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酒石酸和葡萄糖混合物的双组份有机物作为B-X化学振荡反应底物,在KBrO3-MnSO4-H2SO4-丙酮环境中进行化学振荡反应。通过研究确定该双组份有机底物的振荡体系出现化学振荡现象的各反应物的有效浓度范围,并系统地研究和讨论影响化学振荡的诱导期、周期、振幅、图形和寿命等诸多因素。提供化学振荡现象的实验依据,推断化学反应的过程,建立化学振荡反应的模型,为B-Z化学振荡反应体系增添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过程中苯甲醛生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是环境友好的苯甲醛生产工艺。在一内径为48mm的鼓泡床反应器中,模拟工业反应器的操作条件,研究了温度、通气量、催化剂用量、苯甲酸初始添加量以及苯和水的初始含量等不同工艺参数对苯甲醛的浓度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液相空气氧化可认为是一串级反应,165℃时中间体苯甲醛的氧化反应的速率常数约为0.08min^-1。供氧充足的情况下,反应20min后苯甲醛浓度接近其最大值。在20-100min内,苯甲醛的浓度和收率几乎不随反应时间变化。反应100min后,其浓度逐渐降低,温度越高,下降越快。反应体系中存在过量的水、不加入催化剂Co盐或引发剂苯甲酸时,反应受到抑制而使苯甲醛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苯甲醛的选择性也相对处于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振荡机理与物性的关系。研究了新型的振荡体系-甘露醇(MO)-KBrO3-MnSO4-Act)-H2SO4体系的振荡特性,即产生分区振荡和双诱导期。通过改变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及反应温度,用电极测出溶液电势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得到动力学参数tin1,tin2,tp1,tp2与各反应物的定量关系和表观活化能,结合反应物和各种添加物对振荡的影响,推导出振荡体系各部分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即第一振荡区的机理符合FKN机理,第二振荡符合Br2-水解模式,根据甘露醇的物性并得到该振荡是复合振荡。  相似文献   

4.
对以β-氨基乙醇为底物、硫酸锰为催化剂、溴酸钾作氧化剂、硫酸为介质的化学振荡反应新体系进行了研究,描述了该体系的振荡特性,研究了各物质初始浓度、反应温度、还原性物质(维生素C和葡萄糖)、丙烯腈、Ag^ 和CCl4对振荡行为的影响。该振荡反应诱导期、周期与反应温度间的关系符合Arrheniums方程。测得反应诱导期活化能Ein=70.21kJ/mol,周期活化能Ep=86.91kJ/mol。  相似文献   

5.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NH4S2O8-NaHSO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为引发剂,以各种双组份溶液体系为反应介质,研究了羊毛纤维与甲基丙烯酸甲酯(NMA)的接枝共聚反应,在一定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的条件下将不同配比的各种双组份溶液体系中得到的接枝产物的接枝率、反应总转化率、接枝反应效率进行了比较,并依反应机理对反应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对以乙醇胺和丙酮为混合底物、硫酸锰为催化剂、溴酸钾作氧化剂、硫酸为介质的化学振荡反应新体系进行了研究,描述了该体系的振荡特性,研究了各物质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对振荡行为的影响.该振荡反应诱导期、周期与反应温度间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并测得反应诱导期活化能Ein=51.64kJ/mol。周期活化能Ep=103.23kJ/mol.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当归为底物、硫酸锰为催化剂、溴酸钾作氧化剂、硫酸为介质的振荡反应新体系,测定了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下当归的振荡反应图谱,得到了当归体系的反应诱导期、振荡周期及振荡寿命,并由此计算出振荡反应诱导期活化能(57.30 kJ/mol)和振荡周期平均活化能(89.04 kJ/mol);考察了添加物如酒精、绿茶、葡萄糖等对振荡行为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通过改变某种反应物浓度得到了该振荡反应的反应级数,并初步研究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振荡技术,研究了黑茶-丙酮-溴酸钾-硫酸锰-硫酸的振荡反应新体系的振荡图谱.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黑茶的振荡反应图谱,考察了添加物碘酸钾对振荡行为的影响,并探索了黑茶的最佳饮用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黑茶振荡体系诱导期表现活化能为Ein=96.919kJ/mol,振荡周期平均活化能为Ep=64.275kJ/mol,其最佳饮用条件为浸泡温度100℃、浸泡时间8min、采用蒸煮茶叶或泡黑茶粉末的方式.这为黑茶制备黑茶饮料以及将黑茶入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氨基乙酸—溴酸钾—硫酸锰—硫酸—丙酮的B—Z振荡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FKN振荡机理,报道了氨基乙酸-溴酸钾-硫酸锰-硫酸-丙酮体系的化学振荡反应,对振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确立了振荡反应进行的有效浓度范围,获得振荡的诱导期和周期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经验式,振荡反应的表现活化能,建立振荡反应模型和反应机理,为振荡反应过程和机理研究提供一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氢气振荡操作生产双峰聚乙烯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一工业气相流化床反应器内,提出以氢气振荡为操作手段制备双峰聚乙烯树脂的方法.研究了3种对氢敏感程度不同的茂金属催化剂Cp*2ZrCl2、(Ind)2ZrCl2和Cp(Ind)ZrCl2在反应器中的聚合动力学行为,以Flory分布函数描述单活性中心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在氢气的振荡操作下可获得相对分子质量呈双峰分布的聚乙烯树脂;振荡的可操作性与催化剂的氢转移速率常数ktrH和相对氢转移速率常数(氢转移速率常数ktrH和链增长速率常数kp之比)密切相关,ktrH/kp和ktrH越大,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越容易通过改变氢气浓度来调节;氢气浓度切换所需时间越短,振荡操作生产双峰聚乙烯越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1.
以某石化公司然氧化装置为背景,采用拟均相二维模型,对乙烯氧化反应器进行了模拟和分析。考究了不同操作参数对反应器稳定性,转化率及选择影响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冷却介质质温是反应器的热敏感参数;而原料气入口温度及二氧化碳入口浓度对床层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等温光催化反应器模拟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中心有限差分法分别对处于光反应控制区、过渡区和传质控制区的等温光催化反应器内的浓度分布与光强分布进行了模拟,以寻求影响等温光催化反应器设计的重要参数,对指导反应器的放大和操作条件的优化有重要意义。计算结果表明:对处于光反应控制区的体系,提高光强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增大光催化剂浓度以及选用吸光系数较小的溶剂有利于提高关键反应物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 - Br O3 -- Fe( phen) 3 2 + - H2 SO4 体系在间歇釜中的振荡现象。考察了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及 Cl-、Br-、Ag+、H2 O2 、丙烯腈、乙醇等添加物对振荡反应的影响。该振荡反应的诱导期与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符合 Arrhenius方程。实验测得其表观活化能为 75.0 8k J·mol-1。  相似文献   

14.
固定化酶连续生产半乳糖寡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固定了来源米曲酶的β-半乳糖苷酶,在纤维床反应器中连续生产半乳糖寡糖。在连续反应体系中,研究底物浓度、pH、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半乳糖寡糖合成的影响,确定了连续生产半乳糖寡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主400g/L,反应温度50℃,pH6.0,停留时间40min。在连续反应36h时,流加1.5%D-乳糖,半乳糖寡糖的得率由39.6%提高到66.2%,固定化酶反应器能基本稳定地操作96h。  相似文献   

15.
苯酚双氧水氧化法制邻、对苯二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苯酚、双氧水合成邻、对苯二酚的反应体系,采用苯酚溶液一次性加入反应器、双氧水连续滴加的半间歇操作方式,研究了苯酚与双氧水的摩尔配比、苯酚初浓度、双氧水厍速率、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苯酚转化率和邻、对苯二酚选择性的影响。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苯酚的转化率可达到40%左右,苯二酚的总选择性可达到90%左右,邻/对比为1.6-1.8。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固定床拟均相二维模型隐式差分求解方法,并给出了用计算机求解的计算程序,可求反应床层轴,径向温度,浓度分布,出口处平均转化率或反应器体积。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绝热反应器的稳定性着手,经出了包括着火温度曲线及熄火温度曲线在内的三段间接触换热式催化反应器的操作状况图,操作状况图中的操作线,平衡曲线,最佳温度曲线具有“定态”的特性,而着火温度曲线、熄火温度曲线具有“动态”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查氧化剂高锰酸钾吸收气体态元素汞Hg0的行为,在鼓泡反应器中,通过改变各种影响因素,采用冷原子吸收(CVAA)测汞仪测定了反应器进口和出口的气态汞浓度.系统地研究了高锰酸钾初始浓度、pH值、汞初始度和反应温度等主要参数对气态汞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KMnO4氧化Hg0的反应热力学和传质 反应动力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高猛酸钾初始浓度的增加、强酸或强碱条件均有利于Hg0的去除,H2SO4的存在促进了Hg0在MnO2上的吸附,而强碱水溶液中产生的OH间接氧经了Hg0;反应温度的升高抑止了Hg0的去除,而Hg0初始质量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可忽略;KMnO4氧化Hg0的反应为二级反应,活化能为27.22 kJ/mol.  相似文献   

19.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型反应器内装填的整体式V2O5-WO3-MoO3/TiO2催化剂上进行的NH3选择性还原NO的反应,建立了小型反应器内温度分布模型、浓度分布模型、催化剂用量的计算模型以及催化剂内部NO浓度的分布模型.应用所建模型,对反应器内的温度、浓度以及催化剂内的浓度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进口温度下,反应器内温度沿反应器高度方向升高约30~50 K;催化剂厚度存在最佳值,该最佳值应综合考虑NO转化率和催化剂磨损等条件而定.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和试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垃圾渗滤液烟气脱硫体系气液吸收和解吸过程反应复杂的特性,基于经典双膜传质理论,建立了填料塔内湿法烟气脱硫模型,包括填料塔反应器模型和烟气SO2在垃圾渗滤液中吸收并伴随氨的解吸过程的数学模型。模型将系统内复杂的多组分反应分解为独立的离子反应,从而在确定的独立反应的条件下,可使模型的数值求解不依赖于特殊的假设条件以及可变的操作条件。根据工艺研究的实验条件对模型赋初值,结合模型参数估值确定适宜的边界条件,采用Maple 8.0对模型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液膜内各组份的浓度分布特性曲线,以及气相分压、pH值、传质阻力、传质速率、吸收增强因子等沿塔高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所建立的模型为本工艺过程和其它湿法烟气脱硫过程的传质-反应现象提供了一个定量的理论分析和工程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