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应用硅胶乳房假体植入胸大肌后间隙或乳房后间隙行隆乳术16例,其中双侧乳房发育不良4例,单例乳房发育不良3便,哺乳后乳房萎缩9例。经平均1年7月随访,效果良好,无1例发生乳房硬化。隆乳术的切口在腋,最隐蔽方便。硅胶假体植入的层次以胸大肌后间隙最适宜。  相似文献   

2.
25例乳房下皱襞切口隆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隆乳方法.方法对25例50侧乳房采用经乳房下皱襞外下切口行胸大肌下腔隙植入合适的硅胶假体进行隆乳,术后3d进行乳房按摩.结果术后随访2年,未发现纤维囊挛缩,乳房形态非常满意,手感良好,切口瘢痕小且不易被发现.结论经乳房下皱襞切口隆乳是一种安全、可靠且具有良好美容效果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硅胶假体隆乳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BTXA)胸大肌注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12~2011-05收治的53例需行隆乳术者行双侧胸大肌下半部分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双侧总计100 U).结果 53例术后6~10个月随访,乳房双侧对称良好,外形满意,乳房感觉正常,无假体移位.有1例单侧血肿,3个月后患侧出现包膜挛缩,经对症处理后治愈.结论 硅胶假体隆乳术中联合应用A型肉毒毒素胸大肌注射可以提高假体隆乳术术后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经乳晕上切口解剖型假体隆乳术矫正轻度乳房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解剖型假体隆乳术矫正乳房轻度下垂。方法经乳晕上切口切除半月形皮肤,不切开乳腺置入解剖型乳房假体,将乳腺组织上移悬吊固定于胸大肌筋膜。结果18例轻度乳房下垂者通过此方法治疗均获得很大改善,患者均感满意。结论应用解剖型假体经乳晕上切口胸大肌后间隙隆乳术可明显改善轻度乳房下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总结注射隆乳术后凝胶分布及清除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最佳方法.方法 45例经乳晕切口直视下清除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结果 其中20例完整包裹无分隔或有分隔.25例移位到胸大肌各层及4例移位乳房周皮下,19例胸大肌受侵蚀变性.其余患者胸大肌无侵蚀变性.45例包膜周组织及注射遂道凝胶浸润.结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分布在乳房周皮下,胸大肌内及前、后不同层次,胸大肌受侵蚀变性.直视下手术是处理注射隆乳术并发症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经乳晕切口胸大肌后间隙隆乳术及其优越性。方法:皮肤切口选在乳晕下方边缘3—9点处,切口长2—3cm,乳腺不做切口或切口呈放射状位于皮肤切口下方近乳腺边缘处,胸大肌切口与胸大肌纤维方向一致。于胸大肌后分离出—大于假体2.5cm腔穴,将乳房假体经乳晕切口放于胸大肌后。结果:经乳晕切口胸大肌后间隙隆乳术30例,切口均一期愈合,短痕不明显,乳房双侧对称,外形满意,手感柔和。结论:该术式隆乳是在直视下分离腔穴及放置假体,容易操作,乳晕切口与乳房轮廓线一致,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该手术可在门诊局麻进行,省时、方便。  相似文献   

7.
彭福仁  黎信森 《广西医学》1991,13(5):291-293
胸大肌下硅胶假体植入隆乳术56例,采用腋部切口进路,硅胶囊经康宁克通A处理后,植入胸大肌下.术后经6个月至3年的随访,所有病人术后乳房逼真、自然、手感好,没有发生纤维囊收缩变硬的并发症,且手术切口疤痕也非常隐蔽.  相似文献   

8.
介绍20例隆乳术技术关键,主要是:切口设计,腔穴分离范围,分离层次在胸大肌下间隙,假体型号大小的选择.早期确切的乳房按摩防止乳房纤维性变硬。  相似文献   

9.
内窥镜双平面腋窝入路隆乳术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在乳房整形手术中,即将乳房假体一部分置于乳腺组织下,一部分置于胸大肌下,产生双平面效果。与传统胸大肌下隆乳的方法不同的是内窥镜双平面隆乳术后乳房形态更好。手术在内窥镜直视下进行,具有定位精准、视野清晰、出血少及恢复快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求荚者选择该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20例隆乳术技术关键,主要是:切口设计,腔穴分离范围,分离层次在胸大肌下间隙,假体型号大小的选择;早期确切的乳房按摩防止乳房纤维囊性变硬。  相似文献   

11.
陈广 《青海医药杂志》2011,41(12):18-19
目的:探讨适合东方女性形体特点的隆胸手术方法。方法:对54例101侧小乳症或轻度乳房下垂患者,采用腋窝入路胸大肌筋膜后间隙置入乳房假体隆乳术,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受术者随访6个月~6年,乳房外形美观、丰满圆润、形态自然。未发生乳头乳晕坏死、乳房变硬、假体偏移、血气胸等并发症。结论:腋窝入路胸大肌筋膜后间隙是理想的隆胸手术入路途径与假体置入平面,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持久恒定,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良性乳腺肿瘤做腺体切除后造成的乳房毁损、缺损及畸形应用植入假体即时隆乳。方法乳房下皱襞、乳晕切口切除肿瘤及腺体,胸大肌后间隙植入假体。结果术后随访对乳房外型和手感都较满意。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并发症少,能改善乳房外形、避免乳房毁损、缺损及畸形造成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3.
腋窝内侧皱褶切口胸大肌后硅胶囊乳房假体隆乳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腋窝内侧皱褶切口胸大肌后硅胶囊乳房假体隆乳术,对8例16侧乳房进行手术,结果表明这种切口既保留了传统腋窝切口隐蔽,疤痕极不明显的特点,又具有手术进路较短,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隆乳术是指为乳房扁平或过小女性恢复胸部曲线的一种整形手术。我院于1995年至今施行隆乳术20例,均收到满意效果。现结合本组病例谈谈其护理。1临床资料20例,年龄18~40岁。已婚者10例,未婚10例。5例采用硅胶乳房假体,余15例使用注水或乳房假体,埋入位置为胸大肌后方。所有病人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形态满意。2术前准备术前协助测量乳房体积,使医生可根据测量结果估计乳房需要增加的体积,以选择合适的乳房假休,取得理想的隆乳效果。行腋窝切口隆乳者手术应剃去腋毛并用香皂清洁干净。国产乳房假体按要求用肥皂或生理盐水洗净,高压…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1990年以来.实施人工乳房假体隆乳术120余例。本组多采用乳晕切口.腋窝部切口,腋前线切口,乳房下缘切口等方法将假体埋入正常乳房位置的胸大肌深层,使整个乳房隆起,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斌 《四川医学》2014,(2):214-215
目的 探讨乳腺囊性增生病全乳腺切除同时置入硅胶乳房假体保持乳房外形的可行性.方法 经乳晕切口,完整切除乳腺,创腔或胸大肌肌下分离形成合适大小腔隙,置入硅胶乳房假体,分层缝合胸大肌、皮下组织、皮肤.结果 25例42侧乳房患者手术创口一期愈合.本人及配偶对手术后外形均满意.皮下脂肪较丰满者,外观和触诊效果与一般隆乳者区别不明显.结论 中年女性双乳多发性结节及囊性肿块,特别是有乳癌家属史的高危人群,在乳腺全切除后置入硅胶乳房假体,在解除乳房的疼痛、阻断乳癌形成的可能进程的同时,保持乳房外形,减轻了患者对乳腺切除后乳房外形破坏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7.
充注式乳房假体隆乳术的改进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注式乳记假体隆乳术在我国已较广泛开展,但其手术方式,麻醉方法和术中术后处理等方面,仍有许多可探讨之处,为此,作者对61例121侧小乳症,轻度乳房萎缩,乳房下垂症等行充注式乳房假体隆乳术,术中采用腋顶皱臂切口,胸大肌下间隙置入,封闭式灌注加适量抗生素的生理盐水,放置负压引渡以术后穿紧身衣,改用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加静脉内麻醉,效果良好,安全,受术前术后无痛苦记忆,使隆乳术更趋完善,61例受术者中55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我科目1992年1月至1997年6月,所行149例硅凝胶假体隆乳术术前及术后胸围和乳房高度等测量参数的变化并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隆乳术后过乳头胸围平均增加6.69cm,乳房高度平均增高3.66cm,隆乳术后过乳头胸围每增加1cm,乳房后间隙需置入假体约27ml.胸大肌后间隙则需置入假体约33ml。根据结果提出了隆乳术对于轻度乳房下垂者有一定的矫正能力,并且提出了术前选择假体容积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乳房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减少隆乳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隆乳术的远期效果。[方法]对8例乳房假体隆乳术后1~9a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讨论。[结果]8例10侧乳房中,单例6侧并发1种并发症者2例,并发2种者4例,并发3种者1例,双侧2例,并发同一种并发症2例,并发3种1例。各种并发症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熟练掌握该术技能,选择优质假体,首选胸大肌下置入,对假体破裂或渗漏而再次手术者须尽量完全根除包膜并彻底止血,术后正确包扎按摩以及术后重视随访监测等综合措施,是避免和减少隆乳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同期行硅凝胶假体隆乳术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直视下取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材料同期于胸大肌下置入硅凝胶假体的可行性.方法:28例曾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者通过乳晕切口取出注射物,选取13例注射物位于乳腺间及乳腺下间隙者同期于胸大肌下置入硅凝胶假体.结果:13例同期置入假体者近期无一例出现血肿和感染,1例单侧发生包膜挛缩再次手术矫正.术后随访6个月~2年,13例均外观自然、手感柔软.结论:选取合适病例经乳晕切口取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后同期胸大肌下置入硅凝胶假体是可行的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