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专利实例     
铝及其合金表面处理两则 2 0 0 330 1  铝合金表面阳极氧化后稀土盐封闭铝或铝合金表面阳极氧化后于 Ce或 Y稀土盐稀溶液中封闭 ,可以提高其耐蚀性和与油漆涂料的附着力。该封闭工艺为 :Ce盐或 Y盐 (特别是硝酸盐或硫酸盐 ) 1 0~ 35 0 mmol/L,温度为 60~ 1 0 0℃ ,p H值为 3.0~ 9.0。(美国专利 ) US 62 4 81 84( 2 0 0 1 - 0 6- 1 9)2 0 0 330 2    铝及其合金的表面处理该发明涉及的铝及其合金表面处理包括 :首先将铝及其合金零件进行阳极氧化以形成氧化层 ,然后在其上形成 Si O2 膜层。此 Si O2 膜层系由在阳极氧化膜层上涂…  相似文献   

2.
铝表面电化学陶瓷成膜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铝及其合金表面采用电化学陶瓷成膜技术制备无机非金属膜的工艺。采用扫描电镜、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分析DECF膜层的组成成分、结构、表面形貌。探讨了膜层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成膜机理,同时对比了EDCF技术与常规阳极氧化技术。EDCF技术具有创新性,是一项有很好应用前景的铝表面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铝合金上锂盐转化膜的耐蚀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电化学测试和浸泡实验研究了铝及其合金上的锂盐转化膜、铬酸盐转化膜及自然氧化膜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锂盐转化膜的耐蚀性能优于自然氧化膜的,而与铬酸盐转化膜的相当。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铝及其氮化物表面干法氧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总结了不同氧化方法对铝氧化膜性质的影响,并对采用干法制备铝氧化膜及氮氧化膜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采用铝表面的热氧化、多组分等离子氧化制备铝氧化膜或氮氧化膜将成为铝氧化技术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结合镁锂合金微弧氧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基材、电解液、添加剂、电参数和后封孔技术对镁锂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概述了镁锂合金微弧氧化功能膜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新书介绍     
铝及其合金彩色氧化工艺由无锡市轻工科学技术协会编写出版的《铝及其合金彩色氧化工艺》技术参考书籍开始内部发行。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硼硫酸(45.0 g/L硫酸+8.0 g/L硼酸)、硫酸(160.0 g/L硫酸)和混酸(140.0 g/L硫酸+20.0 g/L草酸+50.0 g/L酒石酸钾钠+1.5 g/L添加剂)这3种溶液体系在2060铝锂合金上制备阳极氧化膜,考察了电流或电压对所得膜层性能的影响。用金相法测量了氧化膜的厚度,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氧化膜的微观形貌。通过静力拉伸及拉-拉疲劳试验测试了阳极氧化前后铝锂合金的力学性能。通过观察疲劳断口的形貌,分析了阳极氧化工艺影响铝锂合金疲劳性能的原因。2060铝锂合金在3种体系中均能形成颜色均一、表面光滑的阳极氧化膜。在硼硫酸体系中得到的阳极氧化膜厚度不足2μm,在硫酸和混酸体系中得到的阳极氧化膜的厚度可达15μm。阳极氧化工艺显著提升了铝锂合金的耐蚀性,在混酸、硫酸和硼硫酸体系中得到的阳极氧化膜的耐中性盐雾时间依次为870、378和87 h,远超纯铝锂合金的8 h。但是,混酸阳极氧化工艺使2060铝锂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下降了至少9%,在应力比0.06、应力水平240 MPa之下的中值疲劳寿命降低了90%。  相似文献   

8.
<正> 铝及其合金的阳极氧化膜耐碱度是反映铝制品阳极氧化膜性能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目前,我国许多单位均采用滴定法来测试铝阳极氧化膜的耐碱度。此法的主要缺点是:人为误差大,操作麻烦,测试精度低。为  相似文献   

9.
阳极氧化过程中电击穿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弧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铝及其合金的新型阳极氧化技术。通常,微弧氧化是在阳极氧化膜被电击穿的基础上进行,电击穿理论的研究有利于表面处理新技术的开发及微弧氧化的探讨。在此总结了几十年来电击穿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对各种理论假设和模型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苏奥  王磊  陈慧 《电镀与精饰》2022,44(1):22-28
为有效提高铝锂合金的耐蚀性能,采用混合酸电解液(硫酸与柠檬酸的混合溶液)进行阳极氧化,然后对阳极氧化膜进行无铬封闭处理,并对阳极氧化膜的微观形貌、表面成分、厚度和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混合酸阳极氧化后铝锂合金表面形成了均匀多孔的阳极氧化膜,主要含有Al、S和O元素,厚度为12.8μm,其耐蚀性能好于铝锂合金。沸水封闭、锆盐封闭、镍盐封闭和铈盐封闭对阳极氧化膜的厚度几乎没有影响,但封闭后阳极氧化膜表面平整度和致密性改善,耐蚀性能明显提高。铈盐封闭过程中同时生成水合氧化铝、铈氢氧化物和铈氧化物,更好的填充覆盖了孔洞,封闭效果好于沸水封闭、锆盐封闭和镍盐封闭,因此铈盐封闭阳极氧化膜表面更平整致密,抵御腐蚀能力增强,电荷转移电阻较铝锂合金提高了超过一个数量级,腐蚀失重仅为铝锂合金的1/9,可以显著提高铝锂合金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铝合金微弧氧化工艺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概述了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原理和陶瓷膜特点,分析了电流密度、电压、脉冲频率、脉冲占空比和电解液参数对制备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影响,介绍了铝合金微弧氧化的机理和工业应用现状,指出了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恒定电流密度下铝合金的硬质阳极氧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工艺由于在高电流密度时零件易于被烧毁,采用在不同波形电源所产生的高电流密度下进行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根据美军标MIL-A-8625F及吕合金阳极化的各项性能,研究了基体材料及施加电流密度对膜厚、成膜时间、耐磨性和烧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直流叠电源所产生的高电流密度下可得到质量较好的铝合金阳极化膜。  相似文献   

13.
微弧氧化技术的特点、应用前景及其研究方向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总结了微弧氧化技术具有镀层耐磨性与耐蚀性优越、厚度与颜色均匀、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环保等优点,并指出了其缺点。展望了微弧氧化技术在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及其它材料表面处理上的应用前景。提出关于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将会集中在设备产能和能源利用、膜层颜色多样性以及表面光泽度和粗糙度问题这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6061铝合金常温脉冲硬质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流叠加脉冲电源,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占空比、电流密度和氧化时间对氧化膜厚度、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当占空比为50%,电流密度为5 A/dm2,氧化时间为30 min时,所得的氧化膜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SEM、全浸渍、色度测试等测试方法研究铝合金热氧化法制得氧化膜层表面形貌和耐蚀性能。结果显示:氧化后,耐蚀性明显增强,并且氧化温度越高,得到的氧化层耐蚀性越好;相同温度下,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耐蚀性越好,氧化8 h后继续氧化,耐蚀性趋于稳定;在纯氧中氧化的耐蚀性优于在空气中氧化;耐蚀性好的膜层表面偏灰,略成黄色。  相似文献   

16.
铝及其合金等离子微弧氧化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等离子微弧氧化是一种新兴的材料表面陶瓷化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在铝及其合金表面生成一层耐磨,耐蚀,耐高温以及电绝缘性能优异的陶瓷膜层,介绍了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基本原理,陶瓷膜的制备以及膜层结构及性能特点,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The anodic oxidation behaviour of Al–Ti alloys in several acidic solutions was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conditions such as alloy composition, electrolytic solution, electrolyte temperature and formation current density on the formation rate of oxides on Al–Ti alloys and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anodic films were analysed. It was shown that the oxide formation rate for the Al–Ti alloy containing 54 at % aluminium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dielectric property of its anodic oxide was also the best. In addition, by means of several surface analytical technique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films were determined as (TiO2) n (Al2O3) m . AES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profiling analysis data showed that Al–Ti alloys had preferential oxidation behaviour, that is, the aluminium was oxidized preferentially.  相似文献   

18.
在草酸钛钾电解液中采用恒流模式对铝合金进行瓷质阳极氧化处理,研究了电流密度对瓷质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厚度以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瓷质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厚度以及硬度都有所提高;当电流密度为2.5A/dm2时,瓷质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最佳,厚度最大。  相似文献   

19.
铸造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生长动力学及耐蚀性能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了ZL101铸造铝-硅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生长动力学,探讨了膜生长厚度与电流密度(i)和生长速率(v)的关系.分析了膜的形貌和相组成,并用电化学法测量不同膜样品厚度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膜生长分为3个阶段,氧化初期,i较高,但膜层生长较慢.在膜快速生长阶段,膜生长速率达到极大值.膜生长进入平稳期后,i基本保持恒定,样品的外部尺寸不再增加,膜逐渐转向基体内部生长.合金化元素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氧化初期对膜生长的阻碍作用.铸造铝合金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腐蚀电流大幅下降,极化电阻增加了几个数量级.较薄的微弧氧化膜同样大幅度提高了铝-硅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20.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thin films formed by aminophenyltrimethoxysilane (APTMS) deposited onto mechanically polished aluminum, iron, and copper substrates from dilute aqueous alcohol solutions were determined using reflection-absorp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RAIR)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he as-deposited films on all three substrates were similar and consisted of hydrolyzed oligomers that condensed to form siloxane polymers during heating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APTMS films on all three substrates reacted readily with epoxy resins at 150°C. Although some loss of nitrogen was observed, the films formed on aluminum were relatively stable during heating at 250°C and inhibited oxidation of the substrate. The films formed on iron and copper depolymerized rapidly during heating at 250°C and failed to inhibit oxidation of the substrat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APTMS films were potentially useful primers for use at high temperatures on aluminum, but not on copper or ir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