE钢典型炉号铸坯表面角部纵裂缝进行了宏观观察,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能谱对裂纹开裂表面和热轧钢带断裂面上夹杂物进行了形貌观察和微区成分分析,通过Gleeble—1500试验机对铸坯试样进行了高温力学性能测试,并且还检测了10PCuRE钢连铸结晶器的宽、窄面上的热流,得到了10PCuRE耐候钢连铸坯表面纵裂纹的主要形成原因,提出了消除10PCuRE连铸坯表面角部纵裂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钢铁钒钛》2021,42(2):188-192
针对某厂某一批次直径为Φ28 mm的HRB400E热轧带肋钢筋表面出现黑线的现象,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黑线试样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HRB400E钢筋表面黑线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结晶器保护渣或中间包覆盖剂卷入连铸坯以及浸入式水口熔损造成的复合型非金属夹杂物分布于钢坯中,钢筋在轧制过程中由于应力作用,在夹杂物边部产生裂纹,并随轧制的进行,裂纹进一步扩展、暴露,进而在钢筋表面形成黑线。经过优化连铸工艺参数,黑线基本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2.
板坯连铸缺陷成因与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马钢第一炼钢厂板坯连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铸坯缺陷,对连铸坯表面夹杂、表面裂纹等缺陷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和探讨了解决这些缺陷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酸洗、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等方法,分析了Q195冷镦钢轧材及冷镦试样的表面质量、裂纹形貌、金相组织、氧氮含量和非金属夹杂物对冷镦钢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钢中T[O]含量为154×10-6,钢中夹杂物含量较高;在轧材裂纹处发现大尺寸夹杂物,同时在轧材靠近边缘1/4处发现较多大尺寸夹杂物聚集分布现象,其成分与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成分相似,大型夹杂物在冷镦过程中引起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和加剧冷镦开裂程度。同时由于轧制工艺控制不当,使得产品表面形成折叠缺陷,产生180°通条对称纵裂纹,是导致冷镦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IF钢镀锌板表面夹杂物缺陷及IF钢连铸工艺。结果表明,开浇第2块连铸坯、换水口前后连铸坯和连浇过渡坯夹杂物缺陷概率高是造成IF钢镀锌板表面夹杂物缺陷的主要原因。采取高频快涨的连铸机拉速控制、留钢操作、提高耐火材料质量、规范换水口前后化渣操作、钢包水口浸入式开浇、RH化冷钢与洗槽、优化中间包结构以及连铸坯火焰清理等措施后,IF钢镀锌板表面夹杂物缺陷显著降低,因表面夹杂物缺陷导致的产品不合格率由7.87%降至2.59%。  相似文献   

15.
特殊钢的连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燮鳌  承江 《特殊钢》2005,26(3):28-30
特殊钢一般含有一定的合金元素,冷却凝固状态不同于普通碳素钢,在连铸坯中更易产生成分 和组织偏析,和表面裂纹等缺陷。所以冶炼特殊钢时应提高钢水的纯洁度,减少夹杂物含量和改善夹杂物形 态,连铸时采用钢液二次氧化和污染,以减少铸坯低过热度(10~15℃)浇注和保护浇铸技术,防止成分和组 织偏析,提高铸坯表面质量和内部致密度。叙述了连铸保护浇铸技术,中间包冶金,电磁搅拌、凝固末端轻压 下特殊钢连铸专用覆盖剂、保护渣和自动化技术。讨论了特殊钢连铸工艺参数,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裂纹形貌,裂纹截面轮廓、连铸低倍观察及成分含量分析等方法,对45#钢表面带状裂纹进行分析,结果表面:钢水气体含量偏高形成的皮下气泡、C、P偏析形成的偏析带及连铸低倍存在微裂纹及夹杂是产生表面带状裂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热轧板卷的表面质量缺陷主要是夹杂类缺陷(夹杂、气泡和翘皮)及裂纹类缺陷(纵裂纹、横裂纹和星状裂纹)等,内部质量缺陷主要是带状组织和分层现象等,其中大多数缺陷与连铸坯的质量有关。为解决连铸板坯轧制板卷过程中产生的表面及内部质量问题,在综合分析现场生产环境和样品检测结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铸坯及板卷典型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或机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缺陷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扫描和能谱分析及温度场模拟对350mm×470mm轴承钢连铸坯内部裂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裂纹处存在一定的夹杂物,夹杂物主要是Al2O3、MgO及部分铝硅酸盐,其中Al2O3夹杂物较大,长度达70μm,宽度为40μm左右;夹杂物主要是由于在炉外精炼中使用了高碱度和较高Al2O3含量的渣系,生产过程中卷渣等造成的;在连铸过程中,液固两相区存在夹杂物,成为裂纹源,铸坯固液界面所承受的应力及由此产生的塑性变形超过了所允许的高温强度和临界应变值,沿夹杂物方向扩展形成裂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辋裂失效车轮及其内部夹杂物的特征分析,表明该形式的疲劳裂纹是由钢中聚集类大尺寸夹杂物所致,该类夹杂物为钢中内生夹杂物在水口内壁聚集、脱落而滞留在钢中形成,其分布在连铸坯距表面20~40 mm位置,经过轧制后分布在车轮轮辋区域,位于踏面以下10~20 mm位置,夹杂物尺寸一般超过500μm,主要为钙铝酸盐类夹杂物....  相似文献   

20.
采用LeicaDMR光学显微镜观察718中厚板表面裂纹的形貌、非金属夹杂物,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438VP/KEVEX)对裂纹和基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生产工艺参数,从非金属夹杂、裂纹形貌、连铸生产参数等方面对718中厚板表面裂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连铸机冷却系统存在问题,致使连铸坯局部过冷,产生热应力集中现象,导致坯料产生裂纹并且在轧制过程中进一步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