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通过对我国201 1年以前有关资源描述与检索(RDA)研究的期刊文献进行调查分析,概述了当前研究的主要状况,分析了RDA主题研究的现象,并指出RDA研究在实践应用等方面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2.
论文通过对我国2011年以前有关资源描述与检索(RDA)研究的期刊文献进行调查分析,概述了当前研究的主要状况,分析了RDA主题研究的现象,并指出RDA研究在实践应用等方面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3.
中国关于RDA的研究及实践开启了RDA的中国之路,文章不仅从宏观上构建了RDA培训体系,而且对此体系的四个子体系——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体系、培训流程体系及培训评估体系进行了详细描述和解析,这些研究将为未来全面实施RDA培训及在中国推广RDA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国RDA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健敏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1):138-143
近年来新的国际编目标准RDA成为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通过统计我国RDA研究现状,系统分析国内RDA研究的几大重点论题,总结国内研究层次水平和研究连续性,对其与编目实践相结合等特征进行理论探讨,并从提高关注度和认知度、加强本土化实践研究、开展跨专业、多元化研究以及加强与国外研究成果交流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RDA以AACR2为基础,建立在《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RBR)和《规范数据的功能需求》(FRAD)概念模型以及《国际编目原则声明》(ICP)之上。RDA的主要目标是成为专为数字环境设计的,用于资源描述与研究的新标准。能对所有内容和媒介进行编目、生成的记录可在数据环境中使用、应用于国际化的编目环境也是其重要目标。推动RDA不断发展的机构包括负责人委员会、出版商小组管理基金会和联合执导委员会(JSC)。JSC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和维护RDA的内容,也负责RDA元素集合各种值词汇表的开发与维护,以及培训、合作与宣传等。RDA正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阶段,对RDA的完善将是持续性的。期待中国参与到未来RDA规则的发展过程中,使RDA具有更广泛的国际性。  相似文献   

6.
AACR的替代品——资源描述与检索(RDA)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是一种为数字世界所设计的资源描述与检索的新标准,首先介绍从AACR2到RDA产生的过程,分析RDA的改名意义,对其性质、任务、结构,主要款目的处理方法和描述元素的组织形式进行论述,指出RDA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在数据著录和数据表示之间设置了分界限;并简要地说明RDA与FRBR、RDA与MARC21之间的关联,指出RDA的出现对图书馆产生的影响及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通过RDA日文版翻译、日本各地RDA培训活动、日本目录规则的重新修订以及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和多家公司针对RDA的具体工作等多方面来阐述RDA在日本的实践情况。望RDA在日本的实践经验能为我国RDA的研究和应用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RDA与其中文译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DA 是国际编目界的热点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同仁的关注.本文介绍了 RDA 名称的由来,它的战略目标、结构与目前的进展情况,并简述从AACR2到RDA的主要变化.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中提到RDA时,已经出现了几种中文译名,其中比较多见的有3种.本文建议,尽管RDA要到2009年才最终出版,但为了避免在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面临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就应该对RDA采用统一的中文译名.  相似文献   

9.
对RDA Toolkit(工具包)进行试用,运用RDA Toolkit对首选信息源的选取进行研究,并对涉及正题名、丛编正题名、责任说明、版本、出版发行日期等著录单元的转录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0.
RDA以AACR2为基础,建立在《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RBR)和《规范数据的功能需求》(FRAD)概念模型以及《国际编目原则声明》(ICP)之上。RDA的主要目标是成为专为数字环境设计的,用于资源描述与研究的新标准。能对所有内容和媒介进行编目、生成的记录可在数据环境中使用、应用于国际化的编目环境也是其重要目标。推动RDA不断发展的机构包括负责人委员会、出版商小组管理基金会和联合执导委员会(JSC)。JSC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和维护RDA的内容,也负责RDA元素集合各种值词汇表的开发与维护,以及培训、合作与宣传等。RDA正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阶段,对RDA的完善将是持续性的。期待中国参与到未来RDA规则的发展过程中,使RDA具有更广泛的国际性。  相似文献   

11.
赵丹丹  刘丹 《图书馆》2015,(2):96-100
为适应表达RDA的需要,MARC 21数据格式逐步做了一系列RDA化的修订。文章分析了截至2014年MARC 21数据格式针对RDA所做的更新,重点对新增的字段和子字段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说明了MA RC 21数据格式变化的主要内容以及与RDA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译者注:RDA开发过程中对AACR2规则做出了不少变动,RDA发展联合指导委员会(JSC)的会议和通信中注意到这些变化。JSC的秘书Nathalie Schulz将这些变动加以总结,向JSC提交报告Changes to AACR2 Instructions.2008年11月RDA草案全文发布后,JSC又根据反馈的意见对某些规则进行修改,该报告也相应更新。虽然它不包括RDA中的新元素(如生产说明、统一资源定位器),也不包括RDA中覆盖更广范围资源的规则,但该报告详细地列出了从AAcR2到RDA具体内容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13.
论文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2版)》与RDA在普通图书著录规则方面进行比较,主要通过对两者著录条款的梳理分析了解《规则》对RDA的适应性.研究表明,《规则》与RDA条款在题名与责任说明、版本、出版发行、载体形态、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等著录方面存在某些差异,可以通过对《规则》条款进行适当修订,使我国的资源编目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霍艳蓉 《图书馆建设》2011,(12):52-55,59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成为新的国际编目标准已是大势所趋。为确保RDA的顺利实施,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及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共同成立了美国RDA测试协调委员会。该协调委员会负责在图书馆和信息环境中对RDA进行测试,以检验RDA在实际应用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FRBR的实体-关系模型是RDA编制的结构基础,这种概念完全不同于AACR2的理念,同时它也是理解RDA的难点论文主要针对RDA中的实体、实体中的元素、实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图表进行详细的说明.结论是:RDA对文献描述的四个层次包括作品、内容表达、具体表现、单件,可以对书目信息进行深度揭示,四个层次之间也存在比较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孟琼  熊健敏 《图书馆》2014,(3):124-126
随着国外图书馆实施RDA进程的不断加快,通过套录数据进行西文图书编目时RDA书目记录日趋增多,为此编目人员也面临着一些困惑。本文通过对RDA记录与AACR2记录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具体实例,探讨西文图书编目中RDA记录的理解与使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资源的大量出现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英美编目条例》(第2版)(AACR2)已经无法详尽地描述和著录各种资源,资源描述与检索(RDA)应运而生.RDA是数字环境下数字资源描述与检索的新标准.RDA在继承AACR2大量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创新.RDA作为国际性的编目规则,对我国的文献编目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地图资源,对RDA及《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相应条款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意在了解《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对RDA的适应性.对比主要针对地图资源的特有元素比例尺、坐标和投影,以及比较复杂的数量与尺寸,也论及RDA中与地图有关的题名、责任者及版式等其他部分.对比结果表明,《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与RDA存在差异,但并不严重,中文地图资源应用RDA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2012年2月至3月间,为了获取相关信息,作者进行了一次面向国内编目员的关于RDA的调查。文章介绍了这个调查的结果,分析了其中三组特定人群对于RDA的反应,并且把这次调查的结果和相关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RDA通过规则的开放编制,获得了在英语地区之外尤其是欧洲国家的广泛响应。2010年底美国国会图书馆结束了对RDA这种新的编目规则的最新测试,标志着RDA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笔者通过介绍RDA的结构内容、性质与特点,试图分析RDA这种新的编目规则标准在中国应用会存在哪些问题,并通过RDA带来的影响和启示探讨当前编目标准规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